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为何长期限制汉人进入东北地区?(清朝满人为什么要永远禁止汉人进入东北?)

清政府为何长期限制汉人进入东北地区?

清朝满人为什么要永运禁止汉人进入东北?

对这个问题的说法很多,有说龙脉的,有说是阻止汉人进入东北寻宝的,各种说法多了。

我认为主靠谱的说法就是保护自已的祖传宝地,应为哪是根也是最可靠的退守之地,假入失去了根据地,一但战火燃起哪真的是无处可去了。

李自成只所以落了个四处奔逃,无处可去最后消失在了湖北的九宫山,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经营好西北的根据地,致使长途奔袭尾随而来的吴三桂及清军很容易的就把李自成赶出了西北,最后亡命西南,这就是经验教训。

综合元蒙古及李自成的经验,所以清朝满人就一直在巩固经营东北老根据地,以防止发生突发事变也好退守东北,不致于亡命天涯,所以为了防止汉人进入东北,清廷也是费尽了心计,并沿山海关外种植了一道以柳树为主的柳树林带,并严令禁汉人越过柳树林带进入东北地区。

随着时局的变化,加上受沙俄东进侵地的影响,柳林禁令也失去了作用,大批过山海关闯关东的人群也因此进入了东北地区,也就是这些闯关东寻宝的群体,为我们守住了大片的国士,不然的话沙俄就很有可能牧马在长城以外了,因为满族在东北人口并不是很多,面对来犯的沙俄入侵,他们根本无力低挡,挡住沙俄进入东北脚步的其实就是哪几十万闯关东的群体。

清朝满族为保疆固土,实施民族隔离政策,严禁汉人迁徙至东北地区,旨在维护满族文化纯正及巩固统治根基。

在说这个问题时候,我们需要知道,当时东北,不仅今天的东北三省。当时东北的领土面积,覆盖今天的俄罗斯远东、库页岛、西伯利亚在内的广阔河山。这些领土面积山川地势复杂,足足有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女真族在北宋和明朝末年的崛起,可以说依靠就是这一块广袤的土地。大家也知道,清朝的统治阶层是满清贵族,满清原来是女真族,发源地就在于东北。现在就分析,为什么大清在两百多年统计期间,都永远禁止汉人进入东北呢?

东北乃满清龙脉之地

清朝统治者是满族,满族发源和兴起于东北。所以,满清贵族都认为东北就是龙脉之地。大清对东北的封锁,是从风水角度去考虑。如果随便给汉人进入东北,会破坏满清统治的根基,使国运受到威胁和动摇。

如清朝初年,满清政府救灾东北设置了黑龙江将军、宁古塔(吉林)将军、盛京将军这三将军,在行政制度、管理方式和土地占有形式上和中原地区是截然不同的。在1644年,摄政王多尔衮就下令禁止汉人进入满洲的“龙兴之地”开垦荒土,这就是满清“禁关令”的由来。

由于东北是以山海关为界限,山海关以外就是关外,也就是东北。清朝政府就在山海关一带设立边墙,边墙大多数都是土堤,就是用土堆成的长、宽、高大约各三尺的土堤,在堤上每隔有五尺就插三株柳条。当这些柳树长大之后,就变为茂密地柳树林,发挥着边界线的作用。通过柳条边再加上驻守的八旗士兵,如同二十世纪的柏林墙,可以把一切闯入关东的汉族挡在柳条边之外。柳条边全长有1900余公里,由盛京将军管辖。

此外,清政府也在东北设立边墙和哨卡,划分为关内和关外,宗旨就在于限制汉人、朝鲜、蒙古人都去东北地区狩猎、采参、垦殖。如果非满族人去边外禁地开垦,必需持有所在地方政府印发的钞票,限时和限人进出入。所做一切,就是为了保护他们认为的“龙脉”。

