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知道电视剧里面说的上刺刀冲锋,这个刺刀是怎么上到枪上的,为什么不会掉?(刺刀为什么不会掉落?刺刀安装在枪械上,稳固可靠,并不会在战斗中掉落。现代刺刀经过演化,出现了铰接式和分离式两种设计,解决了刺刀容易脱落的问题。铰接式刺刀与枪械融为一体,稳固性好,使用时可以展开,不使用时可以折叠;分离式刺刀可以安装在枪械上进行白刃战,也可以卸下来当作匕首使用。这些设计均能确保刺刀在战斗中稳固不脱落。)
刺刀为什么不会掉落?刺刀安装在枪械上,稳固可靠,并不会在战斗中掉落。现代刺刀经过演化,出现了铰接式和分离式两种设计,解决了刺刀容易脱落的问题。铰接式刺刀与枪械融为一体,稳固性好,使用时可以展开,不使用时可以折叠;分离式刺刀可以安装在枪械上进行白刃战,也可以卸下来当作匕首使用。这些设计均能确保刺刀在战斗中稳固不脱落。
当然是安装在枪械上的刺刀座了,刺刀一旦安装到位以后是非常稳固和牢靠的,即使白刃战激烈到刺刀都拼弯的程度也不会从枪械上脱落,甚至战斗结束后拆除刺刀时方法不恰当还会造成拆卸失败,因此电视剧中士兵们上刺刀冲锋时刺刀不会掉的情节是客观的。那么刺刀为什么不会掉呢?下面我们就从来了解关于刺刀的知识。
▼下图为正在进行刺刀拼刺训练的士兵
刺刀最初被发明出来时的安装方法非常粗暴,仅仅是使用绳子绑在枪管上就开始冲锋了,然而捆绑式的粗暴安装不但不利于快速装卸,而且不稳定也不结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国军官马拉谢·戴·皮塞于1640年发明了一种刀柄可以插入枪管内的刺刀,它长约1英尺(30.48厘米),锥形木质刀柄也长约1英尺,至此士兵们在开展白刃战时拥有了可以快速装卸的刺刀。
▼下图为用现代工艺复原的插入式刺刀
然而这种插入枪管的刺刀妨碍了枪械的开火功能,如果在战斗中需要开枪射击,那就必须将刺刀从枪口中拔出,射击完毕后还要继续装回枪口,以便于开展白刃战,操作起来可谓是麻烦至极。直到1688年,同样是法国军官德·沃邦元帅才在这种插入式刺刀的基础上改进出套管式刺刀,这就是现代刺刀的雏形。
▼下图为燧发枪时代使用的套管式刺刀
无论是插入式刺刀还是套管式刺刀,它们一直存在一个近乎于无解的缺陷,那就是非常容易从枪械上脱落。战斗中展开拼刺的双方士兵需要尽量避免与对方的枪械发生激烈碰撞,否则原本固定不牢靠的刺刀将会发生松动,一旦在拼刺中被对方枪械反挑,松动的刺刀势必会从枪械上脱落。最烦人的是刺刀刺中对方躯体后的拔出动作,如果不掌握动作要领,在拔出刺刀的一瞬间刺刀将会被对方躯体吸住,从而导致刺刀从枪械上脱落留在对方体内,士兵需要用手从对方躯体上拔出刺刀再安装回自己的枪械上。
▼下图为刺刀发展简介,A、B、C三种为插入式刺刀,D为套管式刺刀,E、F、G为套管刺刀的安装方法步骤介绍
刺刀往往是一种最不引人瞩目的单兵装备,以至于许多读者认为刺刀只是一种能安装的枪械上进行白刃战拼刺的刀具,殊不知现代刺刀是经过近200年的演化才具备今天这种高可靠水平。现代刺刀为了彻底解决使用时的稳固和牢靠问题演化出两种解决措施,第一种是与枪械集成为一体的铰接时刺刀,第二种是可与枪械分离的分离式刺刀。
铰接式刺刀
