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为什么抓到汉人俘虏后不杀死,反而优待他们在本族娶妻生子?(匈奴为何如此优待汉降将与俘虏?)
匈奴为何如此优待汉降将与俘虏?
汉朝建立之后,汉匈就处于战争与和平之间。白登之围以后,汉朝为了换取短暂的和平只得实行和亲政策,把和亲公主嫁给匈奴人,用女人和财物换取和平。我们可能只看到汉人女子嫁给匈奴人,却看不到匈奴人也利用女人收买汉朝人。匈奴人为了拉拢汉朝人也会使用“美人计”。
匈奴人经常抢掠汉朝边境,似乎又对汉朝将军格外喜欢。汉朝初年,韩王信被刘邦打败之后投降匈奴,受到匈奴人的礼遇。燕王卢绾背叛刘邦之后也投靠匈奴,匈奴封他为东胡庐王。匈奴人不仅礼遇这些投降者,对于战败被俘的将军也格外礼遇。比如李陵兵败被俘之后,匈奴单于将女儿嫁给他,并且封其为右校王。李陵本人在匈奴有一定地位,李陵的子孙甚至曾经左右匈奴的政局。李广利算是一个草包将军,李广投降匈奴以后,也受到了匈奴的礼遇。狐鹿姑单于将女儿嫁给李广利,并且非常宠爱他,对李广利的宠爱甚至超过了卫律。为什么匈奴人要格外看重这些汉朝的降将、俘虏,甚至不惜将单于公主嫁给他们呢?
汉朝在匈奴面前不是一个富国的身份就是一个强国的身份。汉朝初年国力并不如匈奴,但是汉朝却要比匈奴富庶,人口也要远远超过匈奴。匈奴人口也不过是汉朝一个大郡的人口。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帝国,国家的抗灾能力相对较弱,经济发展潜力和水平远不如农耕文明的汉朝。汉朝不仅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匈奴,政治和文化程度更是远远超过了匈奴。匈奴虽然是草原上的民族,但是也深知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重要性。原本匈奴没有计数方法,汉朝的中行说教会匈奴人计数方法。中行说的传授大大便利了匈奴人计算自己的财产。匈奴人在汉朝人那里得到了不少好处,知道汉朝人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所以匈奴人非常需要这些有能力的汉朝人。
现在不少国家利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让这些人才为我所用。匈奴不能用优厚的待遇吸收汉朝人才,便采用嫁女儿或者封官的方式吸引汉朝人才。匈奴利用汉朝人才努力发展自己,汉朝人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匈奴相对落后的状态。匈奴人学习汉朝先进的经济、文化、生产和生活技术以及制度促进了本民族发展。没有被俘虏的汉将或者在汉朝受到重用的汉将自然不愿意到匈奴发展。汉朝降将、俘虏便成了匈奴人吸纳汉朝人才最佳的选择。汉朝降将、俘虏不少也是人才,也能促进匈奴的发展,匈奴人需要拉拢这批人。嫁一个女儿,封一个高官是拉拢这些人最好的方法。
汉匈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战争状态。战争双方都在寻找克敌制胜办法,拉拢敌方阵营中的人便是其中一种手段。汉朝利用匈奴降将帮助训练汉朝骑兵,增强汉军作战能力。汉军甚至有匈奴骑兵队。匈奴也利用汉朝降将训练匈奴部队。双方互相利用,取长补短。比如赵信投降汉朝之后,汉朝非常重视他。后来他投降匈奴的时候,匈奴单于认为他了解汉朝详情,所以把妹妹嫁给他,而且封其为自次王。赵信重回匈奴之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报确实给汉军带来不少麻烦。再比如汉朝都尉李绪投降匈奴之后,曾经帮助匈奴训练军队对付汉朝。汉武帝误以为是李陵帮助匈奴训练军队而杀李陵全家。通过此事至少可以说明匈奴人有意识利用汉朝降将训练自己的军队,熟悉汉军的作战策略和作战理念。汉武帝之后,汉朝士兵的战斗力已经大大超过了匈奴士兵。当时流传着一汉当五胡的说法。这样汉朝俘虏的价值便更大。
