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皇帝,为什么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标,但康熙却很怕胤禔夺权呢?
观点一
康熙的太子叫胤礽,胤惿只是康熙庶出的皇长子,并不是太子。不过胤礽和胤惿的结果都一样,都被康熙圈禁致死。
至于说为什么朱元璋就放心太子朱标,而康熙就很害怕胤礽的夺权。我觉得这主要是两个人的性格差异导致的问题。朱元璋和康熙的性格不一样,对待儿子的态度也必然是不一样。
朱元璋是一个父母诸兄早亡,被迫长年独自流浪的孤儿。早年的不幸让他对社会有一种报复感,但同时也让他对血缘亲情的珍视超出了常人。
比如明朝的靖江王一脉,这是明朝唯一不是朱元璋直系后裔的藩王,而是朱元璋的长兄朱兴隆的(本名朱重五)后代。
关于这位长兄,按朱元璋《御制纪非录》中所言,是个对父母不孝,对兄弟姐妹也也不关心的混账大哥。朱元璋和他的关系并不算好。
而朱兴隆的儿子朱文正(小名驴马),也是一个比较横的人。他因为横行不法,受到朱元璋责问。被骂了一顿后,居然就有叛投张士诚之意,在被朱元璋亲自审问时,他也态度极为恶劣。搞得朱元璋感叹“尝云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按理来说,换作是其它人,对这兄侄一门肯定也就死心了。可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在第一批封藩诸子时,依然将朱文正之子朱守谦(小名铁柱)封为靖江王,就藩于广西桂林。虽然靖江王只是郡王,但待遇规模一点都不低,与亲王是一样的。
后来朱守谦也横行不法,甚至公然对朱元璋有怨言。但朱元璋没有跟他计较,仍然多次给朱守谦机会,直至最后无可救药了,才将其禁锢于凤阳。长兄一门三代如此,朱元璋对此也是无奈的很。
到此为止,按说朱元璋已经仁至义尽了。但事后朱元璋还是不忍绝兄长之嗣,仍然以大哥朱兴隆的曾侄孙朱赞仪为靖江王世子,并安排他拜访晋、燕、周、楚、齐、秦等十三藩王,让他周游全国,以增广学识见闻,让他跟自己的本家亲戚多多交往,拉进朱家子弟之间的亲人关系。最终使靖江王一支与明朝相始终。
试想,朱元璋对兄侄一门尚且如此,对自己亲生儿子能差到哪去?
并且,朱元璋还是一个从不计较个人名利的父亲。洪武二十四年,秦王朱樉因其在藩国多过失,被召还回京师,朱元璋准备将他法办,后经皇太子朱标的解劝,朱樉次年被赦免,放还回了藩封。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主观性很强的人,他要法办的人,他就一定会办,太子朱标出面就能劝解,这显然不可能。所以这个事情的内核实质其实就是朱元璋扮白脸,他把扮红脸的机会让给了太子朱标。朱元璋心肝情愿的给朱标搭台,让朱标招揽人心,树立一个仁慈的储君形象。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朱元璋给朱标搭台,朱元璋当恶人,朱标当好人,为朱标拉拢了不少好评。
说实话,当爹的能当到这个份上,中国历史上估计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皇帝了。
后来秦王朱樉去世,朱元璋虽然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很恼火,但儿子的去世,他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让他这个外刚内柔的人,伤心了很久。
上面的引用是朱元璋在朱樉去世后,写给其它儿子的亲笔信。朱元璋当时年近七十,对儿子的舐犊情深,跃然纸上。
他对其它就藩于外的儿子尚且如此,那对他一直都最重视,且一直都在身边陪伴协助自己的长子朱标会是什么感情,就不用多说了吧?
因此可以这么说:朱元璋对朱标,他是至始至终都坚定得以朱标为太子。任何事情都没有动摇过他的这个决定。
长久以来,我们现在看到的朱标形象,其实是被文人加工后的形象。不能说严重歪曲吧,但起码历史上的朱标能坐稳太子之位,他就绝对不是一个性格软弱的人。
朱标十岁即被立为吴世子,明朝建立后成为皇太子,直至洪武二十五年去世,其太子之位一直坚如磐石。而早在洪武十年,朱元璋就下旨意明言“朝中政事先启请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众所周知,皇帝让太子主持处理政事,这会对皇帝权力构成相当威胁,所以历代皇帝很难做到放手让太子参与政务,更别说朱元璋这种工作狂型的开国之君了。
他敢让朱标处理政务,这绝对是对太子有极大的信任和真心倚重才能有此决定。
在朱标主持政务期间,正好也是明朝四大案的集中爆发期(除蓝玉案),这三大案,朱标都有亲自过手。他除了因为受孙子牵连进胡惟庸案的老师宋濂求情外,在史料中看不出朱标与朱元璋在大政方针上有过明确的对立。
即便是对立,只要朱标求情,朱元璋也必然会照顾他的感情。这从侧面可以看出,朱标和朱元璋是在玩政治红白脸。
朱元璋给儿子搭台,让他作为自己在政治上的缓冲器,而朱标也能借朱元璋的威慑而使人心归附自己。二人利益和立场是高度的一致,没有任何对立。
但是,这种政治合作却被后世文人塑造成了暴君和贤子的形象,这就有点小家气,不懂帝王政治了。
别的都不说,就单说建文帝朱允炆,他也是被后世文人说成是“仁柔”之君。但是他在继位之后,就接连废掉五王。他把自己的叔父要么逼死,要么囚禁。从这一点来看,哪里看得出他是一个“仁柔”之君了?
