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军队的山崎大队,拥有多少官兵,为何非常难打?

一个农业国如何战胜工业国?不是像电视剧里靠孤胆英雄匹马闯虎穴,不是靠几个土匪山大王改邪归正打日本,不是靠十里洋场美女帅哥窃机密。

这片土地上千百万普通人勇于牺牲的坚持抵抗,毛泽东同志的持久战,蒋介石的不投降,才是抗日战争能赢来最终胜利的原因。

关于山崎大队,也就是关家垴之战的问题网络上争论不止。笔者查证了中日双方资料,帮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连续剧《亮剑》的精彩自不必言,但其中对消灭日军山崎大队的描写依然是做了艺术化加工。

历史中这是一场残酷的攻坚战,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末期,八路军和山崎大队的原型“冈崎支队”交手,中日双方都未达到各自的战术目的,但其事实证明了毛泽东同志“持久战”论断的正确性。

包含:

129师386旅772团,总部特务团;新编第10旅一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

129师385旅769团,决死第一纵队25,38团各一部——陈赓指挥;

总部炮兵团山炮连(德国克虏伯75毫米山炮和仿41式山炮)——彭德怀指挥。

背景介绍:

八路军全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编制为主力3个师和其他部队。

115师林彪,

120师贺龙,

129师刘伯承

总部特务团韦杰,

总部炮兵团武亭,

陕甘宁留守兵团肖劲光。

八路军由经历过长征的工农红军改编扩充而成。战斗意志极其顽强,部队传统优秀,曾一举击溃阎锡山7个师的大军。

装备弹药缺乏是当时八路军面临的困境,主力团每位战士的步枪至多只有20发子弹,这还是优先供应,其他部队很多战士只有区区5发。重武器更是困难,一门山炮平均只有10余发炮弹。像机枪,迫击炮,榴弹炮都因弹药不足难以持续射击。

此外,八路军因扩建很快,新战士接受的训练时间还不够。虽然对游击战很擅长,但对阵地战,攻坚战,还缺乏对应的经验和培训。

冈崎支队隶属于独立混成第4旅团,包含:

第37师团226联队一个中队,

独立第9旅团一个中队,

独立步兵第12大队一个中队,

独混9旅团一个山炮中队(3门94式山炮,75毫米口径,欠一小队),一个工兵小队,一个辎重兵小队,一个无线电小队,一个战斗医护班,共配备243匹马。

背景介绍:

日军第37师团为1939年新设立的治安师团,次于甲种野战师团。

日军一个师团约2万人(军级师级,中将),

一个旅团约7000多人(旅级,少将),

一个联队约3500人(团级,大佐),

一个大队约1200人(营级,少佐),

一个中队约200人(连级,大尉),

一个小队约60人(排级,中尉少尉),

小分队约5-10人(伍长,军曹)。

指挥官冈崎谦长为第226联队队副(相当于副团长),日本陆军士官第27期毕业,受过正规的全套战术教育,负责联队的日常训练和后勤等工作。关家垴之战带领500多人就敢前来进犯。

这时的日军尚未卷入太平洋战争,无论甲种师团还是治安师团的士兵都经过长达一整年不间断的训练。无论是枪械射击还是刺刀肉搏均有丰富经验,并且经过野外不同环境的拉练和土木工程训练。每个士兵都配有《步兵操典》,能随时按照其总结的细致战术规则作战。笔者在《刺刀见红——二战日军肉搏战训练》文中有详细论述。

到日美开战后,日军兵源消耗加速,步兵训练期大幅度缩短,直至出现3个月训练就上战场的情况。也就是为何抗战老兵们回忆“老鬼子”和“新鬼子”巨大的战斗力差距原因所在。

在后勤方面,日军弹药配备充分,携带量大。普通士兵每支枪备弹120发,每门炮备弹近百发,达到八路军的近10倍之多。其余装备的轻重机枪,掷弹筒都有大量弹药预备。

抗日战争持续到1940年,日军已经占领东北华北华南大量地区,不仅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早已失陷,连海南岛也落入其手。骄横的日军更攻入越南,侵略的矛头指向太平洋地区。随着汪精卫伪政权被扶植,国民政府人人自危,不少官员还在汪伪政府的高官厚禄引诱下摇摆不定。整个抗战陷入困境。

