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有哪些将军的能力被高估了,导致了怎样的后果?(张灵甫:历史上被高估的将军)
张灵甫:历史上被高估的将军
我国历史上哪位将军的能力被高估了?在下窃以为,被蒋介石当英雄广告宣传的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被严重高估了!
那就扒一扒这位蒋介石王牌中的王牌,嫡系中的嫡系,武装到牙齿的第一"御林军"指挥官的历史吧。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字灵甫,陕西长安县(区)人。他在于佑任的影响下,喜欢书法,好附庸风雅,听信巧言令色之人的话,有勇无谋,以"武夫"自居。原本籍籍无名,被王耀武收入麾下,重点培养。由于生性多疑,且残忍暴戾。前有无端杀妻之过,后又坚决以人民为敌,深得蒋介石厚爱,被视为心腹爱将。抗日战争中虽有抗敌表现,但绝没有这些年网上鼓吹的那般"神勇”无敌。他的抗日战绩被严重高估了,没多少可值得称道的战绩!以致于连一枚青天白日勋章都未得到。作为蒋之爱将,王之肱股,张吹们心中的"战神",这确实有些脸上火辣辣。张之所以成为网络"红人",其原因有二:
一,蒋的内战急先锋,王牌中的领头羊,死后开追悼会大肆炒作之缘故。蒋甚至把英国赠送国府的两艘巡洋舰其中之一命名为"灵甫号"(另一艘命名"重头号",为纪念重庆作为陪都在八年抗战中的地位与功劳),号召全军学习张的"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事迹。搁今天,蒋就是张出名的背后炒作高手。
二,因为孟良崮战役!一方面是因为张太想在蒋介石面前表现了,居然"突出“了。另一方面是因为粟裕大将。众所周知,粟裕大将战功赫赫!是我党我军难得的良将!由他指挥的解放战争,吃掉了国民党一百多万部队,而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歼灭整编七十四师的指挥艺术了。战争,机会稍纵即逝,既要把住机会,又要一举歼灭敌人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还要能全身而退,粟大将做到了,稍带手也让这位被蒋视为心腹的爱将张灵甫"名扬天下"。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逞匹夫之勇,孤军冒进,不能准确掌握敌我态势(还有作战素质)的将领无疑会成为历史烟尘,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历史书上的负面典型。
接下来讲一点让张灵甫殒命的孟良崮战役概要:
抗日战争中74军(第一任军长俞济时至39年,第二任军长王耀武至43年,第三任军长施中诚至抗战结束,由于他不愿打内仗,46年74军改整编74师,张灵甫任师长)与日本人也是硬碰硬的打过几次仗,这些仗与张灵甫这个由团升至师长(抗日时期)的将领虽有些关系,但关系不大。尽管如此,也让张灵甫有些飘起来了,再加上抗战结束,受老蒋器重,提拨为74师师长(改编,满建制,三旅九团,全美械装备,32OOO余人)。
当74师向蒙阴前进中,还配属了整64师和整82师的两个炮兵营,拥有相当强大的火力。1947年5月1O号,整74师急进到达坦埠附近时,与解放军主力部队遭遇了,在陈毅,许世友的亲自指挥下,狠狠的给整74师当头一棒。张知道碰上了劲敌,而自己的部队又过分突出,形式很为不利,连忙打算后撤。但后撤到哪里呢?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垛庄,在四山环抱中。一个是孟良崮,一片丘陵,有490高地和许多石洞。张灵甫的智囊李运良(辽宁人,既非黄埔,又非陆大出身的东北军人。以善观风色,口齿伶俐,为张灵甫所信任)。他坚决主张退守孟良固,认为有险可守,不像垛庄容易四面受敌。但他没考虑到孟良崮是个无草无水的光秃秃的穷山,更没有认识到现在的人民解放军已不是以前的小米加步枪时代,是拥有强大炮兵群的精锐部队了。
战争开始后,解放军首先攻占整25师与整74两师结合部的阵地黄顶山,迫使黄伯韬后撤。于是整74师又形成突出了。一夜之间,解放军想汹涌的波涛一样把整74师淹没在重重的包围之中,74师的防线逐步缩小。这时候张灵甫急了,赶紧急电南京,徐州求援。此时的天气炎热,酷暑逼人,困守在穷山孟良崮的官兵无粮无水饥渴难熬,实在难以支持。蒋介石一面派出大批的空军投送粮水弹药,由于74师阵地面缩小,绝大部分都补充给了解放军(运输大队长名副其实)。蒋介石一面电令整25师整83师迅速的靠拢,同时给张电令固守待援。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还认为是与解放军决战的良机啊。
鏖战了两天两夜,山下的阵地相继丢失,包围圈越缩越小。57旅旅长陈嘘云赶上山来到指挥部汇报战况,认为四面被围,据守山岗只有死路一条。他建议目前唯一的逃生是集中现有兵力组织突围,但张灵甫听后默不作声(张在抗战时被日军打伤一条腿,他觉得不方便突围,还在寄希望于援军)。手下看他不做声也就不好说什么。这时在山下作战的士兵纷纷退上山了,解放军运用炮兵火力向山上密集射击,把石头打得一块块的凌空飞起。陈嘘云和58旅旅长卢醒相继受伤,副旅长明灶在巡视阵地时阵亡,张灵甫等人还躲在山洞里,大骂友军见死不救。他们哪里知道,我华野部队投入了九个纵队全部兵力。五个纵队围他,四个打援,按国军内派系林立的现状以及将士的作战素质,是很难凑效的!
