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东吴杀的是诸葛亮,刘备还会不会不听劝阻急于报仇?(刘备的夷陵之战:为夺回荆州而来)

刘备的夷陵之战:为夺回荆州而来

其实刘备在关羽死后不听劝阻,急于伐吴的最终原因并不是因为关羽,而是因为荆州。

在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战略计划中《隆中对》就曾经多次指出荆州在整个计中的重要作用。

《隆中对》中指出荆州虽然不能作为成就帝业重振汉室,统一天下的大本营,却在这个计划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荆州的战略地位

益州易守难攻,更适合作为大本营的,但任何事都是有两面性的,益守难攻的益州同时也会限制向外地发展。当初项羽在分封诸侯时把最有威胁的刘邦分到益州,就是有意要限制他向外发展的机会,而项羽的智囊范增也是认可的。

有长江天险为拒的荆州,拥有它可以顺江东下,从侧面打击东吴;向西进军则可以夺取富饶的益州。在三国时期,拥有荆州是曹魏集团向南扩张的先决条件;对于东吴来说,进可以窥视北方,退可以用长江北岸的军事力量抵御曹魏的攻击;而刘备要想实现自己复兴汉室,统一天下就必须有荆州这块跳板。

刘备集团丢失了荆州,也就让《隆中对》的战略计划成为了泡影。

关羽的过失

刘备在进川时把关羽安排镇守荆州也是用心良苦的,他希望关羽能够像《隆中对》中的那位上将一样,等到天下有变能够带兵进攻中原,帮他完成自己的霸业。然而关羽虽然是万人敌的上将,情商却很低,看不起人。孙权为了促进东吴和蜀汉联盟的紧密性,曾经派人过来为求娶关羽的女儿联姻,却被关羽骂惨了。而当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备的义子刘封、大舅子糜芳都不愿派出援兵相救,可见是多么的恨关羽呀。

而关羽的贸然进取也触犯到了东吴的逆鳞,在三国时期,三足鼎力其实更像是一种平衡。平衡的对峙是在实力相当的条件下才有的,蜀汉和东吴弱小必须联盟才能对抗北方的曹魏。如果有谁想打破平衡就要有足够对付双方的实力,或者在一方出现漏洞时。蜀汉的进取,特别是关羽水淹曹操的七军后,打破了平衡,使东吴出现了危机感,孙权才又和曹操结盟共同对付关羽。

夷陵之战的真正目的

刘备称帝后已经近60岁,他不顾众臣的劝阻执意发动夷陵之战讨伐东吴,最重要的原因是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夺回荆州,重新那拿回能够统一天下“入场券”,不给自己的后来留下遗憾。

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同样是有着长远战略眼光的陆逊也看到了些这一点,他曾经给孙权上疏:“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 陆逊清楚东吴要想霸州荆州,就不能失掉夷陵;刘备要想夺回荆州,就要先取得夷陵。

刘备夷陵之战给关羽报仇只是给了自己一个向东吴发兵的理由罢了,真正的目的是荆州。

刘备攻打东吴的真正原因:失去荆州对统一天下的重要影响

不会的,就是刘禅被东吴所杀,刘备也不会发兵攻打东吴的,更别说诸葛亮了,刘备乃世之英雄,有宏图大志,其终极目的是统一天下,岂能为了私怨坏了自己的大事,在当时情况下,孙刘联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刘备来说,联合东吴是他唯一的选择。

相对于刘备,孙权的自由度更大,因为孙权没有什么顾虑,而刘备不一样,刘备自始至终都是树立的恢复汉室的大旗,大旗在他在,如果大旗不在了,他就没有什么正义可言了,所以他的攻击目标应该始终定位于汉之国贼曹氏集团。

别管是三国演义,还是司马迁的史记,都把刘备攻打东吴的原因归于关羽之死,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关羽之死,刘备是非常伤心,但还不致于让刘备发倾国之兵,与自己的盟友火拼,刘备是知道轻重之人,否则也不可能走到今天。

让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原因是荆州的丢失,他想夺回荆州,因为他知道荆州对他的重要性,没有了荆州这块跳板,统一天下的梦想将成为泡影 ,失去了东大门,诸葛亮的隆中计划再难实现,刘备从起兵开始,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一直坚持到现在,才刚有了起色,如今眼看着就要落空,心里如何不急。

其实不光刘备急,提出隆中计划的诸葛亮更急,他也知道失去荆州将意味着什么 ,所以在刘备决定起兵时,才没有以死力誎。因为他心里也同样希望,能把荆州夺回来,与其死誎,不如赌一把,赢了,则统一天下有望,输了大不了重来。让诸葛亮没想到的是,刘备发挥失常,兵败身死,估计诸葛亮肠子都悔青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