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20多万的捻军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呢?(捻军:从土匪到太平军余部,一路流窜寻求生存)
捻军:从土匪到太平军余部,一路流窜寻求生存
从晚清到北洋,再到民国,捻军一直被称为“捻匪”。这一方面是历代王朝对起义军的蔑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捻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以打家劫舍为生的土匪,没有任何政治主张,连太平军都看不上他们。
捻军后期的壮大完全是僧格林沁一时“心慈手软”,没敢将太平军扶王陈得才部的俘虏全部“肉体消灭”,导致陈部的精锐老兵被捻军收编。
僧格林沁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捻军在这群太平军老兵的帮助下,在山东用蒙古人最得意的骑兵战术打败了僧格林沁带领的最纯正的蒙古骑兵。
淮河、黄河水患不断,淮北平原是全国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伴随着大清国力日渐衰退,官府无力治水,只顾加紧搜刮百姓,所以在淮北出现了以抢劫为生的“捻子”。
捻子最大的特点是“居则为民,出则为捻”,是一种不定型的半武装力量。清末社会矛盾最尖锐时,淮北“村村有捻、庄庄有捻”。受太平军在南京建都的影响,各股捻子推举私盐贩子张乐行为盟主,成立了“捻军”。
从本质上来说,捻军就是一群没有任何政治力量的土匪武装,唯一的追求就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为了维持这种奢靡的生活,捻军必须抢完一地再抢下一地,如同他们的老前辈黄巢一样四处流窜。
流窜作案对机动性要求非常高,捻军全部以骑兵为主。骑兵机动性强,官兵一来他们就跑,给清政府的平乱带来了很大压力。
太平军刚开始很想收编捻军,但接触了几次之后,发现捻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拜上帝教虽然是邪教,但太平军做事还是有原则和底线的,无法像捻军一样只顾自己痛快,不管百姓疾苦。
因为要联合一切力量抗清,太平军只委任了捻军首领,但并不愿意领导他们。太平军联合捻军作战时,分配给捻军的任务都是牵制清军、保障粮道安全等辅助性任务。可即便是这种任务,捻军在对阵清军的八旗军和绿营时还是不堪一击。
八旗子弟胜保打太平军时屡战屡败,被老佛爷发配新疆,但一打捻军立刻找回了清初八旗精锐的气概。在正阳关之战中,胜保将捻军首领张乐行团团围住。要不是关键时刻忠王李秀成出手援助,张乐行估计要死在胜保手中。
张乐行捻军前期的代表人物,他手下的十几万捻军大部分是被生活所迫而铤而走险的农民,后来在会党、地痞流氓的挑唆下,最终组成了起义军。张乐行之后捻军元气大伤,再次崛起是因为吸收了被僧格林沁击溃的太平军残部。
曾国荃合围天京时,太平军急令各地太平军回援。西进陕西的扶王陈得才是众多军队中实力最强的,他接到消息后也迅速南归,但却在大别山遭到了僧格林沁的阻击。
太平军经过十余年的战火洗礼,不管是将领的战略战术,还是士兵的军事素养均高于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两军在大别山周旋时,僧格林沁并没有在军事上占到任何便宜,最终靠心理战才得以取胜。
僧格林沁一方面大肆宣扬天京失陷的消息,另一方面又不断劝说太平军将领投诚。陈得才因惧怕被部下绑架,选择服毒自杀,将十几万部队甩手扔给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贵为清朝铁帽子王爷,但没有任何纨绔之气,绝对是位优秀的将领,但在处理战俘上却狠不下手。僧格林沁兑现了招降时许下的诺言,只处死了个别将领,将大部分太平军遣返回家。
同僧格林沁不同,虽然说杀降不祥,但湘军将领从来都是全部肉体消灭,比如李鸿章在苏州一口就杀掉几万太平军降兵。
拜上帝教是西方基督教的变种,长期接受其洗脑的太平军将士很难重新回归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礼教之中。湘军将领很早就发现放了这些太平军,只会让他们重新成为长毛,不如全部杀掉。
陈得才余部被释放后,果然大部分人都没有重返家乡,而是掉头加入了张宗禹和赖文光的捻军。这些老兵的加入让捻军的军事实力立刻大增。捻军在山东先是佯装败退,将僧格林沁的三万蒙古骑兵引到包围圈,然后在以大军包围。最终捻军十几岁的小将张皮绠将突围落单的僧格林沁斩杀在麦田。
总的来说,捻军前期是穷苦百姓,后期是太平军余部。由于没有政治理想,在不断的内讧与分裂之中逐步走向灭亡。
十八年的捻军:中国北方反政府农民联盟的崛起与灭亡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捻军在中国北方兴起长达十八年,军力最多达十余万,纵横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等十余省。
但捻军同太平天国有很大的不同。
太平天国是有着明确宗教色彩,以广西客家人为核心,最终建立的一支以太平军为武装力量的割据势力。
太平军和太平天国从建立开始,就有严密的组织,明确的政治纲领,以宗教为武器,最终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以此盘踞中国南方十多年。
但捻军却完全不同。
捻军是很多北方反抗势力的联合体,他们分为很多派系,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也没有统一的宗教思想。有的捻军有自己的根据地,有的则四面流窜。
可以这么说,捻军是一种在安徽、河南、山东以及江苏北部自发形成的农民反政府力量。之所以形成捻军,主要是官逼民反,人民无法生活只能起义。
捻军为什么叫做捻军?
