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蒙曼、康震、王立群谁的传统文化根底深?
这几年,网红文化盛行,各行各业都诞生了不少网红,文化界也毫不逊色, 从《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一大波文化学者相继走红,成为大众追捧的对象。
《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堪称“造星机器”,它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荧屏桥梁,捧红了易中天、纪连海、于丹、袁腾飞、阎崇年、马未都、王立群等一批专家型荧屏明星。
王立群
王立群先生能够出现在大众视野,归功于百家讲坛。王立群先生最著名的就是读史记。史记是非常庞大的一本书,也是国人最熟悉的一本书,尽管熟知史记的大部分人只知道史记的名字。王立群先生其实并不是真的读史记,而是讲历史故事,借助史记的幌子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然后讲历史故事。为了收视率当然可以这样宣传,但是也给人一种错觉,史记不过是一堆故事集,这也就大大的贬低了史记。史记作为正史的源头,司马迁几乎用尽了毕生的心血写下的这本书,如果知道后人用这种方式来讲,那么他会很懊恼的。史记有五十二万多字,看似庞大,实际上记载了三千年的历史,实际上司马迁写出来每个字都是精心提炼的。他挑选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有标准的,而且人物的次序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着更深层及的含义。
了解史记,我们如果仅仅读故事,那么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直接在网上直接就可以搜索出史记的白话文,那么我们还要听媒体传播干什么?正是史记的文字并不是那么简单靠着翻译就能够理解,所以才让史记在今天依旧熠熠生辉。
读史记首先要了解司马迁这个人,不能够理解司马迁这个人,史记就是一本故事集,正因为司马迁的存在,才让这本书有了不同的意义。
继承父亲的遗愿,继续写史记,因为为李陵辩解而下牢,“是以就极刑而无温色”,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在汉朝意识形态的那么浓烈的时代,能够不按照当时的主流说法,“成一家之言”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需要多大的决心!
史记之中很多事情给了我们答案,但是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列传第一伯夷叔齐列传,就提出了好人有好报的问题吗?如果有,那么伯夷叔齐为什么饿死首阳山?盗蹈日杀不辜,却能够安享天年?
列传之二管晏列传,伯夷叔齐到管仲晏婴隔了几百年,这几百年之间出现了数不清人物,但是管仲的出现代表着个人精神的觉醒,同时也标志着封建秩序瓦解的开始,人们可以通过智慧去争取地位和权力,而不是周开始的血缘系统。
有的时候,不是观众接受能力差,而是传播者不能够深入浅出。
康震、郦波
前面已经有很多人论述了这两个人。
我斗胆梳理一下他们的求学历程:小学识字,中学背古诗,高中选择文科,大学研究古典文学。
这种历程在大家看来顺理成章,也没什么不对,但是两个人的水平受到质疑就是因为这种机械化的培养流程。
讲解古诗词,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非常难。讲解者不仅要了解诗词的背景,作者的生平,更是需要对诗的做法,词的填法进行学习,从小没有打下良好的根基,长大之后不能够潜心学习,仅仅浅尝辄止,为了节目而应付了事,在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水平的不足。
两个人的评论水平大多数都是正确的废话,他们不是通过分析而得出好诗词,而是先假定这首诗词很好,然后再找证据。
很难想象,没有接受过传统教育的他们,怎么能够研究古典诗词。
诗词不是谁的专利,也有诗无达的说法,但如果是在根本上就错了话,也就没有诗无达话的说法了。
每每拜读顾随先生的诗词赏析,都有产生一种“心向往之”的感觉。
而去读龙榆生、俞平伯、夏承秦等人的诗词赏析的时候,更是能够感觉出语言之美。
在这个连浮生六记都需要翻译才能看得懂的今天,我感觉到文化的悲哀。
当忙碌与生存成为借口,我感觉到的更是可怜。
反观二人,不过是披着学术外衣的娱乐明星,如果说娱乐明星捞钱还名正言顺,而他们借助着知识的名义捞钱让人感觉到斯文扫地。
蒙曼
蒙曼老师的国学水平更高一些,我比较喜欢有真才实学的蒙曼,讨厌灌输心灵鸡汤的于丹。
在国学大行其道的今天,谁都想从传统文化里挖出金矿来,于丹成功了,通过卖书,名利双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于丹渐渐地远离了人们的视线,蒙曼上来了,越来越红。
近些年来,蒙曼的存在感远远高于于丹,蒙曼是央视成语大会,央视诗词大会和央视谜语大会的解说嘉宾,而于丹还够不上央视文化节目点评嘉宾的资格,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孰高孰低。
蒙曼在诗词大会上的点评很到位,娓娓道来,给人以人生的智慧。而于丹则不一样,她选择的论语、庄子之类的话题,基本务虚。
但她靠的不是扎实知识、独特的见解,而是专注于别具一格的讲授方法。她的讲授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说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之”的抽象概念,大幅度的扭动肢体动作,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排比句连篇的夸张表达方式。让人咋一听,好像颇有点与众不同的意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