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价格还能坚挺吗?(农民收益下降,粮食种植积极性降低,未来农业面临困境)
水稻价格坚挺,农民种粮收益有望增加
同样的一亩稻田,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水稻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农民种粮收益的多少,比如说粳稻亩产量1500斤,在2014—2016年,粳稻的最低收购价达到1.55元/斤,亩产值为2325元,而当收购价回落至1.3元/斤时,亩产值为1950元,其中的差额为375元。先来看下近期水稻价格的收购情况,11月18日发出的价格周报显示,全国中晚籼稻的平均收购价为1.25元/斤,价格较高的为广东和贵州地区,平均收购价分别为1.55元/斤和1.47元/斤,收购价偏低的为河南地区,均价为1.17元/斤。粳稻方面,只有江苏地区的粳稻平均收购价低于1.3元/斤,均价为1.24元/斤,收购价格相对较好的为吉林地区,均价达到1.45元/斤,高出粳稻托市价0.15元/斤。近期水稻价格能否坚挺?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多地执行水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对水稻价格形成重要支撑
一直以来水稻价格表现的较为平稳,不会像苹果价格那样,出现忽上忽下的行情,这跟宏观调控有着很大的关系,基本上是跟着最低收购价波动,比如2014年、2015年水稻最低收购价相对较高时,市场收购价也相对偏高。前段时间水稻价格相对偏低,特别是一些低质粮源集中上量,拉低了整体的市场行情,好在多个省份先后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使得低价地区的水稻收购价出现上涨,大部分地区平均收购价已经站上1.26元/斤,也就是在中晚稻的最低收购价附近。按照往年的情况,只要当地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时,水稻的价格就会表现出“易涨难跌”,这对农民售粮来说是好事。
二、基层农户售粮进度同比偏慢,对当前水稻价格形成利好
虽然现在秋粮收割已经结束,但很多农民此时并不着急卖粮,所以也就出现了售粮进度同比偏慢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农民对于当前的收购价不太认可,认为后期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特别是年底的时候,消费需求量大,往往价格相对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地区粮库的仓容有限,种植户想卖粮时,粮库却无法腾出那么多地方来收粮,这也使得市场上新粮供应量节奏偏慢。很多时候,只要基层农户售粮节奏上把握好,没有出现大量集中售粮的现象,那么水稻价格就不会出现明显回落,粮贩在收粮时,只能适当提价,否则收粮难度很大。
三、优质粮源价格上涨,对整体行情形成利好
如果说水稻价格整体偏低,中晚籼稻均价连1.3元/斤也没有达到,可实际上看各地的市场价格,就会发现差距还是有的。有着优质水稻不仅价格高于普通水稻,而且销路也比较好,这跟当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很大关系,消费者在选购时,价格是一方面因素,更在在意大米的口感,只要品质高的,价格贵些也都可以接受。而且这几年优质粮源的价格呈现上涨的趋势,传递在水稻价格上同样是上涨,很多品质较高的品种,收购价基本上在1.5元/斤以上,少数达到1.8元/斤。优质粮源价格上涨,对于普通水稻来说也是好事,可以抬高整个市场底价。
四、出口大米增多,对国内市场形成利好,但农民需合理安排售粮节奏
我国作为水稻种植和消费大国,国内粮源的供应量一直很充足,再加上这几年水稻单产不断创新高,使得水稻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也一直希望通过扩大出口来解决销路问题。今年大米的出口量明显增长,2019年1-10月,大米的出口量为240.4万吨,金额为6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7%和46.3%。大米出口量高于进口量,对国内的稻谷市场来说形成利好,如果出口量继续扩大,那么有利于降低国内的库存量。当然水稻价格稳中有升,但整体涨幅有限,农民在售粮时不宜盲目惜售待涨,需要理性把握售粮时机。
总之,启动水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后,水稻价格会整体较为坚挺,价格想要下跌难度很大,一方面是种粮成本在那里,另一方面是因为托市收购利好于水稻价格平稳。当然也不要指望有很大的涨幅,普通粮源市场供应量是比较充足的,市场上并不缺粮,再加上消费需求不能同步跟上,使得后期水稻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在售粮高峰期结束后,优质水稻的价格会相对较好,局部地区突破1.5元/斤也比较正常,不过农民在卖粮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售粮节奏,在市场价格相对较好时出手,种粮的收益才有一定保障
农民收益下降,粮食种植积极性降低,未来农业面临困境
做为一个资深并长期仍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老农,耳闻目睹,对粮食生产未来的忧虑,究其根本原因,农资及人工成本的连年上涨,虽说国家适时采取了农业种植的相关补贴政策,而在实际粮食生产和销售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农民农业种植收益不增反降,谷贱伤农而挫伤了农民种田积极性,长期下去,尤其是对粮食种植大户将有可能弃租,把流转的耕地返还给原来的农民。
由于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曾记得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重视农业粮食的几句话,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毕竟农业生产在当代仍然很大程度上还靠天吃饭,在大自然灾害面前人们还往往无能为力,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出现的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曾出现饿死人的严重情形老一辈人仍记忆犹在着。
无农不稳,无粮会乱,这个浅显的道理相信人人都清楚并明白,由于国家多年来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重视,并加大对农业基础投入等一系列倾斜优惠政策,并提高粮食收购政策,不可否认,激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粮食生产产量连续十多年都有所提高,国库粮食的充盈也许是历朝历代难以比拟的。
可我们不能给这个表象冲昏了头脑,就我近两、三年在农村的所见所闻,农民对粮食的价格是没有话语权,更多的粮食定价权是以市场经济为主,而粮食库存压力大,去库存的呼声让粮食价格每况愈下,今年我所在的江苏扬州农村地区,优质不优价,粮食收购商杂交籼稻收购价格也不过1.2元/斤左右,粳稻已有去年收购价1.21元/斤调减到1.1元/斤,一度调低了1.05元/斤,更有扬州邗江区农村粮食收购商仅以不到0.9元/斤不到田头水稻收购价,这与前几年国家的最低水稻收购保护价1.5元/斤政策低了近三分之一,现在立冬已过去不少天,仍有少数已成熟的水稻因为水稻收购价格低,流转承包大户缺少贮存粮食的地方,而不能、不愿及时收割水稻,更有并退出流转的耕地的这类现象,这不能不令人触目,令农民伤感?!
粮食是特殊商品,农民有一句老话,老鼠还有三年存粮,而据相关媒体披露,我国不过仅有1.3亿斤左右的水稻库存,而我国人口却有十四亿之巨多,平均之每个人口,人均又能有多少?而现实生活中什么除了粮食,什么商品价格都上涨,从我了解到的市场粮食收购价格低迷而影响农民收益,不少农民和种田承包大户不愿意再种田,这不能不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深思和重视,否则,未来的农业将令人堪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