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炮楼上一般都安装有探照灯,是自己发电还是从县城接电?(侵华日军的据点和炮楼:兵力稀薄而简陋)

侵华日军的据点和炮楼:兵力稀薄而简陋

笔者的家乡有座大凌河铁路桥,就是当年日本侵略军所建,小时候曾经特地跑去观察过,南北桥头各有一座,内部是两层的砖木结构,各个方向上分布着射击孔,再后来被武警接收就看不成了。既然是日军保护铁路线的警戒据点,那是一定要装备探照灯用于夜间观察的,不过这座铁路桥距离县城只有1000多米,确实有电线拉过来,很显然这是日军的永备据点,也一定会装备小型发电机,这叫双保险。

(孤立的炮楼没有直送电源)

侵华日军的据点分为永备和临时两种,它跟炮楼是不能直接划等号的,因为大型据点可以建有两个以上的炮楼,还附有平房等建筑,用作兵营、仓库和食堂等等,在整个据点的外围进行战术防御布置,一般会挖掘壕沟、拉铁丝网、架设吊桥。这样的据点驻上一个小队的鬼子兵就非常难啃了,因为八路军和抗日游击武装严重缺乏攻坚武器,大型据点既有从公路的电线杆上拉统的电源,也有自备的小型汽油发电机。

但是沿公路架设的电线和电话线也是最不靠谱的,抗日武装在攻击据点时一定会首先切断它们,以免鬼子迅速联络呼叫援兵,因此日军大型据点不仅有发电机,其实还必备发报机,有线通讯在战场上是最容易被破坏的。所以采用直接送电的方式,一般只存在于侵华日军所谓的“治安区”,即日伪统治比较严密的地带,而在“非治安区”和游击区再架设电线杆显然是愚昧的,那还不够游击队砍的。

(炮楼里的日军照片)

但问题是碉堡和炮楼最密集的华北地区,反而也是日军兵力最稀薄的战略区,在广袤的山东、山西、河北大地上,日寇华北方面军的总兵力不过20余万人,司令官多田骏曾经多次跟派遣军总司令部叫苦,称其兵力密度是每平方公里只能摊上0.37人,方面军和各军、各师团还要保持一定的机动兵力,而仅冀中地区日军修建的炮楼就多达500多个,几乎每10公里就有一个,日军哪有如此多的兵力进行固守呢?

结论就是其实大部分炮楼都是非常简陋的临时据点,在1944年华北日军实行战略收缩时全部放弃了,这样的据点一般是个孤立的炮楼,驻上一个分队(班)的鬼子都算多的了,大多是由伪军驻扎或者是几个鬼子率领一帮伪军。这样的据点别说探照灯了,连照明用电的条件都不具备,侵华日军配备的戛斯手提灯就是在这样的炮楼里使用的,当然,个别紧靠公路的据点除外,那倒是有条件拉上电源。

(日军手提照明灯)

侵华日军的发电设备主要有小型手摇发电机和汽油发电机两种,前者用于发报机的配套使用,后者就是提供要塞和大型据点用电,最低配备到大队一级。我们看《地道战》鬼子朝地道里灌水,那就得使用水泵,而若想驱动水泵就必须得有发电机,因此鬼子是肯定有装备的。这些发电设备都是日立、三菱等日本公司生产的,跟生产汽车引擎的工序差不许多 ,有看过一款94式三号甲型手摇发电机,重有约20来斤、尺寸22x26x11cm、踏板尺寸22x26,是由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1942年生产,这些日本企业也是侵略中国的帮凶。

1939年以后,鉴于八路军和抗日武装的蓬勃发展,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这就是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尤其是横贯太行山的正太铁路(石家庄、正定到太原),鬼子在铁路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密布据点和炮楼,阻断了八路军各部活动以及与太行山根据地的联系,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才有了进行大破袭的“百团大战”。

(日军手摇发电机)

电影《百团大战》里攻克日军重要据点(四个炮楼编了号)的桥段令人记忆深刻,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冒着日军的火力冲锋,却由于缺乏直射火炮无法端掉敌人火力点从而造成伤亡惨重,居然演绎出夺取日军坦克直瞄射击的故事,显然是文学创作了。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与蒋介石矛盾激化的焦点,一方面是军队的控制和指挥权问题,一方面是史迪威站在美国和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立场上,坚持要把美援武器分配给八路军一部分。

