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哪里值得诸葛亮这样的一生效忠于他?(诸葛亮选择刘备而非曹操,原因何在?)

诸葛亮选择刘备而非曹操,原因何在?

在三国时期,出现了无数的帝王将相、谋士武将,为后人书写了一段精彩绝伦的传奇。诸葛亮在三国时期为蜀汉政权努力工作,影响了世界事务。那诸葛亮为什么选择支持弱小的刘备而不投奔强大的曹操呢?有了诸葛亮的才华,如果能进入曹操的阵营,强者和强者在一起也许能尽快结束这个纷扰的世界。

出山之前,诸葛亮读了大量的诗书,涉猎了天文学和地理学的阴阳八卦,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等人物。这说明诸葛亮并不想成为一个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他有非常远大的志向,想要展示自己的抱负。但是他为什么不去找最强壮的曹操去找实力最弱的刘备呢?

诸葛亮此人想必大家最是熟悉。他号称卧龙先生,当时于庞统并称为卧龙凤雏。相当于倚天剑屠龙刀的意思,这时,刘备从徐庶之口中听说了诸葛亮的绝技,便邀请了关羽和张飞一同上山。小编不知道刘备从哪里得来的自信,他没有士兵,没有马,没有粮草。他的手下只有关羽和张飞。后来本人想清楚了,这估计也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或许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思想。

在那个时候,刘备就像一个毛头小子一般。他一无所有,没有士兵,没有将军,也没有强大的家庭支持。曹操已经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了。曹操没有邀请他吗?显然不是。为什么像曹操这样的人会放弃这样一个人呢?诸葛亮虽然不出众,但也很有名气。诸葛亮选择曹操不是有原因的。

第一,诸葛亮恨曹操。诸葛亮被迫漂泊,与曹操有很大的关系。诸葛亮14岁时,曹操以报杀父之仇为由,兴兵讨伐陶谦,不过其行为已经大大超出了报仇的范围:曹军攻打徐州的时候,所到之处“狗和鸡都不见了,路上连行人都没有”。此时住在徐州的诸葛亮,不得不带着叔父出逃。

在年轻的诸葛亮看来,曹操是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狂魔,这多少会影响了诸葛亮的政治观点。这样一来,对曹操的印象就不好了。诸葛亮是个仁慈的统治者,不喜欢迫害人民。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人民是无辜的。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是因为刘备心地善良,这也是诸葛亮没有投靠曹操的原因。

第二,诸葛亮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学者。儒家的忠孝仁义是他一生奉行的原则。当时由曹操控制的中央政府已经名存实亡。曹操残忍、多疑、无情。虽然我们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英雄,但我们不应该把仁义作为生活的基本原则。

第三,当时曹操手下已经是人才济济了。著名的谋士郭嘉、荀彧、程昱等等都聚集在这里,诸葛亮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诸葛亮至多是曹操阵营里的一个二流的小官。另一方面,刘备当时处境艰难。他虽然有一流的将军,却没有一流的谋士。如果诸葛亮能帮助刘备坚强起来,他就能显示出他的雄心壮志,不辜负他在生活中学到的东西。

第四,在古代社会,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非常重视道德。在道德方面,刘备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刘备作为王室成员,参与了刺杀曹操的阴谋,表现出对汉朝的忠诚,这给诸葛亮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此外,刘备在地方政府任职期间,实施了许多仁政,这与诸葛亮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刘备对诸葛亮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第五,古代的家庭观念非常强,强到足以面对家庭的兴衰,个人的荣辱必须予以平抑,而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被称为诸葛家族龙、虎、狗(这里的狗是褒义)。他们的三个兄弟为三个老板工作,有利于帮助诸葛家族分散了风险:其他的家族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你选对了,你就能展翅高飞;如果你选错了,你会完蛋的。但诸葛家族的投资是多元化的,东方不亮西方亮。一个诸葛亮倒下了,另一个诸葛亮站起来了!

