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历经千年为何神秘失踪了?(传国玉玺:真实与传说的故事)

传国玉玺:真实与传说的故事

传国玉玺这东西应该是真有,但啥时候没了这事就不好说了。

在豹眼看来,恐怕没有经历千年,传国玉玺存世的时间并没有多久。后世那些所谓的传国玉玺,应该不会是原来的那个,恐怕都是赝品。

01

传国玉玺的由来,及第一次丢失的经历

据说秦始皇称帝后,命人用和氏璧镌刻了这个传世玉玺。其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正面由玉工孙寿篆刻、丞相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

秦朝以此作为镇国之宝,把它看作“皇权天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但传国玉玺横空出世之后,由于其非凡的象征意义,就开始了传奇而血腥的经历。

据传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经过洞庭湖时,风浪大作,龙舟似欲倾覆。秦始皇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说来也怪,湖水霎时风平浪静。

八年后,有人持玉玺站在华阴平舒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重新归于秦朝。

这些事都没有确切地记载,都是在传说。

在豹眼看来,纵然是秦始皇也可能会迷信,把玉玺抛到湖中也是很可能的。但是再得到这个东西就真的是传说了。恐怕传国玉玺从这一刻开始,就再也没有面世过。

之所以有这个传说,估计这东西是真的丢失了。否则,在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不会出现这样的故事。

至于失而复得,很好理解。这么神奇的宝物,秦朝又是受命于天,始皇还要把帝位传承万世,没有这个信物不好跟世人交代哦。

那就再找人刻一个呗,反正也没有几个人见过原来的老物件。和氏璧没了,那就换一块别的石头,差不多大小就行了,仅此而已。

这事指定是这么干的,不用教都会。

还有个例证就是,对于和氏璧究竟是啥材料制作的,没有定论。有认为是和田羊脂玉,有认为是夜明珠,也有认为是陕西蓝田玉。近年有专家研究认为是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地区等等。

和氏璧最后也没有了下落,恐怕还真就是做成了那个投到洞庭湖中的传国玉玺。

02

传国玉玺的传承与最终丢失

秦末战乱,刘邦率先进入咸阳。秦朝子婴就把这个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献给了刘邦。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佩带此传国玉玺登基,号称“汉传国玺”。

刘邦也没见过这玩意啊,他无法鉴宝,不清楚真假。就算刘邦看出来是假的,因为真的丢失了,但刘邦绝不会说这就是假的。真假无所谓,它仅仅就是一个信物,证明刘氏江山受命于天,刘邦的皇权是天授,这就足够啦。

刘邦知道他是个假的,还会到处宣扬这不是真的,挖地三尺也要把真的给我找到。没人会那么傻吧,刘邦更不会。

从此之后,就以假传假,也就没有人对个这玉玺提出质疑。同意的道理,之后的持有者明知道它是假的,也不会说破,没有例外。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命其弟弟王舜逼迫太后交出玉玺。太后舍不得,一怒之下将玉玺掷于地下,摔坏了一角。王莽命人用黄金修补,于是,留下了瑕痕。

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东吴孙坚率先攻入洛阳,在宫中一口深井中打捞出一个宫女的尸体。宫女的脖子上系着一个锦盒,打开一看居然是传国玉玺这个宝贝。

孙坚立马跑到了江东,准备做皇帝啦。孙坚之所以这么拼命,就是想有一天把这宝贝拿出来示人。命中无有莫强求,否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不久,孙坚就挂了。其子孙策为了替父报仇,就用这个宝贝作抵押向袁术借兵。这就到了袁术的手中,袁术也就称帝了。把玩了两年多,也玩不下去了,就想把这宝贝献给仇敌袁绍。袁绍自然很高兴,派兵援救袁术北上。不想被曹操得知,派遣刘备、朱灵带领大军,半路截胡啦。

据说这宝物就重新回到了献帝的手里。估计刘备可能见过,感觉是不错的玩意,从此之后,一门心思要匡扶汉室,其实是在惦记着这个东西吧。

曹丕接受献帝禅让,就在传国玉玺的肩部镌刻上“大魏受汉传国玺”。司马氏接受曹魏禅让,也照葫芦画瓢,刻上了几个字,究竟刻了啥,不得而知。

五胡十六国时代,玉玺被石勒得到了,在玉玺的右面加刻了“天命石氏”。

这些看上去都是些儿戏,如此珍贵的宝物,岂能如此亵渎,要不他们都不得善终呢?

