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基本上都是东吴打的,那孙权又何必跟刘备联盟呢?(孙权为何与刘备联盟:地缘政治与政治利益的考虑)

孙权为何与刘备联盟:地缘政治与政治利益的考虑

广义的赤壁之战包括两场大战: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

赤壁之战是以周瑜的3万东吴军队为主力,刘备的2万军队为辅佐,周瑜是联军的总指挥,周瑜击败曹操的谋略也是周瑜手下的黄盖提出诈降计+火攻计,与刘备无关,赤壁之战的全部功劳基本上都是东吴军队的,刘备的2万人马没有起多大作用,仅仅是跑了个龙套而已。

南郡之战同样是以周瑜手下的3万东吴军队为主力,刘备只是把关羽和张飞借给了周瑜,其中关羽负责绝北道,张飞负责攻城,同时周瑜各拨付了两千军队给刘备,在南郡之战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刘备却带着自己的人马去打荆南四郡了,算起来,南郡之战刘备所属的军队基本上没有参与,只有关羽和张飞参与,因此南郡之战也是周瑜独自打下来的。

周瑜

这样算起来的话,刘备军队在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都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看起来孙权击败曹操有没有刘备那2万人影响并不大,那么事情的真相如何呢?孙权为什么要跟刘备联盟呢?

孙权之所以和刘备联盟,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鲁肃的战略。

鲁肃是东吴的战略规划师,也是孙权在战略上最器重的人,在得知曹操南下的消息后,鲁肃敏感地认识到将要出大事,当时荆州牧刘表病重,刘备客居樊城,曹操率领主力南下准备攻打荆州,鲁肃认识到局势将会发生大变化,原本战火还没波及到东吴,但鲁肃主动向孙权提出要到荆州看一看,如果荆州内乱,鲁肃认为东吴可以趁机攻打荆州,夺取地盘,如果荆州统一与曹操作战,那么东吴可以坐观形势。

鲁肃是个很有眼光的人,在局势将要发生变化前,就能意识到时局对自己一方的影响,提前作出规划,当鲁肃前往荆州的路上就得知刘表病死,继任荆州牧刘琮投降,刘备向南逃走的消息,原本鲁肃准备赶往襄阳的行程已经变得不可能,因此鲁肃决定去江陵会刘备。

鲁肃与孙权

鲁肃继续前进,刘备在长坂一战被曹操打得大败,因此改变路线,不再前往江陵,改为到夏口投靠刘琦,鲁肃因此也改变行程到当阳找刘备,鲁肃见了刘备之后,有意联合刘备共同抵御曹操,这也是东吴政权首次有意向与刘备联盟。

鲁肃为什么要联合刘备?

这是鲁肃的战略思想所决定的。鲁肃早在公元200年就一个榻上对的战略规划提供给孙权,这是东吴政权最早的战略,鲁肃在榻上对中提出汉室不可兴,江东政权当下应该是稳妥发展,待机而动,与北方的曹操、荆州的刘表三方鼎立。

鲁肃原来认为刘表可以做为一方势力存在,现在刘表死了,他的继承人投降曹操了,荆州唯一可以联合的就只有刘备和刘琦了,鲁肃最早提出与刘备联合时,并不知道刘备有多少人马,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想要准确知道刘备有多少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人马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刘备在荆州多年,很得人心,联合刘备也能争取荆州民心,所以鲁肃决定联合刘备。

诸葛亮出使东吴促联盟

鲁肃在出发前肯定跟孙权提过联盟荆州势力共同抵抗曹操的战略,否则以鲁肃的地位,他不可能做决定擅自联盟刘备,是鲁肃向孙权建议联盟刘备势力共同抗曹,这也是孙权最早的联盟刘备的思想来源。同时,鲁肃联盟刘备的战略与诸葛高隆中对战略不谋而合,这也是双方联盟的一个原因。

