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实体业未来10年的发展走势?(线下零售转型:小而精成为未来十年主流趋势)

线下零售转型:小而精成为未来十年主流趋势

线下获客是有一定限制的。

在大数据时代,结合线上和线下去做营销,冲破了地域限制和人数限制。

第一个原因:从大而全到小而精

为什么过去会有大卖场?

因为大卖场能吸引更多客流量!

在过去,只要我这里的东西多而且全,消费者就愿意到我这里来一站式购买。

所以过去卖场越大、商品越多,就越有竞争优势。

但是这几年随着网购的人越来越多,消费者很多商品都可以直接在网上买到。

所以市场对大而全的业态需求就在不断下降,而且去大卖场购物也确实比较浪费时间。

但是像一些日常所需,比如油盐酱醋、肉菜生鲜这些,消费者还是习惯到线下买!

因此,那些价格便宜、离消费者更近的社区商业小业态就开始兴起了。

一些必需的商品消费者进店买了就走,其它东西则通过网购。

同时对于这些小业态来说,面积小了,单品也没那么多了。

店里面大多是畅销的商品,所以坪效也提高了,反而活的就很滋润!

第二个原因:从需要货到需要服务

商家发现消费者对大卖场的需求直线下降以后,就开始压缩店铺的面积。

从1万平到6000平,从6000平到3000平,再从3000平到1000平。

这就是这几年中国卖场正在发生的变化。

但是网购的兴起,只是让消费者对线下实体的购物需求降低了,但是消费者对生活服务的需求却变多了。

因此,很多小卖场、小业态就开始推出组合式服务。

比如在店里增加了咖啡厅,在入口处加一个快剪理发店、花店、书吧等等,出口处再摆一个自助快递柜。

这让消费者在买肉买菜的同时,顺便享受了各种生活服务。

这种小业态——便捷、灵活,离消费者更近,这是大卖场所不具备的优势。

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从购物到好玩

过去的购物渠道只有线下,所以大家出去逛街主要是为了购物。

所以那个时候在商业街开店的思路就是要大,越大越好。

你想想以前马路上是不是有很多的旗舰店!

但是现在在电商冲击下,消费者的大量需求可以通过网购来满足。

所以逛街需要买的东西就越来越少,所以现在的逛街就变成了随便逛。

看到什么有意思就买什么,购物具有随机性。

因此,就催生出来像名创优品这样的店铺。

这种店铺的特点是面积不大,但是创意商品非常多,独特、新奇!

消费者不一定需要,但是如果觉得好玩就会买。

所以,整个线下的需求从过去的购物消费变成了现在找好玩的东西。

因此,相对应——有个性、独特的商品销量就会比较高。

所以店铺越小、商品越独特,反而生意就越好做!

餐饮行业的小业态

甚至包括餐饮行业,现在也开始在往小业态发展。

比如东来顺推出了涮局,小南国推出了南小馆,大董也推出了小大董,餐饮行业也都在向小业态积极转型!

转型的背后是全家聚餐、单位团餐越来越少,单身独居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从整体上看,各行各业的实体店铺都在往小型化发展!

所以小业态一定会成为未来10年实体经济的主流趋势!

疫情后的实体店转型:客户需求变化,体验式消费模式普及

“封城”、“不出门”、“关店”、“假期延长”等等,无疑给实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旅游、娱乐、餐饮等行业,原本盈利鼎盛期的年节长假,现在不赚钱,还要关门,面临库存和房租人员双重压力!

  而且假期延长,多数企业2月10日上班,暂停营业期间,房租照交,工资照发,老板可能面临直接倒闭。连西贝这样餐饮连锁企业,如果不营业,账上的现金流也撑不过3个月,更何况很多小微企业。

  我们无需评论这些做法的利弊,毕竟这是特殊时期的无奈之举。

  迫在眉睫的困境,正是倒逼我们思考:疫情结束后,客户会发生哪些变化,实体店又该如何转型突围,减少损失? 

