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经常遇家暴,是忍让?

观点一

观点一

我是真君,我来回答。

家暴,是我们所有人不想面对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话题。它不仅关乎我们自身的发展,更关系着孩子的成长及一生的影响。

这两天,连爆两则关于“女性受辱”的事件:

新东方CEO俞敏洪公开发表的演讲,被指歧视中国女性;

影视演员蒋劲夫对其女友实施家暴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从“俞敏洪女性堕落论”到“蒋劲夫承认家暴”,在社交媒体上,已经由“热点事件”上升到“性别话题”了。在性别平等意识逐步加强的今天,大众也变得越来越敏感。

俞敏洪说,中国女性逼得男性堕落;但别忘了,更有一些男人,正在用拳头挥向柔弱的女人。

早在2016年,全国妇联统计,中国2.7亿个家庭中,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每年有近10万女性自杀,其中60%是因为家暴。

中国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被家暴;向中国救助组织求助的女性中,求助前遭受家暴的时长最短的是3年,最长的已有40年,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

但奇怪的是,面对暴行,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会报警。

在这个文明时代,为什么全世界那么人还正在经受家暴,他们为何会对实施家暴?那些受虐者为什么不离开?家暴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不可逆的影响?面对家暴,我们该怎么办?

今天的TED演讲,会为大家揭开这一连串的疑问。

一、家暴是种病,更是犯罪

关于家暴,相信大多数人立刻想到的恐怕就是17年前那部描写家庭暴力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剧成了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可是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若剧情就真实地发生在生活里,那才叫真的阴影。

据了解,中国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为29.7%至35.7%,的确有这么多的家庭正在经历这种炼狱般的生活。

有研究发现,施暴者多以自我为中心,有强烈的嫉妒心、控制欲和占有欲,其易表现出冲动、易怒、酗酒、多疑、焦虑和不自信等个性特征,往往呈低自尊和自我控制力较弱的心理模式。

就像这部剧,也提醒了我们施暴者经常表现出的四个特征:

有误会时说“我不想听你解释”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矛盾激化时说“我不想动手是你逼我的”

质问对方“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家暴结束后施暴者往往会表现出些许愧疚感,乞求原谅

然而,在实施家暴行为后,表示后悔的人很多,但不悔改的人更多。当家暴行为初次出现的时候,施暴者可能会有后悔的情绪,但屡次施暴后,施暴者变得麻木、习以为常,还有可能出现倒打一耙、把错误推给对方的情况。

并且,心理学家 Hughes 提出的暴力循环理论(cycle of violence)指出:暴力在婚姻中会呈周期性的循环,会有愤怒积蓄期、暴力发生期、道歉和原谅期、蜜月期四个阶段。所以,一旦有了第一次暴行,一定会有下一次。

还记得在《中国反家暴纪实》里,那些令人揪心和遗憾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

这是一部源自真实生活的纪录片,没有灵异或惊悚的故事情节,却被无数人视作“恐怖电影”。

这里的每一位女人都是受害者,她们忍受的是非人般的折磨。

有的就因为和未婚夫拌了几句嘴,

就被挖了眼睛

还有的被丈夫踩在地上,

跺得骨折,满脸是血

更常见的是场面失控,打完就道歉

在中国,很多受到家暴的在向人倾诉时,得到的回应往往是:“夫妻不好管” “都是家事” “家丑不可外扬”等说辞。

错了!大错特错!

家暴是种“病”,更是犯罪。

2015年12月27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作为中国第一部反家暴法,该法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开始为维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支持。

如果你也正在遭受家暴,请一定用正当手段保护自己,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伤人的借口!任何原因,都不能成为实施家暴,或是承受家暴的理由。

永远不要相信家暴之后的赌咒发誓道歉忏悔,因为你如果原谅,就是给他再次对你施暴的机会!

二、为什么惨遭家庭暴力,受害者不离开?

