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面有句话“贪如狼,狠如羊”,司马迁说“狠如羊”是什么意思?(古代斗羊:《史记》揭秘项羽恶狠狠的性格)
古代斗羊:《史记》揭秘项羽恶狠狠的性格
《史记》有云:其猛如虎、贪如狼、狠如羊,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这句话出自项羽本纪,也是对项羽性格描述的一段话。说的是项羽为人凶狠,且喜欢与人争强好胜。项羽虎狼之性格,也是他能够在乱世立身的根本。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倒也说的过去,毕竟如狼似虎是那个年纪该有的霸气。可是为什么会有羊乱入呢?而且还形容羊非常狠!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在农村生存过,若是有过这种经历,仔细回忆一下村中的羊打架。
其实村里的许多动物都会打架,比如老鼠打架、蚂蚁打架、公鸡打架、猫狗打架等等,甚至连慵懒的猪都会打架。这些动物打起架来虽然也有头破血流,但是大都是点到为止。
唯独这羊打架,却是与众不同。
春天到了,正是动物发情的季节,空气里弥漫着躁动的气息。雄性动物们,纷纷离开自己的巢穴,开始追求异性,公羊也在其中。
在一个群体里,母羊的数量往往都是少数。数量众多的公羊,为了维护下体的张扬,不得不为自己的幸福而战。
经过数轮争夺战,最终只有两只公羊站在决赛席。如果你仔细观察公羊的眼睛,你会发现每只眼里都有一个金黄色的一,嗯,那就是羊标志性的长方形瞳孔。
站在决赛席的两只公羊,往往双角竖起,目呲欲裂。经常在对手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便已经发起冲锋。四角相抵,八蹄蹬地,两具肥羊的躯体拼命向前拱。
忽然,两只羊分开,忽而又怼在一起。几番来回下来,两只羊的羊角几乎断开。即便是这种情况,只要两只羊都不认输,战斗就依然在进行。。。
直到有一只羊认输,输了的羊,不仅失去了交配权,还会受到所有的羊歧视。
之所以会说羊喜欢斗狠,是因为它们的确只在窝里横。倘若来一只狼,羊立马就会认怂,窝在那里一动不动。古人正是因为看到羊的这股狠劲儿,方才将之形容项羽。
然而,后面还有一句: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什么意思呢?太牛逼不为我所用的人,那就杀了吧。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名句及其多重解释
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这样的:
这是宋义下的一道军令,具体的故事在这里就不讲了,注意一点就行:很通狠。
对于“很”的解释,一直以来很有争议,有人把狠理解为执拗、不顺从,是根据《说文解字》来解释的,但实际上,说文解字对于“很”这个字,就有不同的解释,既有不顺从,也有凶狠的意思。
所以,如果仅根据《说文解字》来解释为不顺从,似乎有些说不通,并且如果把很解释为不顺从,那么跟后面的“强(倔强)”就重复了,司马迁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但是,而且根据羊的习性,这个说法似乎又说得过去,普通人只知道羊儿温顺,很少有人知道羊发起性子来比牛还倔,不管是谁都劝不动。
去掉不顺从这个答案,剩下的就是凶狠了,我们又会很奇怪,猛如虎、贪如狼都很好理解,但是羊儿不是温顺的代表吗,怎么是凶狠呢?
实际上,根据《史记》中这段话延伸出来一个成语叫“羊狠狼贪”,今天对狠的解释就是凶狠。
在《聊斋志异》中有用到这个成语,是用了形容当权者“贪婪凶恶”的意思。
另外,羊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吃草的时候,不像其他食草类动物那样,把草咬断了吃,羊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它不觉被把草咬断的能力,所以它就只能把草连根拔起,这简直是斩草除根的完美诠释,民间有谚语曰:
就是说羊吃过的草地,就跟火烧过的一样,枯萎难以再生。
这倒符合相遇的性格,喜欢玩屠城,相遇就好比那只羊,被屠的城就是草地,城中百姓就是草。
到了羊发情的季节它们则表现得更狠,在阳盛阴衰的羊群中,往往会因为争夺交配权而大打出手,换做别的动物打完也就算了,羊之间的斗争只有一句话:今天,我们之间,必须有一头要倒下。
可以说是凶狠至极了。
以上,是我对两种解释的认识,不代表我更倾向于某一种,欢迎交流。
键盘侠们随便喷,反正我也不会理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