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说“世人皆看错我曹操”,曹操的志向和抱负到底是什么?

观点一

曹操

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年,享年六十六岁。

曹操死后的第九个月,汉献帝被迫让位曹丕,曹魏建立,东汉王朝彻底灭亡。

即位后的曹丕,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第二年,刘备在成都即帝位,史称蜀汉。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史称东吴。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名副其实地真正形成。

可以说曹操对于“三国”是有巨大贡献的,正是他的不懈努力,才使得中国的历史由此从动乱走向统一迈向了新的台阶。

但也许曹丕真的不应该追封自己的父亲,因为正是他的“画蛇添足”,让曹操在后世背负了无数骂名——奸臣、奸贼、奸雄等等。

曹孟德泉下有知也不得不感慨:“世人皆错看我曹操,今日错,明日错,何日不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在曹操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与孙刘以及其他诸侯得巨大不同,那就是曹操心中对生命的热爱和宇宙人生的思考。

面对如同朝露般短暂的人生,面对如弱草般脆弱的生命,更应该抓紧短暂的时光,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样有限的个体才可以变成星汉那样永恒。

东汉清议风气盛行,任何人想要做官都必须要找到当时的名士进行品评,一旦得到一个很高的评价就会立刻身价百倍,曹操也不能例外。他找到了当时汝南著名月旦评名士许劭。

曹操得到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

如果将治、乱理解为动词,那就是说曹操是治理天下的能臣,扰乱天下的奸雄。

如果治世、乱世用做名词,意思是:曹操在治世可以做能臣,在乱世就是奸雄。

无论哪一种解释,曹操确实为能臣做过努力,至少在建安时代之前做了一下三点努力:

汉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通过举孝廉初入官场,担任能够接近皇帝的郎官。由于曹操的祖父曹腾、父亲曹嵩都是当时权倾朝野的人物,曹操很快被提拔为洛阳北部尉。

“自上安下曰尉,武官悉以为称。”——《汉书·百官公卿表》

这个官职,看似不大,却掌握了管理首都洛阳天子脚下的治安权力。

而此时的东汉政治腐败,首都的贪官污吏横行不法,想要治理这些个个都有权贵做后台保护的不法分子,确实需要一个非同一般的“和平精英”。

曹操就是这样的精英。刚一上任,曹操就修缮衙门,官署面貌焕然一新,他有又下令制造一种特制道具:五色大棒,规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

曹操刚刚走马上任,一个灵帝宠信的宦官-蹇硕的叔叔,便依仗侄子的庇护横行不法,根本不把刚刚上任的曹操放在眼里,公然违反宵禁令。

曹操新官到任三把火,立即下令将这这个不知死活的用五色棒打死,杀一儆百,从此“京师敛迹,莫敢犯者”,治安情况大为好转,曹操收到了朝野清流的一致好评:不畏强暴、执法如山。

曹操也许不知道,从这一棒开始,他将走向一生和门阀豪强斗争的道路。

自公元174年曹操出仕,到公元189年董卓之乱前,在这十五年间,曹操历任洛阳北部尉、济南相、典军校尉等职。

就在这宦海沉浮之中,曹操面对着腐朽不堪的朝廷和官场,曾多次上书朝廷,力陈时弊,希望皇帝能够采纳自己的建议改革朝政。但是曹操上书换来的却是三次遭到贬官的命运。

在担任济南相期间,曹操继续在基层肃清吏治,打击豪强。然而曹操此举在当时的官场中却成了他人眼中的异类,成为了重点打击对象,他三次被下方基层,又被地方三次“请愿”回到中央担任议郎的闲差。

中央的外戚、士族、宦官斗的不可开交,皇帝不理朝政,官员贪赃枉法,朝廷卖官鬻爵,豪强恒横行不法,百姓民不聊生,地方动乱不止。

这一切都让曹操看透了东汉的不可救药,面对江河日下的王朝,曹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杯水车薪。他的心中开始萌发了彻底的进行整治改革的想法。

公元189年,宦官势力和外戚的斗争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为了彻底解决掉宦官,大将军何进无视曹操的反对,坚持轻信士族袁绍的建议拉拢西北军阀董卓入京,结果导致了东汉王朝彻底名存实亡。

此时的曹操为了挽救东汉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他没有与董卓同流合污,而是逃到陈留,号召诸侯组成联军入京勤王。但是没想到,这些手握重兵各自为政的一方诸侯,心里却早就没有了东汉朝廷,他们参加联军的目的,不过是找到了一次名正言顺的机会争夺地盘。

