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谁说我结不了婚》,看了前期剧情有什么感受?(电视剧《谁说我结不了婚》:节奏紧凑,角色鲜明,台词贴近生活,具有现实意义。)

电视剧《谁说我结不了婚》:节奏紧凑,角色鲜明,台词贴近生活,具有现实意义。

节奏不拖,脉络清晰;性格鲜明,各有特色;台词考究,贴近生活。

电视剧《谁说我结不了婚》围绕「结婚」核心主题,以魏书—程璐、田蕾—徐海峰、丁诗雅—周晨宇三条人物线展开叙述,探讨了当下30-40岁、独立、成功女性在爱情和婚姻方面的现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魏书(潘粤明 饰),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潘老师将毒舌、温暖、离异后的沧桑失落很好地演绎了出来。

程璐(童谣 饰),青年编剧。童谣很适合这个角色,文静、知性、和善,一个过气编剧等了十年、写了三年剧本、改了十七遍大纲才等到的提名,在得知自己辛辛苦苦写的剧本遭魔改后的失落、伤心,她都表现出来了。

‣魏书,离异,社会心理学教授,在寻找论文被试过程中与程璐结识。

他毒舌,即便夸奖,也是称程璐为“拖延大师、外卖品鉴师和回笼觉艺术家”。

他有学识,前任因喜欢听他的讲课而和他走到了一起;传授程璐一些心理学技巧,帮助她追大学初恋;给程璐当剧本顾问,提供方面的专业意见。

他很暖心,见程璐受挫,与大奖无缘,他便带程璐来到一家卖假奖杯的小店,给她买了一个“硬却死挺”奖杯,安慰她、鼓励她。

他也有短处,魏书与前任最终没有白头偕老的原因在于他程式化、理论化的婚姻观,让前任觉得这不是爱情,不是那种有烟火气的两个人过日子。我猜想,这也是魏书在后续剧情中要改变和成长的地方吧。

还想说一点是,我认为编剧笔下的魏书,他的“社会心理学教授”的职业身份具有戏剧性和文学性,不能代表现实生活中大学心理学教授的中心特质。

‣程璐,单身,过气青年编剧,有一大学初恋。

她有才华,大学毕业那年,她以原创剧本夺得了奖杯,一举成名。

她也会遇瓶颈,十年,没有写出让人惊艳的剧本,也没有再得到任何奖项。

她一心想用自己的努力再次写出优秀的剧本,拿到奖杯,得到业内的认可。

却在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制片方找了一个枪手,给悬疑剧本里加了一条感情线,结局也与之前大不相同。她十年的努力,就这样,被付诸一炬。

但是她选择忠于自我,坚持原创,这次她用自己的故事从新开始。

这些年,程璐的感情状态一直空白,她说,她的大学初恋,目前也单身,程璐在两个闺蜜和魏书的帮助下,用各种方式追求他。

‣田蕾,单身,青年律师,新晋二级合伙人。

她自信、果断、智慧、能干,有别于传统职场剧中的职业女性,田蕾对下级有领导风范,对上级又表现出敬重、巴结,在争取项目的时候,她还会耍一些心机,比如投机取巧地用闺蜜手机发消息,来(色)诱出合作方;趁十四楼失利,亲自去高尔夫球场说服陈总把官司交给自己的团队等。

田蕾的处事原则是:

编剧在塑造田蕾角色的时候,没有想当然地把角色写得很完美,而是加了一些人性的自私,体现在了工作中。

‣徐海峰,单身,青年律师,有丰富的海外从业经验,二级合伙人,与田蕾是青梅竹马。

魅力男人,和田蕾一见面就吵,但在为数不多的出场中,我看出他和田蕾是契合的。比如迅捷官司,他和田蕾都支持应诉,而且理由也一致。

‣丁诗雅,单身,美容院老板娘。

她有一手好厨艺,平时忙于工作,996,她能为拉到更多客户、争到更多的钱而亲自给刁钻顾客美容,按丁诗雅所言,“我们的工作,就是卖服务的。”

‣周晨宇,单身,富二代,持有一家KTV,美容院新投资人。

偶然相遇,一面结缘,从此丁诗雅身边有周晨宇相(dao)伴(luan)。

周晨宇是一个有钱、仗义、逗趣的人。

这部剧的台词设计,我也很喜欢。

如:

编剧笔下的程璐是一个对婚姻追求完美的人,她要找的是一个完美的男人。

在第二集中,程璐看到妈妈找到了人生另一半,问妈妈,吴叔叔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你为什么要嫁他?

