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传唐朝之后就中原王朝很难打得过游牧民族了,除了明朝?
在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基本上都是骑兵,而骑兵对战步兵在整个冷兵器时代天生就有优势。
一是双方对战的时候,如果是骑兵打赢了,那么步兵跑不掉,就容易被打成歼灭战。而步兵打赢了,骑兵可以跑掉,步兵追不上骑兵,所以基本都是击溃战。
二是骑兵的机动能力非常强,可以分也可以合,一旦被打败了可以马上分头撤退,这样就跑的很快。或者可以分散前进,一旦发现敌人可以迅速集中。但是步兵对战骑兵的时候只能集中,不能分散,因为步兵一旦分散被骑兵发现,骑兵就可以马上集结起来,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吃掉分散开来的步兵,这个时候步兵只能迅速集中驰援被攻击的部队,但是往往援兵还没到就被骑兵吃掉了,等到援兵赶到战场的时候,骑兵已经跑远了。
三是骑兵的战术更为灵活。比如,骑兵可以发动骑射攻击,冲到步兵面前的时候就只是放箭,放完了就跑,然后再回来放箭,放完了就跑,这样反复下来,步兵也容易被磨死。
当然,这些都是骑兵对战步兵的一般优势,而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还有以下几点:
一是骑兵成本低。北方游牧民族的人,从小就骑马放牧,这些都是天生的,不但人人马术好,而且人人都会骑射。
相对于这点优势来说,中原王朝要训练骑兵,首先买马的成本就很高。如唐开元年间普通马价值35匹绢帛 ,一匹绢帛此时大概值450文,按照赵丰先生提出米价换算法一文钱相当于如今4块,一匹马大概相当于如今6万。
其次是训练士兵的马术需要时间还有大量的成本。再次是训练士兵的骑射还要再加大成本,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现代人练习射箭也往往是要两三年才能射好的,这是平地射固定靶,但是骑射是移动的时候射击移动靶,这个要求就更高。
所以,总之就是,中原王朝要训练出一支能够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队伍,成本会相当地高。有时候,比如南宋,甚至是买不到马,因为南宋没有产马地区,能够买到马的地区也被北方政权占据了。
二是游牧民族的人除了放牧,就是打猎为生,人人都是猎手,这种职业,造成了他们的两个优点,一个是从小就茹毛饮血惯了,哪怕是他们的新兵上了战场就能立马形成战斗力;另一个就是打猎也锻炼了他们的指挥能力,从基层到中层到高层,都不缺乏指挥官,而一个好的基层指挥官能够指挥好一支小部队,一个好的中层指挥官能够指挥好一支中等的部队,而一个好的高层指挥官能够指挥好一支大部队。
相对于这点优势来说,中原王朝的基层士兵都是农民出身,平时没有经历过血型的战场,新兵第一次上战场往往会犯怵,只有经过几次战斗之后才能逐渐适应战场环境形成战斗力,而经过机场战斗下来,往往是死了多少个士兵才能存活一个下来的。其次是指挥官,培养一个好的指挥官又是牺牲多少士兵的代价换来的。所以从基层士兵到各级指挥官,中原王朝的成本都远远高于北方游牧民族。
三是北方游牧民族作战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3-4匹马,带上了充分的补给物资在身上,到了一些地方还可以打猎补充给养。也就是说,游牧民族往往没有补给线。而中原王朝的部队不同,如果出动30万大军出来打仗,往往20万人负责后勤补给,真正上去打的也就10万人,并且补给线还不能给对方切断,一旦切断了,历史上因为补给线被切断而惨败的例子有很多,我这里也就不说了。
四是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在平时收获好的时候自然是比较和平,但是一旦遇到收成不好,草原上出现了饥荒,就经常南下抢劫,因为如果他们不抢劫他们就会被饿死,所以南下抢劫是有动力的;相对而言,中原王朝基本务农,收成比较固定,所以没啥兴趣去草原和游牧民族作战,况且那里也没啥油水可捞,所以在作战动机上,双方也不在一个层面,一方是为了生存,另一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宋朝可以说是最为富裕的王朝,不说经济总量,宋朝财政收入最高的时候相当于白银5000万两,和清朝乾隆最鼎盛的时期差不多,但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个是国土面积基本是北宋的4倍多,二是人口也是4亿多对1亿,也是4倍多,所以总的来说,北宋的人均收入是远远高于了清朝的。