1940年8月20日,为了缓解极为不利的抗战形势,八路军对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展开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最初预定22个团出击,结果由于部队和民众抗日热情高涨,许多并未接到命令的部队和民兵都积极参加进来,最终达到105个团40万人的宏大规模。他们袭击日军控制的铁路线和矿山,极大干扰了日军对山西煤矿的利用,打击了“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第一阶段,八路军非常隐蔽的突袭了正太铁路等多条交通干线,破坏了日军控制的井陉煤矿,更占领娘子关地区,让悲观的国人为之一振。

第二阶段,八路军留下部分兵力继续组织日军修复道路桥梁,主力则转而攻击铁路沿线的日军守军和据点。榆辽战役、涞灵战役打的非常激烈,日军甚至动用战争公约禁止的毒气弹和生物武器,2万多八路军战士中毒受伤。

连续作战的八路军十分疲劳,开始进行集结休整。日军则调集了数万兵力开始报复性扫荡。关家垴之战就发生在这次扫荡与反扫荡作战之中。

日军——按照《在华北的思想战指导要纲附属书》记载,日军对八路军作战目的在于“彻底扫荡并消灭其游击根据地”。也就是执行“三光政策”,日方称“烬灭作战”。

1940年10月2日至11月30日期间,日军扫荡八路军晋察冀边区时,明确下令:

"这次作战,与过去完全相异,乃是在于求得完全歼灭八路军及八路军根据地。凡是敌人地域内的人,不问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秣,其不能搬运的, 亦一律烧 毁,锅碗要一律打碎,井要一律埋死或下毒."

冈崎支队在10月20日进入太行地区扫荡以及其他进犯日军,执行的正是这一措施,目的在于完全消灭遇到的八路军部队,完全毁灭搜索到的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日军在此次报复性扫荡过程中,确实不折不扣依照三光命令执行。见到村民就杀,就到房屋就烧毁,大量掠夺粮食牲畜,水井全部用土封埋或者投毒,连百姓的锅碗瓢盆和农具也被尽皆砸毁。沿路村庄全部变成废墟。八路军上下因日军焦土政策愤怒异常,彭德怀和左权等领导人决心寻找机会,歼灭一两路日军,打破日军的扫荡计划。

1940年10月20日,冈崎支队从武乡县出发,向着八路军指挥部大致所在地前进,开始了对根据地的扫荡作战。25日,日军无意中到达了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面前。这是八路军大部分枪炮的来源,也是被朱老总称为八路军“掌上明珠”之地。

由于警卫连连长擅离职守,日军占据了优势,385旅和新10旅先后紧急调派增援,也未能阻止日军。结果在27日,日军不仅破坏了兵工厂设施,还放火焚烧,爆破了两栋弹药仓库和一栋炸药仓库以及服装仓库,抢夺了厂内1万发子弹,2000枚手榴弹,以及其他物资几十箱。

第二天,副总司令彭德怀得知消息之后大发雷霆,立即将警卫连长就地正法。并调集正在蟠龙镇附近休整的129师主力,准备和日军决战。

日军毁坏兵工厂后,见八路军大量增援出现,冈崎便立即下令采取防守态势,退往关家垴地区。

关家垴是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边缘的一座山岗,处在连绵的山岭之中。山顶是一块数百平方米的平地。北面是断崖峭壁,下面还有一条深深的沟壑,东西两侧也是陡峭的斜坡,只有南坡比较平缓,有狭窄的山路用于出入。南坡上原来住着50多户农家,沿山势挖了许多窑洞,形成一个村落。对面是比关家垴更高的柳树垴,直接俯瞰着南坡的路径,两座山岗形成掎角之势。

