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战功显赫,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储君?
李世民没有被立为储君最大的因素是他不是嫡长子,在那个天下战乱不断的时期,及早确定储君人选对于王朝统治是非常有必要的。至于说不发动兵变会死的问题,我想大概率会死,因为李世民身边的文臣武将可谓是人才济济,留着他始终对皇位是一大威胁,所以李世民就很大可能会被杀。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展开详细论述:
历史事件中有许多“之变”,然各种“之变”,都没有“玄武门之变”有名。因为这“玄武门之变”的结果,使唐朝产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即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
一、围绕储位的争夺
李唐王朝诞生后,随后的数年,在与群雄争天下的战争中,显示了不同凡响的作为。这一场连一场战争的胜利,自然得力于运筹帷幄的谋士,得力于搏杀沙场的良将,得力于上上下下全体官兵。
可最主要的,当推得力于李氏父子三人: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他们父子三人,构成了唐朝的灵魂与精魄。俗话说,上阵父子兵,若非他们的同心协力,在强手如林的纷战格局中,唐政权是绝不可能脱颖而出最后雄睨于天下的。
当他们以同心同德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尤其在取得节节胜利后,彼此之间却逐渐滋生了走向悲剧的矛盾因素,症结在于权力。
按照嫡长制原则,在唐高祖登位之初,就立了李建成为太子,确定了皇位继承人。李建成能被立为皇嗣他的嫡长子身份固然起了大作用,但他的功劳也非同小可,两种成分加在一起,使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太子。
在开国之初,就用国家大典的仪式,用法律的形式,把皇嗣问题确定下来,唐高祖是明智的,是做了件于国于民有利的大好事。然究竟能否彻底解决皇嗣一成不变,使皇权的递承一劳永逸,却非那么简单,而且“殷鉴”不远,隋初隋文帝立了杨勇为太子,但曾几何时,杨广便取而代之,造成了震动隋朝杜稷的剧变。
遗憾的是,初唐的政权没有接受这个近在眼前的“殷鉴”。
唐高祖的正室窦皇后所生(窦皇后是个能干的女人,但末活到唐朝建立),一口气为唐高祖生了四个儿子,其中三子李玄霸早夭(著名的古典小说《说唐》,即以李玄霸为影子塑造了天下十八条好汉中的第一条好汉李元霸),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是嫡子。
在宗法制度中,嫡子比庶子具有优先的发言权和继承权,故而,他们三人在李唐皇室中的地位是得天独厚的。
兄弟三人分为了两派:一派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派是李世民。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后,唐高祖开始着力培养这个接班人,除了自己,无论政治还是军事,遇事都给予最高的名分与最大的权力。此外,功勋也很显著的李元吉,自幼和长兄的关系就比较亲近,此时更是紧紧相随,希望在长兄登位之后,自已能成为皇太弟。父皇的关照,弟弟的配合,李建成的羽翼自是长足地丰满了,使得东宫集团从正统的旗号到实际的力量,都成了天下瞩目的对象。
李世民的封爵是秦王,他是众兄弟中的佼佼者,打仗打得多,也打得精彩。长期的领兵打仗,使他掌握了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且拥有不胜枚举的文武人才。他凭着出众的神采,非凡的气度,迷人的雅量,优异的将略,使得这批文武人才紧紧地簇拥在自己周围形成了天下闻名的秦王集团。
其中文土有饱学的十八学士: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武将有:侯君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张公谨等。在文武两才中,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尉迟敬德,再加上他的妻兄长孙无忌、舅父高士廉,组成了核心班子。
兄弟三人并非一开始就闹派系的,他们曾经有过亲密的手足之情,有过政治上的精诚团结,有过军事上的通力合作。只是随着唐朝在天下逐鹿显出优势后,在权力再分配上,他们彼此之间逐渐有了矛盾。这矛盾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这矛盾永远不可能得到解决),在李建成被法定为皇位继承人后,愈发地恶化起来,由此闹成了派系,闹得不可开交。
二、事变的过错分析
