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大街小巷到处是药店?

现在不管是中国的哪座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大家只要仔细看看就知道药店之多,可以说除了小饭店外就是药店了,而且开药店也很少有关门倒闭的情况发生,难道开药店真的这么赚钱吗?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国民身体素质低,很容易感冒发热的,甚至各种小毛小病多不胜数,而去医院看病很麻烦,且费用很高,相比之下选择自己去药店购买药品就便宜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大街小巷到处是药店的原因。

而我们认为,中国大街小巷到处是药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开药店是暴利行业。有网友反映,他去药店买控制高血压的药,每瓶同样60粒标签,以及国药准字号都一样,不同的药店,价格完全不同。

最贵的是26元,而最便宜是18元。这位网友曾经暗中询问店家,你们卖18元的降压药不亏本吗?店家表示亏钱不可能,只是少挣点钱而已。目前,我国的药价由开店人自己来定,这方面药价的监管制度缺失,卖药当然可以获得暴利。

再者,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多有疾病,对于药品需求会比年轻人大幅增加,药店的主要消费人群是老年人。同时,也有很多年轻人生了小毛小病后,大都不愿意在医院里抓药,因为医院药价太高,就拿着医保卡跑到药店来买药。而且,开药店一本万利,几毛钱的药卖到10多元都很正常。开药店肯定是比较赚钱的行业。

最后,除了开药店有暴利和药品定价权外,药店也不仅仅只是买药,而且还搞多种经营。一是,出售各种保健品、生活用品给中老年人,中老年人拿着医保卡就可以在药店里高价购买保健品、生活用品,药店借机可以从中牟取暴利。

二是,药店经常可以聘请名医专家来坐堂,给中老年消费者号脉,普及养生保健知识,并且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为其量身定制每个病人不同的滋补养生膏方,并且还可以由药店替客人抓取药材,代客制作养生膏方的业务。这样一来,药店的经营范围又扩大了。所以,这种多种经营的药店是很赚钱的。

现在有人戏言,过去银行网店多如牛毛,现在开药店的满大街都是。实际上,开药店的暴利和低风险投资一般人是不知道的。一瓶药本来只有几块钱的成本,买到客户手中就要十几元甚至几十元。而且现在城里人拿医保卡可以到处买药,一般人遇到药价较高,也不会太在意。更关键的是,药店还进行多种经营,尽可能把客人的需求留在店内。这样开药店就获得丰厚利润,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开药店。

观点二

有利润或者利润率比较稳定,就会有人跟风,就会有资金跟进。资本逐利是其基本属性。

譬如,哪一天油盐酱醋也攀到售药的平均利润,商人一样会趋之如骛。

药店林立,与民众健康状况医改没有直接关系。其主要因素,药物的需求量与人口密度有关。

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目前城市群岛已经星罗棋布,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口流动的加速,城镇化使得人口集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人口岛屿。社会需求也集中于特定区域。原来的城市格局,已经不能满足日益递增的各种需求(大家想想1970年代到现在增加了多少人口),如此矛盾就来了。

各地的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于大医院,人们都拥向本地屈指可数的大医院,毕竟有名气的专家都在那里,谁不想瞧好大夫啊。这样,大医院的门诊大厅,每天人满为患,甚至比菜市场还闹热,用个电梯都要排长龙。

如此拥挤不堪,相当一部分人小病不去医院,就近药房买药,方便轻松。而且药店比医院开出的药价格略低(绝不是低廉)。这也是药店满大街的一个因素。

药店多有利润无可厚非,合法合规也确实方便了民众。但是,医药毕竟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若长期如此多的把人的生命健康当生意做的现象,甚至把药品当做奢侈品经营,是有违商业伦理的。当然药企高投入高定价可理解,只是,到底有多少药企为一种药数年十数年投入百亿千亿做研发?

把赚取不当利润的快感建立在人的病痛之上,与吸血鬼没有两样。唯利是图药价虚高,与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背道而驰的。

我认为,我们应该借鉴古巴的做法,他们把优质医疗资源,在社会平铺,充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毕业的医科大学生大部分首先到社区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须保持人口比例的床位。事实上,古巴做的很好,以前我们只知道古巴军队作为苏联的马前卒到非洲等热点地区,搞革命输出,如今我们很少人知道,古巴现在出口最多的是医疗服务,并且占古巴出口收入的七成。他们的医疗服务水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认可。

毫无疑问,只有解决了看病难治病贵的基本问题,然后才谈得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升。最大限度的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合理让利于民众,摊薄药品平均利润(必须的,医疗本质上是民生福利),如此,一部分药店老板去开餐馆,那就对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