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不看好MBTI测试

一场“标签爱好者”的狂欢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我的社交媒体timeline就被四个字母的排列组合入侵了。

这些排列组合分别由EI-NS-NF-JP八种字母构成——据说,只要了解一个人究竟由哪些字母构成,那么借助神秘的“MBTI测试”,便可掌握那个人的性格、适合做什么职业乃至是否能成为优秀的恋爱对象。

这些字母每个都有自己所代表的含义。就比如说“I”代表着内向,与之相对的“E”便代表着外向,如果你是个“J”人,那么你就会是个像我一样从来不拖稿的敬业打工人,如果是“P”的话,那么你估计就是个思维天马行空的重度拖延症患者。

依据这些特性循环往复,你便得到了一串完整的字母组合,再根据这些字母,你就可以对照着网上流传的名人MBTI测试结果感叹一句,“哇,我和xxx居然是一种人!”

而被莫名其妙地被划进了这个框架的还不只有现在的活跃人物,从马斯克到马克思,只要是个名人,即便已经入土了上百年,也有人想把他挖出来当个人格坐标参照物。

再进阶一点,如果你被测出了某种人格,那么你还会和一些莫名其妙的特性关联起来,就比如说是否擅长打字、喜欢不喜欢吃冰淇淋,乃至平时爱穿哪个牌子的鞋子。

“因为xxxx怎样怎样,所以你怎样怎样”似乎也成了一些网友在生活中遭遇的常态,不知道你有没有碰见过“以四字母鉴人”的朋友,反正我是碰见过。

不过最离谱的,还得当属不少网民对一些人格的极端崇拜,这甚至演变成了一种“造神”的趋势,那些鄙视链上游的人格仿佛已经成了现世人神,而处于鄙视链下游的人格只得向他们顶礼膜拜。

一言以蔽之,发展到现在的MBTI圈子,已经成了互联网上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党同伐异与标签爱好者的狂欢。

而面对着此等怪现状,我只想向他们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

“求求了,别再整你那MBTI了!”

为什么我讨厌MBTI?

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一种以荣格划分的八种人格类型为基础,逐渐研究并编制而成的人格类型划分指标。这个测试最早被用于帮助人们来判定他们所适合从事的工作——不过当真正应用起来时,它其实更像是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用来筛选应试者的工具。

但这些其实都无关紧要,就像前文中所提到的,真正令人讨厌的并非是MBTI测试本身,而是借着它来用这几个字母四处“贴标签”的现象。

就比如在某些社交媒体上,不少朋友的ID或简介已经被这四个字母淹没,虽说给自己贴标签总归比给别人贴标签更礼貌一点,但我还是觉得这么搞实属没有必要,因为一个“标签”远远概括不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无论是在互联网还是在现实中,我们总归都是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群体。

而臭名昭著的“MBTI鄙视链”,则更是一种令人想要缓缓打出流汗黄豆的玩意儿。

在这座人格金字塔中,ENTJ、ESTJ等人格坐落在鄙视链上层,被认为是最有概率在现实中取得成功的人格,像比尔盖茨、李小龙,乃至于秦始皇和轩辕黄帝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像ISFJ这类“母亲型守卫者”人格则处于鄙视链地板,被视为是几乎与成功无缘的人物。

一些社交媒体上的网友还会划分出更严苛的分类,像“NT”系便是高智识的精英,MBTI圈子里的贵族——但如果你测出了“SF”系的特征就要小心了,因为这个类型的人格则几乎都处于鄙视链下游,日常被打上“蠢”“弱智”等标签。

说白了,这就像是一种赛博种姓制,依托于四个字母,你便可以快捷地识别出哪类人是人群中的婆罗门。

这似乎也影响了一些网友的交友观,“只愿意和某些特定字母的人交朋友”,便是MBTI测试重度成瘾者的某种表现。在这种现象面前,我们似乎都被异化成了某串字母,从而失去了作为一个“具体的人”的任何特质。

更有甚者,已经将其用成了婚恋指南,这让我已经在脑内构想了一个场景:以后相亲双方没准得加个互报人格类型环节,像“我是ENFP,你是ESTJ,咱俩的匹配值只有30点,肯定不合适”这种话,也能成为新的拒绝理由。

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拒绝这种简单粗暴的16型分类还有一个理由,便是它有着和其他测试一样“报喜不报忧”的纯纯褒义味儿。

