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为什么没撤县设区(长沙县不改区的原因)

长沙市的面积1.18万平方公里

总面积并不小

但浏阳市+宁乡市+长沙县,加起来的面积高达9700平方公里

浏阳市5000平方公里

宁乡市2906平方公里

长沙县1756平方公里

剩下的6个城区只有2100平方公里

作为省会城市,这个城区面积非常小

隔壁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够小了吧?

整个南昌市的面积才7000平方公里出头

在内地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四

但是减去三个县,南昌城区还能剩下3000平方公里

比长沙大多了

长沙好歹是人口过千万、GDP接近1.5万亿的大城市啊!

表面上看地盘很大,但属于自己的辖区面积,其实连20%都不到

所以把长沙县变成区,既能解决长沙城区太小的问题,也能解决县市重名的问题

虽然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市县同名的情况有很多,但省会城市(首府),只有三个

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

南昌市-南昌县

长沙市-长沙县

乌鲁木齐的县中心距离市中心比较远

直线距离40公里,不撤县设区完全能理解

虽然南昌县距离市中心比较近,地铁三号线也通好几年了

但县中心和市中心的人流量确实是有断层的

而长沙县中心和长沙市中心,已经完全连成一片了

都这样,还不撤县设区?

所以这件事真的非常奇怪!

大家应该知道,不管是县,还是县级市,都属于一级政府

都有相对独立的财权、事权

这就好比什么呢?

好比虽然分公司名义上归总公司管

但总公司有一套财务、人事班子

分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财务、人事班子

如果总公司在上海,分公司在南京,距离比较远,这没问题,方便异地管理嘛!

但如果总公司在上海,分公司也在上海,两者办公地点只隔一条马路

这就很奇葩了!

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两栋大楼的名字都还一样

一个叫长沙市,一个叫长沙县

这种情况,分公司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这不是大大增加管理成本嘛!

至于为什么不撤县设区呢?

有人说是因为国家不支持

有人说是因为湖南省不支持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县市同名的历史

我国古代农耕社会,行政划分上,一直是按照地域划分,不分城乡

后来到了民国,为了适应城市发展,逐渐从「城乡共治」走向「城乡分治」

怎么改呢?

很简单

比如某某县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那就把县城中心区域+周边的近郊区域独立出来,成立某某市

剩下来的以农村为主的区域,依然叫某某县

也就是说,一个城乡结合区想要发展成一座大城市需要经过两步:

先把城市从城乡结合区掏出来,城乡分治

然后城市包围农村,撤县设区,最终完成城市建制

近十年,全国很多与市同名的县,都改成了区

2013年,绍兴县改成绍兴市柯桥区

2016年,许昌县改成许昌市建安区

2018年,长治县改成长治市上党区

2018年,大同县改成大同市云州区

2018年,宜宾县改成宜宾市叙州区

……

以上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肯定是不如长沙的

按道理来说,长沙县早就应该撤县设区了

可为什么迟迟没行动呢?

我们先看国家层面

之所以有人说国家层面不支持,主要是因为2022年3月的这份文件

发改委要求地方「慎重从严把握撤县设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

但我认为并不是因为国家不支持

发改委针对的,主要是那些盲目扩张的省会城市

比如县中心和市中心相隔很远的那种情况

而长沙县这种情况,明显是合情合理的

有人2019年咨询过湖南省民政厅,为什么长沙县一直没撤县设区

官方回复是:这件事需要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后呈报国务院审批

而目前省委省政府并没有向国务院提交这个审批

这说明确实不是国家层面不支持,而是湖南省层面还没决定好

那为什么呢?

主流的说法是因为长沙县太强了,湖南省希望留下它这块县域经济的金字招牌

长沙县被称为「三湘第一县」

2023年GDP 2129.5亿

比苏州太仓的GDP还要高

常年在「全国十强县」的榜单上

这个理由听起来很合理

但我也不认为这是主要原因

因为除了长沙县,湖南还有一个浏阳市啊!

