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秦朝的第一任帝王是“始皇帝”嬴政,接下来就是秦二世胡亥了。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就发现了,同样是子承父业,为何始皇帝叫嬴政,他的继承者却叫胡亥,还有他理想中的继承者叫扶苏,最后的秦王又叫子婴,他们的姓氏到底是什么?

在现代我们一般人的名字都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姓,另一个是名。所以汉族人的名字都是按照这个模式起的,但是在古代就不一样了。

古代人对于姓名分的是相当清楚,有姓、氏、字、号等等,这些都是指的同一个人。而且古代血缘关系深厚,所以嬴氏也是其中较为有名的一支。

众所周知,中国的社会是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在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只知道母亲是谁,不知道父亲是谁,为了防止同宗结婚,于是就产生了八大姓:姬、姜、姚、妫、姒、嬴、妘、姞。

这些姓中的“女”字也恰好印证了当时家族大权由女性掌管。史书记载,嬴姓来源于伯益,由于他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还帮舜管畜牧,所以被舜赐姓为赢。

赵氏又是怎么来的呢?赵氏的来源于造父,他擅长为周朝周缪王驾车,当时有徐偃王作乱,就靠着造父的驾车,让周缪王及时回周地平定这场叛乱,所以周缪王就把赵城封给了造父,所以造父一族改称赵氏。

但秦国这支不是直接来源于此,这个跟非子有关,非子之父为大骆,他们都是造父的后代,也是擅长畜牧,为周孝王养马,周孝王想立非子为大骆的嫡子,但是大骆说,他已经有嫡子了。周孝王苦思冥想之后说,你们的老祖先伯益也是很会养畜牲,所以被赐姓为嬴,我也要封个土地给你,那就把秦给你吧。

于是非子这一脉就是秦国嬴姓赵氏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姓渐渐地消失了,氏取代了原本姓的位置,从而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用的姓氏。

在先秦时期,成年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所以秦始皇的名字,实际上应该叫做赵政。

再比如姜子牙应该叫吕尚,孟姜女应该姓姜。

现在就清楚了,扶苏与胡亥都是姓赵的。

接下来我们谈谈名字的含义吧。相传扶苏的母亲是郑国人,因为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中提到: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扶苏是什么呢?扶苏是形容树叶茂密的意思,公子扶苏是赢政的长子,嬴政肯定对他寄以很深的期望,所以就他的母亲的这个扶苏为其取名。

事实上扶苏也至仁至善,并且聪明有才能,如果他能够当上皇帝,那秦国可能是另一番景象。只可惜他命途多舛,秦始皇死后,胡亥勾结李斯、赵高等人,阴谋篡改遗诏,后来被逼迫自尽而死。

而胡亥,相传他的母亲是个胡人,叫胡姬。这个胡亥,有胡,亥两个字,胡呢,据猜测是胡人的意思,这个亥,要么很有可能跟时间的关系,比如亥月,农历十月,比如亥时,晚上九点至十一点。

以上就是本人做的浅薄分析,另外再提一下,就是关于对秦始皇的称呼,为何错误延续至今呢?

一种说法是因为嬴政十分厌恶这个赵字,所以曾经下令不允许任何人称呼他为赵政,这可能源于他的童年经历。

就在《史记吕不韦传》里面, 原文记载如下: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 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这里指出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但是否真实还有待考证。

另外一种说法是汉朝统治者痛恨嬴政,故意称其姓以诋毁丑化。所以“嬴政”这个名字从汉朝的时候就有了,倒是“赵政”的叫法,在西汉时期比较流行,但到后来就没有人这么称呼了。

读史使人明智,往事如同一片叶子,有些人会因为它一叶而障目,而有些人也可以做到观一叶而知秋。其实在历史上这种错误时有发生,而多数人不以为然,以讹传讹,从而留下了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性误称。

历史上很多人物的名字其实也反映了历史真实的面貌,理应被正确解读。尤其在当今社会,信息快速传播,更应当以史为鉴,传播正确的信息。

因此,我们对于不确定的历史事件的认知应该有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而不是一昧盲从,被滚滚的历史洪流所淹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