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一块和田玉料,为何嘉庆皇帝一声令下就被扔到了荒凉戈壁上?(嘉庆皇帝:运玉摆好仁政势)

嘉庆皇帝:运玉摆好仁政势

应该说,嘉庆皇帝的这个决定还是值得称道的,至少是一种仁政爱民的表现。

皇帝谕旨里所说的玉石,是指和田玉,和田玉是古代中国知名的玉石,而它的主产地主要在密尔岱山,这座山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在昆仑山北坡,海拔3600多米,山势险峻,到处都是悬崖绝壁,深谷高崖纵横交错,难以通行。

但是偏偏这样的人迹罕至的地方,是和田玉的主产地,且质地优良,千百年来,一直为全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玉石原料。

乾隆皇帝非常喜爱这里出产的玉石制成的玉器,就经常安排人组织对密尔岱山进行玉石的大规模开采。

在乾隆42年,密尔岱山发现了一块重达五吨的特大和田玉玉料,为了运输这块玉料,政府动用了几千民工,耗费3年多的时间才运到了北京城,随后又从北京运往扬州,请当时天下最有名的玉雕大师雕琢,经过十多年的雕刻,才最终完成了《大禹治水图》玉雕,此后这块玉雕成为清廷镇国之宝,保存在宁寿宫乐寿堂内。

又过了几年,密尔岱山又挖出了几块玉料,大的超过4吨,小的也有1吨多,消息传回北京,乾隆大喜,马上下令把这些玉石统统运回北京城。

这下可要命了,毕竟,这次是运3块玉石,总重超过10吨,但是皇帝的命令是不能违逆的,地方官不得不组织上千民工开始着手运输事宜。

这些民夫首先利用山地的自然海拔落差,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玉石一点一点从高处向山下转移,从人员召集到三块玉石转移到山脚下的棋盘河河谷,小半年都过去了,然后就是新疆漫长的冬天,他们趁着河面结冰,把这三块玉石拖上冰面,并用几百匹马加上上千民夫的人力畜力,一点一点地把三块玉石带出了山。

随后的过程非常艰辛,史书记载“日行五里、七八里”,新疆本身交通就极不发达,玉石的沿途大都没什么路,他们把三块玉石放在特制的大铁车上,车轮“轴长三丈五尺余”,十分笨重,大铁车前面,是由几百匹马组成的马队,马儿们一起使力,车辆周围,上千民工推拉扶的,但是没什么路,这个过程个非常艰辛,行程极其缓慢。

结果,等到嘉庆皇帝都当了三年皇帝了,这些玉石居然还没运出新疆,民夫们常年在外,风餐露宿,苦不堪言,而队伍所到州府县域,各地官员都要好生招待这些民夫和马匹的吃喝和补给,各地也是苦不堪言。

这幕场景,被乌什办事大臣都尔嘉发现了,他于是上书嘉庆皇帝,奏报了运送玉石所造成的种种祸患。

嘉庆皇帝接报之后,大惊失色,没想到这个玉石运输竟然造成如此大的民间负担,咱可不能做滥用民力的秦始皇。

到了第二年初,嘉庆皇帝下旨:叶尔羌离京路途甚远,运送玉石,倍觉费力”,“所解玉石,行至何处,即行抛弃,不必前解”。

嘉庆同时还下令赐给这些参与运输玉石的民夫“缎匹银两”,妥善安置他们返乡。

圣旨到了之后,上千民夫闻讯大喜,如遇大赦,跪地赞颂嘉庆英明,“无不欢欣鼓舞,其喜可知”。

于是,1799年1月,这些玉石就就地被丢弃在了茫茫戈壁滩上,40多年后,1844年,林则徐被发配新疆,还见过它们,在日记中,他写道:“此台之东,有大玉三块,”“今视之若小山然,”“其旁露出一面,碧色晶莹”。  

不过,随着清末的乱世,这三块玉石都逐渐消失在了戈壁滩中,而据专家推测,这些玉石应该都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路过的看客或者采玉的人一点一点的敲碎运走的,逐渐就被彻底解体了,也许如今许多人戴的和田玉,原料就是来源于这三块玉石呢!

嘉庆皇帝:庙号清仁宗,治理清王朝的中才之主

嘉庆皇帝是清朝入关以来第五个皇帝,他的庙号是清仁宗,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具有含金量的庙号。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中,能够得到这个庙号的只有四个而已,嘉庆皇帝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鉴于清朝皇帝庙号比较有水分,加上清朝文人,基本上就是摆设,庙号,谥号已经没有了论其生平功过的功能。

其实,如果从清朝这些个皇帝对比看,嘉庆皇帝不算是一个雄主,顶多算是个中才之主。他没有能够阻止清王朝的衰败,但的确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清王朝的衰败速度放缓了许多。

而嘉庆皇帝减缓衰败的方式,也只不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主要有这么几项内容:第一、反贪;第二、减少冗官;第三、节约开支。

这三种方法,属于是万金油式政策,简单易行而且很有效。当然,如果严格来讲,这三个方法,要是做的好,做的彻底,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多数皇帝,就好像程咬金的三板斧,开局很猛,但后劲不足。

嘉庆皇帝也输在后劲不足上面,因此,这三个政策,都在全力实施,但到最后,还是虎头蛇尾。甚至到了最后,冗官、贪污、奢侈这三个顽疾,愈演愈烈。

在1799年,也就是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亲政之时,他下令将运输的和田玉全部丢弃。这个政策,远比禁止上贡和田玉更加有效。

而作为石头的一种,和田玉本身实际上没有太多价值,虽然玉石的成色不同,会导致玉石的价格有所差别,但总体而言,玉石的价值,更体现在炒作和加工方面。

如果按照实际价值来看,甚至不如黄金白银,甚至铜这样的有色金属值钱,毕竟这些是可以做货币的。因此,对于这种和田玉,虽然被认为是奢侈品,但本质上完全属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物品。

对于和田玉的价值,最主要的是被炒作出来的,这其实和现在炒作没有太大本质区别。现在在故宫,有一个镇馆之宝,就是一座用和田玉雕刻出来的一个玉山。这样的山,雕刻的精美无比,也耗资巨大。因为乾隆皇帝的喜欢,让百官争相效仿,形成了玉器的风尚。

在这种风尚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渴望得到珍贵的和田玉。不但官府需要,很多商人也开始走私。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和田玉的价值与日俱增。这更激发了人们对和田玉的疯狂痴迷,也耗费了大量的国力。

要从根本上消除这种疯狂,就必须从疯狂的源头做起。皇帝的确可以不让再进贡这种玉石,但要想让这种炒作彻底消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和田玉不在值钱,让它们变成石头。

于是,嘉庆皇帝选择了一种看似浪费,实际上非常合理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看似嘉庆皇帝把珍贵的和田玉像石头一样的扔掉,却忘了,和田玉本身就是石头,只是回归了本质而已。

嘉庆皇帝在历史的评价,并不是很高,至多算是一个中才之主,而他接受的国家,已经腐朽到了极致,更何况,因为乾隆皇帝贪恋权位,所以,在嘉庆皇帝的前期,并没有多大的实权,直到乾隆皇帝死后,才开始大张旗鼓的实施新政策。

对于和田玉的态度,可以说式嘉庆皇帝实施新政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也是新官上任所要点燃的三把火之一,更可以看成是一种政治风气的变化。但从实际上看,这种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民力,起到了一些有益的效果。

参考资料:《嘉庆朝实录》、《竹叶亭杂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