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到三国,可以任意选择三个文臣、三个武将,你会选谁来征战天下?(穿越三国选择文臣武将,助力创业霸业)

穿越三国选择文臣武将,助力创业霸业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如果让我穿越到三国时代,我也是一定想成就一番宏图霸业的。而建功立业需要人才,飞扬来到三国,一定会选择以下三个文臣三个武将:

一、诸葛亮

正所谓:文臣提笔安天下,武将上马定乾坤。想要平定天下,一统神州,一个全面而卓越的智囊团必不可少。我选三人,选诸葛亮用其略,选周瑜用其效,选鲁肃用其平。

诸葛亮用其略,略乃是指“战略”。在正史中,实际上诸葛亮并不是“多智近妖”,陈寿评价他“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也就是说,诸葛亮最突出的才能,其实是战略眼光和治世才干,军事谋略他并不擅长,他其实是堪比萧何、管仲一类的战略规划和管理人才。

“三分天下诸葛亮”,历史上因为诸葛亮的战略,一开始毫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最终得以三分天下,诸葛亮的战略眼光可见一斑。倘若我能请诸葛亮出山,首先他可以根据我的情形与天下局势,为我制定一套长期战略。以诸葛亮非凡的战略眼光,按照他的这一套战略实施下去,成功的可能性必定很大。

此外,之后,我还可以把内政全部交由诸葛亮,也就是说用诸葛亮为宰相,以他的治世之才和事无巨细,“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一定会导致政治清明、民心归附,大后方一定是安稳无比的。再者以诸葛亮之忠诚与公正,我可以毫不担忧他有反叛之心、谋私利之举,能得诸葛亮如此卧龙之才,我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开疆拓土上。

二、周瑜

在乱世之中,不断开疆拓土、扩大势力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诸葛亮为丞相,战略方针和内政治理都已不用担心,这个时候,我就还需要一个军事能力和执行力强大的帅才,而我的三军大元帅非周瑜周公瑾莫属。

汉初大将军韩信,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三国的周瑜,亦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的军事才干和执行力,就是最让我看中的“效”。历史上,周瑜四处征战、战无不胜,几乎为东吴打下了半壁江山。把我的三军全部交到周瑜手里,让他统军对外征战,我是非常放心的,而且以周瑜的“高效”,我统一天下的步伐必定会大大加快。

也许有人会说,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可能会不和,但这其实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志》中记载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也就是说他气量很大、有容人之量,并且我让周瑜当兵马大元帅和国家总理诸葛亮平起平坐,就算他们之间有竞争,我也能合理地利用他们的竞争来更好地治理天下。

三、鲁肃

鲁肃用其“平”,“平”指的是平和与大局观,他能很好的调和各方关系,这是鲁肃最突出的优点。周瑜虽然能统御三军对外征战,但是他有点过于激进了,而鲁肃恰恰能弥补周瑜到这一缺点。

当我派周瑜对外用兵时,可让鲁肃为军中参谋,他们两人本身关系就好,又优势互补,这样一来,我的大军必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算可能小有挫败,也不至于大败溃输。

武将是一柄利剑,一定要足够锋利,一出手就能披荆斩棘,不出战也能威震一方。所以,武将我选三人,选赵云用其忠勇,选张辽用其智勇,选张飞用其猛勇。

一、赵云

赵云这柄利剑与一般的利器不同,他外有剑鞘,因而平素温和沉稳,出鞘时又锋利无比、锋芒毕露。

“长坂坡救主”,赵云的胆魄和忠勇之自然毋庸置疑,最难能可贵的是,赵云“执事有班”、顾全大局又温和可亲,而且在忠诚度上绝对是百分之百,与历史上刘备的安排一样,我会让赵云当国防部长,主要和诸葛亮一起坐镇后方。有诸葛亮和赵云这一文一武在大本营,无论我身处何地,都不用担心后院起火。

二、张辽

张辽的智勇,也是毋庸置疑的,最好的表现便是历史上的合肥之战。当时,曹操正率大军进军汉中讨伐张鲁,在东边只留了七千余人让张辽、李典等驻守合肥防备孙权。果不其然,孙权就趁机发兵十万围攻合肥。曹操的指令本来是以守为主,但是张辽看到了敌我差距之巨大,认为如果等孙权合围成功,他们七千余人必定守不住,就立即下决断,趁孙权的兵势未稳,先发起进攻。

于是,张辽组织了八百人的敢死队,率先对孙权发起了进攻,他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一度冲到了孙权跟前,让东吴的十万大军震撼不已,打不下合肥,孙权只能撤退。没想到孙权南撤时,张辽又率骑兵杀出,几百人追着东吴几万人打,还差点又抓住了孙权。

后来张辽病重,孙权依然非常忌惮,告诉东吴的诸将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可见张辽对东吴的震慑力之强。

因此,以张辽之智勇,既能为做破敌利刃,又可当国之藩篱:对外征战时可让他在周瑜之外独领一军,出奇兵破敌;没有战事时,又可以让他镇守边关,威慑敌国。

三、张飞

以张飞在历史上的表现,用“勇猛无敌”这四个字来形容毫不夸张,这一点大家都非常清楚不必赘述。但是,张飞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暴而无恩:

他的性情过于暴躁,喝完酒发起疯来,就随意鞭挞手下,但是过后自己却又不记得了,将被鞭打的人又安排在自己的左右。最终,张飞就是惨死于被他鞭打过的小兵之手,一代猛将落个这样的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不过,在我的麾下,张飞决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三国志》记载,张飞并不是单纯的暴而无恩,他是“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因此,我会任命张飞为周瑜手下的第一部将,而且让鲁肃在一旁时时提醒他。以周瑜和鲁肃的才华与人品,“爱敬君子”的张飞对这两人肯定是钦佩服从的,在他们的监督和劝导下,张飞也一定能够充分发挥他冲锋陷阵的勇猛,成为周瑜用兵时可以调配的一名猛将。

对于一个领导人来说,无论是领导一个国家还是管理一个企业,知人善用绝对是最重要的才能之一。如果让你穿越到三国,你会选择哪三个文臣,哪三个武将?并且,如何的合理地安排和任用他们呢?

"歪读三国:书读得少君的非主流解读,揭示三国历史中有趣的故事!”

歪读三国:如果我穿越,会发生以下事情,我要选以下几个人!

建安元年,琅邪宫上师于吉逆练《太平清领书》,及误,天地变色,乾坤倒转,乃降异人“书读得少”于世。

“书读得少”自称未来氏,字明瑾,不知何许人也。然雄姿英发,雅量高致,卓尔不群,喜吟《好汉歌》,常自比嬴政、韩信。于是名士相附,群雄归心,女子倾慕。

建安元年,“书读得少”迁长沙。同年,长沙太守张羡与刘表不和,乃举本郡及零陵、桂阳、武陵三郡叛刘表。因“书读得少”素有贤名,羡亲诣之,曰:少公高才,羡久仰矣。今刘表无道,黔首倒悬,羡等起事,为情势所迫也,愿与少公共襄义举,北击刘表,以分荆襄。“书读得少”谢曰:“明公相邀,不敢不从,但瑾山野之人,但求苟全性命而已,不求闻达于诸侯。”羡再三相邀不得。

“书读得少”乃集乡勇数百人,筑坞自保。

是年,刘表遣兵攻长沙,不下。相持间,“书读得少”披甲持矛,率乡勇攻入长沙府衙,高呼“杀贼”,斩张羡。长沙既下,零陵、桂阳、武陵望风而降,荆南大定。刘表乃拜“书读得少”领长沙太守。

建安三年,居巢长周瑜自袁术出,以“书读得少”有贤名,奔长沙。“书读得少”闻瑜来,倒履相迎,携瑜手曰:“吾得公瑾,如鱼得水矣!”乃以周瑜为长史,共决诸事。

建安六年,刘备为曹操所败,奔荆州,表命其屯新野。“书读得少”谒见之。谈数日,备及关于、张飞、赵云等为其才略折服,感己之奔波狼狈,一事无成,乃拜“书读得少”为主上,甘为驱使。

同年六月,有南阳诸葛村夫名诸葛亮者,闻“书读得少”贤名,由是来访,时“书读得少”与周瑜并、关、张、赵等于道吾山BBQ,不得见。7月,亮复访之,时“书读得少”与周瑜并、关、张、赵等于怡红院听曲,又不得见。8月,亮至“书读得少”府衙久候,乃得见。“书读得少”于诸葛亮相谈良久,言及先取荆襄,后进益州,待天下有变,自军出秦川,可定天下。诸葛亮称善不已,由是入“书读得少”幕僚。

建安七年,曹操令夏侯惇、张辽攻南阳,贾诩为随军长史。“书读得少”令刘备拒之。将行前,“书读得少”以锦囊授刘备,谓:“贼来乃发”。及至博望坡,拆锦囊观之,乃设伏兵于山内,立营当道。初交战,刘备诈败烧营而退,夏侯惇等以刘备数败而轻之,及追,伏兵四出,夏侯惇打败而逃,刘备执张辽、贾诩等,押至长沙。“书读得少”亲释二人缚,言语抚慰。二人感“书读得少”恩惠,又服其才略,乃降。

“书读得少”据长沙,兴水利、励农事,通商业,兼修甲兵,零陵、桂阳、武陵三郡不安,以为将图己,乃寻衅联军来攻。“书读得少”令周瑜督诸军,大破之,于是以关羽取零陵,张辽攻桂阳,赵云破武陵,一鼓而下。

当是时,“书读得少”拥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之地,沃土千里,带甲数万,兵锋直抵襄阳。刘表自知不敌,乃开城献土,上书朝廷,自辞诸爵职,举“书读得少”为成武侯、镇南将军,领荆州牧。

初,“书读得少”知晥国潜山氏乔公有二女名大乔、小乔,乃遣媒娶之,情甚笃。

尚书令荀彧对丞相曹操曰: “‘书读得少’异人也,雄才大略,威震江表,兼有孔明王佐之才,周瑜万人之英,贾诩智计无双,协理中枢;张辽、关羽,赵云并作爪牙,统军于外。大乔、小乔琴瑟和鸣,后宫充实。益早图之,久之难抑矣。”曹操深以为然,欲征荆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