10月29日,日军占领了关家垴和柳树垴两座高地,他们已经判断八路军集中兵力后会展开攻势,便连夜构筑工事。日军依托地形,挖掘战壕和工事,还拆下民家的窗户门板盖在坑道上,形成隐蔽所。他们把窑洞相互打通,形成连接的暗道,每个窑洞都挖掘了射击孔。外部有防弹壕,通道内侧又挖出了猫耳洞,既可以避弹,又能突袭。至于视野良好的关家垴山顶,日军设置了几挺轻重机枪和山炮,用来压制山下。就这样,山脚外围是日军的散兵坑,山腰窑洞是日军的机枪阵地,山顶平地是日军的机枪和炮兵所在。关家垴和柳树垴成了日军精心构筑的三道防线和高低交叉火力网。

鉴于关家垴距离八路军司令部只有5公里,其战术意义重大,八路军指战员们包括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人都集中到不远的石门村,彭德怀同志亲自负责指挥。

日军已经布防的消息传来后,副参谋长左权十分焦急,为了避免日军巩固防御后难以突破,他命令特务团的战士们趁夜黑对日军来个突然袭击。

10月30日凌晨3点左右,特务团一面试图摸上山顶,一面准备切断关家垴和柳树垴的联系。战斗在漆黑的夜里打响,刚构筑了工事的日军并像预想的疲累休息,而是立即开火反击。由于各处窑洞都被日军改造成火力点,导致特务团战士在交叉火力面前伤亡不小,只能暂停。

10月30日凌晨4点,八路军的炮弹炸响在日军阵地上,总攻击开始!

决死第一纵队38团猛攻关键的柳树垴高地,士气旺盛的八路军战士和日军展开激烈争夺。在日军预设阵地前,38团冒着弹雨占领了部分壕沟,但日军不仅原地抗御,还不时发动反击。两个小时后,38团靠着顽强的毅力,终于在天亮前拿下了这块高地。不想9点左右,38团在和25团调整部署时,日军一个中队用猛烈的反击再次夺走了柳树垴。居高临下的优势导致来自柳树垴的炮火会直接覆盖由南往北通往关家垴的小路,这将是致命的威胁。

八路军其他各部队也在早晨对关家垴发动了直接攻击,日军则利用外围的散兵坑和机枪阵地拦截攻势。南面的山路坡度较缓,成为攻击重点,也是日军的重点防御方向。由于日军临时阵地构筑专业,致使八路军的步机枪直射难以奏效。靠近投掷的手榴弹往往落在靠前的防弹壕里,难以杀伤工事里的日军。迫击炮和山炮弹药不足的弱点此时十分要命,无法有力支援冲锋的战士,日军机枪在没有被压制的情况下不断开火,导致八路军进展十分缓慢。

上午9点,空中传来啸叫声,日军的12架飞机来临。关家垴狭小地域里集中了数量众多的八路军战士,一时难以躲避,遭到日机的反复轰炸。八路军的攻击只能暂时停止,日军又抢回了柳树垴,陈赓旅长立即调动三个营前往争夺。尽管两次冲上山头,却始终无法夺回主要阵地。这样就意味着攻向关家垴的八路军战士在冲锋时,不得不冒着日军从背后和侧面打来的子弹了。

东北方向,772团面前只有30厘米宽的小路可供通行,不要说攻山,就是日常人稍微多些也难以走过。八路军战士沿着台阶艰难向上,泼洒而下的日军子弹打在人群里,让无数战士摔倒下去。战斗持续到中午过后,一个营的八路军竟只剩下6人。

西北方向,769团面临的地形更为恶劣。20多米的悬崖上接着30多米的斜坡,便是攀岩高手都不敢小觑,更何况战士们还需要冒着日军的射击风险攀爬。但该团的突击部队靠简单的攀登工具和野生藤蔓硬是爬上了悬崖,刚要上斜坡,日军发现了八路军的企图,立刻用密集射击压制。如此险要的地方让突击部队无法施展,根本没有掩护可供前进。这里的攻势只能陷入停顿。