“捻”,本来是一句淮北方言,是“一股、一伙”的意思。
捻军最早叫做捻子,本来是以点燃油脂和油捻纸作法,替别人驱除疾病和灾难的神棍。
他们为老百姓驱魔以后,会收取一些所谓的香油钱。
这些捻子逐步演变为一种地方的武装力量,所谓的香油钱其实就是今天保护费。
朝廷把他们叫做捻匪,认为他们是地方的匪帮。
早在1851年,因河南境内出现大面积饥荒,朝廷救灾不力,饥民无法生活只能聚众起义反。捻子开始在南阳、唐河等地聚众起事,但兵力还是很少的。
这些捻子并没有推翻政府的志向,只是吃大户,抢劫当地富户,目的也只是为了活下去。
当然,地方也有些野心分子建立自己捻子组织,形成武装力量,成为地方豪强。
到了1853年,捻军才正式成立,一度攻克很多城镇。但清政府对捻军开始并不重视,认为他们只是普通的土匪而已。
然而,到了1855年,黄河决口,一瞬间安徽、河南等地出现无数灾民。
这些灾民没有粮食,没有住房,没有朝廷的赈灾。万般无奈下,他们只得投身捻军,以求活命。于是,捻军迅速壮大,所谓“淮河南北,满地皆捻”。
各自为政捻军,开始遭到清政府大军的围剿!
为了团结求生,在1855年各路捻军在安徽组成联盟,推举张乐行担任捻军盟主,制定了很多军事制度。
由此,捻军才真正形成相对统一的领导。
张乐行颇有能力,在1865年开始和太平天国合作,接受了洪秀全的封号。由此,捻军和太平军开始结盟。
不过,捻军毕竟只是各路人马的松散联盟,很快就分裂了。一部分仍以张乐行为领导留在淮南,而大部分捻军则回到了淮北。
随后捻军开始同清军混战,互有胜负。
有意思的是,捻军同太平军不同,后者要求不惜代价消灭清妖。
而捻军很多是普通老百姓,只是迫于生存才入伙。这几年随着黄河泛滥好转,地方灾难减少,一些捻军士兵就脱离部队回到老家种地去了。
同时,捻军战斗力并不强,而且很少同清军正面对战,只是不断游走躲避。
1863年,清朝亲王僧格林沁攻下了当初捻军会盟的毫州稚河集,张乐行遭到出卖,遇害身亡。
由此,捻军受到很大的打击。
不够,捻军很快在战争中学习了战争。
1865年,他们设伏大破追剿军主力僧格林沁部。捻军不但杀了僧格林沁,还将他的一万多人马几乎歼灭。
僧格林沁死后,清政府开始把捻军作为首要目标,调曾国藩来对付。
但曾国藩不适应捻军的游动打发,指挥了1年没什么成功。
于是,朝廷将曾国藩调走,将兵权交给了李鸿章和左宗棠。
这两个人非常老辣,在1866年将捻军分为东西两部。
西捻在西北作战多年,最终被左宗棠剿灭。
而东捻则在1868年,被李鸿章完全消灭。
但实际上,捻军残部永远是有市场的,直到1900年河南境内还有捻军残部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