矛盾既起于双方,双方都有干系。
1.太子集团的过错
从李建成一派而言,在取得天下之本——太子之后,他们有着一种近似于恐惧的担忧,即担忧功勋、实力、名声都大于他们的李世民始终包藏着“祸心”,早晚会越轨。魏徵对李建成明确地说:“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当然,他们也曾希望李世民能“认清”大势,放弃自成一格的体系,听命和服从于他们。
在这希望破灭后,为消除担忧,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来压制、打击、迫害李世民。比如谗毁,比如侮辱,比如下毒,最后准备斥之以武力,只是功亏一篑。他们的行为,只是在清除政治对手,虽然有些过火,却很难说违反了政治游戏的残酷规。
2.秦王集团的过错
李世民不是省油的灯,李建成没过分地冤枉他。李世民在打了几次致使唐朝兴旺壮大的仗后,“功业日隆”,已不满足眼下的政治待遇。他是高度自信的人,高度自信之下,免不了有些看轻李建成。
由于排行的缘故,他在嫡长制文化背景里失去了承继皇位的资格,这点他是很不甘心的。他也清楚,嫡长继承制并非历史上唯一的继承制,凭功成为皇嗣,这样的例子在史书上比比皆是。他有如此的想法,他的集团成员为了得到更大的功名和富贵,也不遗余力地开导他,引导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他反击李建成的迫害是事实,然这事实被他的政治动机夸大了,以至捕风捉影,甚至添油加醋。他最后忍无可忍的极端举措,确实有正当防卫的因素,保护自己及其集团,然更为重要的是,他借此铺就了走向皇位的大红地毯。
3.唐高祖李渊的过错
按理说,儿子们闹得厉害,作为最高主宰的唐高祖,完全应该出来进行调解,以阻止矛盾的发展,还李唐皇室一个安宁。是的,唐高祖是出来调解的,他的调解本意也很不错,在嫡长继承制与功勋继承制两者中破天荒地取得平衡,既不负李建成,也不负李世民。
然而,他美好的设想一旦付诸实施,却是事与愿违,他在陶醉于李世民的功勋时,萌生了易换太子的想法,想降李建成为蜀王。由于周围的阻力,又别出心裁,欲仿效汉梁孝王的故事,让李世民分主洛阳,建天子礼仪,随后考虑不妥,又作罢。
他在讨厌李世民的气势时,复将情感的砝码重新压到李建成的身上,极度冷落李世民,恨不得削尽李世民的权力。如此的反反复复,莫衷一是,致使两派的纷争愈演愈烈。唐高祖越调解越糟糕,终于弄得不可收拾,弄得自己失去了仲裁者的资格。当两派闹到冰炭不同器,各种调解归于失败后,不得不图穷匕首见了。
三、政变过程分析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夏,李建成、李元吉准备采取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先是贬黜他们认为最难对付的房玄龄、杜如晦。然后以征伐突厥为契机,夺去秦府的精兵强将,伺机杀死李世民。
风声走漏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等紧急商量,以捷足先登的政变,除去东宫集团。在收买了玄武门的守将常何后,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达武、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十人,在玄武门设伏。
京师之兵本为李建成所掌握,他绝没想到李世民敢有如此之举、故毫无防备,按着日常的规矩,和李元吉一起人朝。将至临湖殿,发觉有异,想退回东宫,此时李世民纵马跃出,引箭射死李建成。尉迟敬德领七十骑冲来,再射杀了李元吉。东宫将士组织反击,见尉迟敬德提了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相示,便立时作鸟兽散。
秦王集团政变成功,面对不由自主的局势,唐高祖只得“承认”东宫集团罪有应得,李世民救了社稷,救了他,连出“感激”之言。三天后,立李世民为太子。
得位后,李世民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子女尽数屠杀,甚至襁褓中的婴儿也没放过。传说李世民晚年恐惧兄弟的鬼魂前来索命,于是派尉迟恭与秦琼担任门前守卫,但后来因两人年老,无法长期担任,只好转绘制两人的画像挂在门口,成为后世门神的由来。
八月八日,唐高祖知多次得罪过次子,更知大势已去,为给自己留个体面,留条后路,宣布自己退为太上皇,由李世民继位,即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表面安享晚年,实则郁闷至极的唐高祖病逝了。
四、对于李世民和贞观之治的一点看法
之后李世民在位23年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之所以能励精图治,我想一定有玄武门之变的阴影在激励着他。
另外一个原因,唐太宗之所以孜夜不倦地求取大治,实在是他内心有一种巨大的恐惧,一种如同梦魇般的恐惧:他和隋炀帝太像了!
