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为什么被明朝人称为千古一帝?(明孝宗:受尽迫害,始终保持宽容与仁义)

明孝宗:受尽迫害,始终保持宽容与仁义

“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这就是明朝那些大臣们对明孝宗最直观的评价。甚至到了清朝,那些汉人的官员、文人们都对孝宗也是极为的推崇,如清末名臣曾国藩就曾经这样说过“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

可以说在很多人的眼里明朝皇帝成就最高的非太祖朱元璋,非成祖朱棣,也非宣宗朱瞻基,而是孝宗朱佑樘。所以孝宗皇帝不仅仅是在明朝被人称为千古一帝,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明孝宗是整个历史上少有的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那么到底明孝宗做了什么,让他有如此大的好名声呢?

熟悉明孝宗的历史爱好者都应该知道孝宗在未登基之前的生活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如履薄冰。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得从他父亲明宪宗朱见深说起,当然这跟宪宗皇帝的本身是没关系的,我们要怪的是他那奇葩的爱好。那这奇葩的爱好是什么呢?就是宪宗皇帝专宠比他大17岁的保姆万贞儿。

按理说皇帝专宠妃子没多大关系,连明孝宗一生不都只是专宠张皇后吗?对的如果万贵妃的品格能像张皇后一样,那倒没关系。但是无奈的是万贵妃乃是一个不安分,又阴险的主。当年的她为了不让其他的妃子留下宪宗的子嗣,一旦妃子被他发现怀孕,她就会派人去为这位妃子堕胎。

而在当年孝宗皇帝的母亲纪氏就因怀上了孝宗就差点被害,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孝宗才能被幸运的生了下来。但是到后来纪氏因偷偷生下孝宗被发现,她就暴卒在皇宫中,据说是被万贵妃所害。而在当时孝宗皇帝不但因万贵妃而失去了母亲,同时还要时刻提防着万贵妃的迫害,若不是最后他被自己的祖母周太后亲自抚养,孝宗恐怕活不到成年。

但就是在这样的深仇大恨,孝宗皇帝登基后并没有去为难死后的万贵妃和她的族人。虽然在那个时候不管孝宗皇帝如何对待她,官员和百姓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杀母之仇,又有迫害孝宗的嫌疑,怎么对付万贵妃都不为过。但是事实上此时的明孝宗皇帝却什么都没做,他没有剥脱万贵妃死后所得到的封赏尊号,也没有对万贵妃的族人做出什么。就这样孝宗皇帝选择性的忘记之前所遭受到的所有困难,他对万贵妃淡然的选择了宽容。

众所周知明朝第一次衰落始于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后,在当年明朝经过这次大战后,自朱棣时期所留下的全部精锐将士和名臣名将几乎损失殆尽,如张辅、陈怀、李珍、邝埜等,更甚者明朝最最精锐的京师三大营也全部全军覆没,自此一役鼎盛的明朝自此一去不复返,明朝走上了衰落。而虽然在土木堡之变后,经过明代宗的力挽狂澜,明朝慢慢减退了衰落的趋势,但是没过多久随着“夺门之变”的爆发,明朝又经历了一场内乱。

可以说在经过明英宗这位皇帝的反复折腾,再加上继任者宪宗皇帝晚年热衷佛道,导致许多奸诈小人混入朝堂,弄的整个民间是怨声载道,可以说此时明朝的衰落注定已不可避免。而这直到明孝宗时期,明朝中衰才被阻止,并进而走向了中兴。

明孝宗一登基后就将宪宗一朝所有的阿谀奉承之徒全部清理出朝堂,或杀或贬或驱,比如他就将纸糊三阁老全部辞退,又比如他将妖僧继晓处死。可以说正是因为孝宗皇帝登基后的雷厉风行,让当时朝堂的政治环境顿时为之一震,之后他在清除一批无用的大臣后,就又选了一些贤良之臣来治理朝政,包括刘大夏、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等。