诸葛亮之前给人一副不问世事,是一个隐士,对世界一无所知,隐居起来。于是,他请求诸葛亮从山里出来帮助他。他亲自三顾茅庐,虔诚去请大佬出山。他非常尊敬诸葛亮,待人诚恳。诸葛亮不仅能力出众,而且是历代忠臣贤德的代表。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蜀汉。除了亲力亲为,他似乎没有任何可以被后人批评的缺点。刘备还请诸葛亮分析国际事务,帮助他获得自己的领土。

此外,当时刘备已经占领了新野,诸葛亮的家庭和社会关系都在当地。后来,刘备把诸葛亮推上了权力的宝座,把重要的任务托付给他,并请顾协助刘禅。刘备也很信任诸葛亮,照他说的去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诸葛亮都是刘备部里的第一人,担任宰相。刘备临死时,甚至愿意把天下交给诸葛亮。刘备也叫他的兄弟们像服侍他们的父亲一样服侍诸葛亮。这无疑给了诸葛亮至高无上的地位。

历史上帝王托孤,顶多是嘱咐嗣君信任辅政大臣,也绝不让你把古人当作父亲。这相当于赋予诸葛亮“太上皇”的的合法地位。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是显而易见的。从诸葛亮的《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之所以对刘备忠心耿耿。是因为刘备不顾性命,三次去南阳卧龙岗请孔明。可以看出他的诚意。

其实诸葛亮选择了自己的主公,和我们现在找工作的原因是一样的,主要是看是否有发展的空间,以及自己的价值观与公司是否一致。

诸葛亮为何选择加入刘备团队而拒绝曹操与孙权的疑问引发了讨论

建安十二年,二十七岁的大龄待业青年诸葛亮从草庐中走出,在拒绝了更有实力和前途的曹操与孙权后,加入了始终在创业的刘备团队中。

诸葛亮为什么这么干?这个问题向来是三国爱好者的热议点。

1.诸葛亮的朋友圈

从黄巾起义算起,刘备驰骋江湖已经二十多年,然而到诸葛亮投奔之时仍没有自己的一块地盘。就一个老江湖而言,不能不说混得是相当失败。

相较于一无所成的刘备,曹操与孙权无疑成功的多,前者打下来大半个江山,后者虽略差些,但也有江东这样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因此,对于初次就业的诸葛亮来说,选择曹操或者孙权应该更理所应当。

但诸葛亮并没有这么做。是他没有进入曹氏或孙氏集团的门路吗?当然不是。诸葛亮虽然是个荆州的外来户,在本地缺乏根基与影响力,但经过叔父及个人的努力经营,诸葛亮的朋友圈并不差。

诸葛亮的大姐嫁入当地的一流大族蒯家为妇,二姐嫁给了名士庞德公的公子,他自己则娶了黄承彦的女儿为妻:黄承彦本身是大名士不说,更是与荆州一把手刘表为连襟——两人都娶了本地豪族蔡氏的一对女儿,这样算来,刘表便是诸葛亮妻子的姨夫。

有这样的政治资本,即便没有什么才能,想谋个一官半职也自然不在话下,只要对方对荆州有所图谋。

此外,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先一步在孙权方面任职,颇受重用,诸葛亮完全可以通过他的路子搭上孙权。而且,东吴的另一位重臣张昭也曾经向孙权力荐过诸葛亮,只是为诸葛亮所拒绝了。

可以说,择主刘备是诸葛亮主动选择的结果,这与一般初次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屡屡被知名企业拒绝,而只能接受那些小公司或初创公司的offer有着根本区别。

2.功利主义观

既然诸葛亮有条件进入大公司,为何最后却选择了刘备这样一座小庙呢?其背后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对于自己的抉择,诸葛亮曾经在《出师表》这一中学必背的课文里吐露过心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也即:本想做个隐士——但刘备三顾茅庐盛情相邀——出于报恩的出山辅佐。就此,报答知遇之恩是诸葛亮出山的动机所在,而这背后又有两人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志同道合。因为有诸葛亮自己的背书,这一说法自然而然地成为后世长期公认的标准答案。

