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忠臣,一念权臣。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既是忠臣又是权臣?(长孙无忌:从忠臣到权臣的坠落)

长孙无忌:从忠臣到权臣的坠落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无上殊荣,反之则万劫不复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和唐高祖时期两朝宰相,他是太宗文德皇后的亲哥哥,高宗李治的亲舅舅,既是功勋又是国戚。

但他却从一个忠臣变成了权臣,甚至被人骂作奸臣。

是什么原因让长孙无忌落得如此狼狈不堪的下场?

长孙无忌的上半生是忠臣

他24岁时跟着20岁的李世民打天下

9年后,李世民称帝,长孙无忌也位及宰相。

虽然手中有了权力,但长孙无忌的心态却是如履薄冰,警钟长鸣。

刚得到任命时,长孙无忌一再恳请辞去相位,还让长孙皇后和高士廉等人从中劝阻。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想让这些功臣世袭爵位,也被长孙无忌拒绝。

他认为“后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宪,自取诛夷”,此举危害国家社稷,李世民后来也作罢。

不难看出,长孙无忌时刻都以国家为重,而且懂得避嫌。

但是他在高宗执政时期却又是另一番姿态。

李治登基后上朝问政,群臣无一人发言,大家都在看长孙无忌的脸色。

长孙无忌说没有大事,其他人便闭口不言。

永徽二年(651年),李治单独询问长孙无忌,官员处理案件时多讲情面、走后门,有没有这回事?

长孙无忌则答,徇私枉法肯定没有,但是讲人情是人之常理,避免不了。

什么是情面,要怎么讲?无外乎贿赂二字。

当朝宰相公然承认贿赂的合法性,李治却不敢多说一句。

唐朝的天下仿佛已经是长孙无忌的天下,而李治就连娶老婆也要看舅舅的脸色。

永徽五年(654年),李治要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昭仪,带头贿赂持反对意见的长孙无忌。

李治连夜送去十车财宝,还提拔了长孙无忌的三个庶子。

但长孙无忌收了礼,却不办事。除了这些,长孙无忌还陷害忠良,为了稳固地位,他害死了当年竞争储君之位的李世民三子李恪。

处处受到压迫的李治不得不想办法除掉这个专权的舅舅了。

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封后,李治把长孙无忌的同伙诸遂良贬到了桂林。

被剪除羽翼后,长孙无忌成了任人宰割的孤臣。

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被牵连到一桩谋反案中,定罪后被流放。

长孙无忌谋反了吗?并没有。

但这并不影响李治给长孙无忌定罪,因为在李治心中,早在他登基的那一天,长孙无忌就反了。

这其实与他的个人经历有莫大的关联。

长孙无忌的早年生活可谓跌宕起伏,他是隋朝名将长孙晟的儿子,家境十分富裕,还有很可观的政治前途。

然而长孙晟死后,16岁的长孙无忌和妹妹被赶出了家门,不得不投靠舅舅高士廉过活。早年的磨难让长孙无忌更能体会生活的艰辛和不确定,所以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十分强烈,这种性格养成对他后面的政途影响巨大。

当李世民拯救他于苦难中,带他从谷底直跃巅峰,这种感觉会让卑微又倔强的小人物终身难忘,他必然会鞠躬尽瘁,所以他誓死效忠李世民。

但是,情况却在贞观十七年(643年)发生了变化,因为东宫出事儿了。

太子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如果李承乾能继承大统,长孙无忌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但是李承乾却被废了,长孙氏的地位岌岌可危。

当时长孙皇后的二子李泰是最佳人选,但长孙无忌和李泰却很少往来。

李泰自有他的小帮派,大部分为功臣之后,和长孙无忌这样的元老并非同类。

长孙无忌太知道失去权力是什么滋味了,被赶出家门、寄人篱下的日子又浮现在脑海。于是他引导李世民改立了最小的亲外甥李治。

这件事对长孙无忌影响很大,他不但保住了地位,还发现了权力的妙处。

其实李世民并不满意李治,他甚至还想立杨妃之子、李恪为太子,但是他没有,为什么?

其一,李治虽然性格软弱,但却仁孝,大唐需要守成之君,何况有长孙无忌辅佐,李世民放心

其二,如果改立没有元老支持的李恪,风险太大,容易复制“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世民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这个

其三,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同情心泛滥,他们是“布衣之交”,他不舍得让长孙无忌在晚年遭受不测。

新君继位第一件事就是大洗牌,如果李恪上位,长孙无忌绝对没有好下场。李世民深知政治的残酷,所以他不忍心这样做。

诸多因素下,李世民立下了李治,而这件事过后,长孙无忌的心态也彻底变了。

李世民对他的退让和妥协让他自以为是地认为,没人能阻止他。

他开始变得张狂,甚至还把李治看成乳臭未干的小子,不知他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长孙无忌把自己当作有“监护权”舅舅,却不把自己当作人臣。

试问哪个皇帝能容忍自己对权力的失控,永远活在别人的掌控之下?