看来这些,都是传说,不足为信。

03

最终的悬案

隋朝一统后,玉玺就到了隋宫。隋朝灭亡后,萧皇后就带着这个宝贝逃到了漠北。唐朝李世民派人去寻找也没找到,就命人做了几个类似的玉玺,凑合着用。

后来萧皇后回到了中原,就把传国玉玺交给了唐朝宫室。

唐朝末年,战乱四起,你抢我夺,最后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玉玺,登上玄武楼点火自焚,从此玉玺不见了下落。

到了北宋哲宗时期,洛阳一个农夫在李从珂自焚的地方,挖出了一方玉玺,献给了朝廷。经过当时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为始皇所制作的传国玉玺。

可惜,靖康之难时,又被金兵掳走了,从此了无踪迹。

元末明初,传说元顺帝携带着传国玉玺又逃到了漠北。朱元璋远征,想把这玩意找回来,但无功而返。

后来,一个陕西人声称得到了传国玉玺,要献给孝宗皇帝,但孝宗认为这是个假的。

到了清朝初期,紫禁城一共收藏了玉玺39方,其中就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玺。但经过乾隆皇帝的鉴别,发现这个玉玺完好无损,就断定是赝品。

看来只有乾隆是个实在人,其中的猫腻就不必多说了吧。

但这事也不好说,说不定这个完好无损的,还真就是秦始皇投到洞庭湖里的那个,也不是没有可能。

就这个假的,也有人惦记。

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宝物不见了踪影。

据说袁世凯称帝时,用官帽、金钱拉拢溥仪的堂兄溥伦,偷偷把它偷了出来。但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皇帝就驾崩了。

看来这个假的威力也不小哦。

总之,在豹眼看来,所谓的传国玉玺是真有此物,秦始皇不管用啥材料做一个这样的玉玺,并不困难。但在其投入洞庭湖之后,这个玉玺也就寿终正寝啦。

从此之后,历朝历代就开始了造假的运动,直至乾隆鉴定是个赝品为止。

大家想象一下就可以明白,没人见过的东西,说啥样就是啥样。比如宋哲宗时期,从李从珂自焚的地方挖出了玉玺,这更扯淡。

多少人挖了几百年都没有挖出,最后让他给挖出来了。再说,既然能挖出来,就要证明他是真的。宋哲宗费了这么大的劲才挖出来,谁还敢说是假的。说不定就是那十三个大学士去埋上的,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宝物的魅力,也就在于没有活人真见过,这才有文章可做,好玩这就在这里。

传国玉玺的历史传奇及其神秘失踪

传国玉玺本为荆山璞玉,自秦始皇刻字定玺后,成为中华正统所在。为历代王朝所追捧,意义非凡。

往往王朝混乱,它就演变出离奇的故事和传说,等到王朝一统,又离奇出现。最后一次彻底消失,不再有人相信,应当是在元朝。

子彧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传国玉玺的传奇故事。

传国玉玺的开始,就透着传奇的味道。

楚君蚡冒(春秋初年)时,楚人卞和在荆山之上发现了一块美玉,便将它献给楚君,然而楚君找人鉴定,却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楚君将卞和砍去左足。等到楚武王即位后,卞和再次献玉,武王还是不信,卞和又被砍去右足。

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玉在荆山上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渗出血。文王派人询问,这才叫人剖开石头,果得美玉。楚王将之打磨成璧,后世便将之命名为和氏璧。

实际上一开始的故事就充满着不合理性,一块石头,在青铜时代,又不花钱,要剖开不是很容易的事吗?还要鉴定?

只不过为了说明此玉之精美珍贵罢了。到了战国时期,此玉辗转到了赵惠文王的手中,演绎出了“完璧归赵”的精彩故事。最后,赵国灭亡,此玉终于还是到了秦王嬴政的手上。

而正是秦始皇嬴政赋予了这块玉神奇的魔力。他做什么了呢?

