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大兵团作战,不是每一个将军都能做到的,历史上哪些将军擅长指挥大兵团?

观点一

谢邀,本题没有限定国家,但从措辞看,应该问的是我国近现代的军事将领,谁有能力指挥大兵团作战。

在我的心目中,中国共产党方面的林彪和粟裕将军,中国国民党方面的薛岳将军是众多将军中,最有能力指挥大规模作战的闪亮将星。

林彪(1907-1971)湖北黄冈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他的堂哥林育英和林育南是中共早期的重要人物。1925年,经林育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林彪以中共党员公开身份进入黄埔第四期。1926年10月,四期提前毕业补充进国民革命军参加第二次北伐。1927年5月,升任连长。

1927年蒋介石宣布“清党”后,林彪依然选择跟随中共共产党,参加了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至10月,起义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朱德召开大会,宣布由他和陈毅领导,改编为工农革命家第一师,林彪任连长。1928年四月部队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林彪历经反围剿战争,万里长征到达陕北,是在大小战斗中成长起来的杰出将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第二次国共合作,红一、四军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林彪任115师师长,时年30岁。9月与国民政府军合作于平型关设伏,全歼板垣征四郎师团第21旅一部及辎重部队,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2月5日,林彪写出了《对日作战的12条经验》,他分析了世界形势,认为各强国皆不会对日主动战争,指出:“中日战争可能发展为世界大战。中国应坚持打到底的方针,使此战蔓延成为世界大战。成为世界大战时,中国才更能胜利,世界革命也乘机发展与胜利”。这显示了这位30岁天才,不仅具有优秀的战斗指挥才能,还能洞见国际局势和战略方向。1938年3月林彪被阎锡山部队误伤,11月被送至苏联养伤,离开了国内战场。

据《林彪日记》记载:1939年9月“苏军统帅部召集军事会议,邀请林参加。苏联元帅大都认为德国将先攻占最富饶的乌克兰”。但林彪认为:“希特勒如果攻打苏联,不是要掠夺苏联的财富,而是要消灭苏联,所以他不会从乌克兰打,他将从西线高加索方向进攻,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全线进攻,占领莫斯科。与会者都摇头,苏联的主要兵力仍部署在乌克兰,但后来不幸被林彪言中。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林彪等由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将级教官授课,9月,被编入苏联红军参加对德战争。1942年林彪回国,2月到达延安,任抗大校长兼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参加了整风运动,据说林在运动中没有整一个人。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决策争夺东北,1945年十月25日,林彪到达山海关,28日与东北局彭真会合,31日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1946年6月16日,林彪升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政委,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东北局军事会议:林彪、高岗、陈云、张闻天、吕正操

背靠苏联和朝鲜,在东北进行土地改革(争议颇大)和大练兵,再有日本关东军武器装备,军事天才林彪正式在东北开启他的人生巅峰。

当年12月至47年的3月,林彪发动“四保临江”和“三下江南”战役。扭转了差点被孙立人赶出中国的颓势,东北战场进入均势。1947年5月开始,东北民主联军进入战略反攻,发动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林彪总结了“四快一慢”,“四组一队”的战术,连同早期形成的“一点两面”、“三三制”等军事思想,林彪的军事思想与指挥逐渐成熟,为辽沈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1948年9月12日,林彪发起辽沈会战,林早期考虑先打长春,这样风险较小,而毛要求先打锦州,将国民党军主力困于东北包饺子,打锦州是个大胆的想法,林彪思考良久下不了决心,林彪担心锦州如果短期不能攻下,会面临国民党军南北东西四面的夹击,可能将到手的胜势丢失,而全面转为被动。这段时间林彪闭门不出,彻夜不眠,终于下定决心攻打锦州,大破大立。

林彪的作战风格精确计算,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打锦州一方面攻城,更重要的是阻止国民党军的救援,防止战略逆转。林彪采用两个纵队和两个独立师镇守塔山,阻击东进兵团;4个纵队共14个师阻击西进兵团,以12个独立师围困长春之敌。以6个纵队共16个师攻击锦州,一个纵队作为总预备队,于14日发起总攻,经过31小时鏖战,15日攻克锦州,俘获范汉杰,全歼守军10万余人,封住了国民党军撤回关内的大门。

10月24-28日,林彪发起辽西战役,充分发挥他发明的“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和“三猛战术”战术中的“猛追”,大胆让部队“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哪里枪声密集就往哪里打,直打到听不到枪声为止,此举也是中外战争史上的特例,明令部队可以脱离指挥,自主决策进攻方向,这正是林彪有才的地方。部队迅速缠住要撤走的廖耀湘兵团,结果东北野战军两昼夜歼灭国军10万余人。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自伤亡6.9万余人,解放全东北。为共产党在全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林彪发起平津战役,取天津,通过谈判令傅作义和平交出北平。改编为第四野战军后,任四野司令员一举南下打到海南岛。