即便皇帝是他亲外甥,但是逾越君臣之礼,玩弄权势,就是长孙无忌最大的败笔。

长孙无忌的败在于他过于卑微又自负的性格,也在于李世民对他的一念之仁。

如果把长孙无极的政治生涯划成不同阶段,那么李治被立为太子就是分水岭。

在这之前,长孙无忌是忠臣;在这之后,他变为了嗜权的魔鬼。

可能长孙无忌劝李世民改立李治,是单纯为了活命,但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的做法就是欲望的升级。

他不想只是活着,而是要活得不再心惊胆战,活得无人可挡。

这就是魔鬼,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人存在呢,太异想天开了。

伊尹:一念忠臣一念权臣,几千年谁能比肩?

一念忠臣,一念权臣,个中翘楚当属“伊尹”。

对于这个人,可能会有些陌生。但是鹿小宝这个人,可能就非常熟悉了,在《鹿鼎记》里边有这么一句台词,说“鸟生鱼汤”,说的就是“尧舜禹汤”,是上古时代最著名的四位帝王天子。

而伊尹正是出生在商汤这个时代,而关于他的出山说法有两个。第一个说法就是“伊尹负鼎,还有一个就是“五聘而出”,诸葛亮是“三顾茅庐”,伊尹比他还要多两次。

我们首件来说一说“伊尹负鼎”,据载“……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这个说法就是伊尹主动出击,找商汤去应聘,我们现在应聘带着简历,而伊尹是背着个鼎去的。见到商汤后,用烹调滋味比喻施政方法来劝说商汤,后来就被商汤给录用了,用心辅佐商汤,成就了一段佳话。所以在后世,就以此典表示寻求机遇,以得帝王赏识、任用。此典还有“伊尹佐治”、“荷鼎自进”、“负鼎谒成汤”、“印以负鼎佩”、“尹屈烹饪”这几种典故,意思相差不大。还有人称他说是厨师的始祖,关于这个说法争论就大了。

另一个说法和这个就南辕北辙了,上一个说“伊尹负鼎”是自己去应聘的,而另一个说法,商汤自己请的,商汤前后请了五次,才出山辅佐商汤的,据载“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诸葛亮“三顾茅庐”给刘备弄了个“隆中对”,而伊尹给的就是治国之术和治国之道。

刘向别录曰:“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图画其形。”

【索隐】:按: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九主者,三皇、五帝及夏禹也。

据载“汤举任以国政”,这就有点诸葛亮的意思了。随后在商朝建国后,伊尹做到了右相的高位,在商汤期间君明臣贤,谱写了一段君臣佳话。

但是商汤死后,在太甲继位的时候,伊尹却干了一件,另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因为太甲乱德、暴虐、不准从商汤的制度,所以伊尹直接将太甲给囚禁起来了。

作为臣子竟然可以轻而易举的囚禁了天子,这个在历史上出现的可不多,汉代的霍光算一个,三国的诸葛亮算半个。伊尹在当时的权势可见是非常厉害的。而且将太甲一关就是三年。自古权臣恐怕很难达到这个地步,一念权臣,一念忠臣,帝王可一言而定。

据载“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於是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襃帝太甲”。在关押了太甲三年之后,看到太甲悔改了,就又还政给了太甲。这个不得了,主动将帝位相让,这个也只有“尧舜禹”做过了,但是这个和“尧舜禹”还有点不一样,和曹丕和汉献帝的禅让却有点相像。但是我们都知道,曹丕那是拿着刀干活的,而且汉献帝一出皇宫,就和他所乘坐的船一起找阎王聊天去了。

而伊尹却是在占据主导权的时候还政于太甲,而结局却是不同于汉献帝,太甲再位时,诸侯归心,百姓安宁,故被称为“太宗”。这个称号还是蛮高的,我们反观后世中,所有的开朝皇帝都称“太祖”,而能力比较强,政治比较清明的帝王都称“太宗”,其由来也正是源自于此。

古人云“有伊尹之志方可,无伊尹之志则篡”,而说的就是这个,即是权臣又是忠臣,一念可定天下,但依旧选择了忠。而“伊尹之志”也成了后代重臣所追求和效仿的标杆,但是这个也如“尧舜禹”禅让制一般,后世之人,再也没有人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曹操有忠臣之心,但最后还是葬送了汉朝;诸葛亮虽忠,却害了刘婵一生;霍光有权,但却没有“伊尹之志”,最终满门被屠,赵匡胤虽有权,却无忠心,最后将大周送进坟墓。

一念忠臣,一念权臣,除伊尹外,后世几千年,何人能够比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