虽然经济实力强劲,但是军事能力却大打折扣。这是因为北宋的创立者赵匡胤害怕军人夺权,(从唐朝到五代,一直都是因为军人掌握了兵权,导致了地方割据,中央的军人掌握兵权,导致了王朝的更迭)从而采取了轮调的制度,即将领在一个地方不会带兵太久,同时把部队的编制经常打乱,从而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
同时整个宋朝一直都是文官压制武将,造成了武将地位低下,这也造成了宋军往往是文官为主将武将为副将,在很多战役中也使得军队战斗力打了折扣,因为真正会打仗的往往是打出来的武将。
这样做实际上使得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在历代王朝当中是非常低下的。
要知道,军队的战斗力主要取决于这样几个因素,平时来说是训练和装备。一个将领带兵时间太短,那么他就很难对士兵实行系统性的训练,而且带的时间不长,他对训练士兵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比如一般来说一个将军带一支部队会有考核,而考核的指标基本就是你带的士兵的训练情况,带的时间太短,基本还没怎么练这个将军就走了,那士兵的训练还怎么考核呢?其次,一个将军带一支部队时间短,往往情况还没摸清楚就走了,这只部队的装备又怎么更新呢?比如,多少装备坏了要换,这只部队需要什么装备,怎么装备等等。
而对于士兵来说,他们的编制也经常被打乱,一个士兵经常是这个月在这只部队,下个月就去了另一支部队,阵形怎么练?具体的战斗技巧怎么练?和战友不熟悉,还要经常重新建立战友之间的情谊和默契。
所以这都造成了宋朝军队战斗力水平的严重不足。
到了具体作战的时候,最重要的因素也有两个方面:一是作战计划。宋朝的作战计划是由枢密院制定的,而枢密院基本都是文官,整个宋朝基本没有武将进入枢密院。可以说,作战计划是由一群不懂军事的文官制定,这往往就容易出现战略性的失误。
另一方面就是临场的指挥,由于将领经常换部队,打仗的时候甚至是临时充当的将军带领着一群临时拼凑的部队,将领不熟悉士兵,在排兵布阵、用什么兵打头阵,什么兵负责后勤、什么兵负责防守等等,都很难合理调配。
所以宋朝的制度导致了宋朝的军队在平时的武备、训练不足,到了作战的时候往往计划不合理,临场指挥不力,还好军队数量多,最多的时候全国养了140万军队,这样的军事情况,防守还防得住,要消灭北方游牧民族,那就是扯淡了。
当然,宋朝还是有几只能打的部队的,比如北宋时期西北的部队,因为常年和西夏作战,所以战斗力也是比较强悍的,后来金军打下北宋之后,在甘陕地区和宋朝的西北军作战就经常吃大亏。再如岳飞的岳家军,战斗力之所以强悍也是因为岳飞带兵时间很长,从基层士兵的训练、装备到基层、中层、高层的指挥官也是一手培养带出来,战斗力也就爆表了。
所以整个宋朝,军队战斗力低下和这套制度不无关系。
北宋之初,宋朝军队基本统一了华北和华南地区,宋太宗时期,信心满满,要拿下辽的幽云十六州,可惜宋太宗的军事能力不是非常强,比起宋太祖赵匡胤确实差的很远,没拿下,之后的宋朝在对战辽的时候经常是防守状态,终于在宋真宗时期和辽国达成了和平协议,由此开始了百年和辽国的和平。
后来仁宗时期西夏党项人崛起,和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打了无数大战,基本都是失败,不过在这些战役中,宋军也往往不怂,经常死战到底,也搞的李元昊经常惨胜。西夏毕竟是小国人口不多,和北宋一直耗下去是耗不起的,后来就向宋朝称臣,双方算是和平了。
到了宋徽宗时期,北宋军队战斗力基本都是渣渣了,因为制度原因,前面也分析过了。当时辽国境内的金人崛起,宋朝人认为是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机会,于是就和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金国在北边进攻辽国,宋朝在南边进攻辽国,灭了辽国之后宋朝收复幽云十六州。但是就在金国把辽国打的不要不要的时候,北宋撕毁合约进攻辽国,十几万人却在幽州被辽国一两万人马打的不要不要的,战斗力太渣。后来是金国人打下了幽云十六州,宋朝给了金国人无数的好处才拿回了幽云十六州。这也让金国看到了宋朝战力之渣,在完颜阿骨打死后,金人南下,北宋折腾了几下就灭亡了。
轮到南宋,在中兴四臣岳飞等人的带领下,南宋算是站住了阵脚,也对金国的战争中打了几场漂亮仗,才稳住了宋朝在南方的统治。到了蒙古帝国时期,宋朝又没有吸取教训,和蒙古人结盟消灭了金国,在1234年金国灭亡到1276年这段时间,就出现了长期和蒙古帝国对战的局面,最终没有挡住蒙古人的进攻,灭亡了。
蒙古人本身就是北方游牧民族,所以就不再赘述,说一下明朝的情况。
明朝前期明军的战斗力确实非常强,洪武年间,皇帝朱元璋的军事能力超强,再加上有徐达、常遇春、蓝玉这样不世出的名将,基本是把北元压在地上不断地摩擦摩擦了。
