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有农村赶集的吗?(临潼农村的赶集文化:赶会买菜,乡情乐趣)
临潼农村的赶集文化:赶会买菜,乡情乐趣
赶集,自古至今一直流传着,在原始社会,人们就通过赶集的方式物物交换,以达到自己及家庭的日常所需。可见赶集文化的历史悠久性!在临潼农村,把赶集称之为“上会”。每一个乡镇都有一两个固定的“上会”场地,一般多是在乡镇上。相邻比较近的乡镇“上会”的日子都会岔开,一方面是为了聚揽人流,另一方面是为了不对交通造成困扰。
一般情况下,一个乡镇一个月能有6次“会”,中间每个五天有一个“会”。举例说明,假如临潼斜口是每月“2”和“7”有“会”,那么,即临潼斜口的“上会”时间就是每月的“2号”、“7号”、“12号”、“17号”、“22号”、“27号”这6天。每到这几日,商贩们就会大清早的从各个村子赶过来,早早的把要销售的瓜果蔬菜或是衣服鞋帽、日用百货等一一陈列出来,等着早饭过后,一波一波的农村人光顾!
对于“上会”,小孩子与有私房钱的老太太是最热衷的,平日里粗茶淡饭,遇上“会”,三三两两的老太太带着孙子去“会”上吃一碗面皮、豆腐脑或是油糕,改善下生活,然后几个老姐妹再一起,为孩子们买上几个水果,又聊着天慢慢腾腾的往回走!三四里的路程,有的老太太拄着拐杖也要“上会”,而且是“会会”必到!
在农村机械化收割庄稼还欠缺的过去,每到四五月份,都有一个“上会”的高峰期,因为六月小麦就要成熟了,农民们需要木锨、叉、推爬、扫帚等农具来应对即将丰收的庄稼。当然,一年中“会”最热火朝天的时候要属新年来临前的最后一个“会”了,俗称“罢罢会”。平时省吃俭用的人家,在这一天,也不得不去“上会”,为自家的孩子买身新衣裳新鞋子,再采购一些干果和蔬菜、肉食,准备过新年,招待出门的亲戚。
在临潼农村的“会”上,没有名牌之说,都是时尚又便宜的衣服,符合大多数农村人的要求水平。此外,在“会”的两端,永远不变的是,有几个补鞋匠在那里认真的敲敲砸砸,穿针引线。近几年,电饭锅等家电在农村的盛行,补鞋匠也进修学习了修理日常家电的业务,小生意常常是红红火火!
现在,随着临潼农村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干菜店与相对大点的超市也多了起来。买菜再也不用去“会”上囤了,随时想吃变样的菜在附近的干菜店都可以买到。但是,“上会”的感觉依然存在。那是再高端的超市都取代不了的农村文化与乡情乐趣!
农村赶集时的特色小吃,城里人羡慕不已!
很多在农村卖的非常火爆的小吃,因为城市的监管严格,总是被打上不干净不卫生的标签,无法在城市立足!不过在农村,他们是响当当的美食界“一把手”,一直流传至今!下面就让泱泱小厨带大家领略农村赶集时的6种特色小吃,第5种百吃不腻,城里人:好生羡慕!
NO.1江米棍
农村赶集的时候总会看到卖江米棍的人,一个看似不怎么起眼的机器,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一端放进去大米或者小米,然后从另一端出来,就像“拉”出了香脆可口的江米棒子!
江米棍是很多人童年的记忆,那个时候穷没钱买零食,自己拿家里种的粮食做出来的这个江米棍就成了主要零食。那时候家长怕吃多了上火,不让吃很多!现在城市里也有包装比较好的江米棍,但是味道已经不是曾经的味道了!
NO.2炒凉粉
赶集时总会听到卖凉粉的小贩吆喝,“热乎乎的炒凉粉嘞”!,卖凉粉的大多数都是村里的村民,自己家里今年的红薯丰收了,打了芡,做出来几份凉粉,在家门口赚点买菜钱!
炒凉粉受到很多老一辈人的青睐,所以大家可以见到很多凉粉摊上有大爷大妈的身影来吃,三四块买上一份炒凉粉,然后再要两三个水煎包,五块钱就可以吃的饱饱的,是不是非常棒呢?
NO.3棉花糖
棉花糖到现在都是我们最喜爱的!不过现在城市里卖棉花糖的小贩越来越少了,偶尔见到的也是包装好的,花红柳绿的,搞的花里胡哨,啥颜色都有!
如果想念童年的味道了,那就没事多回趟老家,我保证你肯定能买到你想要的棉花糖的,并且和小时候的味道一模一样,不过是价钱贵了点,谁让现在的物价都高呢!
4、烤红薯
寒冬腊月,来上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捧在手里暖着!前些年还能见到路上卖烤红薯的小贩,但现在应该不让那样卖了吧,好烦哦!
5、豌豆馅儿
要说起豌豆馅儿,那可是农村赶集时非常抢手的美食了!城里人几乎都见不到!在农村的庙会上,很多卖豌豆馅儿的小贩都是推着一辆平板车或者三轮车,上边放着一个板子,摆放着切好的豌豆馅儿!
朋友们,农村赶集时6种特色小吃,第4种怎么都吃不腻,城里人:好生羡慕!你喜欢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