东面的特务团因为进攻早,已经取得了一些外围阵地,但在日军窑洞内交叉射出的机枪火力面前举步维艰。往往拿下一个窑洞,另一个相连窑洞的敌人又反扑过来。只能一个洞穴一个洞穴的反复争夺。加上缺乏压制和近战的重武器,特务团付出了极大代价。

日军靠工事固守待援时,八路军发动了十多次冲锋。手持轻武器的战士们接连倒在日军机枪大炮之下。前面的人摔入沟里,后来者踏着遗体继续冲击,直到沟堑被填满。比如11连全连164人,仅有15人生还。

由于进攻不利,各部队伤亡急速增加。许多经过长征的老战士老班长牺牲在了这片黄土地上。陈赓旅长痛心不已,他请示彭德怀司令能不能把冈崎支队放下山来,选有利地形伏击,同时表示目前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大。彭德怀坚决的回答:“就是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不能打硬仗的部队,以后也没有前途!”

刘伯承同志不久也打来电话:“家垴的地形对我不利,我军伤亡太大了!”彭德怀依然坚持要一鼓作气消灭日军,刘伯承不同意。彭德怀来了脾气:“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激战一天以后,八路军占领了关家垴和柳树垴的外围阵地,日军仍在山顶和山腰的窑洞里盘踞。

10月31日,八路军指战员们群策群力,开始让部队秘密向山顶挖地道,希望出奇制胜。对山腰和山顶的进攻仍然在持续,日军在过去一天一夜的战斗中消耗了大量弹药,开始出现子弹短缺的情况。中日士兵在很多地段出现了肉搏战的局面。根据百团大战总结报告记载,日军士兵刺杀技术非常优秀,他们看起来身材矮小,但胳膊粗短有力,这就是日本征兵对身材要求不高和营养充足的结果。八路军很多新战士入伍前白饭都吃不上,训练时间也不长,对上这批日军十分吃亏,往往多人才能对付一个敌兵。

恶战到10点半,一发八路军珍贵的迫击炮弹在日军阵地里爆炸,正在指挥的冈崎支队长和藤泽少尉、犬饲上等兵被当场炸死。失去指挥官的日军仍旧在继续顽抗,他们只是放弃了部分阵地。对八路军来说,山腰和山顶依然需要攻克。

根据情报,日军的几路援军已经上路,八路军当即分出部队阻击,力争在援军到达前消灭日军,双方都在同时间赛跑。

31日下午3,4点,八路军再次发动总攻。关家垴山顶的日军正在向正面开枪。忽然,背后出现异动,紧接着一堆手榴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八路军终于通过地道攻上了山顶,一些战士冲进了战壕和日军血肉搏击,战斗仍在继续。

两天里,日军每门94式山炮打出了多达80发炮弹,掷弹筒更是打出了700多发,不仅杀伤许多八路军战士,还极大阻拦了围攻。柳树垴的日军也一直在高处射击进攻部队,简直如芒在背。加上时不时光临战场的飞机,使得整个围攻非常艰难。

11月1日,日军1500人的增援部队在飞机掩护下逼近关家垴战场。虽然已经夺得了外围阵地和部分山顶阵地,尽管击毙了冈崎指挥官,日军仍然在山顶一些地方和山腰窑洞群里顽抗。

时间和形势已经不容许再继续打下去,彭德怀副司令和左权下令部队停止攻击,撤出战斗。剩余300多日军在援兵接应下也撤离了战场。

关家垴之战结束,尽管这块硬骨头没有啃下来,但新生的八路军还将在未来得到历练。

几天后,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陈赓一齐参观了关家垴日军阵地,不仅看到了火化后的三大堆日军遗骸,更对临时工事,掩体,火力配置印象深刻,将其全部绘制成图,成为八路军的良好教材。

对战争伤亡的统计向来是一件难事,八路军最终伤亡2000多人,日军最终伤亡近150人。有朋友会对日军伤亡数字感到奇怪,这并不意外。因为这场战斗发生的天时地利对八路军都相当不利。

