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看待熊猫?(古代对大熊猫的认识和保护存在巨大变化)

古代对大熊猫的认识和保护存在巨大变化

据《史记·五帝记》中记载,在四千多年以前,黄帝率领自己的部落在阪泉(今河南逐鹿县)大胜炎帝及其部落,取胜的秘诀就是因为他 们利用了驯养的虎、豹、熊、貔貅(大熊猫)等猛兽大军。在三千多年前的《尚书》和《诗经》中也明确记载着貔貅皮(大熊猫皮)是给皇帝 进贡的珍品。当时的人们认为貔是一种像虎豹一样威武的猛兽,他们希望勇士像貔貅一样勇敢,连军队打仗时都打着“貔”和“貅”的旗号,以震军威。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山海经》把大熊猫记述得诡秘化了,竟然认为大熊猫牙齿锋利,能够嚼食铜铁,把它们叫成“食铁兽”。

据《史记·五帝记》中记载,在四千多年以前,黄帝率领自己的部落在阪泉(今河南逐鹿县)大胜炎帝及其部落,取胜的秘诀就是因为他 们利用了驯养的虎、豹、熊、貔貅(大熊猫)等猛兽大军。在三千多年前的《尚书》和《诗经》中也明确记载着貔貅皮(大熊猫皮)是给皇帝 进贡的珍品。当时的人们认为貔是一种像虎豹一样威武的猛兽,他们希望勇士像貔貅一样勇敢,连军队打仗时都打着“貔”和“貅”的旗号,以震军威。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山海经》把大熊猫记述得诡秘化了,竟然认为大熊猫牙齿锋利,能够嚼食铜铁,把它们叫成“食铁兽”。

西晋开始,人们对大熊猫的认识发生了巨变。西晋人把大熊猫叫“驺虞”,认为驺虞只吃竹子,不会伤害其他动物,所以把它当成象征睦邻友好的益兽。西晋人在两军交战的中途,如果一方高举写着“驺虞”字样的大旗,就是代表求和、停战。至此,古人似乎应该停止肆意猎杀大熊猫了,可他们的做法还是让现在的保护动物者们失望。

到了唐朝,连武则天都做过把几十张完整的貘皮送给日本天皇的事。备受现代人推崇的李时珍在著述《本草纲目》时,把用貘皮做睡垫、膏药大有益处的理论写了进去,无疑更加剧了这一古老物种减少的速度。

熊猫:从“盘中餐”到“国宝”的历史变迁

在古代,熊猫成为过人类的“盘中餐”,当过“看门人”,也曾被视为“祥瑞”,甚至当过“药”。

在远古时期,熊猫是古人的“盘中餐”。作为大熊猫的故乡云贵高原地区,贵州和云南是大熊猫化石的主要产地之一,但是大约八千年前,大熊猫却在自己的故乡灭绝了。从贵州和云南出土的熊猫化石基本都是零散的,很少有完整的个体,且这些零散的熊猫化石频繁地出现在人类遗址中,由此可知在那个时期,大熊猫极有可能是人类的“盘中餐”。

西晋时期,因为熊猫性情温吞,以竹为食,不吃肉,不伤其他动物,因此曾经作为过友好的象征。两军交战中,如有一方高举写着“驺虞”的旗子,就代表求和、停战。驺虞是那个时期人们对熊猫的称呼。

乾隆期间,熊猫还做过“看门人”。《雅州府志》记载,僧人寿安曾经说过:“我们这里有一种野兽,不知道名类。很像那个神兽角端(大熊猫),虽然它天天啃竹子,可是从来不伤人,我们养着它以为一山之卫。”

古人还把熊猫叫做“食铁兽”,这是因为熊猫经常跑到居民家中啃食东西,比如大门、犁刀锄斧,尤其钟爱铁锅,于是得名“食铁兽”;

唐朝年间,熊猫叫貘,是皇家圈养用以秋猎用的动物之一,它的皮毛也是皇宫贵族钟爱的皮草。武则天就曾经给日本皇室送过几十张完整的貘皮。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记录貘皮做睡垫、膏药等对人体大有裨益,因此人们对熊猫的猎杀持续了很长时间,最终才导致熊猫成为了近乎灭绝的“国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