所以说,简单的用仁慈评价帝王,这本身就是很肤浅的想法。朱标作为朱元璋倾力培养的储君,他能差到哪去?他能有多软弱?朱元璋让朱标当太子,这绝不是简单的父亲爱儿子。
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一直就是仁君形象,就连他的谥号也是“仁皇帝”。但是康熙只是一个表面仁慈的人而已,他对大臣、对儿子,表面上都非常的好。但是在内心里,他是一个非常刚硬的人。谁要是得罪了他,他就会记恨一辈子。
曾经有人说过:康熙的儿子只有两类,他与孝诚仁皇后生的儿子,以及他与别的女人生的小孩;康熙的女人也只有两类,他的妻子孝诚仁皇后,以及陪他睡觉的女人。
对于胤惿、胤禛(雍正)、胤禩这些他与别的女人生的孩子,康熙是真的瞧不上。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太子胤礽。
对于敬敏皇贵妃、惇怡皇贵妃、悫惠皇贵妃这些女人,康熙是真的瞧不上。他的心里只认可一个女人是他的妻子,就是生下胤礽就去世了的孝诚仁皇后。
由此也可以看出,康熙是一个对感情非常看重的人。毕竟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是要有感情寄托的,康熙和孝诚仁皇后的感情好,但是孝诚仁皇后早早就去世了。于是,康熙就把他对孝诚仁皇后的感情,全部倾注在了胤礽的身上。
但是我们知道,感情是双向的,康熙对胤礽是父爱满满,但是胤礽却不领情,他对康熙则有点忽视。一个有情,一个无意,这就是后来康熙会废胤礽的根源。
关于这一点,可以举几个例子。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到鄂尔多斯巡视。他临走前,留太子胤礽在京城坐镇。这期间由于父子两人隔得远了,于是康熙就以父亲的身份给胤礽写了很多奏折书信。
比如康熙三十五年十月初一,康熙给胤礽朱笔御批:
还比如十一月初六,康熙再给皇太子胤礽连降两道谕旨,讲述他在鄂尔多斯的见闻。
从上述康熙与胤礽的书信来往可以看出,康熙对胤礽是真的有感情。但是胤礽却无法理解康熙对他的感情,没有及时回信。于是康熙就写了一道怨气慢满满的谕旨:
是的,康熙因为胤礽不给他回信,于是康熙就生气了……
一个能因为宝贝儿子没给自己及时回信就生气的爹,他的记仇心之强,还用多说?
像这样康熙记仇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康熙二十九年,胤礽16岁,当时康熙生病了,胤礽服侍。但胤礽在服侍的过程中没有表现出一丝担忧的表情,于是康熙被他遣返回宫了。是的,康熙又生气了……
还比如康熙四十七年,胤礽36岁,在前面的各种前奏和太子平时各种得罪人花样作死之后,胤礽第一次被废。
然后康熙下了一道谕旨:
仔细看看,胤礽36岁被废的时候,康熙说他忍了胤礽20年。20年前就是胤礽16岁的时候。一个仇恨能记20年,康熙这么记仇,可见胤礽实在是活的累啊。
并且,胤礽的其它八个兄弟又整天在康熙面前打他的小报告。有这种一根小辫子被揪了20年的父亲,有这种整天坑自己的兄弟,胤礽岂有不废之理?
观点二
朱元璋和朱标的关系,是亲情关系大于政治关系;康熙和胤礽的关系,是政治关系大于亲情关系。
康熙晚年,曾经悲观地论“五福”,他说:“寿、福、康宁、所好德,这四点我都基本做到了,唯独在终考命这一条上,怕是很难实现了。”他说这话时,胤礽已经二次被废,说明他同样担心其他皇子危及到自己的生命。
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和朱标处得像农家的父子,为何康熙和一众儿子处得像敌我关系呢?
