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国时期和清朝的兵马调遣数量差别那么大

首先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以下几个概念。

其一,一个是农闲(征)用兵,一个是常备军。

其二,一个是自备武器装备(简单),一个国家供给(重装)。

其三,一个是近距离短期作战,一个是大范围长期作战。

其四,古代的军队人数,算法有些夸张,把后勤也算进去了,再者,史书又再一次夸张一把。

其五,清王朝,没必要也不敢像战国诸强一样全民动员,一是没这么强大的对手,二是养不起(募兵制),三是汉人太多不敢进行武装(这也是火器不敢深度研发和使用的原因)。

其六,清王朝疆域太广,需要更多的兵力四处防守,机动的野战军团不会太多,也无法远距离大规模机动。

战国时期的兵役制度和清朝是不一样的。

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主要采用征兵制度,也就是说这个国家之内的所有在年龄范围内的男子都可以被征用当兵。例如当时的楚国兵役制度是“悉五尺至六十”,什么概念呢,身高五尺以上到60岁之前都是征兵的对象。

如果按照咱们现代的说法5尺男儿也就是1.6米左右的感觉了,但是,楚国更极端,当年的楚尺大约是23.1厘米,也就是超过了1.15米就可以去当兵了。

在W君的小区大门前有一个好玩的提示,1.2米以下的儿童不能独自出门。想想吧,楚国1.15米以上的娃娃都去出征了。

这就表明了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有很大的兵员征调能力,不管是老头兵还是娃娃兵都可以被征用到战场上。

而清朝的兵役制度是这样的:

最早清朝采用的世兵制,也就是当兵是世袭的。这些兵员主要来自于八旗中各族的牛录(满语:ᠨᡳᡵᡠ),这是一种身份,原来的意思是大箭的意思。是满族中的“战士种族”。牛录各户的男子15岁就是壮丁了,入兵籍,立户成兵。不过大部分牛录都是“预备役”。等到军队需要补充兵员的时候,各个旗会将适龄的牛录造册,然后三丁选一。这也就是清兵了。

到了清朝中后期,兵丁数量不足,就又由地方富绅出钱资助,采用了募兵制,在社会上招募士兵。这些被招募的士兵就干的是一个当兵打仗的差事而已,叫做乡勇。

这也是为啥在看清装剧里面能看到清兵的身上有大白圆圈上写字的典故了,从雍正年间开始的乡勇也就活跃在清兵的战场上了。后来,这件事也被小本子的漫画家们学会了,用在漫画里标注特殊类型的人物身份。

但无论是清朝的兵(人口有限),还是清朝的勇(资金有限),都大大地限制了清朝的兵员征调能力,自然要比战国时期不要钱征来的兵少多了。

古人比较爱吹牛。夸下海口八十万大军什么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人。

都会打个半折,甚至不足古人夸海口大军的1/3。而到了清朝,兵丁调配更具程序性,夸下海口的也就是皇上本人了。例如在大金川之战之前,乾隆夸下海口说是要50万清兵踏平大金川。但是最终其实就只派出三万清军搞定了这件事。

清朝早期到中期的时间其实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国了,周边臣服。

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士兵打仗,到了晚清则国库空虚又养不起兵了。这和战国时期七雄争霸不同,战国时期那可是争战连连,不多屯兵不行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