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最终下场是什么?

张作霖的结局

首先说明张作霖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的。1928年6月4日下午5是,发生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乘专用列车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皇姑屯车站三孔桥时,火车被预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埋设炸弹者即日本关东军。

张作霖之死实际是当时中日关系的反映。在近代中日外交关系史上,东北始终成为矛盾焦点,张作霖作为当时东北奉系军阀头目,他的崛起、称霸与覆没直接关系到他对日本的认识变化,而他对日本的认识及态度变化又直接影响日本对华政策及其个人命运。

张作霖(1875-1928),字雨亭,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小洼屯的一个贫苦农家。他早年参加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1902 年被清政府招抚后任新民府游击马队管带;1907 年,他出卖辽西巨匪杜立山“立功”而被任命为奉天省巡防营后路统领,这是张作霖及其奉系军阀崛起的开端。1912 年 9 月 11 日,袁世凯下令对东三省的军队进行重点改编,奉天巡防营改为陆军第二十七师 , 张作霖升为师长,陆军中将衔,并成为实力派。张作霖权力欲望极大,为了谋求更高权力,审时度势,投其所好。他自从当上二十七师师长以后 ,欲求称霸东北,不仅需要北洋军阀的支持,而且还需要日本的扶持。

张作霖对日态度

张作霖对日态度上,既有依附妥协也有反目对峙。

1.从张作霖的对日依附妥协的角度来看,他是要通过日本人来达到其政治上的利益目的。

1916 袁世凯自封为洪宪皇帝,国内反袁浪潮四处高涨。随着袁世凯声势的衰落,奉天官场的形势也发生变化,尤其是段芝贵与张作霖的博弈也日愈激烈。张作霖趁袁世凯处于四面楚歌困境之机,采用联合排挤手段 , 驱逐袁的亲信奉天将军段芝贵回北京,并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夺取奉天将军(后改为督军)职位,并兼任奉天巡按使(后改为省长),成为奉天实权者。但张作霖并不满足于对奉天的统治,为了完成统一东北霸业,把权势扩张的矛头指向为北面的吉林和黑龙江。日本为了在东北谋取更多的利益,则采取继续支持张作霖的政策。1918 年,张作霖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在日本势力扶持下,控制东三省,成为奉系首领。统一东北后,张作霖并不满足于现状。

为扩大统治,1922 年,直奉战争爆发,结果奉系败退关外,5 月 10 日,北洋军政府宣布罢免张作霖本兼各职,两天后,张作霖在滦州宣布“独立”,东三省自治,改称奉军总司令。败退关外后,张作霖又得到日本的大力支持,比如1922年10月,日本将存于海参崴价值约一百万元的军火卖给张作霖。除提供军火外,日本还帮助张作霖扩建兵工厂,以满足奉军日益增长的军火需要。1924 年 9 月,张作霖借江浙战争之机,自任镇威军总司令,率兵进关,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由于准备充分,战略部署得当,加上冯玉祥的倒戈,张作霖很快把直系军阀打败,控制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因此北京政权实际上已由张作霖和冯玉祥联合掌控。随后,张作霖开始把持北洋军权,并于 1926 年被任命为安国军总司令。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当上梦寐以求的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其个人政治生涯达到顶峰。

2.张作霖抵制日本的控制和对中国的侵略

自从张作霖当上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后,其已成为北洋政权实际掌控者,个人对权力掌控的欲望越来越强。张作霖试图有意识地摆脱日本的束缚,逐渐由依赖变为自主。以修建铁路为例,1924 年以后,张作霖根据前交通总长叶恭绰的意见,成立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张作霖鉴于向日本借款筑路有损国权,决定集合四省财力建筑先后以自行筹款方式,限制日本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掠夺东三省财富。1927年6月27日,田中义一首相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该会议主要议题是商讨如何侵略中国、对付张作霖和解决满蒙问题的方法。江藤丰二携带东方会议制定的“满蒙铁路计划”来到东北。张作霖阅见明确表示不能接受,但江藤丰二洞悉张作霖害怕日本支持国民党蒋介石的心理,不断进行威胁恐吓,最终使张作霖在《满蒙新五路协约》上签字。“在签约过程中张作霖耍了一计谋,他在签约上只写了个‘阅’字,并没有签上自己的姓名,这是张作霖为后来撕毁条约留下后路。”

日本对中国及张作霖的态度

日本对中国东北觊觎已久,尤其是明治维新时期天皇睦仁在《安抚万民之宸翰》中明确提出日本基本国策就是“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 1894-1895年发生中日甲午战争,结果清廷战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其中条款包括“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其后因为俄、德、法三国干涉,日本割让辽东半岛的目的没有实现。但日本侵略中国的步伐却没有终止,八国联军侵华是日本积极出兵,1915年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战期间,欲图独霸中国。按照“大陆政策”的计划,日本不断扩大其侵略野心。日本相对中国,土地面积小、人口少,经济、军事势力毕竟有限,要实现侵略中国的目的,就不得不采取“以华制华”的策略,在中国寻找代理人,张作霖即被选为代理人。可以说,日本和张作霖是相互利用,当张作霖无法满足日本的侵华要求时,自然会被替换掉。到1927年以后,张作霖北洋政府衰亡已成定局,日本已寻找到新的在华代理人,并将目标锁定在反共反苏和承认日本在满蒙特殊利益的蒋介石身上。因此,日本当局认为张作霖已无利用价值,最终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事件中殒命。

至于张作霖的下场惨不惨

当然惨了,惨至丧命。张作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权威,日本对其扶持是离不开的,这也正是张作霖再三提倡中日友好采取亲日政策的原因,其目的就是和日本相互利用交换利益。但从张作霖个人情感上来讲,张作霖毕竟是中国人,其内心里还是受中国传统思想——民族气节的影响。虽然张作霖一系列行态是以维护奉系军阀的自身利益,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试图捍卫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意念。尤其大是大非面前,张作霖确实显现出一定的民族气节,譬如日本打算在奉天省临江设立领事分馆,被张作霖拒绝;禁止日本在奉天发行日文版《盛京时报》;跟日本人签订的条约不予兑现等等都能体现出其本能的民族气节。由于张作霖一而再,再而三不履行承诺,最终使日本人对其失去耐心。日本便于1928年6月4日制造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一代枭雄张作霖就此殒命。从张作霖捍卫民族利益的角度看,张作霖被炸死的下场是值得我们赞赏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