之后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取了皇位,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朱棣发动了几场北伐,也是把蒙古人打的不要不要的。不过之后明朝对蒙古人就没啥优势了,前期来说,主要是朱元璋、朱棣这样的皇帝本身军事能力强有很大关系。但是到了后面的皇帝,本身军事能力不是很强,而明朝军备的弊端也逐步显现了出来。
明朝的军队,也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上,而且控制的非常严格,带兵权和调兵权是分开的。要知道,如果出现有人造反要推翻皇帝,除非这个人有兵权,而整个明朝,没有出现权臣专权、宦官专权、外戚专权的情况,都是因为皇帝牢牢把控了军队。
再说下明朝的军制,主要是卫所制。就是全国有很多的卫所,卫所为军户,给他们耕地,这些军户平日种田,农闲的时候进行军事训练,这样既保证了国家财政能够供养军队,也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这些卫所军户的耕地就逐步被豪强势力占去,没了耕地的军户基本都选择了逃亡。地方豪强往往虚报军户,从中牟利,卫所制基本就形同虚设,军队战斗力也自然打了折扣。
同时对于带兵将领也经常是临时任命,比如遇到战事,朝廷就派个将军过去领兵,打完了士兵回到卫所驻地,将军回朝廷复明,这也造成了之前宋朝的问题,“将不识兵,兵不识将”。而明朝制定军事计划的还是朝廷中的兵部,兵部尚书基本是文官为主,明朝依然压制武将。
当然,明朝也有战斗力强的部队,比如戚家军,战斗力强劲,也是因为有戚继光这样的名将,而且还是因为,带兵时间长,从士兵到军官都是戚继光一手带出来的。到了明末后期,战斗力强劲的部队也基本都是名将带久了带出来的,比如关宁铁骑。
可以说,无论是宋还是明,很多时候军队战斗力不强都是因为皇帝要牢牢把控军队,而全国军队太多皇帝不能对所有的军队实行有效管理,同时带兵的将领往往由于制度原因也不能有效地管理部队,所以造成了许多部队战斗力不足,在面对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的时候作战就往往吃亏了。
顺便再说一下,明朝对北方游牧民族战绩强于宋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火器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步兵对战骑兵的不足。
可以说火器出现之后,骑兵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正如拿破仑曾经的断言,他说过,一个马穆克骑兵能消灭两名法国士兵,但是如果是100个马穆克骑兵对战100名法国士兵,那么就是五五开。如果是一支法国军团对战一支马穆克军团,那就是法国人碾压马穆克了。拿破仑在北非的时候就曾经创造过个位数的伤亡消灭数千马穆克骑兵的战绩。
当然,明朝灭亡以后入住中原的是大清,而大清本身也是北方游牧民族,所以大清也就没有对战游牧民族的劣势了。
宋和明之前的情况我也大概说一下。
比如汉朝,皇帝对军队的管控没有宋明那么死,将军基本也是带一支部队时间比较长,把士兵训练好了,这个将军再带着军队上战场作战。唐朝,也基本是如此情况,而且往往边疆将领权力更大,中期就出现了藩镇,不仅仅是军权,地方的人事权、财政权也都在藩镇刺史的手上。所以在带兵将领委任制的情况下,汉朝和唐朝对战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绩都非常不错,都创造过灭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记录(匈奴和突厥)。
但是皇权毕竟是自私的,他们追求的是江山永葆,宋和明虽然都没有出现过权臣专权、宦官专权、外戚专权(这里的专权是指这三者可以架空皇帝)长期地方割据的情况,但是代价就是军队战斗力远不及汉朝和唐朝,战绩也远不及汉朝和唐朝。
所以我们也不难看出,为了加强皇权,不得不牺牲效率,就包括了军队战斗力。为了效率,就要牺牲皇权,如汉朝、唐朝都出现过外戚、权臣、宦官专权,甚至废立皇帝的情况,也出现过长期的地方割据,但是军队在对战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确实战绩非常好。而到了宋和明,虽然以上架空皇帝的情况不再出现,但是对战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绩就远不及汉和唐,这两个王朝实际上也是亡于游牧民族。有没有办法呢?