二、东吴的地缘政治

整个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势力,除了孙权的江东集团之外,在曹操南下荆州之前,就只有刘表势力,现在刘表病死,能够代表荆州的投降势力已经胁迫刘琮投降了,荆州的抵抗势力只剩下刘备与刘琦。

换句话说,孙权如果不需要联合外来势力,那倒没有问题,如果孙权感觉自身实力不够的话,能够联合的外来势力就只有刘备和刘琦,其他势力根本帮不忙,比如刘璋、张鲁、马超这样的势力,根本帮不了孙权,只有刘备离孙权最近,也是最方便联合的势力,这是江东的地缘政治所决定的。

诸葛亮与鲁肃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原因就是:刘备与刘琦的驻地是江夏郡,江夏郡就是今天湖北省的武汉市,这里是与东吴的交界处,如果孙权打算投降曹操,那当然没有必要联合刘备,如果孙权打算抵抗曹操,那么刘备就是唯一的联合对象。

再说了,刘备的驻地在江夏,如果孙权不联合刘备的话,曹操一旦灭亡了刘备,马上就进入了孙权的地盘,对孙权来说,江夏郡放在刘备的手中比放在曹操的手中安全多了,同时江夏郡可以作为曹操集团与孙权集团的缓冲地区,曹操不可能越过江夏郡去攻打孙权,因为曹操与孙权之间隔了一个刘备。

三、孙权的利益与决策

孙权联合刘备的政治利益远远大于孙权不联合刘备的政治利益。

如果孙权不联合刘备,那么刘备投降了曹操,或者被曹操所灭亡,那都是孙权的政治利益受损,孙权与刘备的关系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当然要联盟刘备了。

孙权与刘备

在刘备逃到夏口,诸葛亮随鲁肃到江东见孙权前后,孙权集团就已经决定了是投降曹操还是抵抗曹操的问题,孙权在鲁肃和周瑜等人的劝说下,选择了抵抗曹操,当然从孙权本人的政治利益来说,只有抵抗曹操,才能保证孙权本人的利益,孙权投降只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点鲁肃已经跟孙权说明了。

那一年的孙权只有27岁,不仅血气方刚,而且雄心大志,孙权不是刘琮,孙权掌控政权的能力远远大于刘琮,甚至大于刘表,一个权力欲望如此强烈的孙权是不可能选择投降之路的,从孙权的内心来说,他也倾向于选择抵抗曹操,再加上鲁肃与周瑜的建议,孙权最终决定了抵抗曹操。

孙权既然选择了抵抗曹操,那么所有曹操的敌人自然就是孙权的盟友,从理论上来说,即使孙权不联盟刘备,两人也是天然的盟友,如果可以联合刘备,双方抱团抵抗曹操,为什么不联盟呢?孙权单独对付曹操,肯定要比联盟刘备一起对付曹操的难度大。

孙权决定联盟

所谓的政治,就是联合一切盟友打击敌人,孙权联合刘备不在于刘备手下有多少士兵,而在于政治结盟,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打击敌人,才是政治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孙权的政治决策。

孙权选择联盟刘备是在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前,就确定好了,至于刘备在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中的表现如何,那都是两方已经结盟的状态,无论刘备表现如何,两方已经是盟友了,所以孙权并不是以刘备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来决定是否联盟,而是出于政治利益来考虑的。

赤壁之战前,孙权不得不与刘备联盟的原因及其内部考量

赤壁之战前,孙权必须要和刘备联盟。因为他当时的情况也不比刘备强多少。

刘备在当阳被击败后,诸葛亮到柴桑拜见了孙权,并向孙权极力陈述共同抗曹之事。不过即便诸葛亮说破了天,也没有用。因为就以当时的情况看,曹操是冲着刘备来的,并未表露要打江东的意思,孙权和江东集团没必要蹚刘备这摊浑水。

但事情就是这么巧。正当江东集团开会研究是否要与刘备结盟时,曹操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了江东。信的内容大致是说:我一南下,刘琮小儿就怂了,现在我麾下有八十万水军,想跟你孙将军盘盘道。