为什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不离开?这是家暴受害者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缺乏经济力量”“需要照顾子女”,这些因素的普遍性证明了绝大多数幸存者们在遭遇家暴时的无助。

TED演讲者莱斯利·摩根·施泰纳(Leslie Morgan Steiner)就处于这样“疯狂的爱”中 -——她爱上一个经常虐待她并威胁生命的男人。斯坦纳讲述了她的故事,纠正了许多人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误解,并解释了我们如何帮助打破沉默。

对于“她们为什么不离开?”这个问题,她表示,永远不要问受害者,因为这是个错误的问题。

这也是人们问过的最让她伤心和痛苦的问题。

因为,在长时间的家庭暴力之下,一个受虐的女性不离开的理由甚至可能不是心理原因,而是病理原因。

所以,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你应该离开他”,这句话帮不上什么忙,也帮不了许多正在经受同样苦难的女性。

我们都知道,家庭暴力,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是一份很大的伤害。但是,很多女性面对家暴却选择忍让,选择继续默默承受,却鲜少有女性会选择离开这个会让她们继续受伤的家庭。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女性能够继续坚持下去,继续承受家暴的痛苦呢?

数据和事实都表明,被施暴者的“离开”并不会简单终止对方的暴力,而会使对方的暴力加剧,综合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孩子是软肋,如果真的离开,她们可能无法得到孩子的监护权,她们害怕承担这样的后果。

不愿面对,如果自己真的离开了这段关系,就不得不面对不堪的过去,这种羞耻感让人难以面对,并且有时候她们不敢面对未知的生活。

没有独立的经济条件,很大一部分被家暴的女性是家庭主妇,离开需要金钱,离开需要吃饭,需要养育孩子和生活。

威胁和恐吓,家暴方式不仅限于语言的威胁,还包括眼神、动作、手势威胁受害者,还通过砸东西、毁坏物品、伤害宠物、展示武器等让受害者感到恐惧。

家庭暴力的成因中最为突出的两点是:

心理问题:施暴者充满嫉妒心、过度依赖、控制欲极高,受暴者精神压抑、过度依赖、极度缺乏安全感。

暴力循环:生长在暴力家庭中的人,通过习得的行为,将暴力传至下一代。

面对家暴存在环境和成因,以及当代的观念和一些历史原因、社会原因,被家暴者常常陷入自我以及环境的道德绑架中,所以逃离家庭暴力并不容易。

那么,作为本人或旁观者可以做什么?

不是质问受害者为什么不尝试逃脱,而是能否下定决心离开他以及怎样离开他?

远离暴力,靠的是勇敢打破沉默!

面对偶尔的忏悔和歉意,如何认清现实,懂得“止损”才是有效的心态。

美国国家防家暴热线统计数据:一个家暴幸存妇女平均要尝试7次才能够彻底离开施暴者。很可惜,事实上,很多人就在这7次的反复中,被残忍地打死或者打残。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过:与恶龙缠斗的越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越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在“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下、长期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甚至是经济上带来的生存压力都使许多人在面对家庭暴力时,作出的选择往往是沉默和忍耐。

但其实我们应该做的是正确认识家庭暴力,避免家庭暴力降临在自己身上,并能竭余力帮助身边遇到问题的朋友。

当你的朋友因为家庭暴力向你求助时,千万不要指责或者歧视她,如果幸存者暂时不愿意离开,也不要批评她!耐心聆听,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鼓励她向有关机构求援!

发现苗头,及时求助,才能避免没有尽头的恶性循环。

第一步可能很难,但是只要走出了第一步,未来多彩的人生才会有更多的可能。

三、家庭暴力影响将贻害孩子一生

专家分析,家庭暴力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最大。严重者将影响孩子一生身心健康。

不要以为家暴离我们很远,其实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家长就在我们身边。

一位宝妈向我们讲述过一件发生在她身上真实的故事。

她有一个5岁的女儿,平时乖巧可爱懂礼貌,但是忽然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给她打电话告诉她:“小花(她的女儿)今天在幼儿园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硬夺不成功,竟随口说了一句‘我弄死你’!并且最近在幼儿园的表现也大不如从前,性情也变得非常易怒、敏感,经常和小朋友发生冲突。”

老师很纳闷,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原来就是前几天,这位宝妈和丈夫在家发生争执,两人你推我搡,直到大打出手,暴怒下的丈夫吼出了那句:“我弄死你!”

