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邦身边这么多牛人?(刘邦才华出众,项羽年轻气盛,刘邦获胜项羽失利的原因分析)

刘邦才华出众,项羽年轻气盛,刘邦获胜项羽失利的原因分析

总得来说就是姜还是老的辣,当时刘邦年过半百,五十而知天命,精于人情世故,知人善任。懂得利用人际关系,合纵连横。而反观项羽,当时也不过三十而立之年,且刚愎自用,唯一的谋士范增老头还被他气跑了。楚汉战争几年更是完全被刘邦牵着鼻子走,楚霸王除了个人武力远在刘邦之上外,其余方面跟刘邦比起来差的还是有点多的。

楚霸王项羽的失败和泗水亭长刘邦的胜利令很多人大跌眼球,项羽原本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曾经五万楚军对抗四十万秦军的壮烈还历历在目,可是转眼之间他就成为了刘邦的围困之兽,毫无还手之力。刘邦身边人才济济,可是项羽身边却似乎只有亚父范增一人而已,这又是为何呢?刘邦有什么吸引力,竟然能够让各地群雄纷纷归附呢?

项羽死的时候三十一岁,正是人生中最灿烂的日子,还有大把的时光,推算起来,项羽刚随叔父项梁在会稽郡起事的那会儿应该是二十出头的样子,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就能够领兵打仗,还能以巨鹿之战一战成名,威震诸侯,着实是一个出色的将领。

项羽是楚国贵族项燕的后裔,他不仅有着高贵的身份,还比刘邦年轻有朝气。刘邦的岁数都可以做项羽的父亲了。和一个大自己那么多的长者来较量,其实就相当于是年轻一代和年老一代的较量,最后还是老奸巨猾的刘邦赢了。先不说项羽年轻气盛难免有些盛气凌人,我们就说项羽和刘邦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两人的性格必然是迥然不同的。

项羽少年成名,从小就没有过过苦日子,自从巨鹿之战威震四方之后,他经历的战争几乎旧没有失败的。就连刘邦撕毁盟约搞突袭,项羽也能完全抵抗住,并且反包围了刘邦。就是因为项羽受挫较少,不懂得遮掩锋芒,所以成为所有诸侯的眼中钉,成为大家共同的消灭对象。后来项羽战败,乌江亭长劝说项羽回到江东,将来再回来战斗就可以了。

可是傲气如项羽怎么可能忍得下这口气,失败就是失败,他绝不苟且偷生,于是便自刎而亡。这正是项羽桀骜不羁的性格而导致的失败。

项羽尊范增为亚父,但是却中了陈平的反间计,怀疑亚父和刘邦有着亲密的关系,其实就是因为项羽年轻,经历少,所以容易受到迷惑,识人不清。陈平:“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就这么几个人项羽还用得扭扭捏捏的,气坏了亚父范增。

刘邦所具有的恰恰是项羽所不具备的,刘邦很会搞人情世故那一套。当初他负责押送刑徒,但是这些壮丁到了半路就已经跑了很多了,于是刘邦干脆就将所有人都放走,还说自己也要跑路了。一句话就将官员和刑徒之间的关系转变成了落难的盟友关系,一下子就亲近了不少。这些刑徒中难免有很多讲义气的人,他们就说愿意跟随刘邦,大家一起起义,于是乎他们就成为了刘邦起事的基本力量。后来刘邦投奔了项梁的队伍,继续反秦。

刘邦和夏侯婴的事情就体现了刘邦有担当,能够担得住事,这可是老大哥所具备的重要条件。刘邦误伤了夏侯婴,可是按秦律,刘邦是亭长,伤了人要从严判刑。他吃了一年多的牢饭,受了很多酷刑却愣是没供出夏侯婴。出狱后,刘邦和夏侯婴的关系更铁了,夏侯婴对刘邦也无比忠心。

还有从刘邦请韩信来当大将军的事,也很能体现刘邦收服人的手段高明。他对韩信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要好。刘邦的手下跟着编草席兼吹鼓手的周勃,给人养马驾车的夏侯婴,屠狗的樊哙,还和县里的官吏萧何曹参关系不错,自己也做了个亭长,所以说刘邦的群众基础是很好的。在现代的话,刘邦就是妥妥的黑白通吃。

刘邦的能力和人格魅力以及初汉三杰为何依附刘邦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主要是刘邦的能力和其人格魅力,当然也不得不说项羽的性格特点。

历史背景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称帝,赵高把持朝政。秦始皇在世时,虽然暴虐但善于管理,天下还能维稳。而胡亥就是一个妥妥的昏君,既没实力又更暴戾。

之后,陈胜吴广起义,各地纷纷响应。刘邦和项梁也纷纷举兵,后来项梁在范增的建议下,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以示复国报仇的决心。明面上项梁和刘邦都是楚臣。