而在第八集魏书的一项恋爱实验中,程璐的选择也体现出她在选择对象时是追求完美的。

她不知道自己有多完美,在第一次遇到极其优秀的男孩子时,她觉得不够完美,没有选择他,而后遇到的慕求者都没有第一个男孩子优秀,当外界声音开始催促的时候,她想再找第一个男孩子已经不可能了,想再找之前几位慕求者也不可能了,他们都有了新的女伴,此时她又不想被剩下,只能慌里慌张地随便找了一位也在单着的男性,而这个男性比之前所有她遇到的男性都不优秀。显然,她错过了择伴(偶)的最佳时机。

《谁说我结不了婚》:感情与技巧的平衡,完美的爱情调味剂

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以下是我个人的分享与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喜欢的网友可以关注点赞。

热播剧《谁说我结不了婚》,看了前期剧情有什么感受?一口气看完8集,接下来我就讲讲我的感受

潘粤明饰演的魏书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对爱情与婚姻有一大套理论,而童瑶饰演的程璐是一位编剧,34岁心理年龄却只有18岁。魏书指导童瑶谈恋爱,真的能成功吗?

爱情里,我们到底是要注重真情,还是需要技巧?

1、只有感情,没有技巧,爱情很难成功

程璐年过34岁,编剧,大学一毕业就写出过获奖无数的作品。她也很努力,毕业十年,笔耕不辍,可惜,再也没有写出过跟处女作媲美的作品。

她的人生也同样简单,有两个闺蜜,每天除了上班写剧本,就是跟闺蜜在一起,要么就是跟老同学聚会,反正是没有交过新朋友。

所以,34岁的她,依然单身。

作为编剧,因为单身,所以剧本的感情线都写不好。

一次同学聚会,她遇见了自己的初恋李蔚皓,而他也没有结婚,大家都有意撮合他俩。而她也对他感兴趣。

可是,她与李蔚皓的约会,并不顺利。

这一切正好被魏书看到,魏书跟她说,他们的约会之所以不顺利,是因为她不擅长用“技巧”却吸引他,她的所有言行,都让对方误以为,两人只是普通朋友而已。

魏书把他们的谈话给她拆解来分析,她明白了自己失误在哪里。

在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即便两个爱得死去活来的人,难免也会互相伤害。感情的世界里,只有爱是不够的,必要时,需要技巧。

追求某个人,更是如此。

技巧,可以让我们在感情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2、过于重视技巧,感情就会冲淡

魏书作为心理学教授,又对感情的事情把握得那么精准,那他的感情顺利吗?

就像我们现实中,很多情感博主,她们指导别人谈恋爱一套一套的,可其实自己的爱情呢?一塌糊涂。

魏书离婚了,也是感情失败者。

他为什么会失败呢?

她的前妻给出了答案:因为他给的爱过于标准化了,他太过于注重程式化的东西,却忘记了,爱情,最主要的,还是感情,不是技巧。

技巧无法取代感情。

魏书指点程璐之后,程璐又有两次与李蔚皓吃饭的经历。可这两次经历,并没有让他俩离得更近,反而是把对方越推越远。

反倒是有一次,在没有魏书的指点下,俩人打开了心结,知道了大学时期的那个“乌龙”事件,彼此的心逐渐明朗了。

爱情,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感情的。

没有感情温度的技巧,都是心机,也许让人感觉到快乐,但时间久了,对方肯定会察觉到。嘴里说的标准答案,心里却将你拒之千里,这样的感情,真的能让人快乐吗?

只有技巧的感情,注定无法长久。

3、感情是基调,技巧是调料

我觉得,好的爱情应该是这样的:感情是基调,技巧是调料。

像魏书这样永远停留在技巧和理论中的人,很难想象那种没有任何理论支撑的聊天。

他这样的人,总是能够窥探到你的欲望,并为之做出正确的选择。有时候,你觉得这样很贴心,可时间长了,你却会觉得他不够真实。

因为太了解,就会懂得克制,就会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就会知道做到哪里刚刚好。

可谁的人生喜欢活得像个机器人一样模式化?

这让我想起,我们都很喜欢的一个人物——《欢乐颂》中的赵医生。

赵医生出身书香世家,又是个医生,算是精英阶层,他平日里也是非常板正的人,可是他离开工作,跟曲筱绡在一起的时候,却是任性又疯狂。

很少有人能够活得像他一样,严谨在这边,随性在那边,工作与生活分开。该认真的时候,从不感情用事;该随性的时候,从不理论武装自己。

爱情里,应该学一点技巧,这样,相爱的两个人不会因为一点小事互相误会,最终越走越远。

但是也不要把技巧当成救命稻草,一味地使用技巧去追求爱情。只有技巧的爱情,就像无源之水,看似美好,实则一碰就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