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全歼日军观摩团,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六名大佐,为什么不活捉他们?(李云龙战斗中击毙日军高级军官的说法是否属实?)
李云龙战斗中击毙日军高级军官的说法是否属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李云龙此战的真实原型,是著名的韩略村伏击战。
军事爱好者,曾经对韩略村伏击战有着详细的分析。
其实,现在业余专家的水平都很高,也善于利用日方资料同我方资料印证。
李云龙歼灭的1名少将、6名大佐,在真实历史上找不到对应的日方资料,无法证明。
当时的说法是,王近山指挥4个连,在韩略村附近伏击了战地参观团,击毙180名日军。
对此,有很多种说法。
第一是歼灭有少将级军官9人,大中少佐级军官99人,甚至其中还有皇族成员。
除了铁*论坛以外,恐怕没有人会相信这种说法。
知道这是多么重大的战果吗?
美军在硫磺岛打了1个多月,炸死6,821人,21,865人负伤,而日军除了1000多人受伤被俘以外,28000多人全部被打死,这才击毙了日军3个少将以上军官。
而硫磺岛战役,已经是美军辉煌的胜利了。
一次歼灭9个将军,全世界都会轰动的,也绝对是二战最辉煌的伏击战。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第二相对不太夸张的说法是,击毙服部直臣少将、6名联队长、10名少佐,其他则是“支那派遣步兵学校”两个中队的成员,全是中队长以上军官。
但是,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首先是服部直臣活到了日本投降,死于1947年。
至于打死6个联队长,也有问题。
众所周知,日本联队长基本都是大佐。根据日本惯例,军官战死后会追授提升一级,大佐死后会成为少将。
日本历史上不但从没有一次提升6名少将,也没有一次战死6名大佐或者中佐的战斗。
另外,说是击毙的2个中队成员,都是中队长以上军官,也就是一百七八十名中队长。
大家也许认为中队长没有什么了不起。
其实,在日本,即便是小队长都是很有权威的,中队长已经是很牛逼的人物了。
电影《平原游击队》中,和李向阳打了那么久,一度大占上风的松井,就是一个中队长。
在1943年,华北日军一个大队,只有3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炮兵中队,一共才5个中队。
如果一次打死一百七八十名中队长,等于歼灭了30多个大队的军官。
日军在华北常见的独立混成旅团,只有5个步兵大队。
那么,等于一战歼灭整整6个旅团的军官。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不符合基本的逻辑。
甚至,“支那派遣步兵学校”也不存在。
日军在二战中,根本没有针对日本军官开办过军校,因为根本没有必要。
日本的军校不是在日本本土,就是在伪满洲国,在大陆根本就不存在军校,当然也没有“支那派遣步兵学校”。
日本只是在管内建立过两个临时训练队,分别是支那派遣军步兵教育队和北支那步兵下士官后补者队。
而战争发生在山西临汾,那么只可能是北支那下士官候补者队。
看看这个对的名字,就是知道这是针对士官,而不是军官的训练队。
士官也就是军士,充其量最多是班长级别。
《亮剑》中李云龙全歼日军观摩团的处理方式:合情合理还是过于武断?
《亮剑》作为一部现象级的抗战片,大多数人都对此耳熟能详,有些脍炙人口的情节更是值得多次重温。其中有一段李云龙全歼日军观摩团,让人拍手叫好的同时也让人大惑不解。全歼本是件好事,但针对级别较高的日本军官,最佳的处理方式是活捉。因为他们很有可能掌握影响大局的机密情报,聪明的李云龙,为何将一名少将,六名大佐全部击毙呢?
李云龙对日军恨之入骨,不愿给其机会活命,这是最合情合理的解释。李云龙爱憎分明,是个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人。之后魏和尚被黑风寨的土匪所杀,李云龙置好友孔捷的劝告于不顾也要执意为其报仇,他的爱人秀芹被日军杀害时他也轰平了日军据点。这样一个热血儿郎,对于作恶多端的鬼子肯定恨得咬牙切齿,国仇家恨李云龙是肯定要报的。他出身低微又桀骜不驯,信奉的是杀人偿命那一套,就算是条条框框规约他不杀战俘,他也不会服从,因此,他会想方设法杀死鬼子。
此外,日军执意求死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当时的日本几乎举国上下都信奉武士道精神,这让他们有了视死如归的信念,在日本越是职位高接受的这种熏陶越多,越是对武士道虔诚,这也是为何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日军切腹自尽情形的原因。
他们自然不愿主动赴死,但在那种特殊的情形下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已经发生扭曲,他们认定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义的,是为大和民族和天皇的未来而牺牲,死亡反而成了最高荣誉。当然日本也有少数清醒的人,在二战后期日本国内反战情绪浓厚,在街头巷尾都写上反战标语。但那毕竟是少数人,而且多产生于平民阶级,在部队中更是少之又少。而这支观摩团是由于我军晋察冀根据地被大规模扫荡破坏极为恶劣,来观摩学习的高级军官,对武士道更为虔诚,束手就擒的可能性极低。
前两个观点比较常见,但笔者认为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活捉敌军时我方士兵很可能因此畏首畏尾,给对方可乘之机。不仅容易让他们逃之夭夭,更有可能被他们反击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能活捉对方自然是件好事,活捉敌方将领不但会打击敌方的气焰,更有可能获取机密消息。(这也是当年苏联俘虏德军元帅保卢斯时,希特勒气急败坏的原因。但是俘虏保卢斯也算是苏联无心之举,因为苏联当时并未谋划俘虏保卢斯,他是在被苏军攻入指挥室时自动投降的。)
战争时歼灭敌人本就是常态,尤其是像李云龙这种在敌后作战的部队。俘虏敌人,尤其是高级将领太过困难,很有可能让士兵担心伤到对方而不敢果断进攻,因此大部分高级将领被俘虏都有一部分偶然的原因在内。
综上所诉,李云龙虽然被看作一介莽夫,但他却粗中有细,凡事都有独特的考量,全歼观摩团一事,看似过于武断,实则是必然之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