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称“魏”而不是“曹“(曹操为什么取名“魏”而不是“曹”呢?)

曹操为什么取名“魏”而不是“曹”呢?

这里是三叔小记,我来说一说!

以皇帝为主体,父子世袭,一家之天下,就是所谓的“朝代”。既然据“国”为私有财产,自然得有“名号”,也就是“国号”。如知名的“汉”、“唐”、“明”等。

虽然“国号”的取名、命名各不相同,有某种理由,或起源于地名,如魏、汉;或起源于爵名,如隋、唐。又或取名为某种特殊的含义,如金,金之坚固。

等等,但都是大事,都不是随心所欲想出的,都不是即兴之作。那曹操为什么取名“魏”,而不是“曹”呢?

从建安十七年开始,曹操便一步又一步,位极人臣。

建安十七年,曹操可以如西汉初年的萧何,剑履上殿;

建安十八年五月,曹操加九锡,获封公爵,建魏国,都邺城。可置百官,如汉初的诸侯王一样。七月,建宗庙。之后,曹操嫁女给汉献帝;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封魏王。

邺城始建于齐恒公时期,修建来也是作为军事性质的城垒,保卫小国,防御戎狄。后来,邺城归魏国所有。经过西门豹的治理,这里已成了军事重镇,与赵国抗衡的“桥头堡”。嬴政时期,秦国大举打赵国的时候,邺城是军事驻点。刘邦建汉朝,置魏郡,治所在邺城。东汉末年,邺城升为翼州治所。

曹操败袁绍,一举占据邺城。随之也将它作为战略据点。邺城之西,乃由北向南绵延的太行山。南有黄河,天然屏障。隔河对岸是洛阳。北是太行山山前平原,河流密布。东呢,地势低洼,平原地区,也是农业区。

邺城满足曹操此时的需求——以此为大本营,然后统一北方。这也是曹家之本基,所以曹操着力规划,改建邺城,兴建水利工程等。这里,也成为了东汉的政治中心。后来,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也都曾先后在这里建都。邺城是割据时的最佳都城。而这种优势在袁绍时已经初步显露,袁绍的谋臣沮授说:

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还大驾于西京,受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

袁绍失败,但曹操做到了!

别的地方不选,曹操偏偏选邺城,原因就在这里。邺城又是魏郡治所。汉献帝自然以“魏”之名,封曹操为魏公,进而魏王。

第一,魏,喻巍。巍,高也。魏魏,高大的样子。高者必大。魏,寓意美好,是一个好字;

第二,当涂高者,魏也。当然,这属于讖纬之言。不过,袁术认为应在他身上。实际上,涂,泥土,泥土可成路。但为何不可以成楼台?涂高不就是楼台吗?楼台,不就是魏字吗?

综上所述,不同意讖纬之言……魏,得源于地名,且寓意美好。类似高祖刘邦的“汉”,汉得源于地名,且汉,天汉,美好不?

最后,呼应开头。曹操死后,曹丕接班,又让汉献帝禅让。国号“魏”!为作区别,称作“曹魏”。所以,曹魏的“魏”这一国号,最初是地名演化为爵名,最终爵名进化为国号的。类似,刘邦的“汉”也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三叔小记!

参考文献:

裴松之注的《三国志》。

曹操如何被封为魏公和魏王?

这是个好问题。

十八年(注:公元213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诏书并十四州,复为九州。夏四月,至邺。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曰:......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頉社。---《三国志》

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军等百官。献帝还准许其“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丞相萧何故事。

二十一年(注:公元216年)春二月,公还邺。三月壬寅,公亲耕籍田。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

216年,献帝传载诏曰

今进君爵为魏王,使使持节行御史大夫、宗正刘艾奉策玺玄土之社,苴以白茅,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十。君其正王位,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其上魏公玺绶符册。敬服朕命,简恤尔觽,克绥庶绩,以扬我祖宗之休命。-《三国志》

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托名汉臣,受制于许都的汉献帝,曹操专心在邺城经营,与皇帝无异。

邺,为战国七雄魏国的故地。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邺,将邺城作为魏国的陪都。邺令西门豹治河投巫,更是妇孺皆知。邺自有地理区位优势,漳水之利是河北平原大力发展农业的基础,出产丰饶;西有太行之险、南有黄河屏障之余,交通便利。此后,邺城一步步成为侯都、王都、国都,曹操以城墙为基础,建筑了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

在异姓改朝换代过程中,不是姓氏不可以作为国号,而是为了不留乱臣贼子的恶名,权臣们总是伪装成前朝皇帝的主动禅让,新国号还袭用前朝赐封的封地名,而不是自己的姓氏,以塑造自己忠臣形象和政权合法性。