在整个关东联军的行动当中,真正出生入死、报效朝廷的就只有实力最弱小的奋威将军-曹操,长沙太守-孙坚,可能还有平原县令-刘备。

但曹操的孤军深入无疑是以卵击石,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号称十八路诸侯的联军很快就土崩瓦解。

从此,治世能臣-曹操不再心存幻想,他很清楚,想要改变“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黑暗乱世,就不能再走东汉王朝的老路,就必须将导致乱世的根源连根拔起,现在宦官和外戚消失,但士族、豪强、军阀依旧在继续带来动乱。

基于东汉的政治现状

建立一个没有士族垄断腐败,没有豪强鱼肉百姓,没有军阀割据一方,百姓不在流离失所的新政治格局。

所以在结束了治世能臣的道路之后,曹操为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针对性的做了一下三方面的努力:

这是曹操针对士族在汉代垄断官场、形成腐败而进行的一项改革措施

在汉代的察举制下,只有那些真正能读书,读得起书,读的好书的读书人才可以做官。几代之后,按照“学而优则仕”的原则,做官就成了读书的必然结果,而那些已经通过读书做上官的家族后代,自然就有更优越的读书条件和推举门径。逐渐的这几个家族就形成了对做官名额或者某些官职的垄断-形成了士族。

而垄断的产生就必然会随之造成腐败的出现,没有机会做官的士人会向手握推荐权的门阀行贿,或者干脆拜在门下,在做官之后成为世家大族的党羽,为其所用。以师生的名义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这种不正当的从属关系,正是曹操认为东汉黑暗政治的根源。

曹操对抗他们的方法就是——唯才是举。

建立一个不看出身门第,只看个人才华能力的选官制度。

而这将从根本上瓦解士族门阀的势力,甚至对中国古代官僚制度都是一个巨大的革新。

由于做官不再有利益的交换,许多有真才实学的清正之士终于有机会进入到曹操帐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曹操掌控三国北方的时代第一次的得到实践。这与东汉的察举制和两晋的九品中正制迥然不同。

而这些曹操从最底层提拔的谋士和将领也最终为曹操的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是曹操针对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局面而作出的政治举措。也是曹操能够成就大业的根本:一面正确的政治旗帜。

东汉末年自黄巾之乱后,各地的州牧郡守纷纷自行招募武装抵抗黄巾军。黄巾起义最终被扑灭,但地方军阀从此也不再受中央的统一控制。

这和情况在董卓之乱之后愈演愈烈,公孙瓒、公孙康盘踞辽东;袁绍占据河北;袁术割据淮南;刘表坐拥荆襄;刘璋偏安西川;孙策称霸江东;雍凉有马腾韩遂;关中有李傕郭汜。

天下已经没有一寸土地属于东汉朝廷。各个诸侯都在利用一切机会相互攻伐,扩大自己的地盘。

这个时候,只有曹操看出了诸侯们的鼠目寸光,只有曹操发现了想要平定诸侯作乱,就必须要有一面名正言顺的旗帜,这就是已经流亡在长安和洛阳之间的汉献帝。

“奉天子以令不臣”这就是曹操的方针,他果断的先下手为强,将流落的天子接到许都,从此开始了以东汉朝廷的名义开始了平定天下的道路。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而有了天子大旗的曹操,相较于其他诸侯就有了极大优势,支持曹操等于支持东汉,反对曹操就等于反对朝廷。

从公元196年开始到赤壁之战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浇灭了张邈、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等盘踞一方的割据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维持了中国统一国家的性质,推动了东汉末年动乱走向三国鼎立的历史进程。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让县自明本志令》

由于自黄巾起义开始,整个社会就处于巨大的动乱之中,许多农民因为豪强的兼并和军阀的战争而失去土地,成为流民。这就导致了东汉末年的粮食生产和财政税收以及社会治安成为了严峻的问题。

曹操在军事上统一北方后,解决了军阀造成的动乱问题。在曹操的控制区域内,他实行了新的租调征收制度,开发了军屯制度,创造性的将田地一分为二,军屯收入上缴国家,解决税收和军粮问题,民屯留作自耕,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针对夺占的土地,曹操大力打压地方豪强的势力,将这些土地归还给百姓耕种,使得大量的流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成为政府编户齐民的在册人口,劳动力和兵员都得到了保证。

为了帮助自耕农尽快的恢复生产,曹操派大将于禁等在没有战争时,进行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大大鼓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史书记载“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可以说正是曹操在政治上打击腐败反对垄断;经济上鼓励屯垦恢复生产;军事上克定诸侯维护统一。才为后来中国在西晋恢复统一局面打下了基础。

然而就是这样的曹操,在后世却被指为奸雄,脸上涂上了白色的油彩,背负骂名。

有着崇高政治理想的曹操却被后世错看,这又是为何呢?