推翻秦统治的时候,项梁已死,楚怀王也被项羽杀了,楚军奉项羽为尊,刘邦被封为汉王。

此时,进入军阀割据时代。刘邦和项羽也从台下的对手变成了明面上的对手。

那为什么初汉三杰都依附于刘邦?三人加入的原因各有不同,这也体现了刘邦多方面用人的才能。

萧何

萧何加入刘邦阵营,首先感觉到秦朝大势已去,他还是刘邦的老乡,而秦朝统治正在逐渐衰亡,各地纷纷起义,刘邦被逼无奈斩白蛇起义,此时的沛县是刘邦说得算。

萧何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而且很能识人。而萧何加入刘邦阵营的原因很简单,近水楼台先得月,萧何理所应当加入到刘邦的阵营,不光是萧何,当时沛县算得上人物和算不上人物的都纷纷奉刘邦为头。屠夫樊哙、狱掾曹参、县吏夏侯婴、吹鼓手周勃也纷纷跟随刘邦。

所以,萧何跟随刘邦主要是时势造就且近水楼台先得月。

张良

张良原是韩国贵族,曾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失败。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

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

项梁反秦时让张良去找韩成,将他封为韩王,张良被封为申徒。

后来张良被韩王派给刘邦当帮手。后来刘邦又把张良送回韩国,这次相处也注定了双方不可分割的缘分,但张良虽然欣赏刘邦,但他此时有不能加入其阵营的理由。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间行归汉王。复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

项羽只肯封韩王为候,又把韩王杀了。张良便跑到老相识刘邦那里,刘邦马上封张良为成信候,并帮张良报仇。

先不讨论刘邦帮张良报仇的动机,只看项羽和刘邦待人接物,就能看出二人在识人、待人方面的差距。

所以,张良加入西汉阵营,也可以说是被项羽逼过去的。

有点像三国时期的赵云,效忠公孙瓒,后来借给刘备,虽然刘备很希望得到赵云,虽然赵云想却不能加入刘备阵营,直到公孙瓒死后,赵云才义无反顾地加入刘备阵营。

韩信

韩信就比较清楚了,他托关系走后门,加入项羽阵营,但项羽根本看不起他,心高气傲的韩信一怒之下,投奔刘邦,可结局是一样的,韩信还是不受重用,结果韩信又跑了,当然那个时候逃跑的将领很多,不止韩信一个。

这并不能说明刘邦不会识人,战争年代,没有拿得出手的履历是很难让人信服的,没有名声、没有显赫的家世,谁又敢对这样的一个人委以重任呢。

但不同的是,刘邦有会识人的萧何,后来就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段佳话。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萧何得知韩信跑了之后,来不及通知刘邦,就跑去追韩信,刘邦还以为萧何也逃跑了,看到萧何回来。刘邦是又气又喜。

刘邦:问他为什么跑?

萧何:我没有跑,我是去追跑的了韩信。

刘邦:胡说,跑了那么多,你不追,就追一个韩信。

萧何:那些将容易得到,但如果汉王只想在汉中称霸就不需要他;如果要争天下,就必须得靠韩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刘邦:当然要争天下。

萧何:既然要争天下,就得用韩信,如果不加以重用,他还是要跑的。

刘邦:那就让他当个将军吧。

萧何:就算让他当将军,他也还是要跑的。

刘邦:那就做大将军。

萧何:太好了。不过大王一下傲慢,现在人名大将军,地位尊贵,不能就草草封之,需要有仪式感。

刘邦答应了萧何的请求。

所以,刘邦得韩信完全就是其个人魅力了,通过他和萧何的对话可以看出,作为汉王而言,他并没有高高在上,虽然他不相信韩信,但是他充分相信萧何。而且用人不疑,将军权交给韩信,就听之任之,这种胸襟,作为身处金字塔顶端的这类人是做不到的。

事实证明,刘邦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在三人的帮助下,刘邦最终击败项羽夺取了天下。

项羽

项羽勇冠三军,但有勇无谋,善打恶战,其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一战封神。但其傲慢且无容人之量,刚愎自用。就连曾经的亚父范增也不相信,其性格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如果只是军队硬碰硬,相信刘邦丝毫没有胜算,而刘邦正好就是一市井之人,从不按套路办事,耍无赖是其强项,加上张良的运筹帷幄,韩信用兵如神,此消彼长,项羽哪有不败的道理。

总结

所以刘邦身边这么多牛人是大势所趋,而初汉三杰出加入就是刘邦人格魅力体现,而且刘邦最大的特点是会得人心,会用人。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虽然他计谋不如张良、做政绩不如萧何、领兵打仗不如韩信。但能用好他们,所以能取得天下。

这也就是得民心者安天下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