就这样,年仅5岁的小花听到了。

暴力行为会给儿童造成严重的伤害。暴力方侮辱、打骂另一方通常也会虐待孩子,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不仅身心受伤害,还会渐渐误以为暴力就是解决问题与冲突的方式。

甚至一些男孩小时候目睹父亲打母亲,长大后也容易以暴力对待女性,让她们承受自己的母亲曾经遭遇的痛苦。目睹家庭暴力的儿童会出现紧张、焦虑、多动、易受刺激、难与人融洽相处等症状。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家庭的问题,除了以上几点外,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还有以下几点:

1错误的婚姻观认知

这样氛围下成长的孩子非常容易接收到错误的婚姻价值观,尤其是女孩子,长大后可能会讨厌接触男性,或者对婚姻产生恐惧感、抵触感。

2形成自卑心理

因为见识过父亲或者母亲“犯错”时所承受的遭遇,所以常常因为害怕犯错误,而缺乏自信,自尊心也一再受到摧残,在步入社会后,很难独立,因为自卑,在工作上也经常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3性格懦弱,喜怒无常

孩子因为长期处于恐惧中,所以对精神上的伤害非常大,会对暴力留下心理阴影,在性格上表现极为懦弱,有时对的事情也不敢据理力争,非常容易被别人说服,在受到欺负时,容易退缩,不敢反抗。

4性格叛逆,尤其是对最亲近的人

除了上面说的懦弱外,还有一个极端现象就是性格叛逆。在一次次暴力阴影下,会逐渐失去对父母的爱,继而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在心理上产生扭曲,初期变现为叛逆,但是伴随着年龄成长,性格上发生严重扭曲,容易用轻生、犯罪、甚至弑杀父母的极端行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5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面对争执、打架的父母,孩子通常会手足无措地站在旁边,去劝架、拉架时,也可能遭受意外伤害。这会给孩子蒙上阴影,产生了“归错”意识。

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里这么说:“幼小的孩子,总以为自己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总想着靠自己的能力去改变父母。他们总觉得,父母的那些问题,都是自己的错。”

随着父母争执增多,孩子会不断强调 “这是自己的错”,进而对自己全盘否定,甚至会自暴自弃。

所以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此住手吧。家暴毁掉的,远不止一代人呐。

如果孩子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将很难建立一生都需要的安全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家暴后遗症的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四、我们如何改变家暴?

Esta Soler致力家暴工作几十年,在这个TED演讲中,她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她是如何作为推动社会运动的一份子参与反家暴事业,结合她个人的经历让我们窥见美国反家暴进程的变迁历史,最终成功使家暴事件降低了64%,确实也值得我们学习。

她从事反家暴事业三十年了,是致力于消除对妇女儿童的暴力的社会运动一份子。她说:暴力是习得的,既然它是习得的,它就可以被戒除,可以被阻止!

从1993年到2010年,通过她们的努力,针对成年女性的家庭暴力降低了64%。

64%,她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1第一步是团结

为提供庇护所的崇高女性建起不同寻常的地下网络,如果她们无法提供庇护所,她们会让妇女和儿童住进自己家里来保障其安全。

接下来,她们通过卖面包,洗车,做任何能做的事来募集资金。直到某一时间节点,又去找联邦政府为这些杰出的救助服务提供资金。

2第二步,修缮法律

她们去了华盛顿,为第一部反家暴法律进行游说。

十年后,经过大量艰苦工作,她们最终通过了《针对妇女暴力法案》。这是一项改变生活的法案,拯救了诸多的生命。

这部法律还起到了收集数据的作用。另外,她们不是靠刑罚解决这个暴力问题,而是建立更多的监狱或者更多的庇护所。再赋予妇女经济权力,治愈受伤的孩童,引入预防资金。

3第三步,提高曝光度,吸引关注

她们去了广告委员会,请他们帮助建立一系列公众教育主题广告。还把目光投向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以及一些非洲国家。

带着这些经验,创建了第一个国家公众教育主题广告。称之为“绝不为家庭暴力找借口”,录像内容:

男人:晚饭呢?

女人:我以为你已经回家好几个小时了,就把东西都收走了,所以……

男人:这什么?披萨?

女人:你刚才应该给我打个电话,好让我知道。

男人:这是晚饭?就这玩意儿?

女人:亲爱的,别那么大声。不要!放开我!

男人:滚进厨房!

女人:不!救命!

男人:你想知道什么是疼吗?(猛打女人)这就是疼!这就是疼!

(玻璃被打碎)

女人:救救我!

孩子就坐在一旁看着……

4第四步,找男性参与

没有这另一半的群体,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才能让男人谈论关于反对妇女和女童暴力的话题?

她们去拜访男人, 并成立了男人参与反暴力的项目,索性有很多人支持。

最终,她们非常有效地改变了家庭暴力,希望中国的反家暴也不只是再说说,就像这则TED视频中讲的,现在就行动起来吧!

