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最后为什么会被康熙打败呢?(康熙之恨:鳌拜权势膨胀,康熙想除掉鳌拜)

康熙之恨:鳌拜权势膨胀,康熙想除掉鳌拜

很多小说和电视剧里面都有康熙和鳌拜针锋相对的场面和情节,这也成了政治斗争的经典场面。电视剧《鹿鼎记》里面少年康熙和鳌拜的争斗占了不小的篇幅,但是到底鳌拜做了什么,让康熙想要出掉鳌拜?朝堂之上的恩怨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权力!康熙初登皇位,鳌拜当时是四大辅臣之一,实际上他的权力相当于摄政王,大小事都要经过鳌拜的批准,在政事上康熙没有一点权力,所以康熙恨鳌拜。

鳌拜能当上辅臣,跟他为清朝立下的战功息息相关。鳌拜,满洲镶黄旗人,他出身名门,英勇善战,跟随皇太极东征西战,战功赫赫。鳌拜所立战功的主要有:皮岛之战,皇太极封鳌拜三等男爵,赐号巴图鲁,后又擢升鳌拜为镶黄旗护军统领;松锦会战,大败军大败而溃。这次战争让明王朝大势已去,鳌拜的地位开始上升;关内之战,清军入关后,鳌拜率军定燕京,征湖广,继续追剿明军和农民军残余力量,为清王朝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1644年10月,他进攻西安的李自成军,灭掉李自成军主力。1646年又出征四川,在南充大破张献忠。可以说,满清的天下是鳌拜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实至名归。

鳌拜是皇太极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鳌拜心里一直很尊敬皇太极。在皇太极离世之后,鳌拜与摄政王多尔衮争斗,为年幼的顺治帝争得了皇位,所以顺治的登基鳌拜有大功,也可以看出此时的鳌拜对帝王还是忠心耿耿的。但是康熙登基后,作为四大辅臣之一的鳌拜因权力开始膨胀。刚开始鳌拜还象征性的征求康熙的意见,但是后来直接无视康熙的存在,所有事都是他自己说了算,而且也开始搞党派之争,在康熙身边安插亲信,严重影响了康熙的皇权。后来的苏克萨哈案件让康熙大感威胁,决意要除掉鳌拜。

《鹿鼎记》中详细描述了鳌拜是如何被捕的。康熙设计让十几个小太监缠在鳌拜使其不得的动弹才将其制服。但是鳌拜被捕后康熙却没能杀死他,因为鳌拜所犯的三十条罪状中没有一条是篡位,再加上鳌拜身上那些代表他立下无数战功的伤痕,最终康熙判其终身监禁,鳌拜死在了狱中。

康熙与鳌拜对抗:鳌拜输给康熙的原因

在康熙执政的时候,鳌拜在朝中的影响力已经是非常大了,反观年幼的康熙,鳌拜几乎处于不败之地,但后来鳌拜还是输给了康熙,这到底是为什么?大家不要着急,让小墨为您解开心中的疑惑!

鳌拜前半生劳苦功高,后半生居功自傲,过于自负。在他结党的时候,他更是肆无忌惮,完全没有避忌一下康熙皇帝,而是明目张胆的表现给康熙皇帝看。他自负地认为年少的康熙不会妨碍到自己,但也正是他的这一举动,反而使康熙皇帝有了敢动他的资本。

为什么这么说呢?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法云: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要了解对方并摸透对方的实力,若是在不了解敌人实力的情况下贸然出击,那么这场战役也基本上算是以失败告终了。

反观鳌拜与康熙皇帝而言,鳌拜光明正大地拉帮结派,这也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实力和家底全都亮给了康熙皇帝,对于他的实力,康熙也是一目了然。若是鳌拜将结党的事情做的隐蔽一些,使得康熙皇帝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底牌,估计倒不会轻易动他!

康熙皇帝当时年纪虽浅,但不代表他的志向不远大,也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无勇无谋之人。其实,康熙皇帝反而是一个机智谨慎之人,对比权倾朝野的鳌拜和并无多少影响力的自己,他也知道自己无法一时间击败鳌拜,要想成功,那么必须就要用精心发育,寻找时机,步步为营。

因此,康熙一边在鳌拜面前表现出一副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样子,用来迷惑鳌拜;另一边康熙皇帝奋发图强,发展着自己的力量。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鳌拜还在原地踏步,而康熙皇帝却在不断进步,因而量变注定是会引起质变的,只是鳌拜被康熙皇帝迷惑住了,认为他还是当年的那个小屁孩,最终使自己全面落败!

在鳌拜与康熙皇帝的对抗中,康熙的奶奶孝庄皇后出场了,作为清朝“定海神针”的她,肯定也是要站在自个孙子的立场之上,再加上朝中多数人还是支持皇权的,这也为康熙除掉鳌拜提供了一笔不可忽视的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