国家在进入到现代国家之后,这个办法其实就有了,就是军队不再终于皇帝,而是忠于国家。如美国的军队,数百年来战斗力一直都非常强悍,对外作战也战绩非凡,而军队也没有出现过叛乱,就是因为军队是忠于国家而不是忠于皇帝或是某个个人也不是某个政党。
汉朝以后中国汉人战斗力逐渐下降,文化礼教的束缚是主要原因
历史上汉人的战斗力是逐渐下降的。
商朝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雅利安人”东征到达中国。雅利安人是很善战的,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都被雅利安人征服了。当它们准备侵略商朝时,遇到了强悍的商朝大军。据专家考证,商朝的几个王妃为给自己的儿子争取到继承权,都带兵上过战场。几个王妃当中,军事才能最优秀的就是妇好。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在商朝女人上战场是很平常的事情。女人尚且如此勇敢,男人的勇武可见一斑。
勇武的商朝大军给雅利安人上了一课,让他们不敢再打商朝的注意。打败了雅利安人,把雅利安人抓住作为奴隶,不但强迫他们劳作,还在祭祀时杀掉他们做为“牺牲”献给神灵。
周朝时期,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人们的勇武指数有所下降。西周王室迫于戎狄的压力,东迁洛邑。燕国有一段时期也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打得很难受,靠齐国的帮助才度过了难关。
但是周朝人依然是勇武的。即使是儒家弟子,也腰佩长剑,把战场上的御、射当作基本功课来学习。
燕赵北伐漠北和辽东以开拓北疆;秦人西征戎狄,开疆千里;楚人在南方,打败百越,开发了南方。
短暂的秦朝,始皇帝北逐匈奴、修了万里长城。南修灵渠,把百越之地纳入华夏的版图。
汉朝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华夏之威达到了巅峰。向北打得匈奴远走他乡,向西威震中亚,汉人被异族敬畏的称为“汉子。”汉朝人的口号至今让我们觉得热血沸腾:
一句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另一句是“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汉朝军队足迹踏遍漠北、西域、南疆,“汉子”的名气响亮极了。汉军从将领到士兵都是汉人,足见汉人之尚武、善战。
汉朝之后,汉人突然性格大变。由原来的豪迈、尚武,变得文弱、怯懦。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汉朝及汉朝以前,人们是能歌善舞的。歌舞似乎是人们血脉中天赋的一部分,动不动就歌舞咏志。
那时候,豪迈属于每个人。尤其是军人,或坐着击剑发出节奏而歌,或持剑边舞边歌,尽显豪迈之气。
以霍去病为例,我们皆知他勇冠三军,却很少有人知道冠军候的唱歌天赋。据说他打败匈奴后,曾经即兴高歌:
“四夷既获,诸夏康兮。
国家安宁,乐未央兮。
载戢干戈,弓矢藏合。
麒麟来凑,凤凰翔合。
与天相保,永无疆兮。
亲亲百年,各延长兮。”
读完此歌,是不是感觉很爽,觉得男儿理当如此,方不负平生之志。试想冠军候即兴高歌时的现场,会是何等的景象?
到了汉末,人们的豪迈之气仍在。曹操酒后赋诗,还是要横槊的。然而汉朝以后,人们的勇敢指数便急剧下降。显然,汉朝发生了些什么事,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那么,汉朝发生了什么事呢?