曹姓最早也是来源于封地,“襟带河济,扼控鲁宋”,曹氏始祖(曹叔振铎)作为周文王嫡六子被分封于曹国,建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疆域大致辖今山东省菏泽、聊城市,河南濮阳市南部地区。

虽然在三国时期也属于曹操统治区域,但并非精心打造的最核心的区域。上古时期,禹划野分州。曹操宁可放弃兖州牧,也要当冀州牧,那里曾是袁绍的根据地。古时的曹国与魏国,影响力殊异,不可同日而语。

晋大夫毕万以军功受封于魏,卜偃为其占卜曰:“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 史记· 魏世家》

公元前661年, 晋献公灭姬姓魏国,并把魏地封给功臣毕万。公元前636年,因随公子重耳出亡有功, 晋文公继位后,令毕万之孙魏犨承袭魏氏的封爵,列为大夫,治所在魏邑(今魏县)。公元前453年,韩、赵、魏 三家分晋局面形成。公元前445年,魏斯继位,自称诸侯,史称“魏文侯”。公元前445—公元前396年, 魏文侯在位期间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率先称雄七国,奠定了魏国百年霸业。毕万封有魏地,乃是史书中的大吉之兆。

反观曹国,周代诸侯国之一,国君姬姓、伯爵。曾与晋、鲁同为“十二诸侯”之一。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曹国,曹共公无礼对待,遭致重耳怨恨。曹共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伐曹,俘虏曹共公,曹国沦为中原地区的二流诸侯国。二百余年晋楚争霸,曹国更成为了受害者。曹伯阳十五年(公元前487年)正月,宋景公出兵进攻曹国,晋国坐视不救,曹伯阳被杀,曹国灭亡。

“代汉者,当涂高也”语出今已失传的《春秋谶》,尤其在汉朝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汉武帝就感叹过“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太平御览)、公孙述和光武帝也为此进行激烈的讨论(《后汉书》)、另外当时有女巫对李傕说:“涂即途也,当涂高者,阙也。傕同阙,另极高之人谓之傕。”

下邳阙宣聚觽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

初平四年(193年),阙宣在徐州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见他势大,一面谎报朝廷他在进行讨伐,暗地里却与之联合。阙宣参加了与曹操争夺徐州的战斗,但后来跟陶谦翻脸,这个“皇帝”被陶谦杀了。

典略曰:术以袁姓出陈,陈,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仲氏。---《三国志》

术怒曰:“吾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 又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吾字公路,正应其谶。又有传国玉玺。若不为君,背天道也。吾意已决,多言者斩!”遂建号仲氏,立台省等官,乘龙凤辇, 祀南北郊,立冯方女为后,立子为东宫。---《三国演义》

根据“五行终始论”,刘汉统治的汉朝属火德,取代汉朝的土德,”四世三公“的袁姓属于土德;而且袁术自认为“代汉者,当涂高”就是指他自己,“术”是城邑内的道路,“公路”指的也是路,而“涂”被他理解为“途”,也是路的意思,所以“涂高”就是他袁术。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在寿春正式称帝,设置后宫及百官,改寿春为淮南尹,一切与真皇帝并无两样,只是实力不济,两年后被曹操消灭。

曹丕继任魏王,为代汉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不断有易世的“祥瑞”出现。既然要代汉,就得正面回应“当涂高”话题,非得把自己跟这句神秘预言扯上关系,”禅让“才算圆满。

春秋玉版谶曰:‘代赤者魏公子。’春秋佐助期曰:‘汉以许昌失天下。’故白马令李云上事曰:‘许昌气见于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于许。’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今魏基昌于许,汉征绝于许,乃今效见,如李云之言,许昌相应也。

两日,昌字。汉当以许亡,魏当以许昌。今际会之期在许,是其大效也。易运期又曰:‘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三国志》

至于“涂高”的解释,许芝认为宫殿祠庙前面通常都建有两个高大的台子,台上有楼观,在两台之间留有空阙的地方,所以这种建筑称“双阙”,它们都很高大, 而“魏”字的意思就是高大,《周礼》有“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淮南子》有“魏阙之高”,许芝认为“当道而高大者魏”,“涂高”真正指的就是曹魏。

许芝的新阐释也是为了印证曹魏代汉是有”天意”基础的。虽然未完全跳出牵强附会的窠臼,但相对于阙宣和袁术似乎还是要稍好些。如果不是给“魏”而是给“曹”做论证,估计皓首穷经也很难有结果。许芝上书不久曹丕即禅让为皇帝,建立了魏朝,许芝有东汉末的太史丞,摇身变为曹丕的太史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