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用哭得江山的刘备,老实人鲁肃和只会打败仗的曹真谁更废?(《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艺术与史实,立场与真相)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艺术与史实,立场与真相
题主这个问题让我有点手足无措。
很明显,题主是把《三国演义》当成正史来看了。
《三国演义》
《三国志》
说到三国的历史,有两本著作始终是我们绕不开的。一本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本是陈寿的《三国志》。
从艺术的角度讲,三国演义自然更胜一筹,三国志相对而言更偏重史实。
其实两者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立场。《三国演义》以汉刘为正统,为刘备的正统性站台,塑造了关羽忠义千秋,诸葛亮用兵如神的艺术形象,相信每一位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在诸葛亮五丈原身死,壮志难酬时留下一丝叹息。
而《三国志》以曹魏为正朔,以时间线为序。对于人物的评价,更趋于客观公正。
而题主对刘备,鲁肃,曹真的看法显然脱离了历史的实际。
刘备的哭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绝对是一个艺术形象的成功。然而历史上的刘备绝不是一个只会哭鼻子的妇人之仁的懦夫。相反,他是一个坚忍刚毅,宽厚仁慈,识人用人的君子。
起事之初,刘备无兵无粮无将,可为困难重重,然而,刘备宽厚待人,尤其对治下的百姓,深得民心。而且他非常善于团结手下的人,不仅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死心塌地的跟随他,后来法正,杨仪等益州重臣也是纷纷投奔。
所以最后刘备能以一州之地三分天下,鼎足称帝。
另外说明一下,诸如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等这些算到诸葛亮头上的战斗其实都是先主刘备自己打的,从这些来看,刘备的军事才能也是值得称道的。
再来说说“老实人”鲁肃。
拜三国演义和各类影视剧所赐,鲁肃的形象一贯是个老实的忠厚长者。然而历史上的鲁肃却是个忠勇双全,有胆有谋的人。早在建安元年鲁肃与周瑜相识,便以半数家产资助周瑜。后来袁术慕名,想要招徕鲁肃,然而鲁肃看出袁术不堪大用,直接拒绝,更是在面对袁术威胁时强硬对抗。建安三年鲁肃随周瑜归顺孙策,建安五年为孙权献《榻下策》,为孙权的称帝规划好了路线,此后鲁肃成为了孙权的股肱心腹。公元208年,刘表死后,意识到江东剧变的鲁肃力促联刘抗曹,最后在赤壁大败曹操,极大的延缓了曹魏的统一步伐,三足鼎立之势就此形成。
建安十九年,面对来势汹汹的关羽,鲁肃提兵数万,坚守益阳,并且应关羽之邀,单刀赴会(原来鲁肃才是单刀赴会的英雄),达成了孙刘划湘江而治的协议,为脆弱的联盟争取到了短暂的和平。
曹真剧照
最后来说说曹真。相比前两位,曹真的知名度和话题度都显得有点不足,人们对他的印象估计也就停留在“刚愎自用“四个字上面了,然而历史上的曹真果真如此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曹真原名秦真,是曹操的养子,早年追随曹操平定黄巾之乱,因功拜灵寿亭侯。后曹丕继位,封东乡侯,拜镇西将军,都督雍凉军事,成为执掌军权的封疆大吏。后大破羌胡,平定河西,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曹魏武将第一人。足见曹丕对他的信任。公元226年,曹丕托孤四辅臣,曹真位列第一。
事实证明,曹真能有如此地位,靠的绝不是他的宗室地位和裙带关系。曹真的军事才能在整个魏国也是不遑多让的。
公元228年,诸葛亮劳师远征,结果被曹真在街亭大败马谡,无功而返。而且曹真精准地意识到诸葛亮下次北伐,必定会把陈仓作为跳板,因此命郝昭大力驻防陈仓。果然,来年在陈仓再一次阻挡住了诸葛亮北伐的脚步。由此可见曹真的军事能力还是非常优秀的。
公元230年,曹真接替曹休,迁大司马,魏明帝使其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达到了他作为人臣的巅峰。可惜的是,来年便因病去世,自此,阻挡司马懿执掌军权的最后一道屏障彻底消失。属于司马氏的时代开始到来。
所以,建议题主看演义之余,也因对史实有所了解,以免认知过于偏颇。
刘备、鲁肃和曹真: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应该说,这三个人,在三国时期,都是重要人物。都不能说是废材!
仅仅祖上是中山靖王。还不知真的?假的?只听刘备自己说,也没有人去核实一下,何况兵荒马乱,也没办法核实。何况中山靖王应该也不止他一个后代。反正,英雄莫问出处,一个卖草鞋的,拿着一份不知真假的出身证明,找来了,关羽,张飞两个合伙人,
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从一穷二白做起,拉起个小队伍。今天投靠张三,明天投靠李四,一点一点壮大队伍,先糜竺,孙乾,赵云,后来把诸葛亮拉进团队。
又得黄忠,马超等虎将,终在西蜀立国,三分天下有其一,曹操评价他,”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所以说,刘备不能称为废。
周瑜在东吴的份量,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要关系有关系,要智商有智商。是他向孙权隆重推荐了鲁肃。
孙权立即约见了他,交谈以后,等所有宾客起身离场后,孙权又悄悄的把鲁肃领了回来,合榻对饮,来了个《榻上对》。
鲁肃把天下的形势一一分析给孙权听,明确告诉孙权,汉室不可复兴,让他划江而治,深耕吴地,二分天下。然后条件成熟统一天下。当时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北方还是曹操和袁绍撕杀的时候,官渡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年,这一年的天下,和刘备还没有什么关系。这个《榻上对》要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早七年,当时天下的形势很不明朗,鲁肃的眼光可见不是一般。
赤壁之战的时候,鲁肃是主战派,主张联刘抗曹,协助周瑜赢得赤壁大战,稳定了东吴的局势。周瑜病危的时候,写信给孙权,再一次推荐鲁肃,让鲁肃代替自己的位置。可见周瑜对鲁肃的信任。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鲁肃病逝了,只有46岁,孙权亲自为他举行了葬礼。
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祭天时仍念念不忘鲁肃,和大臣们说:“我今天登基称帝的事,鲁肃很多年前就想到了,他和我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谈到了帝王基业。一开始我是没有帝王的想法,是他让我有了帝王的志向!”所以说,鲁肃不是废!
尤其在曹丕当了魏王以后,让曹真做镇西将军,平定了张进在西部的叛乱。
第二年,又平定胡人在河西的骚乱,大获全胜,彻底打通了西域和中原的通路。
第三年,几个西域王都派使者过来进贡,魏国重新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
曹丕对曹真在西部的表现非常满意!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真接到命令,攻打吴国,击败了吴国将军孙盛。又打退了赶来支援的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把江陵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围了半年,孙权受不了,赶紧派使者去谈判,进贡称臣。魏国军队才撤走。
曹真派张鸽大破马谡,夺了街亭,导致马谡被斩,又打败了赵云,邓芝的部队,诸葛亮见大势己去,只好退兵。
他算到诸葛亮第二年会攻打陈仓,于是做好准备。
第二年诸葛亮果然来了,结果可想而知,最后蜀军灰溜溜跑了。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真做了周密计划攻打蜀国,可惜,天不助他,路途艰险,雨水又冲断了栈道,万般无籁,只得撤军。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曹真因病而死。壮志未酬!
纵观曹真一生,忠心赤胆,有勇有谋,辅佐几代君王!可圈可点!也不能说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