澳大利亚为什么人口很少(澳大利亚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

澳大利亚全国人口2412万(2016),英语为官方语言,居民中80%信仰基督教(英国圣公会教、天主教各占26%左右,新教24%、东正教3%),6%的居民信佛教、伊斯兰教(30多万,主要居住在悉尼西部,修建清真寺和伊斯兰学校曾引发文化冲突)、印度教等,非宗教人口约占12%。

澳大利亚系多民族移民国家,上世纪70年代实施《反种族歧视法》,废除白澳政策,民族与人种的界限变得模糊,2001年后不再用人种或民族对国民进行统计或分类,国民只需申报其父母出生国家。按照传统划分,澳洲英国及爱尔兰后裔约占74%,亚裔占5%,土著人2.7%,其他欧洲裔、太平洋岛国裔占18.3%。2006年人口普查的国民构成为:澳大利亚人后裔和英格兰裔各占30%左右,爱尔兰裔9%、苏格兰裔7%、随后是意大利裔、德裔、华裔、土著、希腊裔、荷兰裔,占比从4.3%至1.5%。

上世纪70年代前,澳大利亚被视为“白人”社会,白澳大利亚人除来自上述国家外,还有前南斯拉夫、波兰、苏联/独联体、罗马尼亚、北欧瑞、挪、丹,以及美国,还有新西兰裔(可以排在第五位意大利裔前),他们最早于18—19世纪初移民澳洲,更多是在二战之后,快速发展与人口稀少的矛盾使得政府鼓励移民。所有欧洲人很快融入主流社会,形成统一的澳大利亚文化,这种新文化的同一性之关键元素在于人们同操澳大利亚英语;形成一致的澳洲艺术、音乐、文学和教育;强烈的独立意识;以族裔为中心,认为澳洲文化既包含来源于欧洲的主流成分,又包含土著文化与亚洲文化;欣赏牧羊人和放牛汉具有的勇气、自立和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亚裔是澳洲的“后来者”,1788—1973年,澳洲禁止亚洲人长期居留和移民。1973—1995年,政府基于增加人口和重视亚洲的考虑鼓励亚裔移民澳洲,于是,家庭团聚、投资经商、留学培训和各色难民纷纷前来,原英国殖民地国家懂英语的移民能很快找到工作,印支难民经历最艰辛。90年代中后期到世纪之交,白人“一个民族运动”兴风作浪反对亚洲移民,如今,它在澳、亚关系更紧密的大背景下已式微,只是澳洲对亚洲移民已变得“嫌贫爱富”,投资、留学和技术三类最受欢迎。

澳大利亚,它是世界上最平坦的大陆,只在东南一带有一些海拔在1000-2000米的山地,成为澳大利亚的分水岭。由于山地不高,又靠近沿海,积聚的水气降到地面汇成河流的长度都不长,水量也不丰,形成的流域面积也很小。因此,澳大利亚实际上也只有东南一角能够形成“有山、有水”的格局,且也属于薄地性质,承载不了太多的人口。


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虽然这些地方不能住人,但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山上的国家,其原因就是澳大利亚内陆贫瘠干旱地带却蕴藏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铁矿储量占世界第二位,各种矿产为澳大利亚带来大量的财富。

澳大利亚全国多数土地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统治下,高温少雨,而且澳大利亚境内又缺少高山峻岭等改变大气环流的地形,使得降雨量很小,澳大利亚全国平均年降雨量是462毫米,而且分布年份很不平均,有些年份只有126毫米,而且这些降雨量还是与东南和北部热带雨林地带平均得来的,因此扣除掉这些多寡不均的降水,澳大利亚内陆的降雨量就更为稀少了。

400毫米降雨量,又被称为15英寸等降雨量,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数据。

翻开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到,从中国东北到西南,这条降水量线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将中国分割为两大区域。

该线的东南部是季风区,也就是受太平洋、大西洋夏季风影响的区域,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上,适宜种田;此线的西北部由于大山的阻挡,是夏季风吹不到的区域,也就是非季风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干燥多风,只能放牧。非季风区尽管也有少量的内陆河与地下水灌溉的绿洲农业,但占压倒性优势的仍然是游牧经济。因此,这条线就成了半湿润与半干旱区分界线,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分界线,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分界线。

历史上,中国几千年来游牧帝国与农业王朝之间的战争不断,就与这条等降雨线有关。如以此来论,中国胡焕庸线以西、以北的地区,面积大约5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占总数的6%,大约有7000-8000万人。这也可以作为澳大利亚的理论人口潜力吧,人口再多生态环境又要被破坏了。

澳大利亚在18世纪末开始殖民,到现在仅仅只过了不到200年,人口已经到了2400多万,尤其是2000年时,澳大利亚只有1600万人,一代人不到已经增长了50%,这要放在中国或者印度,这样的人口增长率,已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从地理多彩多姿到人文丰富多元,澳大利亚用了200年时间。据称在当下,有不少于来自160个国家和地区、550个大小民族的移民在澳洲生活,除土著语言外的70多种语言在不同场合使用,建立融合移民的“炒锅”社会、多元文化兼收并蓄已成澳大利亚的国策,它有赖于相互尊重,政府也鼓励移民保持与母国的联系,以建立一个多样化和相互忍让的社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