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的74师为什么被楚云飞说成是5万头猪?(解放战争中顽强的第74师只剩下两万人)

解放战争中顽强的第74师只剩下两万人

整编第74师,其前身是第74军。这个军被改编为师以前,有将近3.3万人。其中军官有3000人,士兵有近3万人。改编以后,全师下辖三个旅,每个旅下辖两个团,约有3.1万人。其中包含军官将近2700人,士兵28000人。师长是张灵甫,副师长是邱维达和蔡仁杰,参谋长是魏振铖,副参谋长是李运良。三个旅长分别是:51旅旅长陈传钧,57旅旅长陈嘘云,58旅旅长卢醒。即便满编,这个师也才31000人。而且,还没去除那些空额,实际上未必有30000官兵。

第74师在解放战争前期,从天长一直打到苏北,可谓所向披靡,很快占领了苏皖解放区的首府淮阴。江苏省境内的新四军,则被迫撤往山东解放区。据统计,第74师先后歼灭新四军不下6000人,自身也损失不小,当然要少于新四军的损失。不要和我抬杠,我军夸大战绩,隐瞒自身损失的事例实在太多了。无论是打了胜仗还是败仗,敌军的损失都远远大于我军,实在是搞笑。例如四平失守,我军前后损失了几万人,却对外宣称只损失了8000人以上,歼敌1万多人。

孟良崮战役打响的时候,第74师是不满员的,而且有一些部队未实际参战。例如第51旅有个团,只有最多90%的人参战。这一战,第74师损失殆尽,但是还是有几千人逃出了孟良崮。根据我军的战报,孟良崮战役歼敌3.2万人,其中包含打援的6000人。也就是说,第74师损失了2.6万人。当然,这个数字还是有水分的,参战部队撑死了也就2.6万人,而且还有不少人逃走,或者被解放军释放。战后,很快重建了第74师,由邱维达担任师长,李仁俊担任参谋长。

重建第74师,老底子是留在临沂的几个新兵团约4000人。孟良崮战前,第74师已经组建了三个新兵团,但是没有战斗经验,所以未参战。另外,收容了2000多名残兵败将,例如已经担任团长的王奎昌,还有曾经在74军担任过炮兵营长的刘炳均等人。另外呢,第74军老军长王耀武从山东调来一些74军的老人。为了争夺番号,王耀武把山东的一个警备旅改为了74师的第57旅。另外呢,广东航空警备旅也被调来,用于重建74师。很快,第74师恢复了三个旅的编制。

粗略统计下,重建74师主要的兵源是:1从孟良崮一战突围的官兵,不少于2000人。2孟良崮战后,解放军释放了一批俘虏,数目不详。3三个新兵团未参战,大约有4000人。4孟良崮战后,阵地上有许多伤兵未被解放军带走,有几千人。4在江苏作战期间,有不少伤病员,此时康复了归队,至少有千人以上。5老军长王耀武从山东抽调了不少官兵,其中许多人在74军服役过。6山东的一个警备旅和广东航空警备旅,被编入重建后的74师,加起来至少有上万人。

但是呢,由山东的一个警备旅改编的第57旅,在名义上隶属于74师,实际上呢一直由山东的王耀武控制。再后来,王耀武一直未能收回74师,干脆把57旅划给了第二绥靖区的整编第32师。即便不划走57旅,重建后的74师也不超过3万人。第57旅被划走,74师只剩下了师部和两个旅。此时的74师只有不到1.9万人,第51旅旅长是王梦庚,第58旅旅长是王奎昌。我看过一个统计,此时的74师不到2万人,武器装备呢也远不如老74师,只能算是过得去吧。

此时的74师,虽然实力一般,但是战斗力并不算差。1948年3月,刘邓大军攻打安徽的阜阳,以两个纵队攻城,几个纵队打援。守军呢,以74师的第58旅为主,全旅大约有9000人。然而激战数日,解放军始终未能占领阜阳城,两个制高点也只攻下了一个。守军多次组织敢死队向解放军发起反冲锋,旅长甚至亲自带队反攻解放军。援军即将赶来,刘邓大军无奈撤退。据统计,这一战74师损失了2000多人,至于解放军的损失是守军的两倍以上,由此可见74师的战斗力。