真君说说

无数人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家暴,只有0次和10000次的区别。

因为你的容忍,只有两个结局:

第一被家暴,持续被家暴,然后被家暴致死;

第二被家暴,最终忍无可忍,以暴制暴,无论哪个结局对于被被施暴者都是残忍的。

敢于对暴力说“不”!而假如你正在遭受家庭暴力,请不要再默默忍受,说出来!说出来!说出来!寻求法律帮助!

远离暴力第一步,是勇敢打破沉默!

抵制家暴,人人有责。

男人遭遇家暴,如何有效反击并维护自己的权益

男人经常遇家暴,千万不要一味忍让,首先要尽量尝试和女方进行真诚深度沟通,倘若女方还是给脸不要脸,依然我行我素,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那男方就要毫不犹豫地,一针见血地进行反击,把女方隐藏在骨子里的自私和懦弱全打出来,要让她知道挨打受骂的滋味,不是那么好受。

男人经常遇家暴,并不多见,我们通常见到的是男人对柔弱的女人家暴,人们通常对施暴的男人予以谴责,对受害的女人予以同情和声援。被家暴的男人更容易招来人们的讽刺和嘲弄,人们往往对施暴的女人视而不见,无底线的纵容。人们在意的却是受害的男人的懦弱无能。因此被家暴的男人承受的压力往往更大,对男人的心理伤害会更深。

男人经常被家暴主要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形。

一:男人经常被家暴,大多发生在阴盛阳衰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女人处于强势的主导地位,而男人由于身体单薄,性格懦弱,不解风情,亦或是有把柄被女人抓在手中,在家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女人在心情不好时,便会以对男人家暴的方式来发泄心里的怨气和愤怒。这时男人如果想息事宁人选择默默忍受,或是反击软弱无力,那么女人便会更加嚣张和有恃无恐,把家暴成为一种习惯,对男人来讲,家庭生活就是一本恐怖的血泪史。

二:男人是入赘到女方家里做了上门女婿,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因而生活的畏首畏尾,唯唯诺诺。而女方的父母也不是明是非,讲道理之人,对女儿娇生惯养,使得女儿脾气大,情商低,把自己当做高高在上的公主,把自己的男人当成下贱的仆人,呼来喝去,稍有不顺心就谩骂殴打,男人由于在家中不具备经济主导权,因此在家中也没有地位,面对女人的刁蛮无理,往往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把委屈埋在心底,默默忍受。男人面对家暴不敢造次,女人则不近人情的把家暴当成自然,甚至一天不动手,就会感到手痒。男人也因此坠入了无边的苦海,只能在无尽的孤独里疗伤。

男人经常遭家暴,施暴者女方不但要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屡教不改,情节严重者,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男方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女方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男女走到一起不容易,一日夫妻百日恩。女人不讲夫妻情分,天天家暴男人,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男人经常对你实施家暴,你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女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夫妻和和美美的生活岂不更好。

男人对女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倘若女人仍一意孤行,男人也不用再留什么情面,果断反击维权,尽管这样可能会促使二人的婚姻走向破裂,破裂就破裂,名存实亡的婚姻要它何用?放下过往,才能走向新生。

家暴是该忍还是该反抗?

感谢邀请!

能不能先告诉我,你经常遇家暴,不是一直在忍吗,怎么突然地觉醒,有了反抗的念头?

如果是隔壁老王的提醒,我劝你还是忍一忍吧,这极有可能是老王给你挖的坑,让你跳下去,恰好成全了他们。

存在的,往往是合理的,你还爱她吗,你还想好好地过日子吗,你知道,你突然的还手,她该有多伤心多难过,最关键的是,你知道存单的密码吗,你自认为是她的对手吗?

何必要两败俱伤,你看原来的格局多好,她打了你,心情愉快,你挨了打,强身健体。明明两全其美的事,你何必要亲手毁灭,你想要还手的念头有多残忍。

想一想你们结婚的誓言,想一想她的好,想一想她为这个家这么多年的辛劳,再想一想你们可爱的孩子,挨点打算得了什么,万一你一还手,一脚踢了你,你再想回来,可没那么容易。

打是亲骂是爱,只要不是把你打进了医院,那就是她爱你的一种方式。千万别听里面那些人瞎咧咧,如果她再打你,你就干脆跪下来,看她还下得了手。

乖,你一直都很乖,突然不乖就不可爱了。你若还手,一场战争不可避免,一家人,谁做老大都一样,好喜欢,你家的糊涂的爱。

记住一定要忍哦,否则,这么多年都白忍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