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彊土面积最大,但至今没有发现他们的皇陵,怎么回事?(为什么至今未能发现元朝的皇陵?)

为什么至今未能发现元朝的皇陵?

引语:在元朝统治历史当中,一共产生了11个帝王,按照历朝历代的做法,皇帝驾崩后要么提前建好陵寝,要么死后大规模的厚葬。但是元朝是个神一样的存在,一没陵墓,二没地点,三没标志,甚至连无所不能的盗墓贼都对此望洋兴叹。

元朝疆域图

我们都知道,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从1271年灭宋建立元朝,到1368年被朱元璋率领的农民军推翻,历时98年。这个统治时间在历朝历代中虽然不是最短,但是相比于唐朝、明朝动辄几百年的历史来说,实在少的可怜。元朝统治虽短,却为中国开拓出国土面积最大的疆域。

能够打下这么辽阔的江山,足以被后人所称颂。那么,为什么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发现元朝的皇陵呢?

关于皇帝陵墓,我们都知道著名的秦始皇陵、明十三陵、清东陵,就连武则天都留下了无字碑。而元朝皇陵的特点就是没有建筑、没有墓碑、没有土堆,甚至连一个知情人都没有。

根据史书记载:元诸帝均葬于漠北。因为元朝是个游牧民族,没有被汉人同化,死后当然要叶落归根。但是漠北是个很笼统的概念,包含的地区非非常广泛。比如《史记》中描述匈奴逃走的地方就是漠北,明朝定义凡是蒙古的住处均为漠北,清朝直接就把外蒙古统称为漠北。所以这漠北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里,不得而知,不过可以断定的是,元朝皇帝的漠北,绝对是个沙漠连绵、荒无人烟的地方。

其实元朝皇陵在正史上都没有记载,一些民间书籍虽然有记载,但是都是根据历史推测的,不具有权威性。

比如明代文人叶子奇所著的《草木子》一书中,推测元朝皇帝驾崩后的下葬仪式是:皇帝下葬后,用一根整木凿空,和人形体大小差不多,把遗体放里面,涂上漆,摆上三道黄金铺就的圈,再简单挖一道沟,就这样埋了。然后让牧马人驱赶一大群马在墓地所在地区来回奔腾踩踏,直到看不出动土的痕迹为止。之后,人们会在埋葬地点杀掉一匹小胳驼,然后在墓地周围建起帐篷,等到墓地上长的草跟其他地方一样的时候,再把帐篷撤掉。当然这些知情人最后肯定都是要被杀掉的。

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并加髹漆,完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尔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这样独特的下葬仪式别说盗墓贼找不到,就连元朝当时的人也找不到。

元朝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生活场所,生活方式也简单实用。特别是元朝在大肆拓展疆域的战争年代,死亡的士兵和百姓较多,丧葬形式就更加的简陋。

下葬时,他们把死者放在帐篷中央,人们围着死者坐成一圈,对死者进行祷告,然后把死者放入土中,陪葬的物品都是死者生前喜欢的弓箭、刀剑之类的东西。

现存元朝丧葬遗址

元朝建立以后,其实在丧葬习俗上还是受到了一些汉人的影响,比如开始采用棺木来下葬。元朝皇帝下葬就是采用一整根木材,陪葬的物品当然比普通百姓要多,但是在下葬现场绝不允许有汉人参加,不会建造大规模的建筑物,也不会立墓碑,形式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皇帝贵族,他们都奉行这种“薄葬简丧”的习俗,盗墓贼觉得无利可图,自然不会前去冒险,后人也就更不知道皇陵葬在哪里了。

元世祖忽必烈灭宋后,僧人杨琏真珈被任命为江南释教都总统,成为负责掌管江南一带佛教事务的人。这个杨琏真迦虽然是个僧人,但是心狠手辣、无恶不作、变态至极。

在皇帝的示意下杨琏真珈开始大肆挖掘、破坏宋陵。他率领手下暴徒,先后盗掘宋朝皇陵及大臣墓穴101个,其中包括南宋宁宗、理宗、杨后等人的陵墓。杨琏真迦贪得无厌,除了掠走全部珍宝外,他还命人把理宗的尸体倒挂,撬走他嘴里含的夜明珠,并沥干其腹内的防腐水银以用来卖钱。

事后不久,杨琏真迦又率人盗掘了宋徽宗、高宗、孝宗、光宗等诸帝的陵寝,盗走了大量珍宝。

明代文人张岱曾在《西湖梦寻》中记载:“(杨琏真迦)沿溪所刻罗汉,皆貌己像,骑狮骑象,侍女皆裸体献花,不一而足……专发古冢,喜与僵尸淫媾。”

除了贪财好色之外,杨琏真迦似乎还有一些变态的癖好。开陵七日之后,杨琏真迦又取来宋理宗的头骨,改造成饮酒的器皿取乐。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得知此事后,才将宋理宗头骨寻回并重新安葬。

元朝如此大肆盗掘宋朝皇陵,自然知道被盗墓的滋味不好受,而且自古没有不灭的王朝。所以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元朝皇帝这种独特的葬法,但是肯定会害怕将来遭到报应,害怕也会落得跟宋皇陵一样的下场。

