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师,责任重,生活苦,身心累,人格低—回顾那个时代的教师们(6/7/80年代的教师都有哪些辛苦和压力?农村教师呢?)

“全民师”:责任重,生活苦,身心累,人格低—回顾那个时代的教师们

一言以蔽之:责任重,生活苦,身心累,人格低。

“全民师",两个29是普遍(新进)教师待遇:月薪29块5,粮票29斤半。

“民办师”,比生产队农民收入略高几块钱,比大队(村级)干部工资略低。一样缺吃少穿是没得商量的。

教育教学任务一般较重。从清晨带学生出操,到夜“集体办公”九点下班,每天几乎10小时以上,都在劳动。教学教课负担是如今老师的两倍甚至更多。小学的,一天七堂课,大多满负荷,中学的课时少一些但杂事儿多。

不堪忍受的更有:“政治学习”任务不比教学负担轻,节假日经常步行几里十几里二几里路赶到公社区里县里被开会被学习被交学习体会学习心得学习笔记本学习资料学习成效小结总结被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甚至被批斗被专案写反省书[大笑]…

师德,那是真的好得不得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教师总想得表扬总想得(一张纸)奖状,废寝忘食扑在教学上觉得无上光荣无怨无悔,因为自己的工作是“为无产阶级为党为社会主义为毛主席革命事业培养接班人",苦累肌贫怕什么?前途是光明的![大笑]

那时代(候)的老师,真的是“人民教师”,从形到身到行到思想,真的自豪:我是老师。

60年代的民办教师:最苦、最值得尊敬

要说教师最苦是60年代,尤其是民办教师。那时农村的孩子入学率比较低,主要源于重男轻女,女孩子们很少有上学的,所以一般学校只有几十个到百多个学生,一至两个教师,而学生却是六个年级的都有。有的大队六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教室里,教师上完语文要上数学,教完一年级要教二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一天到晚忙得晕头转向。至于备课、批改作业只能放到夜晚去做。

教师队伍最充沛的的地方,每个人也要代两门主课和一门副课。那时每天除六节主课外,早上有早自习,晚上有课外活动,最后还有十分钟的课后小结,总结一天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学生放学后,老师还有一个小时政治学习,年龄稍大的老师都被整得精疲力尽。老师每天还要写日记,学校每周要对老师的日记本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公社也常常有领导来查看老师的日记本。

那时还有一个规定,每个教师每年必须在生产队挣二十个公分,这些公分只能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放学去挣,因为暑期寒假教师都要到去区里办学习班。

还有更头疼的事情是不能将实龄儿童关在学校门外,学生有家务不能到校的,老师要送字上门,很多老师上完学校的课程还要到学生家里去授课。这种授课比学校还要认真,不能敷衍塞责,因为上级经常派人来督促检查。学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个老师轻者被批评教育,重者直接开除。

虽然苦、累,但是那个时代的老师热情高,干劲大,忠实于教育事业,一心为学校,为学生着想,没有现在老师那么多的私心杂念,他们可堪称新中国教育史上一代值得敬重的人,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支撑着农村教育一片天。当今,有些人刻意贬低民办教师,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这些是典型的忘恩负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