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霍去病每次打匈奴,都缴获大批牲畜,为什么战争中损失的战马,没能补回来?(骑兵机动力与战马补给:霍去病对抗匈奴的关键之一)

骑兵机动力与战马补给:霍去病对抗匈奴的关键之一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要知道与匈奴在大漠作战,最关键的是骑兵的机动力,而这就靠大量的战马支持。大规模使用骑兵集团,快速机动,长途奔袭,是汉军前期战胜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

突袭作战战术的运用,是霍去病对汉军战术观念的革新。他的作战特点总结一下“迂回纵深,穿插包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对匈奴实行合围,从最薄弱的地方发动突袭,实施毁灭性打击。

一场战争下来,与敌战阵厮杀并不是损失战马最厉害的时候,战马的损失往往是在高速行军的途中,为达到快速突袭的目的,很多战马都是折损在这方面。

史书记载:“两军(卫霍)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后入塞者不满三万匹。”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119年的事情,汉武帝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命令卫青与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兵分两路,跨漠出击匈奴的作战。

这场大战历经一年,最后霍去病转战两千多里,歼敌近十万,“封狼居胥”达到了自己一生的巅峰,战役总结不算士兵伤亡,单说战马损失近10万匹。

那有人会说,既然打胜了,匈奴有的是马,抢不就行了吗?但不要忘记,双方作战,都有损失,汉军损失了10万战马,作为失败方匈奴损失的只会更多。

虽然两场大胜,有着丰厚的战利品“驱马牛羊百有馀万”、“众男女万五千馀人,畜数千百万,於是引兵而还。”

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点没有,这些战利品大都是带领步卒大军徐徐前进的卫青缴获的,俘虏多是老弱病残,牲畜也都是牛羊等。

而那时,匈奴战士都是骑着战马与霍去病在大漠上殊死的搏杀。所以即使霍去病胜了,他的战利品也从来都是匈奴贵族俘虏,其他人全部杀死,不留拖累。

也因为此,才有了流传在草原上“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悲歌。

而战败又饶性逃脱的残余匈奴人,则带走了他们的战马,躲得远远地休养生息,所以想要缴获大量战马补充汉军的损失,是不可能的。

秦朝战马的选用和使用对战争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弄清楚战马可不是什么马都能用的。战马和普通马匹、牲畜在那个年代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你关注历史就知道汉朝一直以来都在找寻合适的马种作为战马使用。张骞出使西域,除了联合西域对抗匈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寻找良驹。

第二个问题就是匈奴属于典型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其生活方式与后来的蒙古人基本一致的。所以缴获的所谓百万牲畜,绝大多数应该都是牛、羊这种生活资料。至于战马,或多或少会有,包括敌方参战幸存的战马以及一些战备物资。但古代这种长途奔袭,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寻找匈奴部队,战马的损耗必然也非常大。

第三点,如果说战马没有补回来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随着战争的持续,匈奴是越来越难以招架,被汉军赶得越来越远。从战争的结果看,汉军能高强度持续打击,必定是战马保障工作还不错,否则在这种运动战中,光靠步兵是撵不上匈奴人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