元朝的统治虽然短暂,但传承了5世11帝,共有11位皇帝。元朝皇帝的陵墓一直未被发现,该朝实行了薄葬的习俗,丧葬地也进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使陵墓难以找到。然而,近年来在河北发现的河北梳妆楼元墓为元代贵族墓葬提供了希望,表明可能会有一天发现元朝皇陵,对考古和历史研究将有重大影响。

元朝的统治98年,1271年——1368年,传了5世11帝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到1368年被朱元璋率领的农民军推翻,历时98年,相对来说,元朝的统治时间比较短,但是也传了5世11帝,元朝皇帝有11位:分别是忽必烈、铁穆耳、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硕德八剌、也孙铁木儿、阿速吉八 、和世㻋、图帖睦尔、懿璘质班、妥欢帖睦尔。

史书记载:元诸帝均葬于漠北。但是八百多年过去了,竟然没有发掘出一座元朝皇帝的陵墓,比如其他朝代的帝王陵墓,已经挖了的有明确记载,没有挖的也都找到位置,唯独元朝皇帝的陵墓,一直找不到。

元朝皇帝的安葬是极为秘密的。据史载,诸帝皆葬于所谓漠北的起辇谷。蒙古人把这块墓地称之为“大禁地”。关于元朝的“大禁地”究在何处,异议甚多。大汗无论死于何地,也要运其梓宫于漠北。为了保守秘密,不让人知道大汗的确切葬地,在前往墓地的当天,如遇有行路之人,皆尽行杀戮。

至其所葬陵地,开穴所起土成块,依次排列,棺既下,复依次掩覆之。其有剩土,则运置他所。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葬毕,“则用万马蹴平,俟草青方解严,则已漫同平坡,无复考志遗迹”。(意思:用大量的马匹在墓地上面践踏使地面平整,等到草长出来后才解除严令,则墓地与一般的草坡一样了,再也找不到坟墓的踪迹所在。)

根据史料记载,元朝皇帝的棺椁下葬之后,会对其地面进行铺平处理。并且,在墓地上,元朝皇帝的后人选择当着母骆驼的面杀死一只小骆驼。经过一段时间后,墓地上会继续覆盖一层密集的草丛。而后人在祭拜时,会牵着母骆驼来寻找小骆驼,从而找到目的。当然,这种方法伴随着母骆驼的死亡,也就逐渐找不到皇帝的墓葬所在地了。

元朝的皇帝们死后,也是采用了和先祖差不多的丧葬方法。有所变化的只是陪葬物品增多,但仍然是没有修造皇陵。所以后人根本就寻不到元朝皇陵。

明初学者叶子奇的《草木子》有过记载,说是元朝皇帝下葬只是找来一根直径大一点的金丝楠木,竖切两半,中间凿空,刚好放一个人进去,最后合上,在两头和中间用黄金圈固定。在下葬的时候,不会随葬太多的陪葬品,因为这个原因的存在,那些盗墓贼对元代皇帝陵墓更加没什么兴趣,这样就极大降低了元代皇帝陵墓被发现的概率。

所以总得来说,元朝皇帝没有陵墓,并非真正的没有,而是难以被后世发现。因为元朝是并非汉族,而是蒙古族,蒙古族一直被称为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对于家国的概念不如中原汉族来的深刻,所以皇陵中的传承与宗庙的概念对他们而言太过虚幻,没有太大意义。他们认为人是天生地养,下葬形式不需要大兴土木去修建陵墓,只要不被后世打扰,能安心长眠,归墟于天地便是对身死之人最大的尊重。

梳妆楼元墓,在河北省沽源县南沟村被发现,考古人员从1999年开始对梳妆楼进行了勘探发掘,在楼内中央发现一座古墓,从墓中出土了具有元代蒙古族服饰特色的丝织品,从出土石碑上的文字推断,墓主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孙阔里吉思。考古人员认为,梳妆楼实际是用于祭祀的墓上建筑物——享堂,“梳妆”可能是“树葬”谐音。

三名死者为一男二女,男即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婿阔里吉思,二女即阔里吉思的两个妻子,身份均是公主。死者服饰具有元代蒙古族特色的质孙服和织金绵,并具有等级很高的龙纹鎏金银带装饰,还发现朱梵文咒语及其图案。同时还出土宝剑、古钱币、铜印等若干珍贵文物。元代蒙古人的墓葬在全国少见,而具有这种墓上建筑的墓葬形制,并以树为棺在全国也属罕见。2001年,又对“梳妆楼”附近进行发掘,共发现了17处墓穴,从出土的文物及其规模判断,这些人均为主墓的同辈和长辈。

相信肯定会有一天能找到元朝皇陵,一定会对中国的考古和历史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这些陵墓,从未被盗,所以一定会出土震惊中外的文物!!对于薄葬的说服,虽然认同,但是如果一个元代贵族的墓地都如此豪华,相信元朝皇帝的帝陵一定也差不到哪去,期待元代帝陵现世的一天!!期待能进一步了解这个中国历史上领域最辽阔的朝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