清朝的“分而治之”政策

清朝为了加强统治,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把中国分为“内地十八省”、“蒙古”、“新疆”、“东北”等几个部分,并且使这些地区彼此处在一种互相隔绝的状况。如同蒙古被互相隔绝和限制迁移无法壮大一样,当时清朝统治初期,根基不牢固,全国还有着许多反清复明的势力。如果这些汉族势力与蒙古人联合共同反对满清,必然会威胁满清的统治。

最重要一点,就是康熙时候,沙皇俄国的势力也渗透到满清龙脉—东北三省和西伯利亚一带。当时康熙再平息内地的三藩之乱,所以在雅克萨之战中虽然战胜了沙皇军队,但还是在尼布楚条约中割让了西伯利亚东北几百平方公里土地给沙俄。康熙皇帝也担心,当时沙俄的强大是很难对付的。反清复明的汉人如果与强大沙俄军队互相勾结,那么大清面临着双重压力,很难稳固中原的统治,甚至最后连东北也会丢失给沙俄,面临着无家可回的状况。所以,防止汉人进入满清东北老家,都是清朝初年统治者必需注意的事情。在康熙年间,更是严禁汉族人踏入东北,违令者宰。

“闭关锁关”政策的延续

对东北边禁政策,在一方面也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继续延续。满清的祖宗女真人,一直都是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游牧渔猎民族。女真游牧渔猎民族依靠野蛮的武力统治了汉族人的中原,并且借着汉族的封建制度统治了两百多年。对东北的边禁政策,能把自己统治范围限在圈子里,防止一切外来势力与国内的反清势力勾结,使清朝愚昧的闭关锁关政策能够延续,直到1840年英国的枪炮把大清的黄粱美梦给打醒。

保持清朝腹地的安全,没有空旷的后方威胁

对东北边禁政策的实施,能使清朝统治腹地保持安全状况,没有一个空旷的可以威胁满清统治的后方。

古代中国,威胁中原王朝统治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和东北的渔猎民族。由于是东北地区,土地开阔旷远,地势复杂,容易形成一股入侵中原的强大势力。满清限制包括汉族在内其他少数民族入迁东北,能保持东北一直空旷无人烟,避免新的威胁势力产生。。

清朝统治的退路

满清统治者是接受前朝蒙古人的教训。满清是以外来民族身份统治汉人的中原,满清贵族也想着,如果万一在中原统治不下,可以仿效元朝元顺帝退回蒙古草原继续当皇帝的做法,可以回到东北老家,继续做称霸一方的东北之王。

所以,限制外人进入东北,也是清朝统治者一条退路。如果当时满清统治中国不成,东北又变为汉人的,那么满清贵族统治就是无立锥之地了。

禁止汉人进入东北政策的失败

对东北的封禁政策,是满清首推的基本国策。对东地区发展是有着阻碍作用,最终以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而告终。

在清朝统治中期的乾隆年间,由于八旗子弟兵的颓废和不从事生产,以至于负债累累。所以,乾隆皇帝也只能鼓励满清子弟回东北关外开垦土地,这样不仅能减少政府供养八旗子弟兵的财政支出,能够自给自足,也能起到保护国家领土的责任。但是,对于汉人闯关东乞讨生活的做法是严惩不贷的。

但是,在清朝末期伴随着帝国主义入侵,满清统治势力的衰弱。满清的东北限禁政策和与沙俄的《瑷珲条约》的签订,使黑龙江以北地区100万平方公里土地都被俄国人吞并。再加上满清从统治者到下层的全盘汉化,清朝朝廷对于大批汉人闯关东的行为也是默许的。

之后,在清朝末年,俄国人千里迢迢来到了远东一带,由于空旷与杳无人烟,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占领了黑龙江领域。之后,加上山东人和河北人冒险的“闯关东”,再加上张作霖用火车拉移民从关内到东北,使满清势力从东北逐渐衰退,变为汉人主宰的天下,不再是满清的龙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