在济南战役中,74师大约有不到1500人被空运到了济南。由于当地的机场已经被解放军占领,所以74师的其他部队未能参战。这一战,这1000多人在刘炳均的率领下,负责防守邮电大楼,死战不退。最后,这支部队打光了,刘炳均则负伤被俘。至于当面的解放军,损失也在1000人以上,包括一个师长。可以说,在济南战役中,这是最惨烈的战斗之一。刘炳均被俘后,很快被释放,据说回到了云南会理老家,后来靠自学成为了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中医。

淮海战役爆发时,74师已经改名为74军,军长是邱维达,第51师师长是王梦庚,第58师师长是王奎昌。这个军,还是在2万人上下,绝对不会超过2.5万人。这个军参加了淮海战役,隶属于邱清泉的第2兵团。在徐州附近,74军在邱维达的率领下,拼死进攻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的一部。最后,解放军被迫撤退,由此可见74军的战斗力。但是很快,解放军发起了反攻,并且将邱清泉兵团围困于河南和安徽交界的地方。最后,74军全军覆没,军长被俘,一个师长战死。

淮海战役,74军倒是表现顽强,但是无力回天。最终在突围中,军长邱维达被俘,师长王梦庚战死,师长王奎昌先是被俘,不久逃走。至于电视剧《亮剑》,楚云飞说74师有5万头猪,纯属瞎编乱造。首先,74军在解放战争中从未超过3.5万人,参加淮海战役的官兵未必超过2万人。再则,74军在淮海战役中非常顽强,师长都死在冲锋的路上。如果这类部队也是猪,那么其他部队岂不是猪狗不如。5万头猪的来处,大概是莱芜战役,国军在山东很快损失了5万官兵。

淮海战役结束后不久,在浙江再次重建了74军。此时的74军,大多是新兵,原74军的老人很少。名义上有5个师,实际上有2万人就不错了。1949年5月,部队在福建整编,此时的74军只有1.5万人。军长是劳冠英,他曾经在抗战中,担任过74军第58师的步兵指挥官。但是这个军很快被击溃,军长劳冠英带着5000多人退往福建的平潭岛。很快,解放军攻占了平潭岛,74军再次被围歼。1949年10月,云南的地方部队被改编为74军,很快起义了,撑死有2万人吧。

淮海战役中,电视剧描述的74师存在历史错误

电视剧而已,不能当真。

首先,标题中有一处错误。

整编74师的番号在1948年9月,国民政府恢复军、师级番号后,就取消了,由整编74师改回了第74军。淮海战役时,国军中只有74军,没有整编74师。

并且,电视剧中楚云飞说的也是74军。

其次,“5万多人,3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5万头猪,叫共军抓,抓3天也抓不完”,这段话是王耀武说的,被他讽刺的国军部队是在莱芜战役中被全歼的第73军。跟淮海战役和74军也没关系。(5.8万人,伤亡1万人,被俘虏约4.7万人)

第三,孟良崮战役后,重建的74师虽然与老74师的战斗力有些差距,但整体来说还是优于一般部队。不要以为孟良崮战役之后的74师就是鱼腩部队。

孟良崮战役后,国民政府以整编74师没参加战役的3个新兵教导团和1个榴弹炮营作为基础,加上该师归队的伤兵和补充兵(最大一批补充兵员是广东航空警备旅),重建了整编第74师。时任师长是邱维达。(选邱维达担任师长是因为他是老74师中硕果仅存的可用之将)

此时的整编第74师,一大半是新兵,装备也是日式和美式混杂。情况非常不好。

但是1947年11月,解放军释放一批国军被俘的连、营、团级军官,其中一些老74师的军官回到了国军,又被派到新74师,而且多数官升一级。这些军官将老74师的训练和传统沿袭,再加上还有一些老兵帮扶新兵。因而重建之后的74师战力得以恢复,军中也有很多老74师的骨干。