这就触碰了蒋介石的底线,因此不惜冒着与美国决裂的风险坚决要求罗斯福调走史迪威,并最终如愿。如果史迪威的计划得以实施,华北八路军能够拥有一定数量的美式武器,比如火箭筒或者战防炮等等,日本人的据点和炮楼那就是鬼子伪军的活棺材,只可惜,历史不能假设,无数抗日志士因此牺牲在攻打炮楼的战斗中。

(打炮楼成为游击队的日常)

日军在抗战期间修建的炮楼并非独创,而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堡垒战术

在历史上,日军通过修建炮楼来压缩对方活动范围并非日军首创——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过类似的堡垒战术:北宋朝廷曾通过在西夏境内不断修堡垒,逐步推进的状态,来压缩西夏骑兵活动范围,甚至宋徽宗在位期间,北宋距离灭亡西夏只有一步之遥。而日军的炮楼,事实上不过是中华先民堡垒战的翻版。此外,日军的炮楼,在抗战期间,确实让抗日军民吃了不少苦头。

日本的各项发展都确实强于中国。当时日军每占领一个地方,就会修筑炮楼,炮楼在战争中是一个非常有利的防御建筑,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可以守住这座城市。炮楼一般是用砖头搭建的两层楼,外形呈圆筒状,而四周都留有枪口,用来射击,可以很有效的阻止进攻方前进。在顶楼还配四个探照灯,用于晚上视察敌军。抗战时期日本鬼子的据点也分大小的,鬼子的师团旅团不也得驻扎嘛,发电机就是必备的了,至于抗战中后期在华北平原上数量众多的炮楼,由于数量多且鬼子兵力分散,每个炮楼里的鬼子也有多有少,多的有一个小队,少的也有六七个(配伪军一个排或连),一般也会有汽油发电机。

那时的鬼子军用物资里很常见一种四方的铁皮桶,就是装的汽油,单手可以很轻松地拎一桶叫做一听。早期鬼子物资充足时,烧房子烧尸体(比如战场上被打死的鬼子)等都是架上柴浇上汽油烧的。至于发电机,别忘了那时鬼子有坦克有汽车,所以发动机发电机并不是做不出来。前面讲到中后期华北平原上炮楼众多,因此每一个炮楼配一个发电机肯定不可能,但鬼子(扫荡和封锁区就是冈村宁次搞的)也真不笨:炮楼大约按“大—小—小—小—小—大”的规模建造,一个有小队驻扎的主炮楼配发电机,通过电线传输到周边的几个小炮楼,这样一来小炮楼也有电了。

1938年前后,日本还使用种种手段,通过名义上的合资和直接实行军事管理两种形式,全面控制了东北三省及北平、天津、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电业,强行霸占公用电厂38个、自备电厂62个、送电线路291.7公里、配电线路5491公里、变电容量5.531万千伏安。不过,在日本治安战的主要战场,晋察冀地区的农村,是很难通上电的。一般情况下,也就只有距离城市较近的防御工事和炮楼内能够使用电灯和探照灯来照明,距离较远的偏远地区是很难接线照明的,而且电线在当时非常容易损坏,稍不注意我们的游击队破坏,所以许多防御工事内都是使用两套系统,除了接电之外使用自发电来维持探照灯的运行,或者干脆不使用探照灯。总的来说,虽然当时日本人的炮楼戒备森严,但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方便,很多小型据点还都得使用煤油灯等设备照明,并没有通电,尤其是在二战中后期,日本将主力部队调往太平洋作战,再加上当时的日本国力已经枯竭,日本炮楼的情况还要更差一些,不仅通不上电,还缺乏各种给养和设备,许多炮楼直到二战结束都没有通电。总的来说,由于当时我方游击队的破坏和死守,当时日本炮楼能够使用上电力的并不多,大多数是使用自己的发电机带动探照灯进行照明,而战争后期,连日本本土都缺乏燃油的情况下,日本人的情况还要差一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