就这样在拥有一批贤良之臣来作为孝宗的执政班底后,孝宗开始了对明朝进行了较大的军政改革。孝宗先是重开了被废除已久的午朝制度,借此大臣们和皇帝将能有更多的机会去一起讨论如何治国,而后又严防宦官干政的行为,虽然孝宗并没有将东厂、西厂等宦官机构废除,但此时的宦官机构显然已无法再胡作非为。

之后在完成对朝廷内部的改革后,孝宗开始对全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在经济上他轻徭薄赋,兴建水利,并提倡节俭,而在这样的治理下,孝宗朝的税收增至二千七百万石,成为明朝中期的最鼎盛时刻。军事上,孝宗大败吐鲁番军,收复了哈密,并数次击败了鞑靼小王子、火筛的数次入侵。也就是在这样的治理下,明朝正式步入了中兴的时代,史称“弘治中兴”。

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很多,汉文帝、唐太宗、隋文帝、宋仁宗等这些都算是明君,所以可以说中国任何的朝代都不缺明君。但是能做到从始而终都是明君的皇帝在历史上却是少有的,而恰恰明孝宗就是其中之一。

明孝宗是少有的能做到从登基到去世都保持着明君的主,当年的孝宗皇帝从始至终都能理性治国,一生从不贪恋美色,也一直都能做到从谏如流,且宽厚待人,及勤于政务。当然孝宗曾有一段短暂的事情因身体原因导致他误信佛教,然后对政务有些松懈,并让奸臣乘机而入,但是孝宗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迅速的改正,之后重新回归勤政的道路上。

记得当年明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朱祐樘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这句话恐怕是对孝宗皇帝最好的诠释。同样在中国历史上能被说成好皇帝的绝对有着数十位之多,但是能做到即是好皇帝又是好人的皇帝,我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是少之又少,个人认为除了宋仁宗和明孝宗,恐怕几乎很少有皇帝做到。

孝宗皇帝是好皇帝,我想毋庸置疑,创造出“弘治中兴”的皇帝能不好吗?那孝宗是好人又好在哪里呢?对于百姓的治理,孝宗做到了以人为本,百姓遭灾他就免赋税,百姓被官员欺负他就免官,律法对百姓严苛他就改律法,百姓没田地他就给田地,可以说就是在这样的治理下,在明朝已是屡见不鲜的农民起义在孝宗一朝几乎就从未发生过,而这就可以知道百姓对于孝宗的认可。

而对于官员,孝宗也基本保持着待臣宽厚的心态,同样自朱元璋时期就实施的“廷仗”在孝宗朝就从未出现,他对官员的劝诫,不管是对还是错,都能坦然受之,绝对不会给大庭广众之下让官员难堪,而每当官员因上朝,亦或在皇宫处理公务太晚,孝宗皇帝都会派人铺军执灯传送。而当自己因某些事情不能上朝的时候,孝宗皇帝还会派人去向文武百官告假,可以说整个朝廷就在孝宗皇帝的治理下呈现出了“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太平盛世景象。

可以说孝宗皇帝被誉为千古一帝是绝对有它的理由存在的,他的仁义,他的宽厚,他的善始善终,他的品格等等这些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帝都不具备的优点就注定明孝宗会成为名留青史的千古圣君。

忘记的伟大帝王:明孝宗朱祐樘

说起千古一帝,我们一般想到的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这些开创型帝王。

作为一个守成帝王,明孝宗朱祐樘被称为千古一帝则有些过誉了。不过,在《明史》之中,对朱祐樘的评价确实很高。明孝宗朱佑樘其实是一个在历史上都能排的上号的好皇帝,但和清朝能称康熙是千古一帝一样,明朝称朱佑樘为千古一帝,倒也说的过去。

明孝宗朱佑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

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土司的女儿,纪氏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管理宫里的杂物。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一夜。事后,纪氏怀孕。宠冠后宫的万贵妃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纪氏人缘很好,派来的宫女不忍下手,回报万贵妃就谎称是肚子里长了瘤子而不是怀孕,万贵妃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

纪氏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于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生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末找到。

就这样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饭长到六岁。

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时,宪宗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真情。宪宗皇帝大喜。立即命令去接太子。当宪宗皇帝第一次见到那因为长期幽禁,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感慨万千。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

次日,頒诏天下,立朱佑樘为皇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但随之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纪氏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的迫害有直接关系。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宫内,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在万贵妃病逝半年之后,宪宗朱见深也随她而去。太子朱祐樘登基称帝。

朱佑樘皇位之路十分坎坷,历经磨难终于登基后,穷尽毕生精力去扭转宪宗时的朝政腐败状况。那么为什么被明朝人称为千古一帝?