但到了现今,上面的说法越来越受到质疑,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功利主义的解释。

最近在写中华通史的易中天的看法是其中典型,在他看来,诸葛亮之所以放弃曹操和孙权而选择刘备,只是因为无论曹操抑或孙权,都给不了他想要的充分的发展空间。

在诸多势力中,曹操最强不假,但相应地跟随他南征北战的人才也最多,这些人都要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假使诸葛亮前去投奔,一方面曹操也给不了太好的待遇,不然让老同志寒心,另一方面诸葛亮与这些人也不是同一个圈子里的,受排挤、打压估计是免不了的。

东吴方面虽然弱一些,但情况类似。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不会想不到这些,因此他明智地选择放弃曹操与孙权。

刘备则刚好相反,既没有像样的人才,也不存在一个荆州以外的派系,整个一创业型公司,给的待遇与职位肯定高。那么,是到大公司从小职员做起呢,还是到创业公司做经理甚至CEO呢?作为一个自视甚高的年轻人,诸葛亮选择了后者。

可以说,选择刘备乃是诸葛亮经过多番考量后作出的理性选择,与兴复汉室一类的大义关系不大。

3.论点与疑点

上面的说法看起来没问题,挺符合现代人的认知的,谁身边没有两个心气高的朋友呢。但真的是这样吗?

支撑上述翻案文章的主要史料是这么两条:

其一,在好友孟建打算投奔曹操时,诸葛亮劝他,“中国(即中原)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这说明他早就意识到曹操人才众多,去了极有可能会不受重用,故而可以推论,他基于这个理由在择主问题上将曹操给排除了。

其二,孙权前期的首席谋士张昭曾经大力举荐诸葛亮,孙权也有意将他留下,但诸葛亮却没有顺从,他给出的理由是: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什么是“尽亮”?当然是要尽最大可能地信任、重用自己,但在诸葛亮看来,孙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他不能留在江东。

然而,上面两条证据都有一个致命的逻辑漏洞,即它们恐怕更多是场面话,而并不一定能代表诸葛亮的真正想法。只要还原当时对话的场景,便一目了然。

第一个证据的场景,是朋友打算前去曹操集团求职时,身为好友的诸葛亮进行的劝阻:那里人才众多,你去了也不一定能受重用,是金子哪里不能发光呢?

但以某种理由劝阻别人,不一定代表自己的行为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这显然是两码事,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类似的情景工作、生活中处处可见。

再说第二条,诸葛亮讲这话的时机,是在他拒绝东吴的力邀而又不能得罪对方的情况下,换种表述便是:我之所以拒绝你,不是因为看不上你们公司,只是没有合适的发展空间(“能贤亮而不能尽亮”)。

而人所周知的是,这种场面话哪能作为真心话使用呢?

另一方面,假设翻案文章成立,那么我们无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选择出仕最重要的动机,更多是基于个人成就的功利主义思考逻辑,而非为了恢复汉室江山。

如此一来,诸葛亮自己亲自写下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就纯粹是虚头巴脑、沽名钓誉的官场话了?难道一千多年,众多学者文人对他的纪念、推崇全都错了?真的可以这样解读诸葛亮吗?

而且,如何理解他迟迟躬耕南阳,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才以一个27岁大龄青年的身份出山?以当时人的寿命水平而言,27至少相当于今天的三十好几甚至四十多岁,若真是上述一心为己的功利主义者,又怎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这些都不是功利说能够解释的。

每个人都处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必定受制于当时的局限而看不清事实的真相,故而提出不同于古人的新解释,即做翻案文章是可能的。

但前提条件是,论据要充分,推论要合逻辑,而不能只是简单拿现代人的思维去随意阐释历史,或者发现不符就武断地说记载错了,那样恐怕是万万不可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