不可否认曹操有很多错误的地方。

比如杀人太多,而且冤杀、错杀的太多。

高尚的荀彧、崔琰;有名的孔融、边让;有才的杨修、许攸等等,曹操的成功之路,名副其实是一条血染之路。

但我们要看到,在乱世之中,不止有曹操杀过人,孙权、刘备也同样如此。

孙权晚年逼死自己的太子和重臣陆逊难道就不冤枉?

刘备对“辕门射戟”救自己姓名的吕布恩将仇报难道就不卑鄙?

所以,无论是谁,只要有政治家的身份,他就只能将政治利益放在第一位,杀人不是他们的目的,而是有目的杀人。

刘备、孙权可以全身而退,而曹操却成为众矢之的,无非是因为曹操在中央挟持天子,而孙刘在地方进行反抗;曹丕篡汉再现,孙刘称帝在后。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曹操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尝到了政治上的甜头,也就从此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包袱,一个名为汉相的大臣的后代取代了汉朝,曹操也就永远得跟着背负“篡汉”的罪名,带上奸臣的面具永世不得翻身。

曹操被千古世人错看,是悲剧。

就一如商帝辛、汉王莽、隋炀帝、明崇祯一样,

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中国历史的悲剧。

但纵然如此,曹操却可以瞑目九泉了,因为总有一个时代将会没有官僚的腐败和垄断,将会没有军阀的动乱,百姓也会安居乐业,到那时世人看待曹操必然不会再错。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蒿里行》:曹操的志向与抱负,是真正的义士

《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曹操的志向和抱负,是做一个匡扶社稷,平定天下的“义士”。曹操为了社稷的稳定、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真的是从来不计个人得失。

刺杀董卓

董卓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是县尉。董卓从小受到良好教育,读书、习武,董卓的书读得怎么样不知道,武功的确是极好的。(下图是影视中的董卓形象。)

董卓年轻时,是行走江湖的游侠,斗狠杀人的事没少干 。年龄稍大一点,去了边关做武官,多次大破异族,把临近的羌人、匈奴人打得服服帖帖。

据记载,董卓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善骑射。打仗时,总是背比人多一倍的箭,可以在飞驰的马上左右快速射箭。

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后,拥精兵数十万,权势滔天,天下人都很畏惧董卓。所有人都知道董卓不好惹,躲得远远的。连高傲的袁绍,都躲到数千里之外。

那些世受国恩的满堂公卿,全部选择了龟缩自保。最多也就敢于在暗地里对董卓发个牢骚,没有一个人敢于正面硬杠。

天下人都被董卓整的大气都不敢出一下时,曹操站了出来,前去刺杀董卓。曹操也会一些格杀的本领,但是远谈不到精通,与董卓比差得太远了。再加上董卓侍卫们严密的保卫措施,刺杀董卓与送死没有什么两样。

视死如归的曹操,拿着一把刀子去杀董卓,不但没有刺杀成功,还差点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下图是曹操。)

《三国演义》中,义薄云天的关羽,或者是仁义无双的刘备都没有刺杀董卓,刺杀董卓的人偏偏是曹操。就此事来看,曹操没有一点“奸雄”的样子。

毁家纾难:

曹操逃离洛阳,迅速回到家,变卖了所有的家产。以同族兄弟为核心,把家乡的子弟编练成军。还发动所有的家族亲属,一起讨伐董卓。

不知是否有人替曹操想过,做到这一点有多难。

要知道,董卓把持着朝政,还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地方上的家族,按理应该去讨好董卓才对。至少,以一个家族之力,对抗董卓显得太微不足道,成功的希望过于渺茫。换成现在的人,恐怕没有人能拿自己的一个家族去做这件事。

后来曹操带兵,和十几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其它诸侯带的是地方政府的兵,花的钱粮都是公家的。而曹操带的是自己家族的兵,所需钱粮也都是自家的。