日军经验训练,武器装备,弹药补给有很大优势,加上空中支援。并且地势易守难攻,对于小米加步枪的八路军太过困难。

并且八路军此前擅长的游击战技能无从发挥,这种攻坚战正好是弱项,直到后来根据地发展才让人民军队有了可以正面作战的更好条件。

至于日军伤亡数字虚假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更多的是在42年以后的对外战报上。本文引用的是日军内部战报,用于统计伤亡和补充兵力,相对可靠性较高。

关家垴之战和百团大战以后,日军感受到八路军的威胁在不少方面甚至大于国军,就掉转矛头,在华北大大加强了扫荡作战。我国正面战场的威胁,从而降低了不少。

此战的必要性很有多争论,无论发动时机是否适当,这样的一场恶战迟早会来临。有些经验的价值是难以衡量的。

对于根据地的人们,将经历更艰苦的长期战斗。八路军也将最终因此炼成一支钢铁般的部队。

观点二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带领独立团利用挖战壕迫近日军阵地,最后手榴弹像弹雨一般投入日军阵地,八路军接着发起进攻,通过白刃战全歼山崎大队。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战例艺术加工的情节。事实上,八路军在遭受重大伤亡后并未能全歼日军冈崎支队。

战役纪念碑

1940年,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胜利结束了战役前两个阶段作战后,八路军各根据地部队转入休整。

由于受到八路军的沉重打击,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多田骏恼羞成怒,调集部队对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报复性的扫荡。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各根据地开始了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反扫荡作战。

由于日军是紧接着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刚结束就发起了扫荡,八路军外线出击的很多部队还未能全部回到根据地内,而冈崎的动作又比其他日军快了些。结果就是冈崎支队竟然鬼使神差的没遇到什么阻碍就深入到根据地的腹地,跑到了八路军设有兵工厂的黄崖洞,啥也没找到就放了一把火。

而这时,八路军开始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冈崎带着部队拼命向外逃,在跑到关家垴时,八路军的包围圈越收越紧。冈崎看到没法突出包围,而关家垴地形不错,就决定在此坚守,同时向在外围的日军呼叫增援解围。

在我军战史上,此战叫关家垴战役或关家垴歼灭战,而八路军此战的对手冈崎大队更准确一点应该称为冈崎支队。

冈崎谦受中佐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7期,在出任这支部队指挥官前,为日军第三十七师团226联队副联队长。冈崎支队的主力是由驻山西运城的日军第37师团,独立第九混成旅团及独立步兵第12大队各抽出一个中队,并配属一个山炮炮兵小队组成(装备炮三门,炮弹300发),总兵力540余人。由于不是一个建制大队,按照日军的通常叫法,这种临时编组的部队称为支队。

关家垴

八路军在此战中,集中了九个团,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由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督战并指挥总部炮兵团山炮连,129师师长刘伯承指挥385旅及新十旅,386旅旅长陈赓指挥386旅及决死一纵队。

1940年10月6日,日军抽调战斗骨干并配属工兵,炮兵,辎重兵组成的冈崎支队从晋南闻喜出发,9日抵达南关镇,11日开始沿沁县--西营--王家峪路线东进,20日到西井,25日到达辽县,武乡县,黎城县交界地区的黄崖洞,沿桐裕河谷进入黄崖洞。八路军最大的水腰兵工厂就设在附近,具有月产四百多支步枪和生产大量子弹手榴弹的能力。

当时正在黎城指挥部的彭德怀听到山口丢失,日军开始进入黄崖洞后,异常震怒,要求严查擅自撤离者的责任,同时命令386旅的772团和16团赶到黄崖洞,打退日军进攻。而冈崎支队并不知道黄崖洞有八路军的兵工厂,对当地地形不熟悉,又不敢离开地图标记的路线太远,因此日军没有找到兵工厂。随后日军退出河谷(黄崖洞只有一条通道),在抗日军民的袭扰下于28日撤到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附近,准备夺道武乡退回沁县。

而此时,刚刚打完榆(社)辽(县)战役的129师部队正好在蟠龙镇附近休整。29日下午,彭德怀赶到蟠龙镇石门村坐镇指挥,决定于30日凌晨4时开始向日军发起攻击。而在晚23时获知冈崎支队占领了关家垴,此时距离总攻发起时间不足五个小时。