第一个像是:他俩都出生在贵族家庭,尽管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生活,但面对的是上层社会无休止的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打小耳濡目染了权术,惯于经意、不经意地用权术来待人接物。
第二个像是:他俩都面对着乱世,并各有用各自的方式来夺取政权的父亲,在艰难的夺权过程中,他们渴望权力,尤其是最高权力,万死不悔地愿意用生命来换取。
第三个像是:他俩都在统一战争中出过大力,立过大功,他们善结人才,崇拜武力,有英雄情结,有豪情壮志,有四海之内唯我独尊的感觉。
第四个像是:他俩都在兄弟中排行老二,虽对本朝的建立有着莫大的功勋,然在传统的嫡长继承制下,对最高权位却是望尘莫及,这是他们所不甘心的,从而积极投身于宫廷争斗的漩涡里,不惜用超乎常规的手段,对原太子及其集团给予了万劫不复的打击,从而取得了皇位继承人的资格。
第五个像是:他俩都在取得太子资格后,对父皇施加了某种政治手段或压力,从而促使父皇过早地离开人世或退位,让自己走上了皇位,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如此的相像,若排除道德因素,本无可厚非,但是隋炀帝的下场,以及由此带来的隋朝灭亡,着实让唐太宗刻骨铭心,他恐怕重蹈覆辙,自己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唐朝重蹈隋朝的覆辙。
他不想重蹈覆辙,由此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反其道而行之:收敛享受的欲望,收敛行使权力的欲望,一切从国计民生的需要出发,从治理天下的需要出发。从某一方面也是在为自己赎罪……
为什么李世民即使战功赫赫也无法立为太子,以及李建成的能力与局势分析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李世民虽然战功显赫,但是他毕竟是幼子,而他大哥李建成才是长子,所以李世民不能被立为储君。
并且李世民虽然是战功赫赫,但是他大哥太子李建成也并非碌碌庸才。下面为你分析一下当时的局势,这样你就明白为什么李世民即使战功赫赫也无法立为太子,而且假设李世民不发动政变的话,他的下场如何。
李建成与李世民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是李渊结发妻子窦氏所生,李建成比李世民大了9岁,李建成是根红苗正的李渊嫡长子,又是李世民大哥,而且李氏兄弟从小都是由李建成带大,李世民也是如此,所以在李建成作为大哥在众兄弟中还是比较有威望,可以压得住几位弟弟,当然后期李世民军功越来越盛,野心越来越大,李建成是已经压不住了。
所以从嫡长子身份出发以及李建成作为长兄在弟弟心目中的威望来说,李渊再最初称帝时都不可能不立李建成为太子。
再从李建成的能力和弟弟李世民的能力来说,李渊也不可能废建城而立世民,李建成比李世民大九岁,为人更加谨慎圆滑,他有着比较高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
李渊最初太原起兵时李建成和李世民分为左右领军都督,会同李渊的军队,共有三路大军进攻长安,李建成的统军能力还是非常不错,攻占长安城的第一位唐军将士正是李建成的部将雷永吉,这说明了李建成拿下了攻打长安第一功,也说明了李建成军事能力并不弱于李世民。
李建成之所以被后世认为能力平庸,主要在于李渊篡位称帝以后,立刻立了李建成为太子,作为太子的李建成则留守中央辅助皇帝李渊处理政务,不能总在外面冲锋陷阵,所以李建成并没有军功,让后人多认为李建成碌碌无为。
实际来说如果把李建成换成李世民的位置,他做的未必不如李世民。
李建成常年辅助李渊处理政务,这方面其实是不显功绩,毕竟政绩相比在当时的隋末乱世来说不如军功更加显眼突出。
李建成在政治方面才能就更加不弱于弟弟李世民了,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李渊篡位时已经52岁,在那个时代基本已经是行将入土的人了,所以他当皇帝以后更多的时间是用来安享晚年,大多具体事务都是由李建成处理,只是大的方针政策才会由李渊拍板而定。