此时的74师战斗力虽然与老74师还有一点差距,但整体来说还是优于一般部队。

1948年2月,新74师整训结束后,随之便被投入了战场。

1948年3月~9月的阜阳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新74师就都参加了。其中,74师的整编57旅在济南战役被全歼,58旅有7个连也在战役期间空运到济南,后也被歼灭。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时,74师改番号为74军,其部所辖的51旅、58旅也分别改回51师和58师(57旅在济南被歼灭后没有来得及重建),隶属邱清泉指挥的第二兵团。

第四,74军在淮海战役期间的表现要好于第5军。第5军还没资格批评74军。(电视剧中的楚云飞隶属于第5军)

淮海战役期间,第5军一直都像个香饽饽一样被邱清泉捏在手里舍不得用,而74军就像个炮灰似的,哪里有火就往哪里扑。

从解救黄百韬开始,一直到30万国军被围于陈官庄,74军逢战必上,前后当了一个多月炮灰,36000多人死的就剩两万左右。而第5军则几乎没什么损失,始终处于兵团正中央位置。

1949年1月9日,杜聿明下令突围,邱清泉打电话通知下属各军,让各军自行突围。于是第5军和74军就分散突围。

在突围过程中,58师打掩护,坚守了一晚上被解放军全歼;51师在58师掩护下突围,不过在突围过程中,51师师长中弹身亡,部队失去掌握,全线崩溃,军长邱维达由于随51师行动,因此被解放军俘虏。(邱维达被俘后被派任华东军政大学任教员,后来又改任南京军事学院任教员,常乃超的原型就是他)

相比之下,第5军的情况比74军更糟。因为74军好歹还跟解放军交火了,而第5军在接到突围电话后,其下辖的45师和46师直接就缴械投降了。只有一个200师敢跟解放军血战到底,最后被歼灭。

也就是说,74军的装备不如第5军,人员编制也不如第5军,但74军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却比第5军这个邱清泉的金疙瘩要好。好歹74军没直接投降,而第5军的三个师,有两个师直接就投降了。

要说当“猪”,第5军的“猪”也比74军的多。

第五,后续。

淮海战役后,国民政府浙江省政府第二次重建74军,兵源由第九编练司令部征召的浙江籍新兵拨发,由劳冠英任军长。(由交警二总局副局长调任)

重建之后,74军下辖51、57、58、暂编第一和第二师,共5个师。不过编制虽然庞大,但人员不足、也缺乏装备、更缺乏具有经验的军官训练。此时的74军战斗力相较以往任何时候的74军都是大幅下降,不可同日而语。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开始,74军由于驻扎在浙江省兰溪,不在一线,所以当百万解放大军渡过长江时,74军直接开溜,并逃到了福建,躲过了被全歼的境遇。

不过,由于军心涣散,74军在撤退中,大部分人都掉队(新兵都是浙江本地人,很多士兵不想离开老家),等撤到福建时,五个师的兵力就剩一个师了。

5月,国军对福建部队进行整编,74军因为只有一个师,就与同样编制不满员的85军合并,组成新的74军,下辖三个师——51师、23师、216师。军长仍为劳冠英,全军仅1.5万人,隶属于李延年指挥的第六兵团,负责福州北部的防卫。

7月,74军兵力有所增加,达到了2万人,然而所有部队都缺乏武器因此战力有限。

8月初,解放军发动福州战役,此时74军已是不堪一击。第23师大部和216师一部均在福州外围被歼。至8月18日,劳冠英率残部退往撤往马祖岛时,74军残余人数已不到5千人。

1949年10月,为了强化海岛防卫能力,国军将剩余的74军残兵缩编为51师,改隶至李天霞指挥的73军,74军番号在此消失。(劳冠英以作战不利被撤职,余生在淡水的木栅以开杂货铺为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