曹操写这封信,本意可能就是想在世人面前嘚瑟嘚瑟,顺便恐吓江东集团,让他们在刘备的问题上别多管闲事!否则惹急了,连江东一块削!并没有真的要揍江东的意思。

但是,曹操丢过来的信,内容太霸道了,颇有把江东一勺烩的意思。

于是江东集团的人在看到信的内容后,立刻就慌了。迅速分成了两个派别——人数占压倒性的是投降派和人数不多的主战派。

孙权看到大多数人选择主降,尤其是当年扶他上位的张昭也主张投降,他的心态和投降前的刘琮一样,哇凉哇凉的。他很明白江东士族的小算盘是什么——无非就是大家都是体面人,换了主子也不耽误他们照样吃香的喝辣的,而抵抗的胜率太低了,没必要拿身价去赌博。

当时,鲁肃看到孙权在犹豫什么,就对孙权说道:别听他们胡扯,他们投降了,照样可以当官,而你投降了,你能得到什么?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又不是为了你。你为什么要把你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上?

孙权听了鲁肃的话,想想也对,这才稳定了心态,决定抗曹。

但这个时候,孙权还有两个问题待解决。

首先,曹操是要抵抗的,但派谁去抗呢?

第二,就以江东当前的形势来看,大多人都主张投降,这帮人肯定是靠不住的。孙权哪里还敢让他们出兵配合自己一起抗曹?如果这帮人中的某些人和曹操里应外合,阵前倒戈了,这仗还怎么打?而单凭孙权个人的那点家当,又能不能打赢曹操呢?

关于第一个问题,好说。周瑜就是现成的抗曹元帅。另外再派程普、鲁肃协助,孙权想凑出一套“前指”班子,问题不大。

但第二个问题,就不好办了。因为曹操的兵力大概在25~30万左右,江东属于孙权自己的兵马,只有大约5万人。而现在大战一触即发,孙权去哪里扩充人马呢?

所以这个问题让孙权头疼不已。

不过,正当孙权伤脑筋时,他想到了刘备。

前番诸葛亮来游说时,说了刘备手上大约还有两万兵,孙权对此还有记忆。而且刘备伤曹操伤的深!他是绝对不可能投降曹操的!

虽说,刘备那点家当不够看,但现在孙权也没别的选择了。既然要跟曹操死磕到底,放屁还得添个把风的呢!多个帮手总是好的。

于是,孙刘联盟就此便定下了。

这里要注意了。当时的孙刘联盟,不是整个江东集团和刘备的联盟,而是“江东集团中的孙权系与刘备的联盟”。实际上周瑜带到赤壁的兵马,都是孙权系的兵马。其它拥兵自重的江东士族,并没有出兵助战。

而且周瑜出兵前,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周瑜对孙权说:“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

啥意思呢? 周瑜表示,你一共有五万孙家的铁杆部曲,都给我吧,对面确实不好打。

后来孙权咋回应的呢?

孙权搂着周瑜说:五万精兵确实不好凑,但我已经给你选好了三万精兵,且船粮战具全都备好了,随时能走。你和程普、鲁肃先过去,后续援兵我再给你派。能打赢最好,打不过就退回来再说,到时候我亲自跟那老贼决一死战!

孙权这么安排是啥意思呢? 一般来说,有两种解读。

一是认为孙权不信任周瑜,他要留一手。让周瑜先去试探,打赢了,他坐收渔利。

二是认为孙权手上确实兵力不足,三万精兵都拨给周瑜了,他手上必须还得留点本,不然无法震慑江东的投降派。如果孙权当时一点家当也不留,或者他亲自带队去赤壁,可能江东的投降派直接就造反了。到时候,抗曹不成,连家也没了。

这两种解读,不管是哪一种,归根到底都指向了一点,那就是孙权当时能派到赤壁与曹操死磕的兵力不多。

因此总的来说。别看后来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的功劳,但就赤壁之战前的态势来看,孙权当时还真没有自大,瞧不起刘备的资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