柳树垴

日军在占领关家垴的同时也占领了旁边的柳树垴,并连夜构筑工事,仅用四个小时就构筑完成了较为完备的野战工事,两地之间挖出坑道相连,并拆下老百姓的门板房梁搭上构成掩蔽部。两个阵地构成犄角,火力相互支援。此战日军各级指挥官及士兵,表现出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良好的军事素质。

386旅772团和总部特务团为一路,从关家垴东北,东南侧进攻;385旅769团为一路,从关家垴的西北侧进攻;决死一纵队的25和28两个团从南向北推进,在关家垴的南侧对日军左翼进行牵制。385旅和新编第十旅在外围阻击日军援军(后386旅又投入一个团参与阻击)。直接投入进攻的兵力约四千人,大部分兵力是用来打援的。

由于日军据守的关家垴阵地地势险要,仅南边坡度较缓,山顶是一块平地,利于日军展开兵力防守,易守难攻。虽然我军拥有绝对优势兵力,但是由于受到地形限制,难以同时展开攻击,只能分批逐次投入进攻,打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法。

经过两昼夜顽强战斗,八路军虽然攻入日军主阵地,消灭了四百多名日军,打死了冈崎中佐及十余名日军各级军官,俘虏了两名负伤日军,但是,仍然有几十名日军负隅顽抗。这时候,大批日军增援部队已经距关家垴不到四公里。八路军不得已撤出战场,未能完成对冈崎支队的全歼。

此战,八路军在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围攻五百多日军,结果是付出了两千多伤亡(战报说是六百多伤亡,但是有一说是589人牺牲1570余人负伤。更有的说是付出了两千名八路军的牺牲),经过两天战斗,竟然未能全歼日军。为我军一个不成功战例。围绕此战后世争论了几十年。

争论一,此战该不该打。

记得看《彭德怀自述》里谈到此战,彭总的意思是,敌人仅仅五百人的一支队伍,竟敢孤军深入我根据地中心,如果任由其大摇大摆的出去,必将助长了敌人的气焰。因此下决心打这一仗。

从结果看,并未能全部达到战前设想。虽然经此一战后直到抗战胜利,日军再也没有敢派小部队轻兵冒进深入根据地,但是战后,日军却派一个大队进驻根据地中心的沁源县城达两年之久,而八路军主力却未能再次进攻,最后是采取坚壁清野长期围困才把日军给逼走。

争论二,面对不利于我军的地形,是否该采取强攻。

从照片可以看出,关家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对于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是否应该采取强攻。

从事后看,冈崎在进入根据地发现攻击的八路军拥有迫击炮后,就敏锐的意识到遇到了我军主力,其立即带领部队疯狂向根据地外逃窜。到达关家垴后,发现我军包围圈收紧,意识到如继续向外逃,将不可避免的在对其不利地形上被我军合围,而关家垴的地形险要,利于防守,于是下令构筑工事,坚守待援。这体现出冈崎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决心果断的优秀中级指挥官。

就算我军不采取强攻,采取围三缺一策略,冈崎也不会冒然带领日军离开有既设工事的关家垴突围。不会给我军在开阔地带对其围歼的机会。

争论三,在面对不利地形,进攻遭受重大伤亡,就连在前线指挥的刘伯承,陈赓都向彭总请求停止攻击后,彭总依然命令继续进攻。

当年八路军流血牺牲的战场如今成为了麦田

几十年来这一条争议最大。

反方认为彭总不讲战术,一味猛打猛冲,勇有余而谋略不足,不听从下级意见(左,刘,陈),致使我军在优势兵力下伤亡数倍于日军,这也是后来被经常用来攻击彭总的事例。以此战来否定百团大战第三阶段作战,进而否定百团大战。

试着分析一下彭总当时为何下令强攻的原因:

