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海子自杀,三毛自杀,老舍自杀?

一个人之所以选择自杀,当然是对生活的绝望或者抗议,他们以最决绝的方式选择结局,让人觉得同情可惜,但不值得效仿。

不管是王国维、老舍,还是海子、顾城,他们都有过人的才华、光辉的岁月,但追根究底他们也是凡夫俗子,大到因为家国,小到因为个人情感,当他们自觉没有能力去改变,就以死选择了逃避。其中以顾城的方式最为疯狂,先用斧头砍死妻子然后自杀,令人唏嘘。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顾城能写出这样充满希望的诗句,却做出了最绝望的事情,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你绝不会想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会含煤气管自杀;你也很难想象,写出《老人与海》的海明威会吞枪自尽。这世界有些疯狂。

许多文人,或许因为经常创作,他们对生老病死都有自己的见解,包括积极和消极的见解。或许也因为创作,他们的生命与作品中的人物早已经过几个轮回,所以一切也就看淡了。

朦胧诗

2018年,90后诗人左秦自杀了。我认为左秦自杀依然是朦胧邪诗流毒结果。他在自杀前向某朋友赠送《海子诗选》,说明他在死前读过《海子诗选》。而海子就是因写朦胧邪诗而抑郁自已,最后卧轨寻死。可见朦胧邪诗在我国诗坛危害多么严重!

一,就其朦胧诗来说,首先出现在台湾地区。当国民党在大陆战败退往台湾,一些大陆文人也随之跟去台湾,刚去时这些人受蒋介石政权怱悠幻想反攻大陆再回来,到了六十年末老蒋也未能反攻大陆,这些人对蒋失去信心又不能公开反蒋,于是创作朦胧诗来表达自己心情。在1974年左右我国《参考消息》曾经屡次摘文并发表相应诗歌反应这个情况。当时我在企业诗创组曾讨论台湾朦胧诗,对台湾诗人处境及言表诗词表示同情。记得有一位从苏州去的台湾诗人,当天公司应给他发薪水时宣布破产,他干了一整月分文未得。家里太太因家中无钱一天未吃饭,他也是饥饿难耐。晚上他到一家咖啡馆写了一首朦胧诗,“问君今夜何所有,一轮残月照吴钩。“表达他的凄惨心境和思乡之情。末了,他从高楼跳下自尽了。全国恢复高考后,北大以顾城等六位大学生兴起了朦胧诗,我认为他们所兴起的朦胧诗只不过是台湾朦胧诗的移植。一些知名老诗人也对朦胧诗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名诗人顾工,屡次著文赞扬朦胧诗,使朦胧诗大兴,当时写诗不朦胧媒体报刋不予刋发,桎梏了其他流派诗的流传与发展。当时我国东北工业企业为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大都建立企业诗创队伍,仅东三省机械工业的诗创队伍就有十几万人,他们大都订阅《诗刋》以指导诗的创作。当时我最欣赏贺敬之,李学鳌,李瑛,顾小丹,胡宏伟的诗篇,然而这些诗篇再难以见到(仅看到胡宏伟的《长江之歌》填词),《诗刋》被朦胧诗占据,引起了许多企业职工诗创人员不满,他们不再订阅《诗刋》,使《诗刋》发行量急剧下滑。

二,当我国诗坛兴起朦胧诗后,朦胧诗的始涌者很是兴奋,这些人文化与政治素养不够,没能对朦胧诗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如何相适应进行引导和探讨,依然用因文革压抑所形成的诗创方式继续诗的创作。因此,追求晦涩悲伤诗句成为朦胧诗的主流。这就使诗坛出现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国家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文化欣欣向荣犮展,另一方面诗坛上因朦胧诗偏离社会生活在晦涩悲伤哀号,使得朦胧诗远离人民而不受欢迎。于是诗坛上朦胧诗始涌者在继续写朦胧外,哀叹我国诗歌“小众化“,认为朦胧诗是阳春白雪,埋怨广大老百姓不懂诗,不接受朦胧诗。由于朦胧诗陷入追求晦涩悲伤哀号的创作怪圈,这就要求诗人一要以抑郁心理进行创作。二要创作以朦胧为主要目标,一切都追求朦胧,表现朦胧,生活也要朦胧表述。三要发掘阴暗悲伤面。其中包括人生的阴暗面,生活的阴暗面,社会的阴暗面,以寻求和积累创作素材。因此,朦胧诗的创作者就会出现这样状态,心理不健康的易患抑郁症,生活或事业不顺的易于情绪低落,找不到前进目标,过渡发掘阴暗面的就易于仇视社会,仇视生活,仇视人生。请看后来的朦胧诗作品和诗人命运,无不表现这三个方面,使朦胧诗向朦胧邪诗方向发展。顾诚是朦胧诗始涌者之一,朦胧诗创作使他心理不健康,不能正常处理生活锁亊,导致他杀妻又自杀。最令人怜悯的是他父亲顾工,支持了朦胧诗,却出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家庭悲剧。

三,有必要探讨诗人的生存与作品创作问题。我个人观点是,中国诗人千千万。在这个前提下,专业从事诗词创作又有工资收入的诗人是极少数。现实中有许多不是有工资收入的诗人,他们靠投稿犮表赚取稿费,这些人收入是不固定的,诗稿被采用发表就有点钱,不被采用就没有收入。即便被采用,由于诗的篇幅字数有限收入并不高,生活水平常在贫困线以下,尽管他们做着“一诗成名,一诗暴富“的春秋大梦,但现实并不给他这个机会。还有的诗人是业余时间从事诗创的。这些诗人首先做好本职工作。这并不影响诗人的作品创作,相反会给诗人的作品创作提供坚实的创作基础和生活体验。但是有些诗人不是这样,将诗创放在第一位,力图“一诗成名,一诗暴富“,尤其是朦胧诗的诗人,这种表现极为突出。那位自杀的海子,他是有工作和收入的,在中国政法大学从事哲学研究的,但受朦胧诗驱使和诱导,自寻绝路。当这些朦胧诗的诗人实现不了“一诗成名,一诗暴富“目的,除了心态不好的选择自杀外,有的是夸大自己是著名“诗人“,在多少刋物发表多少诗,有多少头衔等。有的把挖掘阴暗面写成诗,攻击现实生活和社会,与负面文化和虚无主义绞和在一起。

还需要指出的,北岛是朦胧诗始涌者之一,现已是七十多岁老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跑到美国文学艺术学院任终身院士。不在为中国诗坛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