林彪是中国共产党军事将领中战功最为卓著的将领,没有之一。

粟裕将军以其在淮海战役中的杰出表现,被公认有能力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优秀将领,林彪将军很喜欢研究粟裕将军的战报,誉为尽打神仙仗。

篇幅限制,今天按下不表,再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指挥武汉会战和三次长沙会战,痛击日本侵略者,于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令国人看到信心与希望的民族英雄薛岳将军。

薛岳(1896-1998),广东韶关人,客家人,陆军一级上将。抗战时期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将军祖籍湖南郴州汝城县,他的爷爷从湖南迁入广东韶关。

薛岳将军比林彪将军年长11岁。1909年即加入中国同盟会,1917年初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1918年7月,未毕业便南下广东,参加孙中山的援闽粤军,任上尉参谋,后曾任孙警卫团第一营营长。

1922年陈炯明与孙中山闹翻双方陷于战事,薛岳曾保护宋庆龄脱险。北伐初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薛岳将军并不是老蒋的嫡系,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前,他曾建议中共中央:“把蒋介石当反革命抓起来!”

1927年,蒋介石清党,薛岳投向李济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第二师师长。下半年归顺蒋介石参加第二次北伐。中原大战后,薛岳任第四军军长。后在内战前期,曾多次重创红军。

抗战期间,薛岳将军参加淞沪会战,指挥武汉会战,徐州会战和长沙会战,公认是国民党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以其著名的天炉战法,消灭了大量日军。

1938年武汉会战后,日军占领了京广铁路以东的大部分地区,但仍无法使重庆国民政府和广大军民放弃抵抗。日军前期在淞沪会战也受到较大打击,两国进入相持阶段。两湖平原成为主要战场,第九战区驻防湖南,成为对日作战的一线部队。

1939年9月14日,在二战欧洲战事爆发同时,日军发动了第一次长沙会战。主要目的是占领长沙,有效打击第九战区有生力量,薛岳利用周边水网密布,日军重型装备不利展开,有时甚至是拖累的特点,层层设防,撤而不散。日军主力第十一军司令冈村宁次较为谨慎,发现夺取长沙无望后撤退,未被国民党军包围,这次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第一次守住主要城市,并杀退日军。

1940年末,法国投降,日军入侵印度支那,英美察觉日本确切损害了自己利益,对中国方面增加物质援助;包括1941年租借法案将中国纳入供给国范围,并开放滇缅公路维持外援畅通等。日本察觉重庆国民政府方面和谈意愿剧降,只能抢先制人打击中方战力。

日军集中十余万人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一度成功占领长沙并对中国军队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然而在中国军队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向日军占领的湖北宜昌发起反攻,迫使日军须回师救援,因而长沙在被日军攻占后不久即被收复,最后战局依旧维持之前态势。此役过后,蒋介石对薛岳曾有激烈批评,痛批指挥部不应该撤出长沙,痛失战机,被认为指挥极为不力的第十军军长李玉堂将军被撤职。不过部队方面多支持薛岳战术。

薛岳将军的人生巅峰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从此战后,开始敢于与日军进行反复争夺,积累了经验,为日后长期坚持抗战树立了信心。

薛岳在总结前两次长沙会战的经验教训后,进一步完善了其“天炉战法”,决定依据湖南北部水网密布的地理优势,逐次布置防线,以第二十军、第三十七军和第五十八军等部逐次抗击日军以削弱其攻势,从防线撤退下来是撤向两翼,以长沙城为饵,诱使日军向钻往这个“炉底”,令之前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因作战不利而戴罪留任的李玉堂率领其所部第十军为核心守卫长沙城,把日军牵制在炉底。同时,第九战区在长沙城西的湘江对岸岳麓山制高点布置炮兵部队支援城内守军,并动员湘北民众破坏日军在战区的交通线,以之前撤往两翼的部队切断日军补给,待日军攻势受挫补给断绝而被迫撤退之时再将之前外围后撤至两翼的部队会同其他生力军共同从东、西、北等各个方向合围歼灭日军,歼敌地点预定在地形崎岖没有大道的捞刀河与浏阳河之间。

1941年12月24日,日军将领阿南惟几下令进攻长沙,开始外围作战。元旦过后,日军攻势趋于猛烈,长沙形势吃紧,薛岳身边不少参谋均劝其将指挥所搬至后防安全地带,薛岳坚持将指挥所设置在长沙城边的岳麓山就近督战,同时将军发布遗嘱电报“如战区司令长官殉职,则以副司令长官罗卓英代行其责”并严令第十军“固守长沙,不得退缩”。

