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三国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三国演义外,探索背后的政治意义与局势变化)

赤壁之战:三国演义外,探索背后的政治意义与局势变化

提到赤壁之战,任何对三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陌生,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这场战役奠定了日后天下三分的基础,而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赤壁大战也绝对堪称以少胜多、运筹帷幄的典范。

关于赤壁之战,除了《三国演义》之外,后世也有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不管是战役本身还是参战双方势力,都永远不缺少话题。那么,我们该如何以今人的视角去评价这场战役呢?今天有书君抛开战争的过程,另辟蹊径,从战役前后的形势变化,去重新回顾赤壁之战的独特意义。

战前背景

赤壁之战之所以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是因为这场战役的时间节点非常独特,在战前,整个华夏大地的局势是非常微妙的。

首先,曹操已经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北方,自然要把矛头指向长江以南,追求全国的统一。

当时,曹操的硬实力毫无疑问有绝对优势,以至于东吴的很多将领都出现畏战和投降的情绪,因此,从曹操的角度来说,南下的战略思想是没有问题的。

而孙刘联盟,孙权只是占据江东一方,刘备更是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双方的结盟,更多是被形势所迫的一种选择,所谓唇亡齿寒,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其中一方被曹操消灭,那么另一方也没法存活。

战后局面

如果赤壁大战的胜者是曹操,那么十年之内,或许他真的可以称帝,可惜历史从不允许假设,在诸多的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孙刘联盟创造了战争史上完美的以少胜多案例。

赤壁之战的影响,并不只是在于这场战役本身,不只是战斗过程对于曹操军队的损耗,而更应该去观察战后的局势变化。

最核心的变化,就在于荆州的归属。战前,刘琮率部投降,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荆襄九郡及其麾下的战船,可在赤壁大败后,曹操不得不退军,孙刘则趁机把荆州剩下的城池给分割掉。

其中,刘备是最大的获益方,占据了荆州的大部,而这也成为孙刘联盟日后分裂的一个诱因,同时,刘备以此为根据地,又进一步攻占了益州和汉中。孙权也得到了充足的喘息和扩张时间,整个东南区域,彻底成为了东吴的囊中之物。

在赤壁之后,曹操再也没有机会一举灭掉其中一方,而孙刘本身的实力,也不足以反攻曹操,由此,天下三分局面慢慢形成。

因此,把赤壁之战看作东汉末年几十年纷争的一个分水岭毫不过分,战前,是群雄争霸,战后,则是三家抗衡。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赤壁鏖战:三国鼎立局势的决定性战役

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在消灭袁绍,统一北方之后,又挥军南下,打算统一全国。

这时,占据荆州的刘表刚刚死去。他的次子刘琮继位,在曹操大军的威慑下,投降了曹操。原来投靠刘表的刘备则与刘表的长子刘琦一道,率领大约两万左右的兵力,退守夏口。

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万的大军(实际只有二十多万),自江陵沿江东下,直逼夏口。刘备的情况十分危急,派了诸葛亮到江东去联合孙权,共同抗曹。

孙权懂得,如果荆州为曹兵占据,江东也难保全,鉴于这种形势,他同意派大将周瑜、程普、鲁肃等率军三万与刘备联合,共同抵抗曹兵。

曹操的大军自江陵顺流而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声势十分浩大。曹操自以为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打败刘备乃至孙权不成问题。事实上这时曹操的军队虽有二十多万,可是其中就有七八万人,是刚刚投降过来尚怀疑惧的荆州水兵。而从北方来的兵士,长于陆战,短于水战,在长江用兵,相当不利。加上远来疲敝,不服水土,生病的很多。再加上刘琮初降,荆州民心未定,后方很不巩固。所以尽管曹操善于用兵,但赤壁战前的形势,处于不利的地位。

曹操的军队和孙、刘联军在赤壁相遇,初战不利,退往江北,隔江与孙刘联军对峙。曹操鉴于北方军队不惯水战,下令用铁索把战舰连锁在一起,以便兵士在船上行走如履平地,这就给了孙、刘联军采用火攻的机会。曹操本想利用优势兵力,一鼓而下,打败敌人。现在被迫采取守势,实际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相反的,孙刘联军却土气旺盛,积极求战,准备火攻。一天夜里,东南风大起,周瑜的部将黄盖假称投降曹操,带了十艘艨艟斗舰,里面满载着灌了油的柴草,顺着风势直向曹营驶去。看看离曹营不远同时燃起火来,迅疾地向曹操的水军船舰冲去,火烈风猛,剎时间,曹军船舰就被燃烧起来。那些船舰因有铁索连锁,仓促间无法拆开,一时烈焰冲天,曹操的水寨化成了火海。会儿工夫,曹军岸上的营寨也被燃烧着了。曹军人马烧死溺死的不可胜计。孙、刘联军分水陆两路乘势进击,曹操遭到了惨重的失败,加上瘟疫、饥饿,曹军死掉了一大半。

赤壁之战后,全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曹操经过这次挫败,退回到北方,势力局限在北部中国,再也无力南下。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掉汉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建都洛阳。

刘备通过这次战争,乘机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地方,取得了立足之地,随即又向西发展,夺取了刘璋的益州。曹丕称帝的次年,即公元221年,刘备也自立为皇帝,国号汉,建都成都。

孙权经过这次战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势力得到了巩固,力量比前更加强大。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魏、蜀、吴三国。

三国鼎立的局势出现后,战争虽然仍旧继续进行,但是由于各国统治者都比较注意各自统治区内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所以这时比起东汉末年那种由子军混战所造成的“出门无所见,自骨蔽平原的局面来,湘对地讲要好得多。“赤壁鏖战”,就是指的这一次对三国鼎立局势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