汉朝的降将、俘虏并不是因为能力不够或者官职不高。这些汉将因为一些原因被迫投降匈奴,其实有些人有一定能力或者身居高位。李陵当年被迫投降匈奴,但没有人能否定李陵的能力。李陵用五千步兵对抗匈奴十几万骑兵的事迹已经打服了匈奴,匈奴人也非常敬重李陵。李广利虽然能力很一般,但是也曾经“威震西域”。李广利的职位要远远高于他的能力。匈奴单于非常看重李广利的职位,像李广利这样身份和地位的人投降匈奴并不多。所以匈奴单于非常宠爱李广利,不仅把女儿嫁给李广利,还给予高官厚禄。汉朝不少降将、俘虏都是打击匈奴的好手,他们都有一定军事能力,他们也都受到匈奴的敬重。匈奴人历来崇拜强者,他们愿意给这些降将、俘虏足够的待遇,甚至愿意将女儿嫁给他们。
匈奴人优待汉朝降将、俘虏,让他们在匈奴娶妻,都是为了拉拢他们。匈奴大部分国土位于寒冷地区,生存条件比汉朝要差很多,生活设施也比汉朝差很多。想让这些汉朝的降将长时间呆在这里并不容易。汉朝不少降将也都受到传统忠孝观念影响,想让他们心甘情愿留在匈奴也不容易。赵破奴曾经投降匈奴,但是他却一直想重回汉朝。最后他终于跑回汉朝,并且成为对匈作战的猛将。一刀结果了他们固然简单,但是对匈奴却没有任何好处。为了留住他们的人,也留住他们的心,优待他们,让他们在匈奴娶妻生子是最好的选择。一旦这些汉朝降将、俘虏在匈奴有了高官厚禄便可能会对匈奴心怀感恩,一旦这些人在匈奴有了家便有了牵挂,他们便可能会长久留在匈奴。
汉匈两国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汉朝的人才储备远远超过匈奴。即使这样汉朝还不断吸收匈奴的降将。汉武帝曾经封了近二十个匈奴降将为侯,汉武帝封他们为侯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利用高官厚禄吸收更多人来投降。匈奴人优待汉朝降将也有此种目的。匈奴希望通过优待汉朝降将、俘虏,吸引更多汉朝将领投降,降低汉军打仗时以命相搏的概率。如果他们把汉朝降将、俘虏全部处死,估计就没有人敢投降了,他们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意投降匈奴。战死疆场,家属还能还能受到汉朝优待。投降匈奴则要承受全家被斩杀的风险。
匈奴喜欢强迫汉人俘虏与本民族女子繁衍生息的原因
匈奴与西汉,在历史上都处在敌对的状态。但是,匈奴有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就是抓到汉人俘虏之后,都不杀死,反而匹配匈奴女子,优待他们在匈奴结婚生子。如在《史记》、《汉书》里面就记载,历史上一些汉人由于某种原因,流落在一些匈奴国家,然后都被匈奴人优待娶妻生子。最突出例子就是通西域的张骞,他在出使大月氏的路途中,不幸被匈奴人抓捕。之后,他一直在匈奴国家过着十几年的流亡生活。在这十几年中,他也娶了一个匈奴人的女子为妻子。如《史记》记载:
“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从这个“予”字,就表达张骞娶匈奴妻子不是自愿,却是匈奴人强迫的。另外,中国著名的“苏武牧羊”故事中的苏武,就是宁死也不愿意投降匈奴。匈奴人为此大发脾气,让他一个人在北海牧羊,要公羊生出小羊的时候,才能让他回来。尽管受到这一种残酷的待遇。匈奴继续让苏武娶本民族的女子为妻。当苏武离开匈奴的时候,他的匈奴妻子还生了儿子“苏通国”。
除了著名的历史名人外,汉人在与匈奴战斗中被俘虏的士兵,如李陵兵败之后被俘虏到匈奴部落,单于却把自己女儿嫁给他。之后,李陵与匈奴单于女儿的后裔不断生息繁衍,形成了强大的黠戛斯族,一直演化为今天的吉尔吉斯坦人。现在就讨论,为什么匈奴喜欢强迫汉人俘虏与本民族女子繁衍生息呢?