所以我们可以给曹操和曹军定性,这是一支毫无私心的勤王军队,与其它的诸侯军性质完全不同。

其它诸侯讨伐董卓,是想趁机占国家的便宜,而曹操是在全心全意的讨伐董卓。

人老成精的董卓,看出了诸侯的打算。在洛阳周围坚壁清野,能搬的全搬走,搬不走的全部毁掉、烧掉。把洛阳周围数百里,弄得看不到一丝烟火气息,然后回长安去了。明白的告诉诸侯,在洛阳除了陪本钱,什么也捞不着。

诸候见没有好处可拿,董卓又善于用兵,没有一个肯向前追击的。

只有曹操一个人带着自己家族的兵,奋勇去追击董卓。在带兵追击时,曹操是孤独的,悲怆的。

曹操知道董卓的强大,独自追上去是什么后果,心里清楚得很。可是他又不能不追,他不能眼看着皇帝、朝庭被虏到千里之外的长安去。

另外,鉴于当时曹操军队的态度,曹操也不能不率先冲上去。

曹操武功不高,不是冲锋陷阵的料 ,一旦曹操作为主帅被杀,仗也就不用打了。所以,曹操这次硬着头皮往上冲,是有莫大苦衷的。

原来是曹操的兄弟们,见追击董卓是白出力不讨好的事,极力反对曹操的追击决定。曹操独自一人率先冲上去。这是对曹氏兄弟们玩儿道德绑架,意思是告诉兄弟们,如果还拿我当亲兄弟,就跟我冲吧。

曹操在家里人缘不错,和兄弟们处的也很好。曹氏兄弟们,不能真的看着曹操一个人冲上去送死。不然回家后,对曹操的父亲没法交代。总不能回家后跟曹操的父亲说,伯伯,曹操这小子犯傻,我们没有人管他,任其自生自灭了。所以曹操的兄弟们思索之后,尽管不情愿,还是一起冲了上去。

结果董卓的伏兵发起猛攻,曹氏兄弟的人马损失惨重。曹操的战马被射死,肩膀上也中了一支箭。

曹洪骑着马赶上来,把曹操扶上自己的马。曹操很愧疚,觉得是自己的决定坑苦了兄弟们。曹操见曹洪冒死把马让给自己,很有些过意不去。就示意曹洪不要管自己,让曹洪逃命。

曹洪此时还有些气愤,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曹洪这话,其实就是反话。

意思是曹操你有能耐啊,人家十八路诸侯都不管国家了,就你一个人犯傻,还拿自家人的命往里填。

曹操忍着箭伤,听着曹洪数落自己的话,看着子弟兵们死尸遍地。中国人的乡土观念重,曹操心里想必是在害怕以后无颜面对家乡父老。

如果此次征讨,能捞些好处就算了。现在好处没有捞到,人还死了这么多。最重要的是,死的这些人是在诸侯都不愿意上的情况下,曹操坚持着去打的。

曹操心里必定油烹一样的难受,深深的自责、愧疚。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另一面:

曹操在洛阳吃了一次亏,还是“死性”不改。

朝庭和天子在长安遭遇巨变后,失去了依靠,一口吃的都弄不来。关中诸侯不肯收留,只好从长安一路千里迢迢的流浪到河南境内。在河南境内,仍然没有哪个地方愿意收留天子。

其实,换我们是当时的诸侯,怕是也不肯收留天子的。

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自己是逍遥自在的老大。如果收留了天子,自己的地盘自己就做不了主了,凡事得听天子的。除了天子 ,朝庭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是人精,没有一个省油的灯,要俸禄、要权力,你给还是不给。

你如果想把皇帝和朝庭玩弄于股掌之间,你能玩儿过那些大臣们吗?你能经得住其它诸侯的舆论轰炸吗?强悍、精明如曹操,不是也有几次差点玩儿砸了。

大臣派御医暗杀曹操,和马腾等人玩里应外合。不是曹操命硬,早死了。

以曹操的聪明,对收留天子的结果,早就想透了。曹操决定收留天子时,内部的反对必然是很强烈的。

曹操义无反顾的收留了天子,其中真正的原因,怕不是贪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红利。应该是曹操内心“忠君”的思想作怪,不愿看到天子饿死在流浪的路上。

收留天子这事儿,皇室成员刘表没有做,皇室成员刘备和四世三公的袁绍也没有做,圣人苗裔孔融也没有做。他们先是冷漠的看着天子忍饥挨饿,曹操收留天子后,他们又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曹操虐待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

试问,如果天子到了刘表、刘备、袁氏兄弟,抑或是孙策兄弟的手里,生命安全能有保障吗?即使天子的小命保住了,能享受到比曹操那里更好的待遇吗?

综上,我认为曹操的确是个义士。(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