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观音菩萨做“南海观音”(观音菩萨为什么在南海)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为什么被叫做“南海观音”?什么是“观世音”?
《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
据史料记载,明代作家吴承恩,以唐代玄奘法师西行赴天竺取经的历史事件为蓝本,结合佛家经典资料,创作出大型神话小说《西游记》。
在小说《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是一位重要的人物形象,他奉如来法旨,前往东土大唐寻找去往西天取经之人。小说中记载,唐僧前世曾是如来第一弟子“金禅子”,因听经不专心,而堕落尘世受报。此生转生为唐僧,其实身上还是负有使命,这个使命就是去往西天大雷音寺求取真经。
观音菩萨到达京城长安,找到唐僧,点化他在西方大雷音寺有三藏真经,可以救众生于水火灾难之中。于是唐僧在得到皇帝的批准后,前往西天求取真经。
在取经的道路上,观音菩萨安排了孙、猪八戒、沙和尚、小白龙几位弟子,护送唐僧。当唐僧师徒遇到危险困难无法解决时,观音菩萨总是适时给予帮助和解决,令唐僧师徒得以平安西行,最终到达西天大雷音寺,求得真经,修成正果,返回大唐复命。
在小说及影视剧《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神通广大,有求必应,救苦救难。是一位家喻户晓并且供奉信仰的大菩萨。
在《西游记》中, 观音菩萨为什么被叫做“南海观音”?
南海普陀山,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莲花洋,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陀山历史悠久,山名也几经更变。
春秋时称甬东;
西汉时称梅岑山;
唐宣宗年间天竺僧人来此修行,"亲睹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遂传此地为观音显圣地;
后梁时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迎奉观音像乘船回国,途经普陀莲花洋为风浪所阻,祷而有应,便在普陀山结庐供养其像,即今"不肯去观音院";
宋时称宝陀山。
元称补陀洛迦山;
宋至明代有以梵语"补怛洛迦"意译称白华山;
明万历年间,钦赐宝陀观音寺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山以寺名,此为普陀山名之始。
因其东南海中有洛迦山,又有普陀洛迦之称谓。
古代很多帝王大多建都北方,其南之东海称作为南海,故元、明时期也称南海普陀。普陀山佛教主供观音菩萨,是著名的的观音道场,所以观音菩萨也被称为“南海观音”。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即是以此为据,在创作《西游记》时,在小说中称观音菩萨为“南海观音”,也是有根据可考的。
关于观音菩萨的道场,除了南海普陀洛迦山外,还有其他几种说法。
01 印度普陀山。怛洛伽山。又叫布怛落迦山、普陀洛迦山,简称为普陀山,义净译名海岛山,或小白华山,又名光明山。
在此娑婆世界,南印度海边普陀落伽山,是观世音菩萨的古道场。
《华严经》说,光明山有菩萨叫观世音。
《华严经探玄记》说,光明山在南印度南边,山上的花草树木常有光明,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光明的示现。
《千手经》提到释迦牟尼佛曾在补陀落山,而此地是观世音菩萨道场。
《大唐西域记》说,观自在菩萨居住在环境危险的布呾洛迦山,而有人不顾危险前往求见菩萨。
02 汉传观音证道地
传说古代有一位妙庄王,生了三位公主。其中三公主妙善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爱物,舍己救父,后来在大香山修成了正果。
这个大香山就位于现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境内,全称“大香山普门禅寺”,是汉传观音证道地。据说现在寺中还供奉有菩萨舍利。妙善公主的传说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道宣律师《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其中提到他曾经听说观音过去是妙善公主。
03 无刹不现身
观世音菩萨,并不说有固定道场。佛典说观世音菩萨往劫中久已成佛。虽安住常寂光土,而以大悲垂形实报土和方便土。虽常侍阿弥陀佛,而在十方界普现色身广行救度(同居三土)。
观世音菩萨为令众生投诚有地而示迹普陀,并非只在普陀不在他处,而是"无刹不现身"。
观世音菩萨的大智大悲、大愿大力,即是他成就佛道之所,所以观世音菩萨乃是大悲为道场。太虚大师说:"清净为心皆补怛(即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 哪里有虔诚的观音信仰,哪里有菩萨的广大慈悲,哪里就是观音道场。
佛法认为:以无住为本,方可建立一切法。法无处不在,观世音菩萨以无所住而行大悲救度众生。其大智大悲,并没有住普陀和不住普陀的区别,观世音菩萨是无所住且无所不在的。
什么是“观世音”
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寺的《正法华经》:竺法护初译"光世音" ,其弟子聂道真改为"观世音"; 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后世略称为观音。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观世音有二种义:
01 自修义:观世音,《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耳根圆通法门: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达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境地。
佛教认为,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所以生起烦恼并促成恶业,从而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而观察分析世间音声的虚妄不实,能不受所动,达到"如如不动"大解脱境。
《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自述了得名的原因,他说自己正是因为达到了"观世音"的修行境界,被当时的如来所赞叹并赐名"观世音"。
02 度他义:观世音,指的是这位菩萨能观察世间众生的心声并救拔其苦。
《法华经普门品》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
《悲华经》中说,宝藏佛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功德,所以赐名为"观世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