1,不允许日军以一个大队(实际冈崎支队人数仅相当于半个大队)的兵力竟敢深入根据地腹地,必须打掉日军这种嚣张气焰。同时,希望通过打两个大歼灭战从而粉碎日军的扫荡。

2,由于日军在百团大战中吃了亏,因而在随后的扫荡中比过去更加残忍。见人就杀,见粮食,牲口就抢,见房就烧,甚至把老百姓家的锅碗瓢盆及种地的农具都予以毁坏,把村庄的水井都予以填埋。在战前,彭总曾经去视察过数个被日军焚毁的村庄。因此,对日军带有强烈的为老百姓复仇的想法。

3,遇到硬仗,恶仗,如果一支部队能顽强顶过来,就能打出来一支主力劲旅(我军没有王牌的叫法,一般都是称主力),如果不能顶过来,那么这部队日后也不会有多大起色。

769团,772团这样的经过考验的老红军部队自不必说,决死一纵队的两个团,经过这次恶战的洗礼,从一个刚起义的阎锡山新军部队,一跃而成为了八路军的主力团。四十多年后正是这支部队夺取老山,面对越军6个主力团的反扑,坚守老山打垮了越军进攻,打出了军威。

彭总在晚年将关家垴战斗归为其四个失败战例之一。

此战,冈崎支队虽然主要是从三三制的乙种师团37师团抽调部队组成,虽然很多果粉经常会说八路打的是这种治安师团,战斗力弱。但是实际上,日军这种三联队制的师团只是在步兵人数上少于两旅团制的甲种师团,其他的骑,工,炮,锱重一样没少,使得霉菌伤亡高于日军的唯一战例的硫磺岛作战,就是第109师团这种乙种师团打的。而且,此时太平洋战争还未爆发,日军部队还拥有大批老兵,战斗素养高。

日军掷弹筒,称超轻迫击炮更合适

日军一个中队一般编制为180--200人,编有9挺机枪和9--12门掷弹筒,步枪一百多枝,这样看来,冈崎支队即拥有近三十挺机枪和掷弹筒,对于我军来说,有较强的火力优势。虽然满编的日军一个大队有1100人,冈崎支队在人数上仅为半个大队。但是其编成内却拥有一个山炮小队(发射炮弹246发),这种联队以上才有的炮兵在战力上是超过日军大队编成内的92步兵炮小队。而且冈崎支队竟然能够呼叫陆航飞机的空中支援。特别是在30日的战斗中,由于地形限制我军无法展开,日军空军的轰炸一度导致我军进攻停止。

日军山炮,侵华战争中恶行累累

而八路军方面,此时已经由刚开始出师时的不到四万人迅速发展到四十万人。干部提拔较快,新兵多,指挥能力,战斗经验,战斗技能方面已经与打平型关,神头岭,长乐村时期的主要由长征过来的红军组成的老八路有较大差距。

而且,八路军缺乏火炮,缺少攻坚战经验。各参战部队在开战初期行动不够迅速果断,没有抓紧时间迅速接敌,给了日军准备时间进行撤退和构筑工事。由于没能凶猛狠的迅速接敌,没能发挥我军运动战优势从而在野战中消灭敌人,被迫打成了攻坚战。

攻坚战与野战一个很大区别是需要强大的火炮。虽然缺乏火炮,但是由于我军攻坚战经验不足,还不懂得步炮协同,利用有限的少量炮兵接敌;不懂得在解放战争中熟练掌握的爆破技术破坏敌人工事。虽然第二天769团一营采取了土工作业开始接敌(就是亮剑中挖战壕接近敌人,缩短冲锋距离,可惜这是战后我军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由于敌人援军已至,时间不够了,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最后全歼冈崎支队。

这场战役的失利,我军主要是在指挥上失误,彭总是负有责任的。不过,其他中级指挥员由于攻坚战打的少,缺乏指挥攻坚战经验,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战后,我军察看了日军在关家垴构筑的野战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第一次看到了猫耳洞,很受启发。参谋人员也将敌人阵地一一绘制成图。此后,我军加强了对攻坚战的研究,加强了对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合理配置火力的研究。

彭总坚持打这一仗,有一个重要的意图,即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战,必要时也要猛攻坚守,顽强拼杀啃硬骨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