实际上他也不过是刻了几个字而已。

不过,他刻的这几个字十分不寻常。他命李斯刻下了小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传说秦始皇巡查天下,经过洞庭湖,波涛不止,秦始皇投此玉玺于水中,波涛遂止。后数年,有人跪在路边,重新像秦始皇献上了这块玉玺。这个故事,是秦对它的再一次加持。

秦末,秦王子婴素衣、献玉玺于刘邦,以示投降。献上玉玺也成为后世投降的一个标准手段之一。鸡贼的刘邦肯定没有把玉玺给项羽,而是自己藏起来了。后来成为汉朝皇帝的专用印章,世代传递。

经过秦始皇、和汉朝皇帝们的加持,这块玉正式成为我们所知的“传国玉玺”。从此这块玉,成为正统王朝的象征之一,后来东晋和唐朝初年,因为没有这块玉,被讥笑为“白板天子”。

对这块玉来说,它的传奇之旅即将开始。

从汉到唐,玉玺经历了不平凡的传承,也惹出了许多瞠目结舌的故事。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想要得到这块传国玉玺。太皇太后王政君不愿意给,王莽强要,最后王政君将之抛于床板下,折了一角。王莽得到玉玺,喜不自胜,连夜请了工匠,将缺的一角用金子补上。从此,传国玉玺就成了不完美的金镶玉了。

然而,这个经过加持的玉玺也挽回不了王莽的命运。后来玉玺从王莽到更始帝刘玄、刘玄到赤眉军,赤眉军败,刘恭又献于汉光武帝刘秀。

和平的王朝能带给玉玺安定的生活,然而到了东汉末年,玉玺又重新开始了它的传奇故事。

东汉少帝时,宫中大乱,少帝和刘协出逃,玉玺不知所踪。孙坚率军入洛阳,传说枯井中竟然冒着幽光,于是孙坚打捞,得传国玉玺。然而并没有留下福报,孙坚却因此而死。孙策以此换来兵马,玉玺落入袁术手中,袁术竟然悍然称帝。可见此玉玺的魅力。袁术败亡,想将玉玺给他的兄长袁绍,半路被曹操邀击,玉玺落入曹操手中。

魏晋相传,西晋末年,晋怀帝被前赵俘虏,玉玺落入前赵手中,又从前赵到后赵石勒。后赵皇帝石虎还在上面刻了天命石氏几个字。

而渡江而去的东晋司马氏王朝,因为一直没有得到玉玺,被讥为白板天子。不久后,终于等到了机会,继后赵的冉魏求援于东晋,晋将趁机将玉玺骗来,快马送入晋都健康,结束了东晋白板天子的时代。

经晋到南朝宋齐梁陈,一路传递。然而,有玉玺加持的南朝还是止不住的衰亡了。南陈投降,玉玺进入隋宫。隋灭,玉随隋炀帝皇后萧氏入突厥。

李世民得不到玉玺,刻了好多方玉玺,聊以自慰,但是总觉得没有玉玺用着爽。

终于,李靖率军败突厥,萧氏回归,李世民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玉玺,终于摆脱“白板天子”称号的唐太宗高兴地不得了。

从唐到清,玉玺一次次“灵性的”消失,终于让这块玉失去了它的独特魔力。

唐末,玉玺从唐到后梁,又从后梁到后唐,终于石敬瑭反唐的时候,唐末帝李从珂自焚,却带着这传国玉玺一起消失了。

石敬瑭以其卖国行为被后世广为诟病,而这玉玺,好像也消失得十分灵性。

这一消失就是一百多年,北宋哲宗时,有人竟然向汴京献上这块玉玺。宋廷找了许多人鉴定最终,对外宣称说是真的传国玉玺,然而真的假的谁知道呢?

靖康之耻,玉玺也一并被金国虏去,却再次消失于历史的视野中,南宋一朝都是白板天子,或许宋明理学对正统的加持也与此有关把。

这不是玉玺的第一次全面消失,同样,也不是最后一次。

因为元帝国统一后,竟然又有人拿着一块玉号称传国玉玺公然在大都售卖,被丞相伯颜购得。

然而,此时的玉玺还有多少含金量,谁也不得而知了,同时玉玺的正统象征地位也早就随着玉玺的数次消失而淡化了。

历史记载,元曾经将很多玺印磨平,重刻。因此,即使这一方玉玺是真的,那么也可能遭此磨难。

当然,即使如此玉玺的传说还在继续。传说明廷朱元璋和朱棣十多次北伐的一个目的之一,就是对蒙古穷追猛打,以期夺取传国玉玺。然而,朱氏大明最终还是没能拿到这个传说中的玉玺。

清皇太极的时候,败蒙古林丹汗,传说林丹汗献传国玉玺于皇太极,但是这块玉玺真的假的,连清朝皇帝们自己也不信了。

因为,清朝时期,不时传出有人拿着传国玉玺在大街上售卖。乾隆帝买了很多,最终一块都不是真的,气的乾隆皇帝刻了无数个印章来代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