李建成在帮助李渊处理具体政务的时候,他做的是井井有条,李建成本身为人也比较宽厚,所以他也在辅助处理朝政期间结交了很多朝臣,政治资本在当时是非常深厚。
而且李渊在立李建成为太子时,李世民并没有过多表现出比较惊人的才能,李世民军事才能和军功都是在后来为大唐征讨四方时才展现建立出来的。所以不管在建国之初还是李世民立下赫赫军功以后,李渊都不可能废除既有能力又得人心的李建成而立只有军功的李世民了。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都是帝王最忌讳的问题,在唐朝之前,几乎每个朝代废长立幼都会引来政局动荡,自相残杀,内耗不已,所以李渊既然已经立了李建成为太子,那就根本不可能轻易废除,而且李建成还既有能力又得人心,李渊除非傻到自己想促使大唐内乱这种地步。
况且在大唐建国之初,李建成的功劳是大于李世民,要知道李世民在太原起兵时年纪只有二十岁不到,还算是个毛头小子,他在史书中的表现完全是后来他篡改出来的结果。
根据李渊起兵时的秘书后来和李世民关系非常近的温大雅所著《大唐创业起居注》所述,李建成在太原起兵时的功劳实际要比李世民更大,当然,温大雅由于和李世民关系非常好,所以他记载的比较隐晦,同时也抬高了李世民的功劳,但是不管怎么说连和李世民关系好的官员都没有昧着良心抹杀李建成的功劳,这说明了当时真实情况下李建成的功劳要比李世民大得多。
因此在大唐建国初期,李世民即未展露军事才华也没有很大的军功,所以李渊为何要废长立幼呢?即使后来李世民锋芒渐露,但是李建成的能力也并不弱,李渊更没有必要废长立幼,引发政局动荡,所以不管怎么说李世民即使有天大功劳,只要李建成活着或者不犯某逆性大错,李世民永远也无法成为储君。
根据温大雅的记载和一些当时唐朝文人笔记所在,真实历史上的李建成和史书中的李建成不太一样,因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史书中的李建成是经过李世民篡改史书而形成的人物形象,实际历史上的李建成为人比较宽厚,能够礼贤下士,比较深得部属拥护。
从魏征多次劝谏李建成先动手诛杀李世民都被李建成所拒绝就能看出来,李建成为人还是比较宽厚,他不忍心不到最后一步不想对弟弟痛下杀手,从这也可以看出李建成为人还是比较宽仁。
当时李建成的政治资本非常深厚,中央很多大臣都是比较倾向与李建成,而李世民除了天策府的人才以外,他的政治资本相比李建成还是差太多了,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登基以后,李渊一朝的中央重臣他都弃用,而选用天策府出来的人才,就是因为这些中央重臣大多是支持李建成,李世民怕他们与自己不同心,所以把他们地位抬得很高,但是剥夺了他们的实权。
所以单以政治资本这方面来说,李建成如果想尽全力对李世民痛下杀手,李世民恐怕早就垮了。
但是李建成为人再宽仁,在权力面前也保不准未来会不会对李世民下杀手,可能李渊在世时李建成不会对李世民下杀手,如果李渊死了呢?那么李建成还能容的下有一定势力的弟弟李世民吗?
自古以来权利面前没有亲情可言,但是李渊和李建成父子还是有些过于妇人之仁,李渊向来舔犊情深,他既不想伤害李建成也不想伤害李世民,他明知李世民对李建成地位构成威胁,但是他还不想太过于伤害李世民,所以他摇摆不前,纠结于想出一个好办法能让兄弟和平共处。
李建成也是如此,他念及手足情深,而且他当时占有了绝对的政治资本优势,所以他认为李世民暂时对他没有威胁,他也是在想究竟如何处理李世民,不排除未来李世民势力过于强大,李建成会对他下杀手的可能性,但是最起码在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没有这么打算。
而李世民比较狠辣决绝,他已经预算到了最坏可能,如果李建成一旦继承皇位,李渊不在了,那时自己就得任由李建成鱼肉了,谁也救不了他,政治斗争必定是你不死我就亡的局面,所以李世民在父兄优柔寡断之时,他抢先下了杀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