1947年5月16日,孟良谷战役就此结束。
张灵甫孟良崮殒命,他犯了几个错误:
一,他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认为装备好就敢冒进。他也错误估计了我军指战员的指挥智慧与战斗素质。虽然此前他有所耳闻苏中七战七捷的粟裕将军~还是轻敌了。
二,他恃宠而骄,认为蒋介石对他厚爱,会不顾一切救他。他似乎忘了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勾心斗角的事情。他高估了蒋委员长的指挥能力和国军的救援能力。他平时骄横跋扈,不知被多少人记恨(比如李天霞)?这些都是一个战场指挥官应该具备的作战素质和战场思维能力,可惜他自负了。
三,他全美械的装备,高度机械化部队。退到山区地方就完全是处于劣势而发挥不了优势,这等于战斗效果严重打折了。
四,打了那么多年仗,他还不知道我军有一个原则: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上上选,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他的74王牌师无疑是我军作梦都想灭掉的!他可倒好,主动伸出头来挨宰!他以为蒋介石惯着他,解放军也惯着他?
最后简评一下张灵甫吧。
人死了就可以盖棺论定。张灵甫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蒋介石说他是"英雄”,王耀武也认为他是"血性汉子"。事实上他当一个营,团干部还可以,要当军,师长还是难以胜任的。李天霞平时说他是张飞,有勇无谋。他平时不务实际,专好附庸风雅,喜欢练练字,收买古董字画。室内常常悬挂成吉思汗,拿破仑等人的画像,俨然摆出一副"儒将”的风度。他有一把瓦壶,据说是明朝杨椒山用过的,他常以此炫耀于人。偏信巧言令色之人,退守孟良崮就是听信李运良的建议结果。终其一生,我认为张灵甫是被高估的历史将领,最起码被蒋高估了。而蒋呢?偏又喜欢用奴才(听话)将领,忠诚将领(这点确实重要),至于会不会打仗?老蒋不以为然也。只有在危急时刻,他才会想起起用会打仗的将领。而平时带兵练兵享清闲的将领却往往重用亲信。诚如薛岳临死前对蒋的评价:宁用奴才,不用人才,焉能不败!而张灵甫本人,明显是小才大用了。
重用张灵甫,炒作张灵甫,他死后,蒋介石让他成为国军学习的"典范"而名声大噪。让一个原本平庸的将领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宣传失败将领这方面与今天的阿三有一拼。
《特赦1959》黄维在淮海战役中指挥水平被高估,败军杀将成战俘
最近正在热播的《特赦1959》里,黄维作为国军高级将领中的另类,戏份很重,成为正直的顽固派的代表,和几个特务组成的反动派以及王耀武、杜聿明、宋希濂为代表的改造积极分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就军事指挥水平而言,黄维的水平其实是被大大的高估了,远不如剧中对改造比较积极的王耀武、宋希濂、杜聿明这些人,和廖耀湘实际上在伯仲之间,大兵团指挥能力并不强,让他代领一个军还可以,但是让他率领一个大兵团,独当方面,这就超出了他的实际能力,最后败军杀将,自己也成了战俘。
黄维兵团原本隶属于华中战区,在白崇禧的指挥下作战,主要作战地境是在河南境内。这个兵团下属的第十军、十四军和十八军,都是陈诚土木系的骨干部队,尤其是十八军,更是陈诚起家的老部队,所以一直都受到关照。在抗战结束后,国军接受了大量的美军在二战期间存放在亚洲的武器装备,当时白崇禧任国防部长,没有实权,陈诚担任参谋总长,有权分配武器装备,所以十八军在国军各个部队中,都是优先装备美式武器装备的,十八军受到的照顾尤其多,从而使十八军成为国军在中原战场的几个主力部队之一。
黄维早在1944年就因为和上司闹矛盾,被调离了前线,到后方担任军校校长以及联勤总部副总司令等职务,一直到1948年组建十二兵团时,以十八军、十四军和第十军为基础,黄维才被临时调赴前线,担任兵团司令官。这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基本上是由胡琏率领作战,无论是对华东野战军,还是对中原野战军,战绩都可以说是不错的。除了当时这些部队装备优良之外,胡琏在战场上的灵敏和反应迅速,也是重要原因。但在组建兵团的时候,本应该由胡琏出任兵团司令官,白崇禧却因为胡琏桀骜不驯,难以指挥,坚决反对。最后折中下来,才由陈诚系的另一骨干黄维出任兵团司令官。