1月3日长沙城内的争夺战趋于白热化,双方反复争夺,日军伤亡很大。1月4日,日军再次对长沙市中心发动全面猛攻,双方在国货陈列馆和湘雅医院等重要位置进行了反复争夺均有不少伤亡,第十军虽损失三分之一,仍然士气不减。入夜,中国军队已经到达日军背后对日军形成夹击,此时日军方觉危险仓皇退走。在日军大举进攻长沙城之时,薛岳就开始部署对日军后期的歼灭战,其中日军第六师团是之前参加南京大屠杀的主力部队,早在会战开始时中国军队中就出现“和第六师团同归于尽!为死难同胞报仇雪恨!”的口号,因此在撤退中第六师团先后遭到第七十三军和第九十九军等部队猛烈的攻击,伤亡惨重。中国军队在日军整个撤退过程中,对其进行了顽强勇猛的阻击和歼灭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成功击退日军进攻,据中国战报记载,日军伤亡在65%以上,损耗无计。 此战被认为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军事上的最重大胜利。

薛岳将军1998年在台湾病逝,享寿101岁。

中国近代史上的将领:战术思维偏差与指挥能力不足

中国近代史上的将军,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指挥大兵团作战特别擅长的,这跟中国一直以来的战略、战术思维有关,

中国从古至今的将领都推崇出奇制胜,喜欢“分进合击”,不管是多少人,都要分成几路,在打仗的时候喜欢小股部分进行穿插,比如《亮剑》中李云龙的打法,就是典型的这种,也正因为如此,在正面战场上吃了很多亏。

这也跟编制有关系,晚清时期建立的北洋六镇算是当时中国军队的巅峰水平,一镇相当于一个师,人数在1.25万人左右,但是直到清朝灭亡全国也只搞出来14个,到民国时期一个混成旅就敢称督军,而且民国军阀混战次数虽然多,但是规模小,打得也不激烈,没有见识过大场面。

再加上整个民国时期,中国的军校教育落后,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缺乏擅长大兵团作战的将领,这一点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尤为凸显。

全面抗战爆发的时候,日本主要以师团为编制,一个甲级师团人数接近三万,而中国的师大多数还停留在万人左右,这就导致指挥十分混乱,比如淞沪会战第一阶段,国军投入的兵力多达60万,然而在编制上却是48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以及各种编制的兵团。

相比之下,日本当时15万人,只有5个师团,1个旅团。

指挥起来,谁更协调,自然是高下立判,在淞沪会战后期,国军害怕被切断退路,打算采取“转进”的方式撤退,结果由于指挥不到位直接成了“溃逃”,淞沪战场上打了几个月伤亡不足20万,一个“转进”损失了10万。

在此之后,国军是一边开进战场一边组建军一级指挥机构,通常情况下是2-3个师组成一个军,以此对抗日本一个师团。

当然,即使一个军人数刚刚能够与日本一个师团对标,但还是打不过,为此后续国军积极组建集团军,比较有意思的是,大概是日本为了跟国军对标,主动放下身段,后期很少组建甲种师团,而是组建一些人数在一万的乙种师团,丙种师团和混成旅团。

一句话由于国军编制松散,十分缺乏大兵团作战指挥将领,在抗战期间吃了很大的亏。

在国军将领中,能够在大兵团作战中得心应手的,顶多也就李宗仁、薛岳、杜聿明三人。

在徐州会战期间,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总司令,负责统筹国军六十万人与日寇对抗,整体上完成了作战任务,尤其在台儿庄战役中,更是重创日军,开创中国全面抗战之后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

如果说李宗仁是抗战初期的狠人,薛岳则是抗战中期凸显出来的杰出将领,在其指挥的三次长沙会战中,始终没能让日本人深入腹地,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薛岳调集21个军与日本展开大兵团作战,开创“天炉战法”,给予日寇沉重的打击,使得日寇始终没有突破长沙一线。

除了李宗仁、薛岳外,杜聿明算是国家将领中的后起之秀,作为黄埔毕业生,因为受到老蒋的信任而不断提升,有一说一,杜聿明是有着一定的指挥能力的,不然也不会安排他前期指挥辽沈,然后就是淮海。

但是杜聿明最大的毛病就是太听老蒋的话,没有那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气魄,老蒋仗着自己早年打过几年仗,经常是乱指挥,搞得杜聿明也很没有面子,总打败仗。

相对于国军将领来说,我军将领优秀的不少,但是就军事素养来说,大多都是行伍出身,还不如国军将领,毛主席针对这种情况就以吕蒙做过例子说过:“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蒙传》”。

在抗战时期,并没有几次战役能够称得上是大兵团作战,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才逐渐增多。

总体来说,主要就是林老总和粟裕,林老总指挥的辽沈战役那叫一个精彩,看过电影《大决战》的应该都有感触,没有看过,去看一看就清楚了。

粟裕在大兵团作战中的指挥能力更是普遍承认的,在孟良崮战役中,粟裕指挥9个纵队和1个特种纵队对国军展开狙击,围歼国民党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整编74师,沉重打击了国军整体作战计划。

相对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战术思想,喜欢出奇制胜,而很少有双方投入兵力上百万的战役,因此在作战思想上一直落后,即使是现在的抗战神剧中,也经常宣扬“取巧”取胜,其实这都是大规模战争中所忌惮的。

在大规模战争中,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而是要抱着打大仗,打硬仗,连续长期作战,这才是核心部分,其次才是战略指挥与应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