明孝宗继位的时候,明朝实际上已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此时的大明江山,已是千疮百孔,朝政紊乱。

朱祐樘除旧布新,进行了大幅的人事调整。

外戚万喜、万通被革职,首辅万安被退休还乡;礼部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在宪宗朝排挤忠良,先后把吏部尚书联裕、兵部尚书马文升外派到南京,由自己的亲信取而代之。朱祐樘将李孜省发配充军,李孜省在狱中忧惧交加而亡。太监梁芳被外放到南京任御用监少监。

罢黜奸佞后,朱祐樘任用贤臣。

他重新起用了已退休的原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任命他为吏部尚书,负责人事安排。王恕清正廉洁,直言劝谏,在成化年间被宪宗所不喜,所以才被强制退休。对王恕的建议,朱祐樘从善如流。比如,增设午朝就是王恕最先提出的。王恕与马文升、刘大夏并称“弘治三君子”,“弘治中兴”的出现,王恕功不可没。

朱祐樘继位后,马文升由南京兵部尚书调任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弘治二年,又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任职期间,他严格考核,整顿兵政废驰,取得著成效。

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

朱祐樘更正律制,对刑罚运用十分慎重。

1500年,制定《问刑条例》,1502年,编成《大明会典》,删除了原《大明律》中多项残暴的法令。

朱祐樘体恤民生,善待百姓

只要地方官奏报因灾情免赋的要求,他都无一例外地下旨同意。免税粮之外,他还给贫民麦种、牛种 。禁止宗室、勋戚奏请田土及受人投献,禁止势力人家侵夺民利。

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开封黄河决口,孝宗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5万人修治 。

弘治五年(1492年),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近三年方告完成。从此,苏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孝宗力求节俭,诏减皇宫的开支与供奉,不大兴土木,主张节约费用,缓解人民负担。

他屡次下诏,禁止宗室、勋戚侵占民田,鱼肉百姓;还多次下诏减免一些地方的夏税、秋税。这些都十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正统、成化年间,农民起义不断,有几次声势还相当大,而弘治一朝却几乎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从弘治元年(1488年)至弘治八年(1495年),人户由9113630户增至10100279户,至弘治十四年(1501年)更增至10408831户,弘治十七年(1504年)达10508935户,

人口数则由弘治元年(1488年)的50207934口,增至弘治十七年(1504年)的60105835口。

孝宗皇帝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史称“弘治中兴”。

朱祐樘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仅有一个老婆的皇帝。

朱祐樘一生只有一位张皇后相伴,再没有其他的妃嫔,这在拥有三宫六院的古代帝王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而事实朱祐樘确实是一夫一妻。

明朝中后期的皇后,一般都出自普通家庭。张皇后也不例外,她的父亲张峦也只是个国子监生。张氏在成化二十三年被立为太子妃,同年十月,立为皇后。我们知道,古代帝后都是分宫居住的,而朱祐樘与张后伉俪情深,同起同住,与民间普通夫妇无异。朱祐樘爱屋及乌,对张后的娘家也大加封赏,岳父张峦追封为昌国公,张后的两个弟弟也被为侯爵。

他和张皇后夫妻恩爱,经常在一起读诗作画,谈古论今。

在世界科学史上,朱佑樘也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把牙刷。

一个好皇帝和一个好人该做的事他都很近乎完美地完成了,他用尽自己毕生的精力让原本日薄西山的大明王朝炫出一轮绚目多姿的晚霞。作为一个皇帝,朱佑樘他很少体验皇帝的尊荣,却承担了皇帝的全部责任。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一句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自己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