浏阳市2023年GDP也有1736亿,也比苏州太仓高

包括西边的宁乡市,GDP也过了1200亿,在全国百强县,也能排到30名之内

大家要知道,湖南可不是东部地区

中西部省份,能过1200亿GDP的县(县级市),屈指可数

很多省份一个都没有

比如安徽

比如湖北

所以说,即使长沙县变成区,也基本不影响湖南县域经济在中西部的领先地位

而且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其实早在2014年湖南省印发的相关规划文件,就明确提出「要加快长沙县撤县设区的步伐」

大家看看

既然都白纸黑字写进正式文件里了,说明省里肯定是支持的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个人认为,单纯是因为长沙县当地政治精英的影响力太大导致的

其它理由或许合理,但并不是根本原因

一直没撤县设区,证明市与县之间的博弈始终都没达成共识

经济学领域有一本影响较大的书《权力结构、政治激励和经济增长》,其中提到过一个浙江省撤县设区的例子

20世纪90年代,台州市强行将下辖的黄岩市「撤县设区」成黄岩区

结果黄岩本地160名人大代表联名上书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撤销台州市委决议

因为一但从黄岩市变成黄岩区,意味着黄岩作为县级市的独立财权、事权将完全丧失,当地政治精英的利益也必将受损

结果为了这件事,双方拉锯了长达8年时间

最终以「黄岩虽然变成了区,但依然保留部分财权、事权」为博弈结果

这个故事完全不符合我们这些局外人的认知

市级领导发话,下面的县级领导敢不听?

理论上不敢

但县级领导手里也是有谈判筹码的

这个谈判筹码就是群众基础

如果一个地区民营经济非常强,那这种群众基础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力量,也是非常强的

而如果一个地方国有经济占主导,那当地政治精英的影响力就比较有限了

比如浙江南部,民营经济高度发达

这些民间资源都掌握在当地政治精英手里,是属于他们专属的政治筹码

长沙县也有点类似,它的民营经济也非常强大

当地有一个说法叫「湖南工业看长沙,长沙工业看星沙」

星沙就是长沙县的别称

所以这么有钱的一个县,想要拿掉它的财权、事权,让其成为长沙下面的一个区,难度可想而知

但不管有多难,撤县设区一定是必然趋势

否则在大城市竞争中,长沙始终无法全力以赴,无法拧成一股绳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某个资源,放在浏阳市只能产生1个亿的GDP

但放在长沙县能产生2个亿的GDP

那从长沙市的大局考虑,这个资源是不是就应该放在长沙县?

但浏阳市完全有理由拒绝啊!

因为长沙县和浏阳市,都是经济强县,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浏阳会说你的GDP已经比我高这么多了,为啥还要抢我的资源呢?

但如果长沙县变成星沙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市里协调资源的难度会大大降低了

这个道理大家都能明白吧?

这就好比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的资源调配难度,一定比两个分公司之间的资源调配难度要小很多

说实话,这几年长沙面临的发展压力还是蛮大的

大家看看长沙三大支柱产业和合肥三大支柱产业近几年的增长对比

长沙明显慢了

只有汽车产业看起来还行

2023年,长沙新能源汽车产量73万辆

2023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

看起来好像半斤八两,合肥只比长沙只多了1万辆

但大家要知道

2022年,长沙是44.7万辆

合肥是25.5万辆

合肥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对长沙的赶超

长沙还有一大支柱产业是工程机械

近几年房地产下行导致这个行业萎缩严重

2019年,长沙的专业设备+通用设备制造业,年营收有1931亿

2022年只剩下1428亿了

所以面对以合肥为代表的后起之秀的追赶,长沙的发展压力确实大啊!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没有别的,就是内部改革

现在是存量竞争的时代,以前还能靠外部这些资源进来后。弥补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不足

现在外部资源越来越好了,只能花大力气将内部现有的资源整合,形成更有效的连接所以各个区之间,各个区县之间,一定要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