也就是说,黄维出任兵团司令官,其实是国军内部派系斗争的结果,主要是靠资历和派系平衡上位的,并不完全是因为他具备大兵团指挥能力。如果纯粹从军事角度考虑,那么当时胡琏肯定是最适合担任兵团司令官的,无论是对当时十二兵团的熟悉程度,还是对解放军大兵团作战特点的了解来说,黄维都远不如胡琏。只是因为胡琏和白崇禧有矛盾,导致白崇禧坚决反对胡琏出任兵团司令官,才把这个机会给了黄维。白崇禧本来也反对黄维出任,只是在陈诚和何应钦的坚持之下,才让他上位了。
这和孙元良的情况差不多,孙元良在抗战后期也是被调离了前线,在后方担任有职无权的闲差。在国军将原本在郑州担任绥靖公署主任的孙震调离的时候,孙震为了保住自己麾下的两个川军部队的军,才推荐孙元良出任兵团司令官。而孙元良因为有黄埔军校出身的背景,又是孙震的侄儿,所以才能被各方面所接受,出任了这个职务。但孙元良所率领的这个兵团,仍然是川军四十一军和四十七军两个军,并没有配属其他部队。这和黄维兵团的情况不一样,黄维兵团除了土木系的三个军之外,还配属了吴绍周的八十五军,是四个军的大兵团,而孙元良兵团只是两个军的小兵团。
黄维兵团从十月份接到国防部发来的命令,开始在驻马店和周口一带集结,之后从这里出发,离开华中战场,增援徐州,目的是参加国防部拟定的徐蚌会战。孙元良兵团在撤离郑州之前,白崇禧和华东战场都拉拢过,孙元良意识到华东战场即将进行国共双方的战略大决战,很想逃避,所以她本人倾向于去华中战场,这样便于他在战局不利的时候退入四川,但国防部的一纸命令,硬是将他从华中拉倒了华东战场。这就是说,国军统帅部这时候也是在尽力集中兵力,要在淮海之间与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以保守江南半壁江山。
黄维兵团从原驻地出发的时候,选择的路线本身也很糟糕,是国防部规定的路线,而这个路线上沿途要经过一系列大小河流,包括浍河、淝河、颍河等,黄维兵团本身的重武器装备又比较多,在这种河网纵横交错的地带要行军,还要防备解放军沿途的阻击,这显然是比较困难的,也很不利。黄维兵团在进入这个河网地带之后,每次渡河都会遇到解放军的阻击,有时候是被半渡而击,所以进展比较缓慢,他还没有赶到徐州战场,黄百韬兵团就已经被华东野战军歼灭得快要差不多了。
而且,黄维兵团增援徐州不成,又逐步掉进了中原野战军的包围圈。实际上,当时中原野战军全军的兵力也就十二三万人,和黄维兵团兵力相当,但中原野战军因为挺进中原之后迭经苦战,一直在和华中地区的国军兜圈子,所以重武器基本上都被扔掉了,非常缺乏重武器。黄维兵团不仅兵力和包围他的中原野战军部队差不多,而且武器装备又有优势,但他却不但没有突破中原野战军的阻击,进入徐州战场,反而逐步被包围了,这不能不说是黄维本身的指挥存在问题,他的重武器火力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坦克和装甲车等装备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在胡琏指挥的时候,胡琏兵团虽然是小兵团,兵力远不如黄维当司令官之后雄厚,但胡琏的指挥向来以反应灵敏和迅速著称,可以想象,如果当时率领这个兵团增援徐州的不是黄维,而是胡琏,以中原野战军当时的部队和装备,要想把兵力相当的这个兵团牵制在中原战场,就已经很费力气了,更不要说能够完成包围了。即便是能够包围,以胡琏指挥的灵活机动,也是很有可能冲破中野的包围圈的,毕竟中野当时的情况用刘帅自己的话说,就是“瘦狗拉硬屎”。而在战前制订淮海战役计划的时候,无论粟裕还是中央,实际上都没有敢把黄维兵团纳入歼灭对象,对中原野战军也没有这样的希望,最多不过是希望中原野战军能够牵制住他,不让其靠近徐州战场,影响华东野战军在徐州地区对华东战场的国军的围歼。
在《特赦1959》中,黄维曾经振振有词的对功德林管理人员说,虽然我们打了败仗,但这并不能证明我们这些人是蠢才,言下之意是非常不服气的。但就黄维在淮海战役期间的指挥来说,他还真就是个蠢才,如果不是他,恐怕十二兵团也不会在淮海战役的时候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报销。他这种自负和不服气,其实就和他后来长期研究永动机一样,都是自作聪明,实际上是自己的无知和无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9038204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