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东风-41,我们还需要东风-31吗?(东风家族导弹分为1X、2X、3X、4X系列,各有不同作战任务。未来将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确保能够完成任务。)

东风家族导弹分为1X、2X、3X、4X系列,各有不同作战任务。未来将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确保能够完成任务。

东风两位数的家族是:1X系列、2X系列、3X系列、4X系列。

1X系列是短程导弹。

2X系列是中程导弹。

3X系列是远程导弹。

4X系列是洲际导弹。

有了东风16、17,东风11、15就可以退居二线了。但即便有了东风26,东风17也照样继续开发。一个系列之内,新导弹可以接替旧导弹。但系列与系列之间,彼此不能替代。因为它们是性质不同,作战任务不同的导弹。1、2、3、4,这几个系列会长期并存。

东风15会被东风17取代,但不会被东风21取代。东风31会被东风32取代,但不会被东风41取代。

1X系列、2X系列导弹是为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关岛、夏威夷、新德里这一圈准备的。

4X系列是为华盛顿准备的。

3X系列是为谁准备的?

莫斯科。

东风31是197几年,198几年开始搞的。那个时期,我们还开发了89式自行反坦克炮,99式主战坦克......这些装备都是为了对抗苏联的。而且那个时期我们一直宣扬人民战争,也是为了对抗苏联的威胁。

当初东风31立项,提出是指标,射程,就是为了能打到莫斯科。

中苏关系缓和,中美关系越来越差是从1989年开始。在那以前的二三十年,苏联是中国最大的威胁。长期以来,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没事还来个核讹诈。而那时的布局是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欧洲,在西线和苏联对抗,中国在东线牵制苏联。当时的苏联很凶,在西线威胁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在东线威胁中国。然后他还能腾出手来,打了阿富汗。

东风31就这在这个背景下研制的,而且压力很大,任务很紧迫。

东风31先天就是为苏俄设计的。所以它是天生的适合执行这方面的任务。它可以在中国的任意地点,打击苏俄境内的任意目标。它可以隐藏在东北,也可以隐藏在西北,也可以隐藏在中原腹地。安全性、灵活性很高。

但要是用它来对付美国,就不太合适。早期的东风31射程不足8000公里,只能站在中国的边缘,打到美国的边缘。后期射程提高到了1万,局面才有所改观,但使用起来,也有一定的限制。

东风41是为美国量身定做的,原生的射程1万2。它基本上也可以在中国的任意一点,威胁美国的任意一座城市。这样既安全,又灵活。

东风31威胁美国是客串。

东风31射程是8000公里-1万公里,但它威慑的主要还是7000公里-8000公里这一圈。因为实战中很难踩着国境线的边缘发射导弹,为了安全,得部署在内地。在自己家里就要消耗掉1000公里的射程。

取代东风31的应该是未来的新东风3X系列导弹,譬如东风32、33、35......4X系列跟它没有什么关系。未来的东风3X系列导弹射程应该还是在8000-10000公里这个区间。只不过比31更成熟、更先进。很可能比31要小上一圈。部署起来更灵活。

东风3X系列覆盖的是欧洲,莫斯科、巴黎、伦敦这一圈。

东风4X系列覆盖的是美洲,华盛顿、纽约、洛杉矶这片。

大家分工不同。

用东风41降维打击,也能干东风31的活,但这很不划算。贵,其实是个小事,可以忽略不计。都扔核弹了,还惦记啥贵贱问题了。东风41射程远,但体积也是非常的大。而大,它的行动就迟缓,就容易暴露目标。

按照现在的科技水平,继续开发3X系列导弹,把射程限制在8000-1万公里,就可以把导弹以及发射车做的更小。比现在的东风31还小。这就极大的提高了灵活性,极大的提高了生存能力。

新出来的东风17就是个风向标。它是一款很瘦小的导弹。背后就是科技水平的进步。射程小幅度提高,体积反而更小一些。未来的2X、3X系列导弹,肯定也会走这个路线。

过去导弹要追求射程,要能打到目标。现在,这些导弹都已经能满足射程上的需要,再发展,就是:减肥。

未来:

东风4X系列,专打1万2-1万4公里上的目标。

东风3X系列,专打8000-1万公里上的目标。

这个定位不变,会长期保留这样的系列,不会彼此取代,但会不断的提升导弹的科技水平,以便可以更好的完成任务。

导弹射程达到1万2-1万4公里,应该可以打击到地球上任意目标了,完全能满足需要了。大家不会再追求更大的射程,所以,20年之内,东风家族恐怕不会出现:51。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问世是否意味着东风-31被抛弃?

当然需要!虽然军迷是大猪蹄子,但是也不要这么绝吧?这东风-41刚出来就要抛弃以前每次阅兵都为之欢呼的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了?这不应该啊!一个类型的武器应该发展性能不同的多个型号,这不仅可以良性促进武器体系化发展,更可以实现高低搭配,将经费利用最大化!在打蚊子的时候是用不上高射炮的,同理,在打击有着破烂目标的时候,也是用不上成本将近20亿人民币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用东风-31,甚至是搭载核弹头的东风-26就够了!早在哒哒哒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听过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的名头。那个时候还没有零花钱,买不起定价10元一本的军事杂志,所以从小埋下军事爱好者种子的我了解军事知识只能去居委会废弃的报纸中找期刊并不完整的解放军报和国防报。我清晰的记得,在我收集的众多报纸中,有一张的大图就是这张▲。配的标题将东风-31描述为解放军的杀手锏,文章内容更是提到了10年后才亮相阅兵式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最开始,东风-31用的还不是现在这种多轴运载车,使用的是这种普通的重型卡车运载▲。本来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和使用液体燃料的洲际弹道导弹相比,强调的就是战术机动性和缩短发射准备时间。所以说一款使用固体燃料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准备时间短的优势会被这种机动性较差的普通拖车又给拉下来。所以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还是需要这种起竖/运输/发射一体化的多轴运输车▼,才能将导弹的战术机动性完全发挥出来。

其实东风-31当年出过一次比较严重的泄密事故,然后我们针对东风-31进行了紧急改型工作,于是就有了现在正在服役的东风-31A和东风-31AG两款导弹。东风-31是我国实现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的从无到有,东风-41则是我国在掌握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相关技术以后的一款性能成熟的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也正因为如此,东风-31和东风-41在运载能力上不同,射程不同,部署位置不同,战略定位高度也不同!如果把东风家族洲际弹道导弹系列的东风-5,东风-31和东风-41比作是古代三军的话,东风-31A/AG的定位是轻装披甲的骑兵前锋,发射迅速,成本较低,战术灵活,承担我国核打击的第一次打击任务。东风-41则是重装乘战车的中军,是我国核打击的中坚力量,成本高昂,威力巨大,射程覆盖全球,指哪打哪。东风-5发射准备时间最长,是三军的后军,用于稳定阵脚,配合核潜艇搭载的海基潜射弹道导弹承担最后核打击和核报复的的任务。这三款洲际弹道导弹成本不一样,定位不一样,让我国洲际弹道导弹的走上家族化,研制路径体系化的道路,促进了我国洲际弹道导弹的进一步发展。国家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是有一个过程的,新老交替是需要时间和资金的。一款新的武器装备出来,其上一代不会立马就失去价值,而是可以和新装备高低搭配,在消耗最少经费的同时,获得最大战斗力。这也是为什么,东风-5,老-59,老051B这些已经老骥伏枥的装备还在继续服役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