  一、实体经济小爆发:人需要社交

  这个春节假期,由于疫情严峻,大多数人都取消了走亲访友的聚会和外出活动,选择宅在家中,为国家做贡献。

  “疫情宅”的广大网友们,已经被激发出了无限的创造力。

  微博热门话题“春节这几天才知道的真相”,很多人吐槽,原来零食会吃腻手机会玩腻;除了吃就是睡的生活快崩溃了;不喝奶茶不吃火锅也会胖;终于体会到狗狗平时为什么会拆家……

  人作为群居动物,社交不仅是天生的能力,还是天生的情感需求。“宅”的前提是有随时出去的自由,当失去这种自由时,大家自然纷纷叫苦。

  疫情过后,人们都愿意约上三五好友逛街、聚会,打发心中的苦闷。所以,线下的实体店更具有竞争力,而且这种竞争力是线上无法比拟且一直存在的。

  二、专业化、品牌化才是出路

  疫情爆发以来,各种各样的信息满天飞。但很快,“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成为共识,大家更关注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和官方渠道了解和掌握疫情动态、防治措施和科普知识。

  这广大企业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专业化、品牌化”才是出路。

  过去的十几年,国内因为市场的快速繁荣,涌现出大量的中小企业。不过它们发展状态不一,很多在技术、产品或营销服务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导致消费者对品牌没有安全感。

  所以,如何成为领域内的佼佼者,用专业和品牌打动消费者,牢牢吸引一批忠实的用户极其重要。

  三、线上线下一体化

  虽然大家早已习惯了网上购物,但疫情期间人们足不出户,这个习惯又被深度发掘。比如买菜,之前还是经常去菜市场,但这次,很多人选择在网上买菜。

  很多超市、药店、商场、品牌等都推出线上下单线下即时配送服务,让大家宅家也能 “买买买 ”。

  这次疫情就是零售业进化的一个催化剂,可以看到,未来的消费模式一定是线上线下一体化。比如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即时配送到家;线上宣传引流,线下体验购买等。

  四、营销将回归本质

  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是在全民监督下完成的,开通直播不到3天时间,累计访问量已超过两亿人次。高峰时期,同时在线观看直播的“云监工”已经超过1亿。

  随着5G和视频媒体的发展,“直播时代”已经到来!以前,商家展示产品形象往往靠P图,所以我们买的很多商品都和图文展示的不符。

  而在直播中,我们可以看到产品最真实的面目,没有美化和夸大。未来的商业,营销回归本质成为新趋势,产品必须货真价值,舍去多余的包装,经得起考验,有足够的勇气直面你的消费者,你的观众。

  五、消费群体更关注品质

  这次疫情之前,大多数人只顾埋头赚钱,很少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健康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

  尤其是广大青年们,在病毒大军的来临时,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生欲,不仅喊起“勤洗手!戴口罩!”的口号,还苦口婆心地劝告身边的长辈们重视起来。

  首先是口罩遭到了疯抢,但鉴于信息的透明度,大家知道了,并非所有口罩都符合标准,要购买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注册证号的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等。其次,消毒液、洗手液、75%酒精等都一度脱销。

  同时,身心的平和坚韧,对抗击疫情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媒体都在引导大众,学会给自己的内心戴上“口罩”,保护心理不会随便受到干扰或感染。

  可以看到,人们不仅注重物质需求,还关注精神需求,追求生活品质。这是商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六、体验式场景消费模式普及

  我们提到,未来,线上线下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那么实体店的存在价值在哪里?

  价值在于“提供体验”而不是“销售产品”!

  从手机等电子科技产品的体验店,到宜家等家居品牌的展区,可以看到,人们越来越喜欢体验式的消费方式。

  在这里,顾客对产品的认知和感受更直观,而且在体验过程中品牌也能提供产品知识、耐心解说等附加服务和价值,自然愿意为其买单。同时,体验式消费可以帮助品牌树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即便当下不买单,日后也会做为心中的首选。

  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从对产品的满意度升级成了精神层面的满足感。所以,未来的实体店不再是以“销售产品”为中心,而是以“提供体验”为中心!

  2003年非典,全国恐慌,刘强东的12家门店,一个顾客都没有。只有21天,他就亏损了800多万。2004年底,他下决心关闭了实体店,被迫转型做电子商务,才有了后来的京东商城。

  任何事情,在负面的背后,总有正面的,甚至可以说让坏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改变的第一步也许很难,但不往前走,便永远没有第二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