在古书中记载,匈奴人与后来兴起游牧民族不一样在于,它不是单纯种族的民族。在匈奴族中,有白种人、黄种人,更多也是混血的。造成这个现象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匈奴在战争中高度重视人口资源。
在古代战争中,土地和人口往往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战略资源。战争的发生,加剧了人口的丧失和土地的荒芜。所以,人口数量与土地资源,是决定统治集团是否成就的重要因素。如三国时候,刘备虽然被打得四处流窜,每一次他都是不忍心丢弃老百姓,扶老携幼都要带着老百姓逃离在另外地方。不是这些老百姓只有跟着他才能生存下去,却是人口是刘备能够东山再起的唯一资本。又如为了增加人口,曹操就率先娶了寡妇,规定女人的婚嫁年龄强行提前到了12-13岁。有了人口,就有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也有了上前线打仗的士兵,战斗力也会提高。
中原王朝重视人口,匈奴这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更是重视人口资源。匈奴也知道,如果过于注重血统的纯正,没有人口增长作为强有力的补充,民族也不会壮大。如匈奴袭击中原的边郡地区,通常是分为几部兵马倾巢出动。只有通过这一种战术,才能保障每一次发兵的损失降为最少,收回却是最大。如果兵马一次被歼,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恢复元气。
匈奴在袭扰汉朝边境的时候,实际就是拿成年男子的生命去换取汉朝边境上的重要生存物质,如牛羊、财富和人口等。所以,不管匈奴获得战利品多么丰厚,代价就是大量成年男子人口的死亡。这也造成了匈奴民族形成了一种父亲死了,儿子继续娶父亲的妻子。哥哥死了,弟弟继续娶哥哥的妻子这一种粗陋的风俗。因为,匈奴成年男子在战争中死去,留下更多寡妇,为了繁衍人口,也只能让这些寡妇与活着的男子搭配生育出更多的孩子,养出强壮的成年男子,不然打劫和打仗的士兵都没有。
所以,这就是汉朝的张骞、苏武、李陵、李广利等被匈奴人捕获,都会发配一个匈奴老婆。娶了匈奴老婆,这些汉人也会拥有一定的家产,代价就是一定要生孩子。在离开匈奴的时候,可以带走老婆,孩子却一定留下的原因所在。由于匈奴是奴隶制国家,汉人与匈奴女子生下的孩子,平日可以为奴隶主劳动,战争时候为国家承担兵役,对匈奴发展壮大是非常有益处的。
如果一匹马的质量不好怎么办?那就需要用基因变异的方法或者基因突变的方法,把这匹马的质量给改良。在古代,就只能采取人口配种的方式,改良人口基因。
在古代,游牧民族都居住在大草原地带,是茹毛饮血的奴隶制社会。中原的汉人王朝是农耕社会,是封建制国家,文化自然比游牧民族先进。匈奴人俘虏汉人,给予汉人优厚的待遇且要求娶妻生子,主要原因都还是文化的自卑感。匈奴人就是希望通过给汉人俘虏优厚的待遇,希望他们能够在匈奴地盘上安家乐业,然后汉人向匈奴传授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如当时西汉百姓掌握的先进军队制造、冶铁技术、先进武器装备,都被匈奴人先进,这些都使得匈奴人迫切希望汉人俘虏能为本民族服务,也特别优厚汉人俘虏的原因。
所以,可能是中原汉族百姓受到匈奴优待汉族男子,娶匈奴女子为妻的政策影响。汉朝时候,经常有汉人偷偷越过边境地带,投靠匈奴娶妻子的事件。“闻匈奴中乐”也就是这么而来,也有汉族男子投降匈奴“乐不思蜀”,甚至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越过边境私奔匈奴。《史记》里记载:
卫律为单于谋划,“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与秦人共守之”。颜师古注说:“秦时有人亡入匈奴着,今其子孙仍号秦人。”
可以看到,秦末大乱的时候,很多人都逃亡在匈奴中。在汉武帝秦末时候,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了。这些匈奴籍的秦人起码繁衍了三代以上,可看到秦人与匈奴通婚很久了。
如汉元帝的时候,就修建长城和镇守士兵,不但是为了防御匈奴,也是为了防止汉人越过边境投降匈奴的现象频繁出现。所以,长城的作用也不是简单军事防御,可能也是防止汉人百姓投降匈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