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有闰正月吗(历史上有闰正月么)
“闰正月”就是指一个农历年中有两个正月(一月),闰正月要比闰腊月要容易出现。
据相关统计,从公元1645-2644年间,闰正月出现6次,闰二月出现23次,闰三月出现47次,闰四月出现61次,闰五月出现74次,闰六月出现59次,闰七月出现51次,闰八月出现26次,闰九月出现8次,闰十月出现9次,闰冬月出现5次,闰腊月出现0次(闰月指的农历月份)。
历史上东汉时期,有过两次的闰正月的记载,分别是:东汉建武三年(27年),岁次丁亥,闰正月;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岁次丁酉,闰正月。从记载上看,这两年都是闰正月。
阳历、阴历和农历区别
阳历是看着太阳计时的那帮人设立的,叫作太阳历,简称阳历。一个太阳回归年等于365.2422平太阳日。
阴历是看着月亮计时的那帮人设立的,叫作太阴历,简称阴历。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朔望月)等于29.5306平太阳日。
农历是既看太阳又看月亮计时的那帮人设立的,叫作阴阳合历,简称农历。是在阴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发现,阳历、阴历和农历是有区别的。在民间固有的思想,认为阴历就是农历,完全是错误的。阴历论初一十五,天干地支是论太阳与地球关系,是阳历,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内容。
为什么要置闰
太阳一回归年约为365.2422天,阴历一个月约为29.5天,一年12个朔望月就约为354天,相差11天。任其相差下去,就会与四季脱节,新年就会出现在任何一个季节里。所以,农民使用存阴历是无法安排农业生产活动,不能够指导农事。
农历规定,月初必合朔,月朔之日定为初一。朔望月和回归年是两个难以相合的周期,但是,古人发明的农历却把作为阴、阳两历基础的这两个自然周期调和的十分成功。
春秋时代的古人发现,如果在19个阴历年中插入7个闰月,那么总长度便和19个阳历年长度几乎相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九年七闰法”在古历中称为“闰章”。
例如,阳历19年(19年×12个月)=365.2422×19年=6939.6天(含有228个节气和228个中气)
而一年有12个朔望月,6939.6天就是235个朔望月,用235÷12个月=19年余7个月。
因此,古人采用“十九年七闰法”来平衡阴历年和阳历年的长度,避免和四季脱节。
这种置闰的方法比较粗略,到了唐代李淳风的《德麟历》时废除了,改为“在缺中气之月置闰” 。也就是说,没有中气的月一律不能单独称为一个月,要闰一个月来保持原有中气的标志。
例如,2023年闰二月,这年农历二月后的那个月只有节气“清明”,“清明”后的中气“谷雨”落到下一个月去了这样二月后便出现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把二月后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二月”,用来保持了原有中气的标志。
古代历法采用节气定法为“恒气”,又称“平气”。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按时间把一年等分为24份,每一节气平均得15天有余。而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上,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时间不均等,称为“定气法”。
例如,2021年冬至的交节时间是公历2021年12月21日23点59分9秒,农历辛丑年十一月十八号;2022年冬至的交节时间是公历2022年12月22日5点48分1秒,农历壬寅年十一月二十九号。从上面能够看出来,节气时间每年都不一样,时间是不均等的。
换句话说,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是个椭圆形,导致地球离太阳时远时近。到达冬至的时候,处于近日点附近,这时候地球运动速度的较快,从一个节气到下一个节气需要的时间不到 15天。而夏至和冬至正好相反,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运动相对较慢,一个节气到下一个节气用的时间会达16天之多。也就是说,采用“定气法”可以保证春、秋两分必然在昼夜平分的那两天。
这样一来,两个节气的平均长度30.5天,要比一个阴历月29.5天长1-2天,长此下去,必然会出现一个只有节气没有中气的月份,按规定要闰一个月,保证农历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接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