明朝皇子实行分封制,不仅有王的爵位,还有实在的封地。皇子成年以后,去封就藩,脱离京城这个权力中心。这样,就突出了太子的地位,减少了太子和众皇子的矛盾。
在清朝,王只是个爵位,并没有封地。皇子成年以后,虽然被封王爵,但仍住在京城。并且,有能力的皇子还可以开牙建府,参入到国家军政事务的管理中来。天长日久,部分皇子就会形成自己的势力,与太子抗衡。
康熙曾经评价明朝的分封制度养了一群只领国家俸禄、不操心国家事务的废才王爷。他认为清朝皇子参与军政是水涨船高,可以更好地辅助太子。从理论上讲,康熙的想法没毛病,但现实的发展,与他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
“儿大不由人”,康熙的一群儿子们并没有把自己定位于辅助太子的角色。他们都十分优秀,纷纷动起了做太子的心思。要做太子,就必须搞掉现任太子、腾出位子。
史载:胤禔魇镇太子、欲图行刺太子,胤禩也被人唆使行刺太子。至于打太子小报告的事,那就更多了。
太子为了对抗众兄弟,只能结党加强势力。作为国之储君,结党是个很遭皇帝猜忌的事情。第一,党同伐异,结党以后,会将党派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做事不公允;第二,太子党成员会选择忠于太子而不是忠于皇帝,这让皇帝有不安全感。
一连串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九子夺嫡、太子被废的恶果。康熙一生英武,打败了众多对手,晚年却感到操控不了自己的命运,悲伤地论起了五福。
胤礽的这些苦恼,作为太子的朱标都没有。反而,他对弟弟们十分庇护。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都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
朱标和朱元璋相处,十分开诚布公。
事例一:
朱元璋杀功臣有点狠,朱标不赞同,就劝谏说:“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
朱元璋说:“我所杀的都是天下的坏人,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能当这个家。”
朱标顶嘴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是说有怎么样的皇帝,就有怎么样的臣民。
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朝他摔过去,朱标闪开。朱元璋不依,继续追打朱标。
这场景,看起来不像皇帝和太子议政,倒像是父亲教训顽劣的儿子。儿子一句一句地顶父亲,父亲气不过,追上去打儿子。
父子没有隔夜仇,打了、骂了,事情就过去了。
事例二:
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的爱妃孙贵妃去世,朱元璋命令太子服齐衰杖期。这是个什么意思呢?朱标是嫡出,贵为太子;孙贵妃既不是朱标的嫡母、生母,也不是养母。按照居丧制度,朱标不用替她服齐、也不用衰杖。朱元璋这种要求在这时是无理取闹。
朱标没有惯着朱元璋,批评他这种搞法不合常礼,而且拒绝执行。朱元璋一气之下,抽出宝剑要砍他。后来在众人的劝解下,朱标服了软,照做了。
这件事,也很贴近生活中的父子行为。父亲乱来,儿子抵着不办,后来大家和稀泥,儿子碍面子不过,只得顺从父亲的意思。
总之,朱元璋和朱标的交流、没有那么多的拐弯抹角和花花肠子,比较敞开心扉,就像是百姓家的父子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没有必要防着朱标,朱标也不会去害朱元璋。
然而,康熙和胤礽之间相处,就掺杂了很多心机的成份。
事例一: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康熙西征噶尔丹期间生病了,胤礽去探病,但面无忧戚。康熙十分生气,以“举止不适”的理由打发他返回京城。
这件事,胤礽可能没有在意到自己对康熙的精神伤害,康熙也闷在心里没有说。然而在十八年后的废太子告天口谕中,康熙说:“……朕包容二十年矣……”
康熙这是记上儿子的仇了,直到废完太子,他才将心中的憋闷一吐为快。
事例二:
康熙四十七年末复立太子,对于此事,我以为康熙是把胤礽推出来挡枪。为什么呢?
1,康熙当朝宣布:推举新太子,惟众意是从。后来,朝臣公推胤禩,康熙食言,复立胤礽。一国之君视复立太子之事如儿戏,这本身就充满了阴谋的味道。
2,纵观历史,太子被废的很少,废后复立的就更少。复立后再废,让人怀疑康熙动机不纯。
3,九子夺嫡红了眼,康熙复立胤礽,其他皇子搞康熙没用,因为皇帝死了太子获利,他们要动只会先动太子。另外,康熙也可以用胤礽侦察出其他皇子的火力,便于暗中防范。
至于胤礽,康熙报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事例三:
胤礽二次被废后遭到圈禁,借医生为其妻石氏诊视之机,用矾水写信与外界联系,后来事发。
父子之间、斗心眼都斗到了用药水写字的地步,这还能称得上父子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