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早的阿胶是“牛皮造”,驴皮阿胶是如何上位的?(驴皮胶替代牛皮成为阿胶制作材料的原因及背后的秘密)

驴皮胶替代牛皮成为阿胶制作材料的原因及背后的秘密

阿胶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名医别录》对这一药物的注释是“煮牛皮作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阿胶这种药物在汉代是用牛皮做出来的。

《周礼·考工记》记载:“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

由此可见,在“阿胶”这个词出现之前,人们是直接用对应的动物名来给这种胶药命名的,直到汉朝以后,阿胶才成为所有动物皮胶药物的统一用名。《考工记》也只是记载了一小部分的动物胶,实际上古人在制作皮胶药物的时候,使用的材料是非常多的,

《齐民要术》中还给这些动物皮胶分了等级,其中牛皮和猪皮最好,驴皮和马皮相对要差一些。

从这些古籍中我们可以发现,先秦史料的记载中并没有出现驴皮制胶,成书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就记载了用驴皮制胶的方法,由此可见,驴皮阿胶是那一段时间开始出现的。

先秦时期的皮胶药没有使用驴皮,是因为那时候中原还没有驴,根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驴大约是在汉朝时期进入中原。

不过在驴刚进入中原的时候也是稀罕物,倍受王公贵族们的喜爱,据司马相如《上林赋》的记载,“上林苑”是皇帝休闲的场所,文中对这里的景色进行了非常详细地描写。最有趣的是,在描写上林苑里饲养了哪些兽类的时候,司马相是这样写的:

“其兽则麒麟角端,騊駼橐驼,蛩蛩驒騱,駃騠驴骡。”

司马相如笔下的这些动物,麒麟角端上古神兽,他把驴与神兽相提并论,可见当时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了!这也预示着当时的驴是稀罕物,他的皮也不会被制成药物,毕竟这是放在皇家园林里的“贵客”。

驴进入中原时的地位,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体现,他把驴称为“奇畜”,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东汉灵帝时期,人们都将驴视为珍宝。但是驴的适应性和繁殖力都特别好,而且比牛小巧灵活,比马的耐力还要好,特别适合当时的农耕社会,于是民间开始出现了养驴热。

魏晋时期,整个中原驴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驴也从“奇畜”的神坛上走了下来,成为普通家庭的家畜。这时候,驴皮开始走进了制药领域,用驴皮制作阿胶的方法开始流行起来。

从《齐民要术》的记载来看,牛皮和猪皮制作出来的胶药为上品,特别是水牛皮最好,但后来为什么会被驴皮代替呢?

这个问题不难,我们都知道古代对耕牛的保护非常严格。在农耕时代,耕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劳动力输出,不管是牛肉、牛皮,还是牛筋和牛骨,都属于朝廷管制的东西,私人不能贩卖,违反者会被判刑。在这种严格的律法下,想要用牛皮来制作阿胶的难度就非常大了。那同样属于上品的“猪皮”为何会被古人舍弃不用呢?

我们查阅史料可以发现,在唐代以前,关于阿胶的制作基本上都会采用几种动物的皮,其中就含有猪皮,但从唐朝以后几乎就看不到了,只剩下牛皮和驴皮。如今我们现代药书《中国药典》中的记载也是这两种材料,阿胶为驴皮制作而成,黄明胶采用的是牛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