1,西汉时期,朝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重新解释的儒家理论,没有了儒家原版的勇武。孔子时期的君子六艺,射、御被删除了。
更可怕的是,董仲舒的成功,是一个恶劣的开始。董仲舒让人意识到:原来儒家理论可以通过“重新解释”的方式进行修正,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东汉时,佛教又传入中国。佛教的思想,是让人放弃所有的欲望和追求,达到四大皆空的境地。尤其是“尚武好战”在佛教看来是“戾气”,是要用“佛法”化解的。追求和欲望什么的都没有了,整日吃斋念佛还能尚武、还能善战吗?
魏晋与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独尊儒术”和佛教开始发酵。在儒家思想、佛教的影响下,玄学大盛,人们开始坐而论道,夸夸其谈,甚至有的皇帝也要遁入空门。这样的国家,还能有战斗力吗?
先秦知识分子务实、讲究家国情怀的道德情操,尚武、豪迈的社会风气被魏晋之风一扫而空,并且再也没有恢复。因此,魏晋便成了一个极深的山崖,中国人的战斗力在这里出现断崖式的急剧下降。
到了隋唐时期,589年――907年。北方因为胡人的融入,胡风大盛。人们重现豪迈、尚武之风尚,女人开始骑马,读书人也大多能亲自厮杀于疆场。
政治上有嗜血好战的关陇集团把持政权,朝堂上杀伐之气四溢。因此隋唐给人穷兵黩武的感觉,能够征服四夷,让万国来朝。
但是,唐朝的军队很象现在的联合国军。军队里包括各个民族,将领当中少数民族占的比例也很大。而汉朝乃至于汉末群雄争霸,军队里哪儿有少数民族的人,几乎是一个都没有。
唐朝军队里少数民族人比例大,从侧面印证了汉人勇武指数的下降,汉人已经不能独自成为一支强军了。
到了宋朝,960年――1279年。如果魏晋之风的兴起,佛教起主要作用的话。宋朝的文弱,则主要是因为知识分子重新解释儒家思想,并推行于世,以礼教束缚了人们。
宋朝,政治上的重文轻武政策来了,武将的权力与待遇大不如前。人们的审美观变化了,与唐人以胖为美不同,宋人以痩为美,上层社会更以文弱为美。官老爷们出行,是要有人搀扶的,哪怕是青少年官员依然如此。如果上层社会中,一个人身体健壮,走路虎虎生风,反而会被别人嘲笑为“粗野”。
到宋朝后期,在朱子的理论引导下,宋人的审美观进一步达到了一种畸形的状态。因为男人大多喜欢“柔弱”型女子,一部分妇女为嫁入豪门,开始裹脚。
文弱的宋人在战场上遇到强悍的游牧民族,其结果可想而知。终宋一朝,中原王朝总被周边的政权压制。即使宋朝开发出了火药武器,也依然改变不了军事上的颓势。
现在人们总说宋朝之弱是因为缺少马匹,骑兵部队太少。但是细思之,骑兵少固然是宋朝的短板,不过这不是主因。主因是宋缺失了汉唐的尚武好战之风:政治“轻武”,遇到外敌入侵就怯懦不堪,即使胜了也要求和;民间也不尚武,军功没有用处,谁还肯拼命打仗。
试想,如果宋人保持着汉唐的勇武,“骑兵少”还能是打不过少数民族的障碍吗?如果是汉唐雄风保持到宋朝,不要说缺乏骑兵,即使有更大的困难,也会有办法让四夷来朝。
明朝时期,1368年――1644年。虽然朝廷始终硬气的不和亲、不各地、不赔款、不纳贡。明初,人们也的确好战、善战。可惜的是是明朝人的尚武之风,却没有保留多久。
上层社会裹脚的妇女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裹脚的“扬州瘦马”。一个民族的气质是由妇女决定的,一个以裹脚为荣的阶层,能生养得出尚武的孩子吗?
晚期明军才是不敢与满清军队野战的,因为明军野战必败。而农民起义军出身的李定国,因为没有受到上层社会风气的影响,保持着淳朴。他训练出的军队就在野战中硬杠满清的军队,还能凭实力战而胜之。
通过明朝及明朝以前的历史回顾,看得出汉朝是一道分水岭。汉朝之后,中原王朝的战斗力便不复从前了。其中原因,文化礼教的束缚、宗教思想的软化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