就比如说我所测试出来的类型“建筑师”INTJ,在描述中,拥有这种人格类型的人们天生的完美主义者、自负、学习能力极强、才能堪称“创造性”、几乎站在16型人格的金字塔尖——总而言之,非常牛批就完事了。

说实话,在刚得到这个结果时,我的确是有点“飘了”,毕竟不说每条全占,只要自己能沾个一星半点也算不错了。

这种“MBTI带给我的自信”,一直持续到我看到了一位朋友发表的帖子,这种似乎“完全符合INTJ倾向”的自负劲儿直接给我干沉默了。

总而言之吧,其实无论你测出来是什么人格类型,测试结果也大多只会给你极端褒义的反馈:有人是天生的领导者、有人是思想飞扬的学者、有人是谆谆教诲的教育家,但相比之下,测试本身却很少去批评你流露出的负面特质。

这似乎自然地将人们导向了一种“自满”的情绪,并且固化了自己的缺点,就比如说缺乏自省、傲慢、自闭等等。它就像是充当了一种麻醉剂,让人们安慰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从而去拒斥那些带有批判性的建议。

而对于那些优点,我也只能说是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有一种心理学现象,名叫“巴纳姆效应”,它所指的大概是“人们会将一些十分模糊而普遍的人格描述,认为是针对自己的描述,而且相当准确”,就比如说占星与算命,大概率运用的就是这种心理。

下面举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的同事阿翻老师,在测出自己是“ENFP”后,他就直呼测试里的那些描述对它而言“全中”。

然而这些描述也未免有点模糊了,就比如“你有变得毫无组织性的倾向”“对缺乏独创性的人没有耐心”,我敢保证起码半数以上的读者多少也会觉得这些句子用来形容自己也算贴切。

总而言之,与其和这些拼凑起来的字母打交道,我更喜欢直接去通过一个人的言行来了解他,用句老话就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过对我而言最惊悚的,可能还是如果真按MBTI测试的结果看,那么我似乎明白为什么阿翻老师平时这么喜欢找我说话了。

让MBTI回归MBTI

其实尽管我们如今提到“MBTI测试”,似乎总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代表着科学的正经心理学研究,但它还真没那么高的权威性。

MBTI指标由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一同制定而成,但这两位均未接受过严肃的心理学教育。女儿伊莎贝尔是位侦探小说作家,大学学习的是政治学,母亲布里格斯大学拿的则是农学学位,后来当了名教师。

在上世纪美国“大萧条”时期,伊莎贝尔由于没有收入,因此整理了母亲的资料,逐渐汇总建构了这个我们如今所熟知的体系。

后来这项测试受到了美国战略情报局与一些学院的青睐,被不少公司用来进行招聘与提拔的“决策管理”——说白了,这就是一种被人力资源部门用来筛选、管理员工的工具。它真正所做的事情并非让人们更好地认知自己,而是一种强调了员工服从纪律,将人们“螺丝钉”化的理论商品。

借用自然杂志锐评MBTI测试的一句话,“透过所有这些散发着光芒的自由主义表面,MBTI深藏着一颗极度保守的黑暗内核。这是一个维持现状的工具,而不是改变社会的工具。”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MBTI的“二分法”也备受争议。

就比如说其中的字母“E”与“I”,通常而言,在测试中你的回答越内向越会倾向于“I”轴,越外向则越会倾向于“E”轴,但如果你恰巧在二者之间的话,那么MBTI测试基本就没法贴切地归纳你了。

它只能强制性地给你划分到某个维度,而这种“非此即彼”的情况几乎是MBTI无法规避的问题。

当你的心情有一定变化时,MBTI测试往往也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测试结果——就像我的同事Mega杰尼龟老师,从INTJ到ENFP,似乎中间也只有“上了个班”的差距,在统计学里,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复测信度低”。

而MBTI测试为什么这几年突然爆火起来了呢?当我在网上随便一搜就搜出了一堆付费测试广告后,似乎也就释然了,毕竟对不少人来说,这就是门能赚钱的生意。

那么,MBTI测试到底有没有它存在的价值呢?其实我觉得还是有的。

就像它所标注的各种类型:内向或外向的、着眼未来或专注现实的、富有情感或理性优先的......它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意义可能在于它告知了我们人各有差异,即便有时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被视为人群中的异类,但我们仍是“正常”的人。

不过随着这些人格的受污名化,它不仅没法让我们包容地看待个体间的差异性,反而加深了人们之间的刻板印象,让大部分人显得更抽象了。

而让人复归为人,则从停止给别人“贴标签”开始,如果一定要贴的话,那就给我贴上“IMLSP”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