所谓铰接式刺刀就是将刺刀固定在枪械上,使之与枪械融为一体,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以减短枪械长度,在使用的时候将其展开。最常见的集成刺刀是三棱刺和四棱刺,比如著名的莫辛.纳甘步枪,它的刺刀安装在枪械的右侧,是枪械的一部分,在不使用的时候可折叠至枪械的护木上,与枪管平行;使用的时候士兵是需要用手指搬动释放键,刺刀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弹出枪械护木下的束缚装置,刺刀上的固定套环(又称刀环)套住枪管,此时刺刀就完成了战斗准备。铰接式刺刀有着许多缺点,比如功能单一,但是它的优点恰恰就是稳固和牢靠,刺刀在任何战斗环境下都不会发生脱落,甚至更换刺刀时都需要借助专用工具才能完成,因此铰接式刺刀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战斗中发生“掉”的现象的。
▼下图为莫辛.纳甘步枪上的铰接式刺刀的折叠与释放示意图
分离式刺刀
所谓的分离式刺刀就是既能安装在枪械上进战斗,又能卸下来当匕首用的刺刀,读者朋友们最熟知的分离式刺刀就是日军“三八大盖”步枪使用的30式剑型刺刀了。该刺刀全长525mm,刀体长 400mm,质量0.69kg,刀身为下单刃式样,截面形状为尖锐的倒三角形;刀身两侧铣有宽血槽,作用是刺入人体后使血液迅速沿槽流出,方便拔刀,同时减轻刀体质量和加强刀身刚度;刀身右侧靠护手处打有生产厂标记;护手为一整体,上端为枪口套环,下端为向前方伸出的护手钩。刀柄末端为闭锁机构,上部为一T形长槽,用以和枪管下方的刺刀座相连接,槽内右侧有弹簧控制的活动卡笋,上刺刀时与刺刀座上的缺口相配合,可将刺刀牢靠地固定在步枪上,需要卸下刺刀时,只要压下柄尾左侧的圆形按钮,使卡笋缩回,即可将刺刀向前方取下。只要圆形按钮不被触碰,刺刀即使在白刃战中拼弯、拼断都不会从枪械上脱落,这种设计被广泛运用现代枪械上,比如我军曾经装备的“81式”自动步枪以及在役的“95式”自动步枪。
▼下图为安装明治30年式刺刀的三八大盖步枪,红色箭头指示的是位于刀柄左侧用于拆卸刺刀的圆形按钮
刺刀安装方式演变史:从直插到弹簧卡笋设计的进化
刺刀的安装其实有很多种,一直都在发展的。最早的刺刀都是直接插在枪口里面的,插进去之后就无法射击,直接塞住枪口了。而这种连接方式,很容易造成松动。
到了18世纪的时候,刺刀主要是插座式(也叫套筒式)的设计,就是直接套在枪口上面,然后旋转一下,套筒,卡在枪口上面。这种设计一直延续到二战,苏军的莫辛纳甘就是这样一种设计方式。而这种设计方式,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不稳,晃动特别严重。
而到了一战时期,就开始有卡笋+弹簧的刺刀了,这一个设计,一直沿用至今。虽说中途有一些改变,但是多数都是大同小异,同样的道理下进行的设计,都是围绕弹簧和卡笋安装的。
从图上可以看出,刺刀上带着一个套环,可以套在枪口上,然后靠着弹簧制动,将刺刀固定在枪口的凸笋(卡座)上,这样就固定好了,还是非常牢固的,也是属于卡在上面,但是有弹簧的作用,不会像套筒式的刺刀那样晃。
现在的刺刀也是采用这种设计方式,事实证明,这个方式并不落后,而是目前为止最完美的。不用担心掉落的问题,往下拔都拔不下来,要按着按钮才能拿下来。不过现在的刺刀没那么长了,更多的趋向于多功能化,挂在枪上属于一个附带功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